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元杰,刘亚琪,郭 谦
现代主义思潮曾一度风靡,其迅猛演进逐渐促发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千城一面”的普遍现象,随后,市场全球化及其快速进程更是给“历史城镇”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激烈变革——城镇空间的地域性丧失演变为文脉特征的断层断代,场所精神的结构性缺失演变为公众集体的身份背离,这一切“既成事实”呼吁我们必须遵循历史环境的多样性,重视地域文化的延续性,回归地方特色以平衡城市和谐发展。
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批评“城镇发展乱象”,提出各地区要研究符合当地城镇化的实际发展策略,“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1]。2018年10月习总书记来广州考察西关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1)(后简称粤博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期间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2020年8月西关永庆坊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广州首个“非遗街区”正式挂牌开市。至此,广州西关老城区因“文化复兴”再次焕发新机,更以其地道的广府魅力再度彰显岭南精神。
“西关”因地处广州古城西门之外而得名。明清以后,西关借助商贸业的繁荣迅速成为广州城的经济重心和生活重心;民国时期,西关延续了清代格局到达历史巅峰并平稳发展;民国以后,西关逐渐演变为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并重的潮流地带[3]。然而,及至近几十年,西关环境因城市扩张而迅速变迁,老城文脉一度被“搁置”,甚至“剥离”——上西关基本被现代房地产无情填满;下西关虽留存较多历史风貌但仍缺乏生机(图1)。1995年,“上下九”作为“中国第一条开通的商业步行街”隆重开市,骑楼街等岭南市井文化名扬海内外(图2);2010年亚运前夕,荔枝湾涌揭盖整治,岭南水乡特色重回公众视野[4](图3)。唯独恩宁路这段历史片区在近些年裹足不前、日渐式微,亟待全方位进行保护更新。
图1 西关航拍
图2 上下九步行街
图3 荔枝湾涌局部
恩宁路一度承载着西关老城的繁华记忆,既有“岭南水乡、西关大屋、骑楼老街”的历史风貌,又有“粤剧粤曲、传统工艺、民俗节庆”等特色文化。然而一路两端东接“上下九”、西连“荔湾湖”,但人气却在此日益减退,隐现“城市系统”的局部断裂;因征地拆迁、空心化等严重问题,很多老街坊曾搬离了恩宁路,引发“公众身份”的缺席脱离;随之该片区的各处会馆、小商铺,或街头巷里的文物也一起惨遭“冷落”,导致“场所文脉”的无奈隐没(图4)。
图4 西关范围及荔湾湖、恩宁路、上下九路空间关系
恩宁路面对“多维割裂”的重重困境,经多年尝试才最终找到强劲有力的发展策略——大力复兴历史文化并以此活化街区。近十年来,以“保护历史文化”为优先原则,以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参与”为决策机制[5],恩宁路片区先后开展了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营建、恩宁路主街风貌的修缮保护,以及永庆坊街巷微改活化等一系列工程;同时充分挖掘并延续了老城的场所文脉及其价值特性,积极实现了空间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的兼容与平衡。
为保护和传承处于濒危状态的粤剧艺术文化2),广州市早在 2011 年便开始筹划立项建立粤剧艺术博物馆,最终于2012年11月确定在粤剧发祥地广州西关恩宁路奠基建造(图5)[6]。粤博馆应该如何契入恩宁路这条老街区,即如何平衡好西关历史文脉、传承粤剧非物质文化、达成公众身份认同等策略问题,是确保地域特色与当代生活和谐共融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粤博馆的设计营建必须根植于其历史背景,不假思索的模仿和毫无依据的创新在此都是没有意义的。
图5 粤剧艺术博物馆选址
粤剧艺术博物馆在立项建设时就被赋予了重大使命——从西关整体格局来看——粤博馆需与荔湾湖、上下九、沙面等多个老城重点地段实现联动,为旧城复兴发展植入“新活力”(图4、5)。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个更为棘手的命题——新建筑的建设应如何实现西关场所文脉的连贯性并与周边环境清晰对话。基于此,设计者对西关的历史文脉进行了详细梳理,研究发现无论从“空间维度”追溯项目场地的形态演变,还是从“时间维度”回顾粤剧演出的载体变迁(图6),二者均共通指向传统“岭南园林”这一根脉诉求[7]。因而方案设计一方面深挖并延续荔湾涌一带“林囿庭园”的场所文脉(图7),通过当代造园“重塑”西关渐已消逝的园林记忆;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周边民居低容积率、高密度的肌理格局,以发展利用地下空间,同时通过地上空间化整为零的策略友善融入街区背景,从而在尊重老城历史形式和空间的多重前提下实现西关场所文脉跨时空的连贯性书写。
