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歌《孟姜女》的歌曲分析和演唱处理

2022-03-06 14:50:32池静怡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孟姜女民歌旋律

□池静怡

《孟姜女》是由作曲家王志信先生和词作家刘麟先生根据江苏民歌《孟姜女》改编而成,歌曲以 春、夏、秋、冬四季为大框架展开,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无穷。本曲曲调源于江苏民歌《孟姜女十二月花名》,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创作技法,增加了乐曲的故事性,使“孟姜女”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拓宽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本曲的新颖之处在于打破了常规性创作手法,将古典民歌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在继承传统民歌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发展,是“新民歌”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以歌曲新民歌《孟姜女》为研究对象,从 《孟姜女》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演唱技巧等方面对歌曲进行分析。

一、歌曲《孟姜女》创作背景

(一)词曲作者简介

新民歌《孟姜女》的曲作者是王志信先生。王志信先生曾创作了大量声乐作品,如广为流传的《昭君出塞》《遍插茱萸少一人》《兰花花》《木兰从军》等作品。词作者为刘麟先生,曾创作了著名歌剧《木兰诗篇》。

(二)歌曲创作背景

《孟姜女》的故事是由“杞梁妻哭夫”的史料改编。传说秦朝有位名叫孟姜女的女子,她碰到了逃难的范喜良,并助他躲过了官兵的抓捕。原因是始皇帝造长城,挨家挨户捉捕劳役。他们日久生情,在新婚当日,一群官兵突然破门而入,强制将范喜良带走。孟姜女日日夜夜思念着她的丈夫,从正月等到九月。终于,她收拾行装,带着沉甸甸的思念千里寻夫。她怀着对丈夫深深的爱跋山涉水,经历风吹雨打,终于到达长城,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她四处询问,满腔希望最终却换来一句噩耗:“范喜良死了。”这短短的一句话仿佛晴天霹雳,孟姜女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失声痛哭。哭声响彻大地,天和地都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刚刚砌好的城墙也被哭倒了,城墙中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首,孟姜女终于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范喜良,而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传说大约在唐宋时期被人们改编成民间小调,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当属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孟姜女十二月调》)。王志信与刘麟先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改编创作,共同谱写了新民歌《孟姜女》。

二、歌曲《孟姜女》音乐特征分析

(一)歌词中四季的变化

第一部分描写的是春天,正月里别人家夫妻都忙着团聚,只有孟姜女夫妻分隔两地,用别人家的“喜”反衬出孟姜女的“悲”。

第二部分描写夏天,七夕节本应是情人们相会的日子,而范喜良依然迟迟未归,孟姜女日夜思念着她的丈夫,期盼他能早日回家。

第三部分描写秋天,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孟姜女的思念更浓了,她将浓浓的爱全部缝进为丈夫做的袄子,准备千里寻夫。

第四部分描写冬天,孟姜女扛着风雪艰难前行,等来的却是一地的白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化为泡影,孟姜女悲愤交加,她恨这个残忍的暴君,她恨这个冷血的朝政,她用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向上天控诉,达到了全曲的高潮。

(二)曲式结构中四季的变化

新民歌《孟姜女》沿袭了旧曲中的四季体,将起承转合发展成四大块,通过“春夏秋冬”四季的转变,表达孟姜女不同的情绪,是一种较自由的变奏性多段体并列的布局。

前奏始于D 徵调上,一出场就是“f”的力度,烘托出主人公内心悲愤交织的情绪,一下一下敲击听众的心灵。但从第三小节开始旋律就慢慢平稳下来,为后面的诉说做铺垫。

第一段的旋律起伏不大,保留了原来江苏民歌《孟姜女》徵调式的特点,整个乐段情绪是委婉、哀怨的,柔和深情且含而不露。而后接第1 连接部,有学者表示“旋律密集音型的顿音记号给人一种似乎拨击心弦的效果”,悲伤的种子悄悄地发了芽。

第二段的旋律使用了一些切分音使旋律更加流动,但整体结构、落音都保留第一段的韵致,在句尾加了两小节带哭腔的长拖腔,使结构得到进一步扩展,使感情得到了升华,使人听起来更觉凄凉。

