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

2022-03-05 02:44李俊夫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策略

[摘要]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整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趋势,归纳出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经济激励因素不足、关键技术缺失、政策有效性偏低及评估系统不完善等困难和挑战。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制度与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认可、数字化技术赋能。基于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前沿及最佳实践,在结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双碳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的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细化支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绿色循环文化;加强循环经济辅助设施建设。

[关键词]双碳目标;循环经济;策略

一、 引言

“双碳”目标已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体系之中,过去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而以资源节约和闭环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已引起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日益成为绿色发展领域的热点议题。在面临着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及资源有限的双重约束下,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通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化等手段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加大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环境负担最小化的绿色低碳发展[1]。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意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7月1日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但从循环经济的实践层面来看,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与挑战:循环经济发展对企业直接的经济激励效应不足,将传统的商业模式改变成循环经济模式,这种转型要求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并在中短期内增加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但并没有明显的经济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循环经济模式转型的积极性;关键循环技术缺乏,由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积累薄弱,导致在关键循环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面临着“卡脖子”问题,循环技术本身具有較强的正外部性,循环技术能够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环境价值,但研发成本却由企业自己承担,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阻碍了中国关键循环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政策有效性偏低,中国循环经济支持政策较为宏观且区域之间差别较大,缺乏具体可执行细则,支持政策覆盖面不够全面,导致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评估标准和系统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循环经济模式评估标准或系统。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循环经济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制度及政策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强;绿色循环文化的形成及数字化技术对循环经济模式的赋能等。

已有研究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及企业具体行为方式多有描述,但鲜有研究从系统的层面探究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发展策略,本文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前沿和最佳实践,结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质性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框架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细化支持政策;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绿色文化和加强辅助设施建设。

二、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指通过减量化(Reduction)、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等方式,实现废物排放最小化,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环境负担最小化的绿色发展模式[1]。强调一个生产流程或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成为另一个生产流程或产品的原材料,实现资源流、价值流的闭环循环,从而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将循环经济定义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集合或总称2,通过物质的无限循环、转化和增值带动经济发展,采用的是可逆循环、多向转化、多级利用和无废物排放的模式,减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追求无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物的“零排放”。Pan等提出了一个包含生产、消费、废物处理及环境交互的完整的循环经济系统模型[2],如图1所示。

循环经济最早的起源是Boudling发表的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用“循环其废物(Circular Its Wasters)”和“循环流(Circular Flow)”阐释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依赖于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的共生关系[3]。人们消费所产出的废弃物应该被循环利用到再生产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Pearce等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循环经济”命名的理论模型[4]。在该模型中,将物质循环与“功能价值循环”结合起来,提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矛盾关系的两个原则:一是对于可再生资源要保证利用率不能超过自然的再生能力;二是保持流入环境的废物流低于环境的净化能力。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来,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质是在生态系统、生产过程和经济增长之间,通过无污染、无生态破坏的技术工艺流程达到良性循环,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5]。线性经济体系向循环经济体系转型的模型,如图2所示。

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循环、消费循环、废弃物处理循环及相关辅助支持政策,在层面上又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6],见表1。

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相比, 循环经济模式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模式组织全生命周期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解决经济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与特点主要包括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特征[7];强调污染物的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

三、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

1. 制度与政策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1。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21年7月1日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2。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出台区域化的支持政策,制定了相应的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转移支付等支持政策。在市场端,给予循环经济企业绿色信贷支持、转向贷款支持、贷款贴息支持等。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下,制度支持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2. 公众绿色文化认同

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公众对环境和气候问题也更加关注,对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更为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3,加上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对双碳目标的解读,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和传播,使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绿色生活方式,使企业也更加关注绿色生产方式。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二手产品消费已有渐兴之势,普通公众也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废旧产品回收的习惯。绿色文化的逐步形成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3. 数字化技术赋能

数字化技术是信息(Information)、计算(Computing)、沟通(Communication)和连接(Connectivity)技术的组合[8],企业采用数字化技术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变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方式,赋能企业转向更为先进的商业模式,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值。数字化技术能够提高循环经济全过程中的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的效率,根据具体场景的变化,实时改变资源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方向和流量,加速企业从传统的资源消耗的线性商业模式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先进的循环商业模式转型。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辅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企业有机会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先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消费互联网平台、各类智能支撑系统等,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数字化赋能的循环经济系统可以以数据为核心,基于各种物联网传感器集中收集海量数据,并结合软件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动态监控循环经济过程中的资源流、能源流、信息流的变化,对整个流程过程进行数字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循环经济的数字化赋能在提高企业生产力和运营效率的同时,通过监测和管理资源与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动态实时调整,减少能耗和碳耗,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碳、降耗和增效。

