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智
高中政治所包含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哲学教育。大多数学生都抱怨哲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过于困难,很难形成准确的哲学认知。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主要原因在于哲學知识有着一定的深度,需要迅速结合现实事物进行探索,逐步理解哲学知识的深层次含义,并养成一定的辩证思考能力。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开始将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现实成长联系在一起,以综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哲学素养是当前高中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的主要素养之一,讲求哲学思维与哲学品格的协调统一。通过哲学素养的科学培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还能够强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开展,应当以学生的哲学思维培育作为主体目标,关注学生的哲学素养,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辩证思考,持续强化哲学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感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对社会事物做出准确判断,懂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辩证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要培育学生的政治观念和社会价值观,还需要引领学生学会从哲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哲学素养的培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懂得通过辩证思考来解决现实问题。在哲学思想中,辩证思想是理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学生一旦掌握了辩证思考能力,就会对现实事物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新时期的高中教育而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而哲学素养也是学生应当获得的主要素养内容,能够对学生的现实思维产生直接影响。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高中政治哲学教育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本身拥有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思维的培育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带动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思维要求学生自主思考,不再沉浸于传统的被动学习课堂中。学生只有敢于对知识提出疑问,并尝试着提出不同见解,才能够持续推动自我认知的提升,成为优秀的社会实践型人才。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政治应当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度,逐步培育学生的哲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一)培育学生的自觉意识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创新政治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哲学认知,正确审视学生的政治学习思维,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方式,逐步培育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对于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思考而言,自觉属于一种基础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一种喜欢上,能够跟随事物而产生持续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形成自觉意识,才能够对外界事物做出主观判断。自觉的核心在于自愿,不可以添加过多的外部因素,否则容易使得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形成自觉意识。同时,一旦学生的“自觉参与”属于教师的直接要求,便会失去自觉特征,缺乏动力源泉。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通过新鲜的哲学思想或者现实事物直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相关哲学知识的探索中来,进而逐步形成自觉意识,提高课堂学习活力。
(二)敢于对事物做出怀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教育模式都过于单一,所有的理论知识课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直接将相关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不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目前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于所有哲学知识只能够被动加以接受,即便内心存在一些困惑甚至相反的意见,也不容易表达出来。在培育学生哲学辩证思考能力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打破固有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他们的哲学看法,培育学生的质疑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对现有知识做出怀疑,并进行求证,以获得准确的哲学认知。
(三)提倡学习上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创新的基础,不断反思能够获得持续进步。在高中政治哲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免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错误,而在被教师加以纠正后,他们并不会进行反思,不能够了解自身出现问题的原因,使得哲学认知处于较低水准。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性,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跳出固有思路,着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而不再将中心放在哲学理论的重复强调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将问题的解决流程展示给学生,还要带领学生做出更多的思考,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进行侧面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合理的改正。哲学思想的内涵非常深刻,需要学生加以深层次理解,只有持续对同一知识展开多个角度和层次上的反思,才能够得出最为准确的结论。
(四)培育学生的哲学感悟
哲学感悟是哲学素养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所有哲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辩证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哲学感悟。简单而言,哲学感悟要求在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生需要将现有的认知与情感准确结合到一起,从而产生更多的心理意识,熏陶自身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健康全面的社会价值观念。哲学感悟本身属于学生的主观意识,政治教师不可以过多干涉,仅仅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哲学内容即可。但多数学生并没有良好的辩证思维,不容易产生哲学感悟。面对这样的状况,高中政治教师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借助现实案例来帮助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唤醒学生的内心感悟,培育学生的哲学思想。
(一)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考兴趣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围绕学生主体展开教学,并表明知识的获取应当是一个主动过程,不可以盲目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转而需要带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成为知识学习道路上的主动参与者。高中政治教学在新时期的实践当中,也应当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考兴趣。而最为合适的方法在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敢于对现有哲学思想做出怀疑,并充分发表他们的个人见解。例如,在解决“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并尝试着做出回答。由于这一知识拥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所能够想到的答案非常有限,因而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辅助性质的哲学知识供学生加以参考,如在儒家思想中,存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思想认知,而哲学课本上又指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这两者的区别表现在哪里?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这些辅助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上面的问题,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
(二)开展多样化教学,创新哲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哲学教育过于注重哲学知识的直接灌输,教师会将大量的哲学知识直接讲解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即便学生能够熟记住其中的一些内容,也会由于理解上的严重不足而导致这些知识与现实相脱轨。哲学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是对现实规律的总结与体现,所有哲学思想在形成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实践的多方面检验。而学生处于长期的被动接受的知识状态下,对于哲学思想内涵的认知非常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创新哲学教学方法。课堂上的學习时间非常有限,想要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所有哲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因而还有必要延伸到学生的课下学习拓展。教师应当整体性创新高中政治哲学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分别开展课前预习、课堂辩论、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并在哲学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添加一些现实事物,帮助学生加深哲学知识的学习印象,激发学生的哲学知识探索兴趣。对于不容易理解的哲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使得抽象的哲学问题能够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加以学习理解。如在学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不少学生表现出疑惑:现实中的各类活动都是从实际出发的,似乎没有什么事物与实际脱离了联系。这充分表明学生思想的局限性。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提出一些大胆的想法,例如,天上会不会掉馅饼?那糖果呢?月亮上有没有嫦娥?这些假设都与现实相脱离,属于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能够对学生的辩证思考形成引导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哲学学习质量,加深学生的课堂记忆。
(三)丰富学生知识面,升华学生哲学思想
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所学知识过于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不愿意展开主动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惰性学习心理,对于深奥的哲学思想没有丝毫探索欲望,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哲学思想,通常都会选择忽视。这些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哲学思想的成长,也使得学生的哲学认知非常有限。面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当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引导,通过加强哲学知识与其他教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记忆。在具体的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探讨基础的哲学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层面,升华学生的哲学思想。现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与实践能力都成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高中政治哲学课程也应当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将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知识融入哲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哲学辩证思考能力。如在讲解社会观念结构的相关知识时,教材上的知识过于乏味,且不容易加以理解,教师可以将社会发展历程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探讨社会观念的变化,对相关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总而言之,传统的高中政治哲学教育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基础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哲学辩证思维,多方面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