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教学策略的创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此时的发展需求,学习成绩也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更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思辨能力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必备素养,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创新教学途径,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1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他们受到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情况的影响,还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易于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限制教学发展。教师应该对现阶段教学保持高度重视,把握好黄金教学时机,积极开展合作教学模式,为其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自主探究水平和思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分析,结合合作模式下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几点创新途径,以供参阅。
2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思辨能力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思考与辨析的水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思考水平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分析、推理题目的能力,强调的是思维拓展,辨析水平强调的是辨别数学知识的意识,能够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全面拓展数学思维。而合作模式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创建合作的学习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和合作竞争的潜能,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首先,相比于其他学习方式,合作模式较为新颖,这种创新的学习方法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彼此交流碰撞,彼此间易于接受新的结题方法,由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其独立思考的意识,为思辨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其次,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整体合作,一个人的力量和思维有限,但是一群人的力量不容忽视,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实现思维共享,在解题过程中,大家的分析突破口各不相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学生能够收获更多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从而对知识探究充满热情。特别是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通过同学间合作的力量,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掌握。最后,在合作的氛围下,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他们的拓展专业思维,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辩解能力,通过阐述个人的观点获取他人的赞同,合作学习模式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在合作的氛围下各抒己见,寻求更多的途径使得自己的逻辑更加具备说服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1]。
3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想要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应该先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度探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符合思辨能力培养要求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找准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开展思辨能力培养实践的路径。
3.1 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完善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之下,应试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此时的教学需求,教师不能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提升学习成绩、讲解应试技巧方面,还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成不变的讲解形式也会局限他们的思维发展,将教学效果仅仅停留在表面,使其无法感受到个人在课堂当中的主导地位,长期处于枯燥的学习环境下甚至会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将学生学为主,而是在强调教师如何教,忽视了学生的学。
3.2 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学的每部分知识讲解,数学课程当中包含的不仅是概念知识、公式定理等固定的内容,更涉及到大量的逻辑思维考察环节,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而得出结论,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有的教师备课,很多年没有大的变化,甚至一个备课讲多年的情况。教学方式单一,没有教师的个性特点,同样一堂课,老师们都讲的一样,没有区别,这就是缺乏创新的表现。有的教研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进行说课、如何讲课,试图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真正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间教学各异,总体相差不大。
3.3 教师的教学标准不具备针对性
在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教师缺乏针对性教学标准无法准确衡量出学生的阶段进步,也使其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无法给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评价,无法掌握接下来的前进方向,也会影响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制定,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等生都用同样的教学标准衡量他们的数学水平,使得教学进度进展缓慢,限制教学效率的提升[2]。所以必须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快慢,进行分类教学。特别是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上,要进行针对性的布置,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训练。
3.4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
尽管现在国家倡导不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教师仍旧将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有的学校每年都对教师进行排名,通过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教师也会以成绩去衡量学生,以成绩去“排名”学生。这就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科学,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有些学校音体美,被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经常占用,使学生渐渐厌倦对这些主要目科的学习。
4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培养思辨能力的途径
4.1 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不明显,教师常常沿用着自身的教学理念将数学知识进行直白地讲解和分析,使其思维逐渐固化,难以感受到数学内容的趣味性,限制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导地位,将其作为教学开展的核心,落实“以生为本”这一重要原则,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需求制定教学方案,联系数学知识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借助合作的氛圍培养其思考辨析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也应该注意范围的拓展,将视野局限于课堂之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强化,更应该注意强调的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引导其提前掌握数学知识,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经过简单的预习标记出尚未理解的概念等等,使其在正式学习的过程更易于精准把握侧重点,使得教学计划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在进行冀教版《多边形的认识》的学习时,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三角形的类别,体验三角形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探究,完成预习计划,与同学互相