四、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水平较低,一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的资源与能源循环利用体系,我国单位GDP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用水量仍大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着现实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激励不足、关键技术落后、支持政策有效性較低及缺乏统一规范的评估标准和评价系统。

1. 经济激励不足

循环经济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来达到减少资源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但循环过程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将传统的发展模式改造为循环经济模式,需要大量的前期专有投资。这些专有投资面临着低财务回报、技术锁定和历史路径依赖等窘境,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资产共用性较差,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对循环经济模式投资的动力,减缓了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进程。从经济视角看,循环经济系统建设初期的专有投资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利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其给社会与公众创造了环境价值,但成本由企业自己承担,且在一定时期内,其创造经济价值的前景并不明朗,这也是现阶段政府对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但企业反应并不热烈的主要原因。

2. 关键循环技术落后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循环经济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产品生态设计、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固液气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高质量循环、高端装备再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循环技术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面临着严峻的“卡脖子”问题。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挑战主要来源于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相对于传统的技术而言,循环经济中的绿色创新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成熟度不够,再加上绿色创新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双重负外部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对循环技术的投资动力,导致我国关键循环技术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

3. 支持政策有效性不足

虽然国家出台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但整体而言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的、可执行的政策支持细则,如财政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政策门槛过高或条款过于模糊,导致企业获取这些支持政策的难度较大,企业很难从这些政策中获取实质性收益,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远高于从激励政策中获取的收益,导致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4. 循环经济评估系统不完善

造成目前循环经济发展不尽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循环经济评估系统不完善。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执行细则,但标准不统一,如何评估什么样的经济或组织形式是循环经济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循环经济是资源流、能源流的闭环流动,包括原料采购、加工生产、消费、回收、分类处理、再利用、再制造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又包括很多细分的技术领域。企业在哪几个环节采用循环方式算是执行了循环经济系统?企业通过产品的减量化设计是否属于循环经济?企业采用成本更高的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是否可以获取一定的循环经济补贴或税收优惠?整体而言,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简易的、可执行的循环经济系统评估标准。标准的缺失,导致企业在获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支持、贴息、建设用地优惠等方面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循环经济促进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与建议

无论从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和应对环境及气候变化的要求看,还是从资源和能源需求及利用水平看,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21年7月份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1。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前沿及国内外最佳实践,在结合国内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双碳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1. 强化政策及金融支持

(1)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

循环经济作为解决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其带来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环境效益使整个社会受益,循环经济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市场机制下,私有部门对循环经济的研发投入会低于社会福利要求的水平,此时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制定更为具体的循环经济产业扶持政策:循环产业用地优先提供,给予特定循环产业财政补贴,给予循环产品和服务税收减免或优惠,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循环产品和服务或制定强制性的循环产品和服务的最低采购比例,给予循环产品优先市场准入,加大对循环技术研发投入的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扩大循环产品出口退税比例,增加资源税,以促进更多企业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2)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

绿色金融主要是解决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绿色投融资不足的问题,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金融跟随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绿色发展资源时,绿色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把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

各金融机构应统一绿色金融标准,简化绿色金融服务和引导循环经济发展的流程;扩大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股权为核心的绿色金融的投融资规模,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循环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为鼓励各金融机构扩大绿色金融的规模,绿色金融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可以适当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更多金融机构扩大绿色金融规模;进一步降低循环经济产业利用绿色资金的投融资成本;加大对循环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并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中长期资金在绿色金融中的比例,无论是研发清洁技术、关键循环技术还是开发清洁能源,都需要长期投入,而且短期内无法获取投资收益,这就需要中长期绿色资金对循环经济的支持。

2.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创新起源于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9]。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制造、可恢复、可再生、资源化、无害化等循环经济原则,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创新都可称为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可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过程创新。

(1)绿色产品创新

绿色产品创新通常指将环境理念融入企业的原料选择、产品设计、产品包装、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目的是减少整个產品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10-11]。绿色产品创新常用的测度指标有4个:产品设计或改进过程选择环境友好型材料;对已有产品或新产品采用可降解的环保包装;产品改进和设计过程中评估该产品是否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分解;产品设计和改进过程中使用较少资源,并且使用绿色产品标签。

