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加强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
——兼论傣剧在高校传承的可行性

2022-03-04 22:11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宏文化遗产艺术

黄 苹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 678400)

一、傣剧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傣剧是集傣族文学、傣族音乐、傣族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傣族特色。傣剧的文学剧本,跟傣族叙事长诗一样,深受傣族人民喜爱,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因此,傣剧在傣族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傣剧面临下列两种困难:一是傣剧人才缺乏。随着傣剧团演出任务的增多,剧团演员数量的减少,创作人才的匮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且受汉族文化的冲击,很多傣族青年能写、能识傣文的很少,傣剧团招聘不到傣剧表演的好苗子,傣剧的传承面临着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困境。二是缺乏经费。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不足三个方面,艺术创作方面:傣剧团承担着傣剧的传承保护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但因傣剧的非遗保护由州文化馆负责实施,中心得不到相关经费,并且没有艺术创作、送戏下乡专项业务经费,致使傣剧艺术生产严重滞后,演出场次有限,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

1.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探索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的新方法、途径和规律,深入持久科学地开展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活动,进而提高非遗校园传承的水平和质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人,传承的根本在学校。校园传承能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在学校中进行发展性、创新性传承,就是在保护其基因和文化生态的同时树立发展性思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 从校园活动入手开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研究,让更多的人感知、熟悉、传习非遗文化,最终形成全民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氛围。

2.学校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适切性。傣剧作为一种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与德宏人民的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德宏傣族最单纯、最古老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冲击。德宏是傣剧发源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面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立足朝夕相处的校园,让傣剧文化遗产被青年学生了解、喜爱和传承,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通过深入开展傣剧文化进校园研究,开拓一条全新的传统文化传承之路,把传承傣剧文化和学校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传承傣剧文化,又使学 校的人文特色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厚重的生命力;通过傣剧进校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喜爱和传承德宏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社会共同传承傣剧艺术,培养一批傣剧艺术的喜爱者、欣赏者、表演者,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奠定基础。

二、傣族在高校传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美育观理论依据:马克思高度肯定艺术教育对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对培养完美的人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没有艺术和艺术教育,人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人。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一个人对艺术的爱好程度,接受艺术教育的程度,显示出他超越生物的实际功利需求,向精神需求发展、向完整的人发展的水准。

2.多元智能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傣剧特色课程的开展能适应学生智能的多元倾向,有利于发展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和观察智能,尤其是对音乐智能的发展更为突出,这样便能较好地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文化适应性理论依据: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因而,我们通过传承傣剧艺术,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5.活态性理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之一,也是戏曲的一个显著特征。戏曲的活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戏曲是一种“活”的遗产, 它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另一方面,戏曲是一种在具体时空中当场进行的“活” 的表演,不是一种静态的“死”物质。活态性理论启发我们:傣剧很古老,傣剧也很年轻,我们不仅要致力于傣剧的传承和普及,更要大胆探索和创新,正如非遗文化传承领军人物张军所说:“文化需要创新,传统文化要有锐意创新的能力,我们在坚守传承一个古老的传统艺术的同时,一代演员也要和一代观众共同前行。”

三、高校传承傣剧艺术的途径

1.传承傣剧艺术,开展“特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傣剧文化已经成为了具有德宏特色的滇西区域代表文化,学校要依托州傣剧团,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剧团及地方资源,在继承传统、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以“充分体验、尽情展示、 享受成功、完整育人”为傣剧特色创建目标,提出了“学傣剧、学做人、体验幸福人生”的傣剧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傣剧综合实践活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弘扬和发展傣剧的责任。

2.悉心培育“傣剧社团”。首先成立学校的品牌艺术团队“傣剧社团”,聘请德宏州傣剧团专业演员担任指导老师,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进行训练,社团成员规模建议控制在40 名左右,通过演出和参赛提高知名度。

2.积极参加“云南省新剧目展演”活动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云南省新剧目展演,是全省推出新剧目和展示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为繁荣和发展云南的舞台艺术、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省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文艺活动品牌。

3.开展“傣剧回故乡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建议在每年的5月,邀请州内和省内著名傣剧艺术家来校演出,将傣剧的经典剧目名段奉献给学校的师生。艺术家们在表演之余还可以跟学生互动,让学生走上台来,模仿动作、学唱句段,切身感受傣剧的独特魅力。

4.送戏进社区活动。傣剧作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普及傣剧知识,让傣剧在德宏这片故土上经久传承,学校要每年都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向市民宣传傣剧知识,弘扬傣剧文化。建立傣剧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参加地方组织的文艺活动等,把学校傣剧教育推向社会,大力拓宽学校艺术教育的舞台。

5.举办傣剧元素艺术作品展。 学校艺术学院要紧紧围绕学校“傣剧”艺术特色,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元素与手法,创作傣剧脸谱、油画、陶艺、剪纸、线描、环保袋、文化衫、瓷盘、扇面等小作品,可以在学校傣博馆或其他地方举办傣剧元素学生艺术作品展。学校还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搭建多种舞台,进行傣剧艺术的延伸、推广和提高。如开通傣剧欣赏频道、建设傣剧专题网站,傣剧讲座、邀请傣剧艺人讲故事,傣剧化妆体验活动等。相信会呈现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丰收景象,傣剧艺术一定会在师专师生们的宣传带动下得到弘扬和传承。

