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

2022-03-05 02:04
今天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心理

黄 颖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南通 226100)

引言

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在任何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音乐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音乐是一门极具感染力的学科,凭借其隽永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浓烈的情感内涵,可以起到有效的平和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的作用。

1.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音乐是一门可以陶冶人们情操、调节心理情绪的艺术,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都强调了音乐对于人的教化作用。因此,音乐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超出其他学科的优势。

无论是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还是音乐歌词的内容、意境,又或是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都可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音乐的旋律、速度、强弱等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触动学生的情绪,使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情感与身体反映。比如亨德尔的《水上音乐》,音乐节奏比较舒缓,旋律比较柔美,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在欣赏这首音乐作品时,学生很自然就会被带入到音乐轻缓悠扬的旋律中,放慢呼吸频率,消除紧张情绪,起到冷静放松的作用。而巴赫的《巴兰登堡协奏曲》,节奏感强、旋律比较明快,学生在欣赏时会被其欢快的旋律感染,从而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消除疲惫,让人精神更加振奋。当然,音乐作品中不乏一些调性暗淡、低沉忧伤的音乐,比如《二泉映月》、《流浪者之歌》等,这种类型的音乐往往可以给学生的不良情绪提供宣泄的出口,协调他们的情感,将心头的压力释放出来。

除了音乐旋律以外,其歌词以及创造背景,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比如像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以黄河为背景,勾画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顽强抵抗侵略的画卷,其中的每一首歌曲,每一句歌词都洋溢着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在欣赏学唱时,会很自然被充满爱国情怀的歌词感动,被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感动,教师再为学生介绍这组乐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先辈们为了反抗侵略所作出的牺牲,就更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新时期搞好祖国建设,实现复兴梦的热情,而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在。

另外,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音乐课比较轻松,因此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这也为音乐教师更顺利的借助音乐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宝贵的条件。教师若结合教学内容,深挖音乐教材中可以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并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定能够发挥音乐本身德育价值,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在于内心的不良情绪长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排解,对于学生而言,同学和老师是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对象,当自己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向同学和老师求助是最便宜的选项,可是大多数学生不敢向老师求助,而同学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专业的知识,以至于心理问题一拖再拖,最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学生不敢向老师求助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教师平时并未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与学生之间并未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以至于学生不信任教师,或者羞于向老师表露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若想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更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首先要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起,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可以交心的朋友。

2.1.1 与学生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意味着平等,即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能以专家自居,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演唱。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不吝赐教,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2.1.2 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想到向老师求助,这时的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要实现这一效果,教师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对学生表示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与学生之间营造心心相印的氛围。

2.2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高职音乐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停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而应该将其延伸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报名校园歌手比赛,参与校园晚会等等,利用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同时,发挥音乐育人的作用。

比如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就可以为了配合音乐教师的工作,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而策划组织文艺表演活动,文艺演出的项目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唱歌、跳舞、舞台剧等等,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喜好自由参与。组织这样的活动,一来可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勇气,当学生站上舞台收获大家的掌声时,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有效增强,要知道如今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对自己不自信,只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很多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二来一场精彩圆满的文艺演出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尤其是那些需要众多参与者的表演项目,大家只有合理分配任务,相互之间交流配合形成默契,才能实现良好的节目效果,因此丰富的文艺表演也为学生人际交往更良好的展开创造了平台与机会,使那些平时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逐渐学会如何顾全大局,使那些性格内向不敢开口讲话的学生逐渐打开自己,克服内心自卑、紧张的情绪等等。

2.3 组建心理机构

个别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单纯依靠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借助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起到的成效比较微弱,这时音乐教师就需要积极寻求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搭建心理机构,让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专业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个案特点,设计相关音乐理疗,帮助学生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2.4 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合到音乐教学的日常活动中,还需要高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多样化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堂教学,从而取得更显著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2.4.1 合唱教学

首先是要加强对学生互助合作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有调查显示当代的大学生们自我表达意识更高,个性特征也更为明显,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偶尔还会出现逆反等问题,这时就体现出音乐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了。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合唱学习中每个同学都会有参与感,并且对学生的节奏感和发声,以及演唱的力度等都有着较为统一的要求,这就为学生们开展互助合作创造了条件。借助合唱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们可以在更为融洽舒适的氛围中,深刻的感受纪律规范的约束和集体精神的重要性,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比耳提面命的灌输式教育更为有效。

2.4.2 表演

音乐课程的活动有很多内容,其中表演在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消除紧张焦虑等心理上也有着明显的作用。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心理活动与人的行为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更为明显,紧张的情绪会出现声乐技巧上的错误,手足无措的表现会影响到歌唱的效果等等,因此如何发挥出表演在消除学生焦虑心态上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容易焦虑紧张的学生适时进行安慰和劝解,更要鼓励他们学会面对失误和接受失败,要调动全部学生的表现欲,使得每个人都敢说敢唱敢表演。例如在进行《叫我如何不想他》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让胆子大的敢于表现的学生带领着那些有些紧张不敢表演的学生,大家一起参与到音乐表演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怯懦情绪,提高自信心,更能激发学生们在表演中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对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意义匪浅。

2.4.3 音乐欣赏

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可以结合学生们的情绪变化或季节等特点来选曲,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例如在炎炎夏日学生们的情绪都比较焦躁,这时就可以选择《风之甬道》这首歌曲,瞬间可以将学生们带入风吹过大片麦田波浪滚滚的晚风夜晚,既能舒缓学生的心情,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应肩负的教育重任,高职音乐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何况音乐学科在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节学生的情绪,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发挥音乐的德育作用,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音乐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音乐的美好,实现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感受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