第三段间奏转到了 D 羽调,旋律逐渐由级进转变为四五度的跳进,起伏跌宕。

第四段音乐在 G 羽调上,到最后结束在F 宫调。尾声情感迸发,达到全曲的高潮。

(三)旋律及节奏分析

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中,作曲家使用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女高音声部的旋律走向多使用下行音阶,与歌词中的“喜盈盈”“团圆聚”产生反差效果。

前三段是平静地诉说,大都使用分解和弦,抒情柔和如诉如泣。第四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情绪的进一步推进,第三、四段的间奏部分钢琴伴奏加入大量震音及三连音的反复进行,模拟“风雪声”,刻画出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不易,侧面刻画出她坚毅的性格与悲凉的氛围。

第四段一开始作曲家以柱式和弦及急促的节奏音型制造出“紧拉慢唱”的效果,增加了紧张而悲痛的情感,结尾部分使用大量和弦式六连音,力度为ff,渲染出悲壮的情感,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叩击听众的心灵。

三、歌曲《孟姜女》演唱技巧分析

(一)吐字归韵

《孟姜女》是一首新民歌,与美声唱法相比,民族唱法的咬字比较靠近口腔的前部。在演唱之前,演唱者应该先查资料,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中人物的心境和歌词所描绘的情境;而后朗读歌词,练好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将歌词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再根据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在高位置上将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最后保持朗读时的口腔状态和饱满的情绪,带上旋律演唱。在演唱时,用门牙处咬字,声音搭上气息,运用腰腹力量,使声音在上颚处发响。在遇到需要拖长拍的句尾,应该强调字腹,用韵母来唱。依笔者浅见,歌唱中要十分注意咬字归韵,字头、字腹、字尾缺一不可。字头需要快速送出,字腹需饱满,字尾归韵要干净清晰。一首歌曲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音,如果不把第一个音唱准、咬好,就会影响到整个乐句的表达。《孟姜女》的第一句是“正月(个)里来是新春”,是悲伤的,是缓缓叙述的,慢慢做个铺垫,轻轻地叹着唱。还有一些句末的延长音,如“絮进寒衣伴君行”的“行”上有无限延长记号,这时候我们处理这个字时应把字头字腹字尾拆开,快结束的时候快速带过字尾,“xiiiiiiiiing”强调字腹,并做减弱处理。由此可见,学习者需要加强对母音的控制力,保持口型稳定以免在字音结束后闭口出音,这样才能保证字音的清晰。

(二)舞台表演动作的设计

演绎一首作品,不仅要把歌唱好,在舞台表演动作方面也要下功夫。首先要定位孟姜女的人物性格、人物情绪,确定好情感基调。在了解孟姜女情绪的走向之后,再把自己融进角色里,感受她的愤怒和悲伤。例如,第三部分“落叶飘,秋风凉,床前明月光,我给亲人做衣裳”,此时丈夫离家已数月有余,转眼就到了秋天,纷飞的落叶随着思念一同飘落而下,孟姜女心系身在远方的丈夫,生怕萧瑟的秋风把他冻坏,日夜为他缝制新衣。依笔者浅见,表演者此时应设身处地,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表演时可以伸出手去感受偏偏凋零的落叶和阵阵秋风。到“线是相思,针是情,针针线线密密缝”这一句时,可以加上缝补的动作,仿佛在一针一线缝制衣裳,做无实物表演。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刻的孟姜女脸上挂满泪水泣不成声,即使有再好的手艺,动作也是缓慢的。所以此时表演的动作弧度不能太大,不能是行云流水的动作,应该是缓慢、微微发颤的动作。第三段最后一部分“絮进寒衣伴君行”,演唱时眼神一定要悲愤又坚定,这样才能表达出孟姜女的心境。到第四段“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时,钢琴伴奏成分减少,表演可以夸张自由一点,踉踉跄跄慢慢地向后退,表现出不敢相信范喜良去世这个事实。

在舞台表演中,眼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不加以训练,容易出现目光涣散或眼神飘忽不定等问题。眼神能准确地体现人物的心境,在第四部分孟姜女千里寻夫却看到满地的白骨时,表演者的眼神也应从落寞转为恨与无奈之情。

