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花
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双减减轻的是学生的学习压力,纠正了我国课外培训泛滥的现象,增加的應当是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拥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双减政策的提出也纠正了教师与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成绩不再是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我国教育朝向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初中数学课堂当中,教师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全方位的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双减政策;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课堂教学就要关注到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多元化、丰富化、科学化的数学教学活动。本篇文章基于双减背景,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概念分析
双减政策的提出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高效的教育体系,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运用,深化了校外机构培训的治理,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核心,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全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追求课堂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益,全面展现了社会发展教育新要求。作为教师就要积极响应我国双减政策,初中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依靠多元化丰富化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元互动的数学课堂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内容。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积极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在实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初中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多元化的信息当中获取新的知识内容,构建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与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奥秘。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同学们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且AE=CF,求证:BF∥DE。问题提出后由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启发学生从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当中,不断的发散数学思维。针对这一个问题,不仅仅包含一种证明方式,在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学习灵感。最终在同学们的共同探究下,寻找到了四种求证方法,不仅仅是巩固了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定理的掌握,还有效突破了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使得学生思维更加广阔,学生也可以从三种方法当中,寻找到最为简练的方法。教师也要及时的予以学生鼓励,让同学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是在人们的探究思考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也是在前人的探究下所得出的。在初中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就应当带领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内容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告知学生如何判断两三角形的全等,学生理解背诵即可。此种方式学生只是机械化的掌握了知识概念,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就可以鼓励同学们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教师予以学生一定的引导,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一些三角形,大小不同,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两个三角形是完全全等的。学生进行判断后,教师并没有立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同学们自己去判定自己想法的正确与否。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兴趣十足,纷纷参与到思考讨论当中。同学们想到了从三角形的性质特征入手,很快就寻找到了探究方向,同学们从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入手,很快就找到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每位学生思考方向不一样,找到的判定定理也各不相同,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都说一说自己探究的内容,将全体同学们的想法都汇总到一起,就推导出来所有的判定定理。
(三)注重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双减政策的不断推动下,学生课后无需参加课外补习班,这就更需要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拥有发散的思维,保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课堂教育策略,有效突破数学重难点问题。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相关知识内容时,这一模块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格外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交流实现知识的互通。针对二次函数图像特征与性质这一系列的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与学生保持紧密的沟通,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学习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注重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思维导图绘制也要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帮助学生不断理解巩固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对初中数学的影响是正向的,使初中教育更加具有规律性、合理性。规避了学生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含义与内涵。使初中数学教育更有加意义,使课堂上教师的存在更加主观、绝对。教师也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成效和教学的水准,使难点与困惑的知识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
参考文献:
[1]韩方延.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