6.普及傣剧艺术,开发“走进傣剧”校本课程。 在办好“傣剧社团”的基础上,着力开发傣剧校本课程,旨在通过浅显的讲解、 声像的再现,艺术的感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 德宏人对传承傣剧艺术的使命感。

7.彰显傣剧元素,沐浴傣剧艺术,培育德宏师专精神文化。 傣剧唱腔华美婉约,念白儒雅,身段优雅,曲风典雅。傣剧展现的是艺术之美,渗透的是品行之雅。传承傣剧艺术文化,其实质就是将傣剧之雅浸润到每位师生的心中,从而拥有高雅的品行,让学生做“文雅”之“雅士”,让教师做“儒雅”之“雅师”。以傣剧艺术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适合我校师生成长的精神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德育途径,建设课堂文化,达到美育与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孕育出德宏师专“智真善美”精神文化。

四、傣剧作为课堂教学的传承模式

1.课内潜移默化渗透式——让学生内在人文品质在学习体验中被熏陶。遵循艺术教育的教育规律,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大胆尝试创设新的教学课型与基础音乐教学形式相融合,尝试分层次教学法,在不同年级段实施有针对性的傣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傣剧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完整地把整部戏都唱出来是不现实的,校本教材上选择的都是其中经典部分,因此,让学生学唱经典,其余的可让他们收听、收看、欣赏。 视听唱结合,多方位感悟。傣剧艺术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悠扬婉转的唱腔, 色彩斑斓的服饰,绚丽多姿的傣剧脸谱,丰富多彩的道具,无不体现出傣剧艺术 美的魅力。虽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无法经常让学生走进戏院,但我们能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创设舞台效果,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正的舞台下。在傣剧教学中,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感受,一目了然地看清唱词, 并将表演者的表情、动作深深地刻画在心里,对傣剧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提倡学科结合,多角度切入。傣剧艺术博大精深,包含诸多学科的学问,需要各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如人文学院可以结合戏剧课文的教学普及傣剧的常识,从文化、文学的角度上好傣剧欣赏课;教育学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傣剧形成渊源和发展过程,弘扬傣剧、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信息学院可结合动画制作,渗透傣剧的知识;艺术学院可讲解傣剧唱腔、灯光、道具、化妆脸谱等艺术的奥妙,并从唱、念、做、打等专业角度予以渗透支持。如此一来,学生们便沉浸在一个傣剧艺术的知识海洋里,这必将促进傣剧艺术的普及、传承和推广。傣剧的教学要以增强学生学好傣剧的信心和勇气,激起学生学习傣剧的兴趣为指导。 如可以配以傣剧元素,开展经典诵读。从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最适合篇目,配以傣剧元素,改编成表演性、可欣赏性强的傣剧课本剧,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这不仅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形式,而且已成为取材于语文课本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和丰富校园文化的一种新型实践活动。学生穿着戏服,和着锣鼓声,或高亢诵读,或委婉低吟,不求形式统一,希望能把其中的精髓吸收、内化,能受到感染,能在生活中运用,能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学生通过课本剧,诵读经典,积累了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可以领会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促进多方面素质和谐发展。

2.课外因材施教强化式——让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体验中被提升。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的不同,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将研究视角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合理有效利用已有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这些校园精神文明窗口的功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傣剧艺术氛围,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特色熏陶中,综合实践能力在活动体验中被提升。

3.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

一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傣剧鉴赏》公共选修课,一是面向艺术学院学生的《傣剧》必修课。第一种类型的公选课,每学期开设,计12 周24 课时。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傣剧的基本概念、渊源和发展脉络简介,让学生对傣剧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二,曲唱理论讲解和清唱技能传授,不但让学生对傣剧曲唱理论有所了解,而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基本的清唱技巧,在一个学期里,学生至少可以学唱1 至2 段傣剧经典曲段。其三,傣剧舞台表演欣赏,这一部分所占份量最重,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傣剧作品(如《刀安仁》等)的经典段落,引导学生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的视角,对傣剧进行审美欣赏。

第二种类型的必修课,可以开设18 周36 课时。该课程与公选课有所区别,主要也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傣剧概念与发展简史讲述,让学生对傣剧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整个过程,对傣剧演进史中的主要作家、作品、流派、事件,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其二,傣剧理论主要是清唱理论讲解,这一部分穿插在傣剧史讲述和清唱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傣剧理论《傣剧教程》的部分核心主张有初步的了解。其三,清唱传授,这部分内容所占份量最重,希望通过一学期的教授,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3 至5 首傣剧诗词、基本掌握3 到5 段傣剧经典曲段的清唱。

猜你喜欢
德宏文化遗产艺术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纸的艺术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