张寒梅
什么是核心素养?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核心素养应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初中语文教学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我们教学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地,这就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笔者结合《石壕吏》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谈核心素养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语文是初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语文教学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语文知识储备量的增加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究。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石壕吏》的教学,笔者的思考如下。
一、确保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几乎是“满堂灌”,教师喋喋不休进行讲解,学生却是被动地接受,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同时,“满堂灌”让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培养,综合能力也就不会提高,其核心素养也就无法有效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亟需改变,如何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由过去的被动变为主动,这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会冥思苦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石壕吏》的教学中给了笔者一定的启示。在教学《石壕吏》这首诗歌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杜甫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的代表作,并思考杜甫前后期作品在写作风格和主题的表现上有什么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正式授课时让学生将搜集、整理的材料集中予以展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杜甫的了解以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有关杜甫的资料,尝试对《石壕吏》这首诗歌的主题和写作风格予以解析,将阐释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留给每个学生。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对学生精彩的发言要适时予以表扬,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说,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
二、巧妙、科学地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针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学生个性、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能力可能不尽相同,但只有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挖掘语文知识背后隐藏的情感、内涵。例如,在《石壕吏》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征兵本是较为正常的一件事,可在诗歌中我们却发现有很多不合理的事情。笔者让学生思考:这种不合理,体现在文本中的哪些地方?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不合理体现的地方,即“夜捉人,老翁丢下老伴翻墙逃走,官吏捉人的方式,老妇人被带走”等。笔者引导学生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话中理解官吏的形象——蛮横、残暴。然后让学生闭着眼去想象一下吏的“怒”:这种发怒会表现在官吏的哪些方面?学生就会脑补画面,继而明白在这一句话中作者省略了对官吏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然后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之补充完整,深刻地理解把握官吏的形象。为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说、听、写能力,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这篇叙事性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样一步步地循序渐进,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科学设计,巧妙、不突兀地进行提问,让学生将问题思考得更广、更深,这样的有意为之,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以及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简单,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疲倦感,逐渐地学生就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保持新鲜感,这是每位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目标。在教学《石壕吏》这首诗歌时,笔者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顿时明白原来语文教学也可以这样展开:《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歌,诗歌的故事性很强,因此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石壕吏》改编成一个话剧,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在课堂表演时,我们要求学生尽最大可能地展现出每个角色的特点,官吏的残暴,老妇人的凄苦,还有一个旁观者的“我”。学生在表演中对人物性格的展现,让学生去体会作者在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让这种情感和学生形成共鸣。有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那么“我”作为当时的一个小官,为什么没有去阻止官吏捉人的行为?问题提出后,学生就会进行思考,结合背景以及自己对战争的了解,学生就能明白古代战争中兵力的充足是战争取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既渴望李唐王朝能在安史之乱中取胜,所以作者有不能阻止的无奈,又有对在战争中遭遇不幸的老妇人一家的深切同情。用这样的形式来展开,学生对作者复杂、矛盾的心情就有了共鸣,也对这场战争有了自己的看法。以这样一种“拉近学生与文本近距离接触”的方式来教学,学生才能对文本中传递出的情感感同身受。
四、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局性理解的能力
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铂金斯在他的著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强调,在传统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总陷于被动,对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处于了解的状态,而没有注重知识的内涵,未形成系统的、全局性的理解。在当今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所以我们在对教育进行构想时,基本的出发点就应落在教育内容中哪些对学生的生活有价值,并尽量围绕这些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的个人爱好提供空间,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全局性理解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在《石壕吏》的第二课时教学时,笔者给了学生一个话题——战争,由这一话题延伸内容,即你所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诗篇是用来描写战争的?你所了解的从古至今的大战都有哪些?引发战争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评价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让学生就这些问题中的某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去思考。任务布置后,学生就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调动自己的记忆库去搜索与问题相关的答案。在思考战争发生的原因时,学生可能会从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等方面去探讨。对战争正义和非正义的思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全局性理解问題的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对问题的解答也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大化地去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也能将所有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从“点”向“线、面”扩展,进而培养学生全局性理解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如何,我们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关键作用和对我们教学的重要影响。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选择多种途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核心素养得以落地。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