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维 韩华 常宝芳
(济宁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
教育实践是引导师范生成长为正式合格教师的历程[1]。实习支教是我国新时期体育教育实习的一种创新模式,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培养计划中的综合性实践必修教程之一,也是体育师范生从学生向体育教师蜕变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已经普遍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虽然近年来在实习支教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习支教工作在基层学校的顺利开展,依然面临着很多严峻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习支教的主体——实习支教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2]。实习支教学生对实习支教的满意度,会影响实习支教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也会间接影响实习支教工作的开展[3]。为了解体育教育实习环节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4],该文从学生的主观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就“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对实习支教学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提出相关对策。
该文以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学生对基层学校满意度为研究对象,以济宁学院2016 级本科班、2018 级专升本班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学生为调查对象。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济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基层条件、基层工作情况、指导教师、自我成长等满意度展开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2份,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7%。
2.1.1 对场地器材的满意度
通过表1 可知,认为设施够用的实习支教生占59%,对场馆设施满意的占68.7%,表明当前仍有实习支教学校的实习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实习工作需要。
表1 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满意度调查表(人)
2.1.2 对生活条件的满意度
通过表2 可知,大部分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现有的生活安排制度持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态度,但有22名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的生活补助方面持不满意态度,占总人数的26.5%。
表2 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生活方面安排满意度调查表(人)
2.1.3 对网络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表3 可知,实习支教学校的网络服务基本可以得到实习支教生的认可。
表3 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网络信息服务方面安排满意度调查表(人)
2.2.1 对工作性质的满意度
通过表4 可知,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中有79 人从事本专业教学,24%的实习支教学生在担任自己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还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另外,有4名实习支教生没能参与个人所学专业的教学。
表4 实习支教生在实习支教学校是否只担任体育教师调查表
通过表5 可知,大部分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工作持满意态度,但一部分学生对实习无关工作不满意。
表5 实习支教期间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工作安排满意度调查表(人)
2.2.2 对工作量的满意度
通过表6可知,25.3%的学生每周需要完成9~12课时的教学任务,45.78%的学生需要完成12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实习支教生对所在实习支教学校产生了不满。
表6 实习支教期间实习支教生周教学工作量统计表
通过表7可知,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指导教师,同时,不是本专业指导教师的学生过半。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指导教师很满意,小部分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存在问题。
表7 实习支教学生在实习支教学校是否有专业指导教师调查表
2.4.1 与指导教师交流的满意度
通过表8 可知,实习支教生与指导教师交流还是非常满意的,说明指导教师对实习支教生的实习工作还是非常上心的,对于不满意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指导教师与自己的专业并不对口,在一些方面没能给自己提供专业的指导。
表8 实习支教学生与实习支教学校指导教师交流情况满意度调查表(人)
2.4.2 与学生交流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发现,实习支教生对实习支教学校中学生的表现还是非常认可的,这也对支教生的实习支教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4.3 与学校交流的满意度
通过表9 可知,91.6%的实习支教生,认为与实习支教学校的交流情况还是非常满意的。
表9 实习支教学生与实习支教学校交流情况满意度调查表(人)
通过表10 分析得出,在实习支教生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支教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
表10 实习支教学生对自身的提高满意度调查表(人)
第一,场馆的使用情况存在不足;第二,学校生活基本能够满足实习支教学生的需求,但是实习支教学生普遍反映生活补助较低;第三,缺乏互联网的应用。
首先,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有部分实习支教生没能参与到本专业的教学中,还有大部分实习支教生在担任本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次,实习支教生对学校安排的与体育实习、运动赛事和训练无关的工作不是很满意;再次,实习支教生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45.78%的学生需要每周完成12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
首先,实习支教生在实习支教学校,存在有的实习支教生,没有专业指导教师的情况。其次,存在一些实习支教生的指导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的情况。
与高校缺乏交流,校领导对于实习支教生提出的要求,不能及时解决;基层学校指导教师的交流不及时、不全面,与中小学生沟通不畅等。
外在的原因,缺乏指导和锻炼的机会;内在的原因,缺乏基层意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首先,实习支教工作应明确实习支教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实习支教学生的自主专业成长,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索、反思能力。因此,实习支教学校,应为实习支教学生提供所需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当地政府以及实习支教学校,应适当加大对体育方面的投资,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保障学校日常以及实习支教工作的有序展开,高校或实习支教学校还要为实习支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为实习支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支教环境,如本专业的课程教学、课外锻炼、体质测试等工作以及本专业的教研活动等,让实习支教学生尽早融入基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针对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建立严格的实习支教生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加强指导教师工作培训,规范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5]。实习支教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无论是时间的长短,还是教学工作的强度,都和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实际的指导制度,可以建立由大学体育教师、当地体育教学名师和体育教研员组成的三方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6]。教师不仅要明确实习支教教学的指导内容、方法和目标,还要在生活中积极关心实习支教生,在教学中为实习支教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实习支教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应与实习支教生交流管理学生方面的经验,以提高实习支教生的课堂秩序、课堂参与度等方面的效果。
校领导对实习支教生提出的要求,应及时解决,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安排要做好,保证实习支教的顺利进行。
让实习支教生参与他们本专业的活动以及赛事,并与指导教师一起探讨问题,参与到组织策划中,以达到提升专业能力的效果。
加强实习支教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实习支教生树立学习意识,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实习支教学生的“职业精神”[7],加强“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8],这样实习支教生就能实现角色的转变,克服各种困难,更快地适应实习支教的生活,提高实习支教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提高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满意度。
通过实习支教学生对基层学校的满意度调查,从条件、指导、学生自身意识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实习支教学生基层支教环境的改善。对于高校来说,实习支教的核心工作是提升实习支教学生的专业能力,如何基于和谐的实习环境,提升实习支教学生专业能力,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