探讨三角形的实践价值,树立正确的图形概念,从而使其感受到个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在探讨的氛围下掌握三角形相关内容,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此外,教师可以围绕“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设计课后合作探究实践活动,推动各个学习小组课后自主查找相关的资料,之后在小组中通过讨论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各个小组分享本組的探究成果、在其分享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总结,从而深化其关于数学和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促使其在讨论的过程中共享思维、获得思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数学学习兴趣,为后续开展同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营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时期的学生相比于其他时期,自身的思维发展较为浅显,还不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任务探究,此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应该借助创新的方法,只有使其主动配合数学活动的开展才能落实教学计划,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时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不被拘束,常常在课堂上难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做出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应该从他们的兴趣点着手,利用他们此时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不断探究,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氛围当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也会更加热爱数学知识学习,促进思辨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静态的文字变得生动具体,这种创新的教学形式也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教师应重视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重视在正式授课前,对目标授课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把握其重点与难点所在,找准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筛选合作情境创设素材,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中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展开合作探究,同时达到改善课堂氛围、将学生还原为课堂主体的目的,进一步增强其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冀教版《辨认方向》的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知道生活的常用方向,能够借助这些方向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积累生活常识,培养其空间概念和思维。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空间坐标图,展示电子地图等等,为其设定合作探究的任务,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根据所给方位图指定方向,辨认其余方向,培养自身的思辨能力,与同学积极探讨,不断深化个人的空间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日后的数学知识探究打好基础[4]。
4.3 完善教学标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的情况不同,在进行同一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产生能力的差异,此时如果教师依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会影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后进生没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便开始知识训练,优等生也在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下重复着单调的数学内容,无法完成思维拓展。因此,完善教学标准是开展合作教学的前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也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注意对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控制,实现强弱结合、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设定具备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大家各自承担相应的角色,在合作的氛围下促进思维的全面拓展和辨析水平的不断提升。
比如,在进行冀教版《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时,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主题探究活动:首先,应用问题推动其展开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之间存在的区别,促使其在这一讨论过程中认识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此提高其思辨能力,帮助其掌握根据具体实践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的方法;接着,教师再设计具体的实践应用活动,推动各个学生小组围绕具体的主题,如“学生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引导大家分工合作,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调查方案,根据各个组员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科学分工,推动其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包括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等等,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的环境下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数学知识的丰富多彩,从而积极探讨,及时提出疑问,寻求解决 ,大家互帮互助,全面提升教学效率[5]。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小组完成调查实践之后,教师需要组织进一步的分享活动,同时推动不同的小组展开更为深入的组间讨论,以此推动各个小组发现自身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实现思维共享和共同进步。
4.4 设定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阶段进步
除了完善教学标准之外,设定合理的教学评价环节也十分必要,为了帮助学生及时意识到个人的进步和不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他们的每次合作探究活动都做出最后的总结,这样的总结并不将重点完全放在最终的探究结果之上,更应该注重的是观察学生的周期变化,肯定他们的进步之处,选择恰当的方法指出他们的发展不足,使得每次的合作探究活动都能具备实质性的教学含义,为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指引方向。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进一步改善思辨能力的培养效果,教师需要给出激励性评价的和针对性指导建议,落实好“及时反馈”原则,推动学生根据反馈内容优化自身学习行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学生不断获得思辨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进行阶段测试之后,教师应转变仅根据学生测试成绩给予其评价的做法,而是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错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需求答案,先完成个人的初步修改,明确错误成因,之后对其在测试中所出现的不同类型的错误进行总结,再针对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这样的环节使得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错误,促使其在分析错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思维意识,促进个人思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出同类习题,推动各个小组通过合作明确解题方向、避免出现相同的错误,从而取得理想的授课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合作模式下思辨能力的培养具备多种途径,良好的思辨能力使得学生更容易把握解题的方向,不断深化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合作模式的促进意义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求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慧.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80-181.
[2] 冯德军.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31.
[3] 秦玉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学周刊,2020(36):33-34.
[4] 张园园.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0(44):75.
[5] 张春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