(2)绿色过程创新

绿色过程创新是指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过程,如与绿色创新相关的能源节约、污染防治、废物循环利用[12],绿色过程创新能够实现企业的环境可持续性愿景,激发企业的生态效率潜力[13]。一般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目的是通过改善现有的生产过程、服务过程或开发新的流程和工艺来减少有害物质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14]。绿色过程创新常用的测量方法有5种,分别为低能耗,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水、电、煤、石油等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洁生产技术,从而节约能源,防治产生污染物;回收、再利用和再制造材料;制造过程中有效减少有害物质和废弃物排放;生产过程中有效减少原材料消耗[14]。

国家应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社会加大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对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渐进式绿色技术创新,应更多地鼓励企业主体积极参与和投资,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并辅以配套激励政策,如火电厂降低煤耗技术、煤改气技术、工业节能技术、家电节能技术、生态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减量化技术以及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各环节的渐进式改进和创新技术等。循环经济过程中有一些基础性、前瞻性、探索性的破坏性绿色创新技术,这类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私有企业投入动力不足,可由政府主导,以大型央企和国企为主体进行技术投资和研发,这类创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研发投入和失败的风险由参与主体承担,研发成果可能使整个社会受益。

3. 加强辅助设施建设

(1)进一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制定更为微观的、可执行的循环经济政策细则[8];建立更广泛的能效标准体系,涵盖更多行业和产品;制定规范合理的产品生态标签体系;加大企业参与环境认证体系建设,并严格执行认证标准;针对重点行业,可由政府设立产业基金进行推动,如垃圾分类处理、高端再制造、关键循环技术研发等;针对具体行业制定具体的行业循环经济执行法规和细则;加强环境非政府组织建设,以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循环转型。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行,是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制度保障。

(2)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各种先进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撑,尤其是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的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逆向物流网络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将会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增长赋能;运用数字化手段建设废旧物资和各种固废物垃圾运输体系,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加大5G场景应用研发,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应用推广,早日建成万物互联的高效、实时的物联网。

4. 培育绿色循环文化

加快经济社会循环经济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绿色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促进循环经济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居民端,绿色文化推动了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和传播,如绿色消费习惯的培养、低碳饮食、杜绝浪费、使用二手产品、支持环保、垃圾回收、绿色出行等。企业端,绿色文化也会推动企业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如提效降耗、绿色产品设计、回收利用、推行共享商业模式、ESG发展等。政府端,从政府的角度讲,可制定家电能效体系、家电回收体系、节能产品补贴、制定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强制标准等。媒体端,媒体对绿色文化培育和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和解读政府碳中和政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进行绿色文化传播和教育。居民、企业、政府、媒体和绿色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和协同演化,有力地促进了绿色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加速居民和企业形成绿色循环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循环转型。绿色文化与居民、企业、政府、媒体的交互作用机制[15],如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 Vesela V,Bodkin G.Corporate Entrepreneur Collaborations to Advance a Circular Econom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3):1-38.

[2] Pan S, Du M A, Huang I, et al.Strategies on Implementation of Waste-to-Energy(WTE) Supply Chain for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A Review[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8):409-421.

[3] Boulding K E.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1996.

[4] Pearce D W, Turner R K.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New York: Harvest Wheatsheaf,1990.

[5] Mosquera M A F.Circular Economy at Micro Level-A Dynamic View of Incumbents Struggle and Challenges in the Textile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68(December):833-845.

[6] Su B,Heshmati A,Geng Y, et al.A Review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Moving from Rhetoric to Implement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2):215-227.

[7] 習近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7):1-4.

[8] Yoo Y.Computing in Everyday Life: A Call for Research on Experiential Computing[J].MIS Quarterly,2010,34(2):213-231.

[9] 熊彼特.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邹建平,译.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10] Chang R M, Kauffman R J, Kwon Y.Understanding the Paradigm Shift to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in the Presence of Big Data[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4,63(7):67-80.

[11] Lin R,Tan K,Geng Y.Market Demand, Gree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Vietnam Motorcycle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0):101-107.

[12] Qi G, Saixing Z, Chiming T, et al.Stakeholders Influences on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20(1):1-14.

[13] Porter M E, Linde C.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97-118.

[14] Xie X M, Zeng S X, Tam C M.Overcoming Barriers to Innovation in SMEs in China: A Perspective Based Cooperation Network[J].Innovation(North Sydney),2010,12(3):298-310.

[15] 中金公司研究部.碳中和经济学:新约束下的宏观与行业分析[R].北京:中金公司,2021.

基金项目:亚洲中心研究项目“双循环背景下中国企业双元能力与战略组态动态适配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AS2107)。

作者简介:李俊夫(1979-),男,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新创业、绿色发展。

(收稿日期:2022-04-06  责任编辑:殷 俊)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路径探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