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振(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行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心理因素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学科。它研究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分析人们实际的经济决策和市场行为,是对构建逻辑严密的理论经济学体系的补充。行为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与实际经济行为间的关系,根据非理性心理因素分析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方式、典型偏好及对实际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非理性因素、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与决策、预期理论、偏好的典型特征、判断偏离理性的方式等理论。
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力量对比正潜移默化发生改变,国际趋势变得更加不可预测。我国正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国内经济发展同样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和挑战。面对我国复兴战略和世界变局交融的特殊形势,更需要用行为经济学来分析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挑战,探究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经济学原理,为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寻求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
行为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理论特征是认为人既不是绝对理性,也不是完全谋求私利的,人类行为具有“有限自我控制意志力”,这主要是由环境的多样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造成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人即使存在部分非理性因素,在落实到最终行为决策时,不会触碰道德或法律底线,但在非理性因素特别是负面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出现不确定状况或突发事件,人无法依靠自身来解决非理性因素带来的影响时,便需要有效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如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事件,在疫情出现后,我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企业生产止步不前,经济发展面临考验。党中央立即统一指挥领导,充分发挥我国众志成城的制度优势,调集全国医护人员、解放军有序支援疫情重灾区,部署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快生产,安排科研院所加速疫苗攻关。通过党中央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同疫情进行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我们党的精神谱系,正确引导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从而避免其行为仅靠法律进行兜底和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不同岗位上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诠释。通过总结伟大抗疫精神,号召广大医务人员和党员干部不畏疫情、迎难而上,有力地在疫情暴发初期迅速控制住疫情,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做到动态防控,为生产生活的有序恢复提供了保障。
不确定条件下判断和决策(系统偏差和预期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人们常通过经验来判断经济形势或预测经济事件,但这样的判断和预测是不准确的,会与实际情况产生系统偏差。同时,人们习惯在决策过程中使用简单直观的推理判断方法,将一些复杂问题进行简化。这就意味着经济活动参与者如果掌握的信息过少,容易出现判断失误、预测失灵。解决信息闭塞的最优方案是健全完善信息公开体系,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公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项数据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新时代以来,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累计公开的信息数量多达上亿条。政府、市场信息公开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释放出更多有价值的各类信息,在保障人民知情权的同时,活跃了市场中的各类交易,并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开透明的信息体系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政策、市场、交易信息,减少了人们参与经济活动时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判断和决策更为可靠,创造了经济活动的更多可能性。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当出现新增病例时,各地部门利用大数据追踪溯源,及时更新流调密接情况,对公众出行发出预警提示,减少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防控的压力,降低了疫情条件下不确定性的影响。
公平意识是行为经济学中典型偏好特征之一。以垄断价格现象为例,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存在寻求公平的偏好,即使垄断价格是合理的,人们仍然不会购买。对公平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价格中,收入分配问题也反映出人们对公平的渴求。如果社会财富仅被创造出来,没有得到有效分配,就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影响人们进一步创造的积极性。解决公平问题的最优方案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分配制度,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后,我国逐步消灭了剥削,确立了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我国在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出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并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运用企业捐赠、民间慈善等方式调节收入分配格局。我国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协调各要素资源流向,在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同时,保障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准,回应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呼声。
社会主义公平的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有效满足人们行为中公平意识这一典型偏好特征。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有针对性地对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的医护人员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提高其初次分配,即提高薪酬待遇、增加补贴等,这便是满足其典型偏好特征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分析,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应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谱系,正确引导人的非理性因素,消除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积极向善、弘扬正能量的社会氛围。
2.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谱系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我国可以调集一切有利因素,团结一切可靠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守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1.深入完善信息公开体系,减少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加快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脚步,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政治环境。
2.在具有充分决策信息情况下,使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预期更符合实际,让市场要素流动变得更加有活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起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满足公众对公平意识的行为偏好,有效保障社会的公平要求。
2.不断补充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在新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公平,带领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完善分配制度将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动能,实现发展的预期目标。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稳中有进,但也要看到许多风险叠加、矛盾突出的问题亟须处理。同时,世界格局持续不断演变,国际竞争日趋加剧,面对这些状况,要探究新形势下的问题不仅可以从宏观调控和微观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从人的非理性因素、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典型的偏好特征等行为经济学原理出发,探究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风险挑战,提出应对策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经济学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