图6 粤剧演出场所和荔湾涌沿岸周边空间形态的历史演进之对应关系
图7 荔湾涌一带园林分布
粤剧艺术发祥于广州,流行于两广、港澳及世界各处华侨聚集地,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活态传承是该项目又一重大命题。《瓦莱塔原则》3)指出,“非物质价值的保存与建筑环境的保护同样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界定一个富有文化和传统内涵的生动环境。”[8]事实上,粤博馆的最终设计定位即是打造一个与“非物质传承”相匹配的“复合型文化空间”,不仅以传统园林的形式活态承载粤剧艺术,彰显粤剧文化的历史及时代特色;同时也荟萃了岭南“三雕两塑”、潮州彩画、嵌瓷等传统工艺,匠心打造岭南造园技艺的传承平台。可以说,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岭南非遗艺术的文化大观园,集中展现着岭南文化精神的地区个性及其时代特性(图8),亦为岭南非遗文化的特色体验提供全天候的公共场所,切切实实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社区博物馆”。
图8 粤剧艺术博物馆中心内景
粤剧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具有“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众参与和世俗生活”六大功能体的粤博馆为市民和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复合型空间[9],不同的使用人群以不同的体验方式产生不同的感知和“身份认同”4)(图9)。对本地社群而言,粤博馆不仅保留了场地原有的市民通廊,同时还提供了多维自发性的活动空间;其实更有对老城历史及其价值的整体性5)尊重——顺应场所根脉和街区肌理的连贯性,才得以实现亲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非脱离甚至与老城背景矛盾的陌生感。对传承人而言,粤博馆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演出舞台,立体还原了往昔的场景氛围;同时专业系统的研究平台、与社区互动的开放式教育平台,为粤剧发展民间传承人提供了更多可能。对公众游客而言,来访粤博馆即知粤剧艺术之绚烂,即感岭南园林之精美,连同岭南市井生活一并沉浸体验于岭南文化及其时代精神[9]165(图10)。因而,粤博馆正是尊重城市空间和场所形式的物质存在,融合岭南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内核存在——切实改善了社会环境的品质,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才得以实现个体和集体身份的积极认同。
图9 粤剧艺术博物馆航拍
图10 粤博馆的多样演出平台及市民通廊
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建造,深刻反映了广州西关这座老城的场所文脉及其巨大价值,同时也强化了政府大力传承历史文化并以此活化旧城的策略决心。永庆坊的改造,势必也应区别于一般旧城“大拆大建”的形式改造——转向遵循“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为轴心”的历史逻辑性——以“微改造”的方式把恩宁路的根脉挖掘出来,把恩宁路的旧时辉煌展现出来,把恩宁路可能的未来传达出来。
永庆坊改造之前,曾因改造拆迁等定位问题在2006年被叫停。2011年6月经多轮修改的《荔湾区恩宁路旧城更新规划》得以审批6)[10],同年11月《恩宁路旧城改造更新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更改)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上获得全票通过。伴随保护优先的策略原则,2012年初政府公示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恩宁路地段纳入历史文化街区。时至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先后出台了《广州城市更新办法》和《永庆坊片区微改造建历史设导则》等指导文件,永庆坊一、二期工程先后得以启动(图11)。
图11 永庆坊规划总图
永庆坊一期工程于2017年6月建成开放,建成后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褒贬不一。究其深层原因,一方面未能彻底贯彻传统西关的风貌格局,部分新建筑在形态逻辑上与原有场所产生冲撞,部分新元素的引入也与西关的形式语汇特征不符。其次引入与在地文化相融度不佳的消费商业,不仅改变了街区的生活基调,也促发了居民的身份缺失与归属矛盾。再次是对新建筑介入的标准控制不足,或因更新数量和整治质量不及保护预期,从而导致场所文脉的“连贯性”有所欠缺(图12)。当然,在缺乏先例对标的情况下,一期改造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经验参照和珍贵启示—— 以“不增容积率、不增密度”进行“微改造”,留下城市集体记忆;以“活化街区”传承文脉,强化旧城个性价值;以“多元参与”的决策模式7)[10]109,动态平衡各方主体利益。诚然,永庆坊项目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利润回报,有情怀且持续看好社区发展未来的企业才能在历史城区更新中肩负这种价值积极的正向力量。