(三)演唱情感处理

孟姜女是一首悲歌,但是如果整首歌都沉浸在浓烈的悲伤之中,会给听众带来无法喘息之感。所以依笔者浅见,这四部分应该使用循序渐进的情绪进行演绎。

第一部分的情绪应该是淡淡的忧伤,平静地向听众们述说孟姜女的故事,第二句“家家户户喜盈盈”要比第一句更弱,在“家家户户”后换气,“喜盈盈”用叹气的感觉演唱,在句末第二个“盈”字加上一点儿哭腔,将别人家夫妻团聚与孟姜女夫妻分别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别人家的热闹衬托出孟姜女的悲凉,表现出她对现状的气愤与无奈。

第二部分的悲伤情绪要比第一部分更加浓烈,歌唱时情绪要更加流动。孟姜女在这个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想到与自己分隔两地的爱人而唱出的这句“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蒙蒙”应该弱化处理,在下一句“何时能重逢”时再把情绪释放出来,形成一处小对比。需要注意的是,“重逢”后的波音一定不能忽略,这样才能体现出孟姜女希望与丈夫相见但希望渺茫的残酷现实。

这样的日子从春走到秋,第三部分的旋律相较前两个部分,色彩更为明亮。“菊花煮酒”与“落叶飘、秋风凉”这两个部分应该弱唱,表达哀思的“菊花”与萧瑟的“秋风”相互呼,应更加凸显孟姜女的凄苦。唱“窗前月如霜”时应做到声断气不断,体现出孟姜女的心不在焉和失落。在“我给亲人做衣裳”时情绪慢慢推进,而后再深情而激动地唱出“线是相思,针是情啊”,与前几句的表达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唱“针针线线密密缝”时演唱者需要稍带哭腔。但此时的孟姜女心中仍然充满希望,她将一丝一缕的思念都纳入为丈夫制作的新衣中。所以笔者认为,在演唱“再把心头一丝热,絮进寒衣伴君行”时,心中要怀揣着希望。这渺茫的希望被孟姜女小心翼翼地保护者,随时随地都可能破灭,而不只是体现浓浓的忧伤之情。而后再一次重复这一句歌词,表达出更强烈的思念。

第四部分描写冬天。冬天往往给人一种冷冽、冷酷无情之感,也预示了孟姜女的命运。震音和三连音的间奏部分,模拟了“风雪声”,烘托出恶劣的环境及孟姜女的决心。一开始的部分,孟姜女千里寻夫,一个弱女子并没有被这一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吓到,所以这时需要在多处使用由弱渐强的处理方法,才能表现受到的波折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不知丈夫在哪里”这句应着重强调字头的力度,使用“喷口”的方法演唱。“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这句中的“声声唤”和“地也暗”应该做渐慢处理,一字一句顿着说,更能体现出主人公的悲伤与绝望,更能增强作品的戏剧性。“哭倒长城八百里”时渐快,到“白骨漫青山”时回原速,“山”字后紧紧跟着一个休止符,音乐戛然而止给人强烈的震撼。笔者认为这是全曲最具戏剧张力的部分。

结尾部分ff 的力度富有激情,配上钢琴伴奏的柱状和弦六连音,达到全曲的高潮,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只见白骨漫青山”这句可以带一点哭腔,用带气声、发抖的声音弱唱。三次出现的“哭倒长城八百里”,点明孟姜女哭长城的主题。每一句的情感都不同,是逐步推进、由浅入深的,这样才不会让观众在听觉上感到疲倦。在演唱最后一句的“漫青山”时,一定要情绪充沛,充满爆发力,一字一句地叩击听众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孟姜女的悲和恨。

新民歌《孟姜女》是作曲家王志信所创作的极具戏剧张力的作品,旧曲新编让新时代的青年了解了孟姜女的故事。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该作品中涉及的演唱方法、文学背景,不失为现当代的声乐学习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值得我们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学习和探究。

猜你喜欢
孟姜女民歌旋律
孟姜女的数学之谜
春天的旋律
广西农学报(2023年2期)2023-07-13 23:55:30
孟姜女哭长城?
金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3:34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黄河之声(2020年5期)2020-05-21 08:25:02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诗(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县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7月,盛夏的旋律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1:34:21
穿花衣 唱民歌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3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