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球运动进校园助力青少年健康发展

2022-03-07 00:02李艳茹杨志强
体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可持续发展

李艳茹 杨志强

摘  要:荷球运动起源于荷兰,在欧洲大陆深受喜爱。在我国,荷球作为一种新兴体育运动,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荷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优势,阐述荷球运动对青少年的育人价值以及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的价值。认为荷球运动能够培养中小学生道德品质,迎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能够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其智力发育;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强化其运动技能。荷球运动能促进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文化的交流合作,助力荷球体育特色中小学的发展,丰富学校体育精神文化,从而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荷球;青少年健康;体育课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2)02-0030-02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指出,要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相互衔接的全国青少年U系列竞赛体系。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直是整个国家、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在国家多重政策的干预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态势得到缓解,但达到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目标仍任重道远[1]。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肩负重担,本文立足于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展、推动体育特色中小学发展、培养青少年終身体育的意识,结合荷球运动的项目特征,试析荷球运动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荷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一)荷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性和娱乐性

荷球,荷兰式篮球,1903年起源于荷兰,又称“合球”,英文名为korfball。荷球的运动形式丰富多彩,运动方式基础简单,可以在地板、水泥地、平坦的土地甚至是沙滩上进行。其中沙滩荷球是最具娱乐色彩的方式,在阳光下沙滩中进行男女混合参与的荷球运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身心,缓解学业压力。荷球运动受众人群较广,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要求不高,不受性别、身高、体重、年龄限制。荷球比赛的激烈程度主要体现在攻防的持续移动,频繁快速的无球摆脱,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运动目标对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体现了较高的健身性和娱乐性。

(二)中小学校园开展荷球运动的安全性较高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安全与运动损伤问题始终是教师和家长高度关心的。一项能在中小学校园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一定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安全性。而荷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中不允许出现肢体的激烈碰撞、多人协防、过度防守和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不仅减少了因身体对抗造成的运动损伤,还降低了肢体冲突和球场暴力的风险。从荷球的技战术方面来说,荷球运动注重团队合作,进攻时主要依靠队友之间默契的传球配合和投篮,当传接球技术娴熟时,即使不需要十分激烈的跑动也能进行精彩的比赛,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因激烈运动对韧带、关节损伤的风险,因此荷球运动是一项运动风险较低、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适合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展。

二、荷球运动对中小学生具有较好的育人价值

(一)培养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荷球运动在欧洲被称为“绅士运动”,礼让、尊重、合作和开明是荷球彰显的运动精神,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两性协作、公平竞争、文明参赛。团队默契配合作为荷球运动的关键性制胜因素,团队气氛和谐尤为重要,队员的道德品质、人格品行是影响和制约团队合作能力和发展的核心所在。

在荷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每位球员都会扮演助攻的发起者和进攻的终结者,使得参赛者产生较高的运动参与感和团体责任感,通过队友之间不断相处、磨合,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得失关系,从而在个人品行得到升华的同时,巩固和加强团队的合作能力。

(二)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其智力发育

荷球运动鼓励球员技术全面,具备全面攻守的能力,且“动”是荷球运动的灵魂,进攻时需要持球队员外的其他人积极跑位,通过连续频繁的无球摆脱、快节奏的穿插移动、高质量的传球、及时有效的沟通来创造自由位置。防守时要对场上形势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对进攻球员脚步、意图的判断,来干扰其投篮或执行战术。因此进行荷球比赛或游戏对球员的速度、灵敏、耐力、力量、意识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中开展“课课练”荷球运动,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运动参与,培养其运动兴趣,增强其体质健康水平。

荷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决定了它是一项注重“头脑”的运动,由于不能个人运球单打,团队合作下的技战术配合显得格外重要,但是荷球战术的灵活性给了参赛者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聪明地处理球、如何帮助队友进攻或者在队友的帮助下进攻,都是对参赛者随机应变能力和智力的考验。因此,从事荷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育。

(三)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荷球运动作为国际奥委会(IOC)唯一承认的男女同场对抗性的团体运动项目,男女同场、平等竞争是该项目最鲜明的特点。但是中小学校园在以往的体育课堂上练习或比赛时,男女生都各自为阵,在运动场上缺乏交流,难以形成男女生正确的交际观。而荷球运动就打破常规,要求男女生必须在同一阵营,改变了以往男女生分开的教学形式,以体育运动作为男女生交往的新方式。中小学男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我意识增强,对异性的了解处于懵懂好奇阶段,树立健康的男女交往观尤为重要。而练习荷球运动不仅能增加男女生在运动中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如何与异性和谐相处,还可以推动学生走近异性、了解异性,从而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因此在中小学校园的体育课堂上增加新颖的荷球教学,既丰富了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创新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又有效填补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异性交流合作的匮乏,对于学生提高男女交往中的健康心理观、实现超越自我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四)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强化青少年运动技能

体育赛事作为帮助青少年提高运动兴趣、提升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被国家大力提倡。而荷球运动自传入我国内地不久后,就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荷球协会共同主办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荷球锦标赛”。随着荷球运动推广的深入,越来越多中小学也加入了“荷球大家庭”,逐渐形成了不同年龄阶段相互衔接的青少年U系列赛事。U系列青少年比赛一般是指参加该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年龄要限定在某个标准之内。如2020年在郑州市举办的首届中小学荷球锦标赛中,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分别开展了U10、U12、U16和U19荷球锦标赛,建立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赛事安排,丰富了青少年的体育赛事活动,且能够以“赛”促“练”,促使青少年自身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三、荷球运动进校园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荷球运动能够促进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文化的交融互鉴

《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外和对港澳臺体育交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深化对港澳台地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内地与港澳体育交流合作。荷球运动于1979年进入我国台湾地区,1984年开始在台湾地区真正推广,2006年荷球运动成为台湾地区全民运动会的正式项目,此后台湾地区的荷球运动进入稳定发展期。台湾地区荷球发展状况的良好趋势,为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且2015年以来,根据郑州大学与台北教育大学签订的荷球交换生协议,两所高校在荷球运动员的交换、交流学习上日趋频繁,推动了两岸荷球“一家亲”,促进了两岸体育文化的交流。

近年来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荷球运动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如在2019年1月,由郑州大学国际荷球研究发展中心牵线搭桥,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与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签订了姊妹学校合作意愿书,不仅推动了荷球运动进校园,且极大地促进了郑州市与香港中小学学校体育文化的交融互鉴。总之,无论是将荷球运动作为一种媒介连接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文化的交流,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发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的运动,都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符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利益。

(二)荷球运动能促进体育特色中小学的发展,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

特色学校是指在自身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办学风格且为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文化行为模式[2]。而体育作为众多特色学校建设的门类之一,不仅要使特色体育项目能满足全体学生增强体质的需求,还要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特色学校的建立是为了落实“健康第一”的方针,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荷球运动就可以作为一种特色体育项目,用于特色项目驱动模式下体育特色学校的建立,且荷球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竞赛规则清晰易懂、受众群体广泛、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中小学校园开展。

四、结论

1.荷球运动是基于两性共同拥有平等机会参与竞争的同场竞技技巧性的团体运动,集竞技性、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于一体,青少年在荷球运动中既可以体会到团队合作、男女互助的重要性,又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发展智力,培养绅士风度,塑造健康价值观。

2.荷球运动场地器材简便,易于开展。该运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中小学体育文化的交融互鉴,还能推动我国体育特色(荷球)中小学的发展,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和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且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等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军.基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学校体育工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6(08).

[2]张晓玲.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模式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05).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可持续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