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蕖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 678400)
随着云南省地方不断深入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有序推进,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及地区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东南亚语种专业建设和语言学习成为了云南省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云南省天然的地理优势、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为政府、高校不断加强东南亚语种语言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对“专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云南各高校纷纷对大学外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大学外语课程不再是单一的英语学习,学生可选择其他的非通用语来代替英语的学习,这一改革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政策的落实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推动了非通用语的学习浪潮。但在大学外语课程改革进程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对各高校及专业教师提出了挑战,尤其是生源相对较差、少数民族较多的边疆地区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大学泰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泰语”复合型人才是泰语专任教师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
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同一民族跨境而居,语言习俗相同。德宏是中缅国际大通道、中缅输油输汽管道的出入口,承担着连接“两亚”和沟通“两洋”的经济平台、政治平台、友谊平台、合作平台的使命,社会对复合型缅甸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德宏州傣族作为州内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与泰国的泰族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语言方面傣语和泰语同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词汇发音非常相似,因此,傣族学生学习泰语相对容易。德宏天然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以及社会的需求,使德宏师专外国语学院自2018年开始着手对大学外语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为培养具备一定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的“专业+英语”“专业+泰语”“专业+缅语”复合型人才,我校将原来单一的大学英语改为大学英语、大学泰语、大学缅语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入校后可选择大学英语、大学泰语、大学缅语作为大学外语课程的学习。三门课程的学分均为4 个学分,大学英语学习时间为大一上下两个学期,学分采用“1+1”“1+1”的分配模式,每周2 学时,共72 学时;大学泰语、大学缅语学习时间为大一上、下两个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学分采用“0.5+0.5”“0.5+0.5”“1+1”的分配模式,大一上、下两个学期的前半学期,每周2 学时,大二上学期每周2 学时,共72 学时。评价与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在“专业+非通用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泰语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泰语语音基础知识及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和常用表达方式,熟悉泰语的基本语言规律,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掌握汉泰、泰汉互译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能够理解简单的对话和短文内容,能够翻译日常用语、简单的文章,并且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了解泰国历史、社会、经济、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泰国语课程是三年制非泰国语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主要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添砖加瓦。该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包括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在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语境层为教学基本开展听、说、读、写、译在内的语言技能教学与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步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实际外交、外贸工作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外交、国际贸易活动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化等素质基础。
该课程为大学泰语课程,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方面与专业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大学泰语课程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泰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重点。通过对泰语原文材料的讲解分析,向学生系统传授词汇、语法、句法、篇章、修辞等泰语语言基本知识。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内外实训练习提高学生泰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思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该课程根据每课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知识侧重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采用重难点讲解、课堂讨论、提问、模仿会话、句型练习等方式组织教学,并通过布置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包括了词汇及课文朗读、情景会话、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翻译训练等。评价与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总评成绩为100 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由课堂口头练习、小组合作、阶段性小测验、课外学习、出勤五部分组成,由教师综合评定。课程终结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命题的形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要做到科学、客观,又要达到统一和标准化,试卷的分数分布合理,评分标准统一,客观测试与主观测试相结合,不少于四个题型。
受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考试的外语考试为英语的影响,我校学生对泰语或缅语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学习英语,因此,我校泰语或缅语作为大学外语的推广受到了极大挑战,课程的开设范围难以扩大。据统计,我校2018 级、2019 级、2020 级、2021 级共有790 名左右的学生选学了大学泰语课程,占比仅为7.5%左右,学生的专业来源主要是英语教育和应用英语,以及少部分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数学教育、历史教育、体育教育、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就目前来看,我校的泰语选课形势不容乐观,基本上形成了“英语+非通用语”的模式,与“专业+非通用语”的培养模式相差甚远。
从德宏师专三届学生的学习成效来看,“专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并不理想。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学情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校设置的72 学时的大学泰语课程使得零基础泰语教学更是难以开展,再加上第一、二学期只有半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间隔较长,更是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与大学英语不同,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都有英语基础,教师的教学难度及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学分与课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选学大学泰语的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泰语的简单拼读、简单的词汇和句子,难以达到基本的日常交流程度,学生在面试工作时,无法用泰语回答考官的问题,达不到职业岗位的语言要求。
“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非常好的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需求,是我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但我校大学泰语课程自2018年开设至今,在学院领导及专任教师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仍然是培养成效不显著,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1.大学泰语课程因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规范,课程定位不够清晰、教学目标较为模糊,针对该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资源建设较少;2.作为大学外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语言的人文属性和专业属性的考量,课程内容设置基本沦为泰语专业教学的课时缩减版;3.大学泰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及规划发展未能与学生自身专业进行融合或者统一规划,导致学生对于泰语的学习动机较弱;4.由于受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考试的外语考试为英语的影响,泰语学习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受到极大挑战,同时导致课程的开设范围难扩大;5.大学泰语课程的三位专任教师的背景都是语言类专业,在课程设计时往往只能单一地考虑到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背景等因素;6.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基础较差,本身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大学泰语课程学时较少等原因导致零基础泰语教学难以开展;7.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几乎照搬泰语专业教学的模式;8.针对高职院校大学泰语课程的教材少之又少,几乎与专业教材无异,同时因学生学情不同、学习动机差别、课时设置较少等因素,大学泰语课程教学效果较差,无法达到“专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预期。
通过与学生访谈,发现我校学生选择学习大学泰语课程的“学习发展工具型”动机不强,“工作发展工具型”动机带有鲜明政策及区域色彩,“语言学习兴趣型”动机和“文化欣赏型”动机相对显著,但动机融合程度较低。大学泰语课程为零基础教学,学生处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该学习阶段外部、工具型学习动机极为重要。而此时,学生泰语学习的“学习发展工具型”动机不强,是导致大学泰语课程教学产出不佳、学生学习目的模糊的关键。因此,在大学外语课程规划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通过进一步推广云南省高等学校东南亚语种(非专业)水平能力考试;加大目前专升本“专业+(语种)”升学渠道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国家政策、云南省区位优势的认知水平;加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手段,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发展工具型”及“工作发展工具型”外部动机。
课程的设置和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高职院校的大学泰语课程学习周期相对较短,语言基础能力培养课时量不够饱满,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经验,需根据高职院校的总体学时、学分情况以及课程目标来设置相对合理的大学泰语课程学时、学分。此外,课程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专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大学泰语课程专任教师均为非师范类毕业,对教学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保障;教师自身应加大自我提升力度,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扩大知识面,在精通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教师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后,将所学的贸易、旅游、法律、外交等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学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学习同行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发挥语言优势,培养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泰语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及教材是比较匮乏的,鉴于高职院校大学泰语课程学时较少的特点,教师可通过线上教学资源建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甚至是达到一定能力后自学新的内容。除线上教学资源匮乏外,针对高职院校大学泰语课程的教材几乎找不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情较差、学时较少的情况下,需和本科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显然不是很合理。因此,编写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大学泰语教材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急需的,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特定的语言,而且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深切感受到这种变化。作为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教师需定期到对象国去学习和深造,去感受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了解最新的语言动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校层面应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语言对象国建立院校合作关系,将双边教师及学生交流互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社会对有专业知识和语言基础、了解该国政治形势、经济政策、文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且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云南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方面仍需不断探索与实践,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发展工具型”及“工作发展工具型”外部动机,完善大学泰语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大高职院校大学泰语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及教材开发,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大学泰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非通用语”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