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闹闹
何为“阅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初中生而言,看书、读文章即为“阅读”。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应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阅读不能仅停留在读与看的阶段,还要多思多想多理解,要尝试着去感知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感与真谛。而只有真正通过阅读获得了认知与情感的共鸣,才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文字所传达的寓意,当学生有了理解的经验,便会由内而外对阅读产生一种喜悦之情。所以“阅读”与“理解”相辅相成,真正的阅读需要有效的理解,也需与“悦”相随。
现阶段的中学生,对于当红“网文”的阅读积极性很高,但是这样的阅读,又有什么益处呢?也有部分学生,看似阅读量很大,必读书目以及古今名著均有涉及,但是所表现出来的技能却毫无增益。所以阅读不是简单地看到什么就读什么,阅读的侧重点不在于字、句,而在于意。尤其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得情感体验,还在于获得知识与技能。中学生的阅读要做的不仅是输入,还要输出,不能只求快感而不求理解,要在阅读之后进行一番咀嚼消化、归纳整理,把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学生的阅读要带有目的性。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阅读,还要根据文意进行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怎么引入这个概念的?研究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采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根据以往经验以及说明文的特点,便能在输入阅读内容之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尝试进行输出:《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整篇文章先描写一年四季的大自然的变化,从而由浅至深地揭示了“物候”的概念,对“物候”以及“物候学”做出了科学的解释:物候就是指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而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叫“物候学”;然后表明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是维度、经度、高下以及古今的差异;最后通过阐述研究“物候”可以播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等作用揭示了研究“物候”的意义。而《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的现象说得生动有趣,更有利于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这种带着目的性的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这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所谓阅读力,就是对所读图书以及文章的理解、运用,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质上也是一种阅读素养,而这种素养最基础的就是理解能力。作为一名中学生,学生要具有“把一本书读薄”与“把一本书读厚的”能力,既要抽丝剥茧抓住所读文字要表达的意义,又要有自己的理解,使其充满自己的思考。
首先,中学生的阅读理解需要以“我”为中心,从深入理解文中意开始。在九年级上册的《故乡》一文中,鲁迅先生借着文中的“我”与闰土的对话,将封建思想可笑的一面刻画得真实传神,不露痕迹地突出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之陈腐。而这种文字背后所传达出来的苦痛,是需要学生通过理解得来的。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能看到少年时的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时的闰土见人怕羞,只是不怕“我”;而中年时的闰土身材胖了一倍,小时候紫色的圆脸变作了有很深皱纹的灰黄,头上顶着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粗笨的像松树皮的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这时的闰土对我态度恭敬,“我”成了他口中的“老爷”。文中的闰土形象学生通过再造想象即可看到,但是“我”心中的悲凉只有学生代入角色,以“我”为中心才能真正理解。
其次,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中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输出方式。在《故乡》中,鲁迅先生这样刻画杨二嫂的形象:“一个人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这样的语言虽然夸张却也不失真实,既诙谐幽默,讽刺意味也辛辣有力。所以,文章入木三分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学生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最后,阅读力的养成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打开方式。阅读的每一种文体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中学生的阅读体裁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小说、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独有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阅”与“悦”虽仅有一字之差,但是蕴含的道理却千差万别。“悦”有欣喜、喜欢之意,与阅读相结合,即希望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理解文字时传达出的快乐体验,也希望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时收获的这份欣喜之感可以促使学生爱上阅读。
例如,学生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文末有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在阅读到这句话时,即便对这篇文章不了解,但也有了一种收获,这种收获可以激励着学生去探究这篇文章的寓意。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得到不断发展,其对于文章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寻求其阅读的兴趣点与探知点,然后由此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范围更广的阅读。例如,学生在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故乡》后,仿佛亲身经历了文中“我”的心理历程,从而促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文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蕴含的是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发出的讯息:救民族,救人民,就如同地上的路,需要众人一起站起来走出去,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正因为文中所传达的这种情感感染着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强的探知欲望,而这种希望又进一步激励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学生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之后,有了更多的收获,也加深了学生对鲁迅先生以及鲁迅先生作品的了解,这种了解又反过来使学生对《故乡》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收获感,引导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寻找正确的阅读切入方式,以“我”为中心,将自己融入文章之中,深入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思想,从而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从实际运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让学生因理解收获而欣喜,因这种欣喜而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真正实现以“悦”促“阅”,以“阅”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