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2022-03-05 22:57秦丹
成长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校园核心素养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也推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建设。而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推动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秉承教书育人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教学,还要为学生建设公平、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有效为学生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学生 核心素养 校园 文化建设

1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高校校园文化有效进行建设,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能为学生建造轻松、愉快的文化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良好促进作用。而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进行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受到高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化,进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培养,有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因此,教师要根据国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将校园文化有效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受到良好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2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2.1 抽象性与具象性的统一

文化是国家和学校发展的灵魂,只有将教育当中融入文化,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人才。高校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文化建设,是由校园本身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因此,将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并重视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的培养,借助校园物质文化这一重要载体,其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积极引导学生在校内建筑和事物当中发现核心素养因素与文化因子。此外,学校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直观感受,而教育制度中也蕴涵着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也蕴涵着核心素养精髓,且具有具象性特征。因高校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其核心素养是高校文化当中的精神文化,而核心素养学生难以清晰的感受,进而具有抽象性特征。但高校在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过程中,校园当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都朝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使学生在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时,逐渐掌握符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核心素养,以此凸显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在哲学当中,文化归属于意识一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内容为指引,凸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性特点。例如,部分高校将校内建筑以“德育”命名,其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觉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选取符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并将自身学习进度进行精准把控,使学生自身被校园文化不断熏陶和感化,积极学习核心素养,使自身的核心素养在校园文化的熏陶过程中不断提升。高校教授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促进作用。而高校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借助校园文化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以此塑造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专业能力。由此可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兼具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且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征。

2.3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高校制定的制度,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特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约束作用,使学生必须遵守的制度。而校园制度也体现出文化特征,校园制度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校园制度文化更具“刚性”特征。而高校要想有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将核心素养教育环节渗透到当校园制度文化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将校园制度进行完善和更新,使校园制度能有效融入到核心素养教学环节当中,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在遵守制度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高校将教室卫生和宿舍卫生制度的制定,发挥其制度当中的育人功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劳动意识等素养方面的提升。由此可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其校园制度的建设存在强化与感化的关系,并具备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意义

3.1 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高校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核心素养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起到的重要意义。并重视对校内文化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核心素养培养,加强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关心与关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文化氛围,唯有如此,高校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高校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不仅能在校园当中为学生体现出各种文化和知识,还能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当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保护意识以及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有效为学生构建特色的校园文化。

3.2 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将校园文化进行建设,不仅能将高校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还能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气氛,使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自特色,以此为学生传遞良好文化和知识。此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当中进行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陶冶在对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意识到具备核心素养对自身最后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并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此实现对学生教育培养目标。同时,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构建校园文化,也延伸校园文化的构建载体,使校园文化既在多个教育平台中传达,也培养学生校园文化的实践能力。例如:校园文化在专业教育中传达,提升学生对专业文化信息的认知,以校园文化为导向,深化学生对文化信息的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职业化能力;校园文化在团学活动中开展,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导向,提升团学活动开展的成果,进而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校园文化融入到网络教育平台中,以校园文化占领网络平台,加强学生网络思想引领,尤其针对部分学生上网观念与意识不健康的问题,校园文化可净化学生思想,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学习的重视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上网行为与意识。

4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4.1 以人为本要求

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遵从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做到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立德树人,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以此使学生接受、认可校园文化,并在校园文化的引领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也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水平。教育的对象为学生,构建校园文化,也应遵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建设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信息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反之,如果校园文化的建设未能够满足学生需要,其在学生成长中就缺乏一定的引领功效,这对学生教育而言毫无意义,使校园文化的建设停留在形式。基于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群体的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的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思想,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彰显一定的教育引领性,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文化的引领下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模式。

4.2 人文素养要求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身为人才既要具有强有力的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具有职业素养,包含文化素养、品德素养等,以自身素养更好与其他个体合作,协同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而学校主张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构建校园文化,在立足于学生全面性发展的基础上,发挥教育的人文性,促进校园文化的良好建设。尤其在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以学生人文素养、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立足于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将符合学生发展的素材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丰富校园文化素材,也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实施力度。例如:依据核心价值观信息,挖掘爱国文化、敬业文化、工匠精神、诚信文化等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排列,分层次的展示给学生,给予学生成长针对性的引领,使学生在文化的洗礼与引领下提升文化认知,更好认同校园文化,进而以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为学校的全面性发展助力。

4.3 网络教育要求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趋势,包含网络教学、网络授课、网络学习等,成为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的主趋势。而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使其深入落实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包含学生管理、学生教育等,增强校园文化传达的覆盖性,进而凸显校园文化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基于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应遵从网络教育的需求,既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校园文化的推广,使校园文化传达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学习与认知,以校园文化为基点,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微信平台中构建校园文化板块,立足于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讨论活动,吸引学生融入到其中,围绕校园文化开展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文化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深入认知,从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与实施的价值。

4.4 理论与实践融合要求

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但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校园文化的建设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此为基点,增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果,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功效,既传达学生校园文化的理论信息,也引领学生进行校园文化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获取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认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力于学生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全面性发展。基于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模式,既为学生提供校园文化信息获取平台,也提供校园文化实践平台,推助校园文化与多教育及载体融合,延伸校园文化构建的广度,从而丰厚校园文化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成长与就业奠定基础,也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果。

5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5.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主要以校园建筑和容貌以及标识等方面的建设,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是校园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前提。首先,学校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过程中,应根据校内实际教育情况,使校园建筑、容貌以及标识的设计与布局符合教育实际,有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例如,高校可将食堂、活动馆、教学楼等主要建筑进行饱含寓意的设计,使高校的建筑充分发挥出育人作用,警醒学生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此外,高校将建筑的命名也应饱含文化底蕴,例如,高校内教学楼以“积极”为名,使学生在进入教学楼前,唤醒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并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其次,将校园物质文化进行建设和优化,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学生学习核心素养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还应秉承干净、高雅的建设校风,使学生在校园物质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不断提升学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与敬畏的情感。

5.2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将校园制度文化进行建设,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积极作用。高校将校园文化制度的建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将教育制度进行构建,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将校园制度与文化相结合,将文化渗透到校园制度当中,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保障系统,有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高校在制定校园制度文化过程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使高校师生感受到校园制度文化当中的公平与正义,并充分发挥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素养渗透的作用。充分发挥制度独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受到良好制约,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终身学习习惯。此外,高校制定的教育制度,并不能真正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也无法激发学生对高校教育制度的强烈认同,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无法发挥育人功能。为此,高校应秉承现代化管理理念,将校园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为学生建构校园制度文化,积极将文化渗透到校园制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使学生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当中进行生活和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质量。

5.3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根据校园特色和精神面貌进行建设,且精神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首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以及学风等方面,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高校“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校训,能时刻警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将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行提升,使学生挑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担,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增添一份力量。其次,高校也可以社团建设为突破口,使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到社团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当中为学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設当中,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其中,使学生不仅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受到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深远持久影响。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不断受到校园文化建设深远持久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拥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5.

[2] 蒋兴春,韦冬余.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样态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0(13):13-16.

[3] 韩玉,何秀丽.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以微视频为例[J].教育与职业,2018(17):18-22.

[4] 刘健.推进生态学校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4):76-80.

作者简介:

秦丹:(1983—),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本科,保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校园核心素养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