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元素融入探索

2022-03-05 05:10张范平张梅红张亚宁马小莉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讲授节水水资源

张范平,张梅红,张亚宁,董 颖,马小莉

(榆林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维持经济社会正常发展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资源。在人类与水相互影响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验[1]。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亟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解决,因此在高校相关专业开设《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非常必要。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主要探讨水资源分布、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关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识别问题、研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线下“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期末考试”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很低,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研判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教师基本按照教材结构和内容讲授,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部分专业课教师针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但是具体对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较少。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文化和“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时代治水精神,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选用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材为:李广贺主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2]。该教材是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讲授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量评价、供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取水工程、节水理论与技术、水资源保护等相关内容,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方面面。过去十年,为了有效缓解人水矛盾,切实保护水环境,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模式、节水理论和技术、水污染防治理论和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创了治水兴水新局面。但是目前所选用的教材中所引用的案例和数据多为2012年之前的成果,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完全按照书本中所写内容讲授,学生的代入感会较弱,对所讲授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得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1.2 教学和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大班授课-终极性评价”,即采用大班集中授课,期末统一考试,最终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3]。这种模式的授课方式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往往采用考前突击复习的方式应付考试,对于学生识别问题、研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考核则是采用传统的“70%+30%”模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平时成绩占比3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考勤和平时小作业成绩,这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匹配[4]。

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创新教学方式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掌握全部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纲,绘制课程结构思维导图,重构教学内容形成多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模块,让学生快速了解该课程所学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授课时按照“水资源分析模块-水资源评价模块-取水工程模块-节水模块-水资源保护模块”的顺序进行讲授。在具体讲授时将知识点融入案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1. 在讲授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将其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水问题。“水多”即洪涝灾害问题,结合2020年长江中下游大洪水、2021年郑州内涝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特征、危害及防治措施。“水少”即干旱问题,结合陕北的干旱特征进行讲解。“水脏”即水污染问题,这是我国近几年面临的最大水问题,结合我国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污染物的来源、特征、采用的治理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成功经验;“水浑”是指水土流失问题,陕北榆林地区的窟野河是黄河流域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条河,近年来泥沙含量减少了90%,让学生参与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泥沙含量的大幅下降。

例2. 在讲授区域供用水量分析时,结合历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的统计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陕西省不同城市的供用水特点及变化规律,学生会发现近20年用水量大幅增加;神木市的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6%。课后让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查找资料分析供用水特征并阐述空间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例3. 在讲解取水工程时,首先讲解基本概念;然后结合陕北的气象水文特征、地质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用水特征等说明水源选择、取水位置确定、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及水质防护等措施。这种讲授方式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以代替传统单个知识点的讲解,模块化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

2.2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我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的学时在24~32之间,学分为1.5~2.0,不同学校略有差别。近年来,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在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理论教学课时势必会继续减少。面对教学内容增加和授课学时减少的矛盾,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势在必行,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由“教师主导”逐步向“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模式转变。

例4. 在讲解节水理论与技术时,教师首先讲解节水的涵义和主要评价方法;然后将一个班级分为8个小组,每组3~5名学生,分别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工业节水措施、生活节水措施、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以及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状况等,形成一篇小型调研报告;最后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调研成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

2.3 适当调整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成绩为7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而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为了契合培养方案的要求,将考核方式调整为期末考试(50%)+大作业(30%)+考勤(10%)+小作业(10%),其中大作业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包括一篇调研报告和一次PPT汇报。这种考核方式强化对学生资料收集、问题分析研判、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调整后,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这门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特别是将中华传统优秀水文化和“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新时代治水精神融入课堂,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3.1 中华传统水文化的融入

中华传统水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宝库,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5]。中华传统水文化通常是以神话故事[6]、文学作品、古代名人事迹和水利遗产等为载体得以保留和传播,新时代教师有义务继续将这些优秀的文化及其蕴含的深刻道理传播和发扬光大。

例5. 在讲解人类防洪抗洪时,引入一个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即“大禹治水”。大禹治水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形成了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例6. 2019年12月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治水名人”,包括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王景、马臻、姜师度、苏轼、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李仪祉,其中包含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人熟知,但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水利学家,其主持过多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如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太守期间主持修缮六井,解决杭州居民用水问题;同时率领军民大力疏浚西湖,并将挖出来的葑根、淤泥,筑成一条贯穿西湖的长堤,后人称之为“苏堤”。

例7. 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水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引用有关水的名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外还有《论语》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唐代王勃的诗句“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荀子·哀公》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南北朝庾信的诗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等。

例8.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历时文化遗产,其中包含许多如今还在发挥着作用的水利遗产,如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水利工程、灵渠等无不体现着古人的智慧。都江堰作为我国古代先民兴水利、避水患的千古杰作,巧妙地利用河流走向和地形地势等自然条件,极大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行洪排涝问题,而且满足了工程覆盖范围内城乡生产生活、交通运输及生态景观用水之需,充分展示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和智慧[7]。

3.2 新时代治水精神的贯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系统治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开创了治水兴水新局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方针,为今后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考察调研时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2019年水利部发布了新时代水利精神: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忠诚、干净、担当”是水利人必须坚守的做人准则,“科学、求实、创新”是水利人身体力行的干事原则。

新时代治水精神是五千年精神传承和新时代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这些精神背后的深刻思想对于引导学生思考、塑造学生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4 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制定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教学改革方案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将其应用于2017级、2018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如下教学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内容或教材注重概念辨析和原理剖析,却忽略了知识的应用,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学习完全为了考试。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以教师参与的《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为真实案例,讲述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的方法有那些、目前水资源评价的重难点等,学生“真实参与项目”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针对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学生按照3~5人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完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节水措施、农业节水措施、工业节水措施、生活节水措施、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以及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状况的小型调研报告,并要在全班以PPT的形式汇报调研成果。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适当讲解水的哲学思想、文学内涵、美学价值,以弥补现阶段本科生通识教育的不足;讲授古代治水名人和水利遗迹,感受中国传统水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讲授新时期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取得的伟大成绩,感受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融入多元思政元素后,学生课堂“抬头率”显著提高,和教师之间互动明显增多,并愿意主动去探索。

5 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新时代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所处的信息时代给本科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于自媒体、微媒体等平台创新教学过程,综合考虑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值得教学一线的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既需要授课教师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也需要高超的讲授技巧。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杜绝课程结束时强行“贴标签”,防止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两张皮。

猜你喜欢
讲授节水水资源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