图12 永庆坊一期局部效果
图17 粤博西空中折巷
永庆坊二期工程于2018年底正式动工,在遵守恩宁路各项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二期规划与建筑顾问郭谦教授特别强调,“在此传统街区的核心区域,充分延续传统西关历史风貌,才是广州古城景观的特色格局,才是真正意义上区别于其他地域而面向国际的特色与自信。一方面要尽可能展现地道的广府文脉和西关风情,在保护与更新的平衡发展上更重视保护;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建筑师的创作欲望和个性表达,尽量使用西关本地的建筑手法统一整体风貌。同时作为活的有机体,可在极少特别位置引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当代建筑,彰显历史街区的延续性和时代感。”这不仅能使历史城区更加丰富,为城市的延续性价值带来生机[11],也可给老城带来一种未来性思考。再次,永庆坊二期在业态上更是做出了全面突破与在地性创新,自2019年开始筹备引入非遗文化8),结合传统老广的市井生活和特色商业,真正实现了空间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的兼容与平衡。可以说,永庆坊微改造项目作为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共融共生的老城更新示范项目,是一场历史根脉的文化复兴,更是一种逻辑理性的价值回归(图13)。
图13 永庆坊二期西段鸟瞰
历史城市让人欣赏的地方并不只是集中在某个单独的建筑上,而是指向一种整体的文化景观,起主要作用的是“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个元素对于整体空间布局的作用[12]。 诚然,新建筑一方面应尊重历史地区的传统形态并保持空间结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可基于场所的延续性谨慎传达自身地域的时代特征。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永庆坊二期中紧邻粤剧艺术博物馆东、西两侧建筑(后简称粤博西、粤博东)单体创作进行简要介绍。
粤博西所在场地是西关极为常见的“高密度”街区环境,邻里间簇拥共存多年,因产权问题,场地内留存一栋4层高的民居,新建筑需围绕该保留建筑进行设计(图14)。如何与周边街区织补融合、与粤博园林拓展镶嵌;又能活化场所意象、传承西关韵味,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
图14 粤博西场地原状
设计方案首先充分再现了原有街巷的连续性,在场地外围的街道空间,依传统尺度进退建筑轮廓,充分适应不同的细胞边界(图15~17);之于建筑内部的空间格局,设计特别置入了一条贯通南北的“空中折巷”,5个新的细胞体块依此串接相连(图16、17),不仅再现了邻里间紧密共生的亲和氛围,也将自然风借助折巷通达建筑各个空间。其次设计通过竖向上拆分建筑体量、横向结合平坡屋顶与多重露台,以和谐尺度与周边风貌形成一致的肌理节奏(图18),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街区错落的空间格局中。除此之外,在新建筑延续粤博馆园林的问题上,设计通过立体组织空中体验系统,巧妙联动折巷、天井以及各层公共空间,实现多向的居、游、行、望(图19),从而达成自首层街巷到屋顶露台不同程度的多重愉悦感知。可以说,粤博西不只是一栋建筑,更是一座垂直化的立体园林。
图15 粤博西鸟瞰
图16 粤博西肌理分析
图18 粤博西东北鸟瞰
图19 粤博西西南鸟瞰
粤博东场地紧靠粤博馆南入口东侧且直面荔枝湾涌,河涌对面有一座文保单位泰华楼,场地内东北角亦保留一栋历史建筑。事实上我们在接手设计时粤博东已有报批方案,原有方案因其巨大体积与恩宁路、粤博馆等街区空间格局严重脱离,如此庞然体量甚至无法依循西关传统手法进行设计(图20)。面对这一多重困境,如何化解体量使其隐藏不露,如何赋予形貌使其既隐约融入西关风情、又对话粤博馆的园林意境,则成为设计的难点所在。
图20 粤博东原有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首先扩大了河涌界面的建筑退距,运用逐级退台打造“层上楼台”的园林印象,尽力弱化建筑体量对街道、河涌及对岸的视线压力(图21)。与此同时,设计一方面在首层退让沿街灰空间、置入南北冷巷,在二三层竖分立面再度拆解体量,结合保留建筑共同构成连续、且具骑楼意向的街道情景(图21、22);另一方面,新建筑依循周边建筑形象使四、五层协调融入整体风貌,上下对比更使体量化而不露,屋顶形式则在尊重限高的前提下采用平坡结合,从而达成与粤博馆在河涌界面联动统一(图23、24)。再次,设计将西关的地域符号和适度现代元素兼容并蓄,运用新形式转译荔湾西式风情的文化特点,延续岭南中西合璧的时代精神(表1)。除此之外,设计在格栅表皮之后的第二立面嵌入了西关元素,双立面的叠加使得新建筑景象日夜区别,隐现互成。不难发现,无论是体块拆解、立面操作、符号植入,还是空间组织、风貌协调,粤博东均以“多重拼贴”的策略方法在各个层面进行“意象缝合”——既融入西关文脉情境,又隐约表达当代精神(图25)。
图21 粤博东沿河涌人行界面
