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炼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把礼和乐放在同等位置,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所以他在《论语·泰伯》中说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话。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可以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职业院校应利用音乐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重视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职业院校应在音乐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创新音乐课堂,用民乐小合奏来推动音乐课程教学大改革;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确定了民乐教学在音乐表现(歌唱、演奏)和音乐创造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民乐教学将箫、竖笛、葫芦丝等民乐引进课堂,学生任选一件,分箫、竖笛、葫芦丝等民乐小组练习。民乐以《新课程标准》《学校艺术总体规划》为指针,把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性思维作为培养目标。在普及小民族乐器基础上,组织民乐小合奏训练,开展课内学技能、课外组建民乐团训练,丰富校园文化,提升校园艺术育人的氛围与水平。
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特长和实践参与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的艺术素质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提升。通过调研民乐教学、民乐进课堂的现状,笔者发现小学开展较好,中学还不够普及,仅占10%左右,但“民乐进课堂”在全国中小学已经进行了多年,而职业院校几乎没有。围绕民乐教学理论与合奏实践表演相结合开展相关研究,对当前音乐教学的改革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意义重大。
很多学校把民乐教学内容作为独奏训练,把曲目交给学生练习,学习兴趣难以充分提高,育人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遵循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民乐教具、学具的作用,使之成为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一把钥匙,带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其《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并且为自己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活和一个更广阔的个性空间。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
唱歌需要好嗓子,一部分学生因没有好的嗓子而唱歌较为困难,如果音乐课堂还是单一地让学生唱歌、听赏,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调动。将民乐小合奏引进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多彩互动”的一种手段,积蓄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推动音乐课程教学大改革。将民乐引进音乐课堂,能有效缓解用声困难的学生的受挫情绪,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改善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的局面。通过民乐小乐器的运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视唱听音能力。学生天天看谱吹箫或葫芦丝,接触曲谱的机会增加,表现音乐参与音乐的机会增加,识谱能力自然增强,学习兴趣及自信心会得到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将民乐引进音乐课堂,使音乐教学内容优化,“低负高效”的音乐课堂定会拓宽学生创造美的无限空间,音乐健康课堂得以构建,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职业院校应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民乐进课堂的形式,组建班级民乐小乐队。培养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能力,推进新课程音乐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民乐课堂教学是手段,目标是让学生进行民乐小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首先,学校制定班级民乐小合奏和“民乐进课堂”实施方案。运用学具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整体素质。构建民乐、声乐、欣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的音乐健康课堂,丰富优化教学内容,课内打基础,课外展特长。其次,让民乐点亮学生人生,实现艺术教育在学校“软着陆”。让学生全面归纳、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学生每天练习民乐,与同学合奏,过得很充实快乐;玩手机的时间少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课堂面貌大为改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明显感到音乐课越来越有味了。因为民乐进人课堂后,丰富了他们的音乐学习内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民乐小乐器成了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好帮手。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民乐合奏,提升了学生的视奏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和班级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撰写音乐日记《小合奏圆我音乐梦》来记录学生学习音乐、练习民乐所走过的心理路程。还经常举行音乐课程课堂实验改革研讨会、教学观摩课,邀请专家和老师们评议。
第三,实施班级民乐小合奏,应常探讨问题、听取建议。班级民乐小合奏应抓住入学前三个月大力开展教学工作。音乐教师应善于沟通,积极争取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的支持,大胆将民乐引进课堂开展教学,把“学习音乐最好的方法是掌握一件民乐”的理念,用于音乐教学实践,“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选择由易到难的曲目进行教学与合奏,把思政元素贯穿始终。指谱编写,方便学生的演奏,多进行多声部的合奏教学;遵循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理念,把民乐教学融入歌曲、欣赏等教学之中,唱、奏、赏、析结合,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教学内容,在师生共同探索音乐奥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分享学习与表现音乐的快乐。精心选择设计,课堂内外呼应促进。“音乐教师要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课堂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尊重学生的爱好,充分考虑一些红歌曲目,力求课堂内外学习训练曲目的统一,充分利用每周音乐课和活动课的时间,把相应的曲子再进行精心加工与编配,以便于学生表演。采取声部的训练与表演结合,把提升学生的表演水平落在实处,实现课堂内外的呼应与促进,创设艺术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美、创造美的能力,运用学具突破教学难点,拓宽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及创造美的空间,整合教学内容演奏、演唱、欣赏,构建音乐健康课堂,增强学生创造美的信心及能力。
民乐小合奏是音乐表演艺术,必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所以民乐合奏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安静。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整体的声音,倾听指挥的讲解,倾听其他声部及本声部的群感来决定自己如何演奏。合奏不是奏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让学生学会合作,乐团的合作不仅仅意味着自己的忍让,还应该让他们明白该让时必须让,该上时必须上,任何声部和个人都有当主角和配角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服从,个人服从集体,团员服从指挥,指挥服从乐谱,其结果是大家享受到正确理解音乐带来的趣味与感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乐团训练的过程也是人与人相互尊重的过程,在团员与团员、声部与声部、团员与指挥之间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大家又一起尊重作品与作曲家,这一点与其他娱乐形式有本质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分享,指挥找到一首好的作品,无论是本民族的还是来自海外的,乐团在排练时,已经分享到了美妙的音乐,在以后的演出或比赛中又把它带给观众分享。可以说,乐团合作就是学习和实践分享的艺术。参与者可以明显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包括自律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承受能力。
高素质的文明人应能够安静并懂得倾听;易于合作,同时能自觉服从领导和既定的规则;自信自尊,尊重他人;得到美好的东西乐于与他人分享;有较高的自律、理解、沟通和承受能力。在职业院校广泛地开展乐团合奏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个人而言,走向社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将来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
职业院校班级民乐小合奏让学生受益匪浅,民乐进课堂成为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民乐小乐器的运用,学生对视唱、听音、节奏、合奏、演唱、音乐整体素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均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可以集体合奏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和《新大陆交响曲》。同时,民乐进课堂也促进了学生演唱水平的提升,并使民乐、声乐、欣赏等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了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班班有歌声、人人会演奏的音乐教学特色。
民乐进课堂教学研究,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学设计和合奏排练,要求参阅大量的资料,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中要上好常规课,还要做很多新的探索与改革。每学期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心得、论文、教学设计,这样,无形之中,他们教学、教研、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逐步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2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