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多元化的应用

2022-03-05 03:46陈琳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2年7期

□陈琳

声乐教学要求在进行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并将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使课堂教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声乐集体课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又是彰显其共性的魅力课堂,是声乐教学的一种拓展教学形式,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既定规范的基础理论与技巧,这些知识内容可以通过集体课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最大程度地普及给学生的同时又节约了课时。然而幼师声乐集体课一直以来都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也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选择的不一致,声乐教师教育理念、方法等没有根本性改变等问题,导致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极为被动,且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在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如何运用多元化理论拓展和改进教学模式,是幼师声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幼师声乐集体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幼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状态是:教学形式的单一,集体课只是小课堂的扩充;教师决定集体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没有发言权;教学方法也多应用过去的方法,声乐技巧练习或者讲座是主要的集体课形式。具体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1.声乐集体课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的单一

很多院校幼师专业的声乐集体课教学,在教学的形式上基本上是小班课堂的扩充,专业教师指导所有学生进行练声、歌唱,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或者是示范演唱。但是因为学生增多,在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方面,专业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逐个指导,这样一来就使得声乐课教学变得有量无质。教学内容方面,有些院校融入了声乐理论课、声乐作品欣赏以及科学发声与嗓音保健课等,类似这些课程多以讲座形式进行讲授,而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并没有做到很深入的讲解。

2.声乐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具前瞻性

整体来看,我国幼师专业的声乐教师,基本上都持有一种固化的教育理念,一直认为声乐课就是培养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课程,声乐技巧的高低成为评判学生表现的标准,而关于学生智力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能否成为合格的学前音乐教师等方面的考虑并不多。因此,专业教师在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方法、内容以及具体应用形式方面,缺少新意,在专注于学生个性技能培养的同时,关于共性知识的讲授就显得不足,在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方面也远远不够。部分声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语言表达不够形象,更不具备生动性和启发性,使得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抽象的乐理知识难以理解,甚至部分学生虽然学习了几年的声乐,却没有正确的声乐发声概念,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3.集体课教学忽视了幼师专业的师范性特征

幼师声乐集体课经过数年探索,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以及方法等方面也一直在尝试去改变,但是在大体上的格局并未有很大突破,甚至有些院校的幼师声乐集体课,成为学生充数以及教师减负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源上构建集体课教学的师范性特征。

二、多元化理论下的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

当前社会已进入多元发展的新时期,幼师音乐教学更需要与时俱进。要有效改变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固有问题,需要从理论根源上实现该课程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严格来说,声乐集体课也是当代我国声乐教学在不断发展中追求多元化的表现。在声乐集体课中,因教学的主体对象具备鲜明的多元特征,教学内容上除了声乐的技能培养,还包括基本的乐理、声乐审美鉴赏以及声乐表演实践等,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上,既有传统的课堂讲解,也有声乐教学实践、声乐知识讲座等各种方式,相对于单独的声乐课教学来说,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非常充分地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1.教学目标设定的多元化体现

声乐集体课教学具备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和规律,具备声乐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目标能力的构建框架,也只有实现了这些目标才能够彰显声乐集体课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并呈现出进行集体课教学的核心本质。要实现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其目标应该包含哪些方面,才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避免因单方面进度的推进,而使得各方面任务与目标的实现不能平衡。具体来看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通过声乐集体课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幼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要逐渐推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乐艺术审美观念,在进行声乐作品的鉴赏中不断加强声乐修养的提升,并使其了解声乐的魅力,知道什么是美的声音。专业教师的示范演唱、经典曲目播放或者优秀声乐的舞台表演片段的截取等各种方式,可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形成审美选择的意识,使其树立起正确的声乐审美理念。二是通过声乐集体课来提升声乐知识技能。很多学生对于集体课教学不屑一顾,认为集体课上对于个人的声乐技能提升意义不大,宁愿去花重金上小课堂,这种观念是对集体课的一种误解。对于声乐技巧的教授,集体课上教师可将一些训练方法循环进行,讲授之后要求学生互相检查,既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又使得学生学会观察和汲取,发现同伴声乐技巧的优点与缺点,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升。三是幼师声乐集体课在学生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提升。学前教育中的歌唱教学对于启发幼儿的智力极为重要,而幼师学生在声乐方面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升,也是为日后走上幼师岗位奠定基础的。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要能够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特征及进行声乐教学活动儿童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要了解学前儿童的审美特点,能够对这一阶段儿童喜欢的歌曲进行知识的讲解,并掌握儿童歌曲的特点,能够在集体课的学习中通过对儿童歌曲的掌握,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经典音乐曲目的学习。

2.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设定多元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并立足教学主体去进行分析。首先,声乐集体课教学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是受目标制约的,因此集体课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既利于推进集体课教学进程,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加强其参与集体课的动机与欲望。其次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声乐技能或者是素养的培育提升都是循序渐进有不同推进阶段的,也就是需要进行分层教学。幼师专业要求学生在声乐学习方面既要有演唱的水平,又要有讲授的能力,特别是在后期实践阶段,要充分运用集体课的优势,来为学生打造“能唱会教”的实践平台。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价值意义的评判即为评价,包括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不同教学课程的任务与目标都各不相同,评价的方法也就各种各样。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其目标对象和具体表现形式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也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

首先,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集体课教学中专业教师或者学生,任何一方作为评价主体都会对评价客观性产生影响,教学中集体课的评价通常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相对较少。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那么声乐集体课教学则需要内部评价的参与,来调动和激发评价对象的兴趣、信心,加强其自我评价的意识。外部评价是把控教师以及同学的评价,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优劣,调整学习的进度。以专业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也需要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教师需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结合学生以及教师的互相评价,完善教师自我评价,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的成效与质量提升。还要注重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对成果的预测评价,即在入学进行专业测试,根据测试来进行分组,如此,对于后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把握,这种预测性评价能够使得声乐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包括对集体课的编制设计、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声乐集体课教学关于声乐技能或者是相关知识,都需要训练和实践来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正确认知并掌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则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纠正和巩固强化。

其次,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的标准要呈现多样性特点。集体课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其进行评价的标准。经过笔者对多篇文献资料的翻阅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有三种,一是客观评价,即学生只要达到某种标准就能够算作成绩;二是相对评价,每个学生进行声乐演唱的方式、风格以及嗓音条件都有不同,而音乐艺术的评判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在声乐集体课教学中也就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标准,因此会采取某一个基准数据来作为参考,进行相对评价。还有一种评价方式是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学生自身某个时期的声乐水平作为评价依据,判断其在之后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标准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轻学生被评价的压力。

结语

多元化的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最显著的就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评价方式,对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及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事实上也是“以人为本”核心教育理念的体现,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应用,对于推进和拓展幼师声乐集体课教学的模式构建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