表1 粤博东岭南地域材料符号研究及其当代转译
图23 粤博东与粤博馆联动分析
图25 粤博东西侧效果
粤博东、粤博西作为永庆坊二期项目中相对典型的两栋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没有局限于建筑自身,而是放下了建筑亦或园林、传统亦或现代的偏执,总体围绕“场域环境、街区肌理、空间格局、传统意象、文脉价值”等一系列旧城极为关要的特性平衡与类型操作。以“顺势而为”的设计方法使新建筑融入周边社区,亦使粤博东、粤博西与粤博馆三者“共生一体”——既富有西关风韵,又拥抱当代生活。毫无疑问,粤博东、西的创作切实展现了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的深层逻辑——是对恩宁路和粤博馆双重历史环境的价值尊重,更是对西关历史根脉逻辑理性的文化认同。
历史街区的发展与变化不可避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物质要素的更新同等重要。作为整个城市全局生态的“结构性”资源,历史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维护的系统性——不仅应尊重传统形态、延续空间类型,更应注重场所精神,保持文化认同;同时有效的政策管理与方向引导,可以更好平衡社会、文化、经济的策略进程。诚然,“历史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阅读和书写的,同时也书写着我们的文本”[13],真正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应是“变化与机遇”的全局统筹,是自上至下的价值认同与连贯兼容:一座城市的发展应基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演进,一个片区的复兴应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特性,一栋建筑的书写应尊重历史根脉的理性逻辑。恩宁路历史片区作为西关旧城改造的时代样板,是文化复兴在当代进程中的崭新诠释,更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及其价值归属的系统操持。
致谢:粤博东、粤博西创作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郭谦,吝元杰,刘婧娟,肖磊;合作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设计中心(IDC),源计划(建筑)设计工作室;业主单位:广州万科。
图24 粤博东与粤博馆沿河涌效果
图、表来源
图 1 黄彦拍摄;图8:郭景拍摄;图9: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拍
摄;图15、18、19:黄凯拍摄,
图 5~7、16、23 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提供,
图 20万科恩宁路项目部提供,
图 14来自网站:https://www.altizure.cn/project-model?pi d=5ad8911580839079c45126db,版权方:方舆丈量,其余图、表均为作者绘制或拍摄。
注释
1)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该项目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2015年12月完成施工,2016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2)2009年,粤剧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艺术是广东省当时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瓦莱塔原则》是目前关于历史城镇、城区保护的最新国际宪章,其基于《内罗毕建议》、《华盛顿宪章》等文件明确提出了维护和管理历史城镇应遵循的原则与标准,并阐释了实践的方法、策略和建议。
4)《瓦莱塔原则》指出“身份认同”是人们基于城市、建筑、生活等外部交往和内部反应在很长时间跨度内积淀合并的产物。
5)《瓦莱塔原则》在整体性方面指出历史城镇和城区的保护必须作为对城市结构与周围环境的整体理解的一部分。
6)恩宁路旧城更新规划具体演进过程详见,刘垚,田银生,周可斌. 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J]. 城市规划,2015,(8):106-107。
7)永庆坊改造经历了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的模式转变,作为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示范项目,运用BOT模式(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进行开发营运,是一次成功的落地实践。
8)筹办“非遗街区”历时近一年,汇聚了广彩、广绣、珐琅、骨雕、榄雕、箫笛、古琴、醒狮等10间非遗大师工作室,是集展示展销、体验培训、传承交流于一体的岭南文化艺术“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