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干预的实证研究
——以五人制足球课为例

2022-03-04 03:40厉伟张忠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期专业化实验组

厉伟 张忠

(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 上海 200092)

当前,全民健康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今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今后将制订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及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1]。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不及格率已达30%,其原因引人深思。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我国青少年离开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应起到相应的“把关”作用,做好承上启下工作。显然,当前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学生日益丰富的体育需求,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技能的持续下降,体育意识和兴趣淡薄,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2]。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树立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趋向实用化和多样化[3]。为有效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以及遏制其各项身体素质下降趋势,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急不可待。

在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大背景下,上海大学提出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便是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为基础,对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组织、内容、操作程序设计、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旨在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学校体育的不良现状[4]。截至目前,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工作已展开多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次研究,笔者根据“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路,将专业化的训练元素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此次教学改革理念指导下的“专业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产生的切实影响,为我国公共体育教学今后的改革工作提供帮助。

1 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模式内涵解析

体育教学模式受教学思想与理论指导,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在当前体教融合深化改革背景下,为扭转学校体育课“重体能、轻技能”的趋势,以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显然应是新时代改革的方向[5]。众多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中,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导,能够较好地契合当前体教融合背景下要求每位学生掌握1~2 项运动技能的目标,顺应当前时代潮流。

通过对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行梳理,此次教学改革是通过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元素赋予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使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接受体育的专业化教育,成为业余的“专业化”人才[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在面向普通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传授运动技能和安排体能锻炼作为先导,通过融入专业的训练元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组织与安排,保持专业学习的态度进行长期学习,包括与运动专项相关的比赛规则、裁判技术、体育文化等知识,促进普通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有更好的综合表现。希望通过此次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在真正感兴趣的项目上,更进一步地深入学习,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努力实现从专项普修到技理擅长的推进[7],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专业化”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干预影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该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方法”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文献梳理,为该文的撰写提供相应的思路与帮助。

2.2.2 数理统计法

该文运用SPSS 22.0、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数据统一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形式(M±SD)表示,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测量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测试数据的变化差值比较,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通过判断各组数据间是否存在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为P<0.01),为教学实验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2.2.3 教学实验法

(1)实验分组

该文选取同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五人制足球)2019级89名男生为受试对象,其均未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人与对照组44人,分为4个教学班进行授课。

(2)实验器材

秒表、卷尺、2kg 实心球、坐位体前屈测试仪、标志桶。

(3)测试指标

立定跳远、掷实心球、50m跑、1000m跑、T测试、坐位体前屈。

(4)实验设计

安排一学期教学第一周与最后一周进行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控制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在同一条件、统一标准下进行测量。为避免实验偶然性,4个教学班的公共体育课程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足球教师进行教学。同时,由该教师根据此次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理念,将专业的训练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编写学期教学大纲与每次课的教学计划。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专业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对学期初与学期末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各方面的指标进行测试、收集与分析,判断经过一学期“专业化”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掌握熟练运动技能和常用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身体素质各项测试指标的切实影响是否优于传统型教学模式。希望以实际数据为支撑,梳理基于公共体育“专业化”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如何,以此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在教学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整体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值)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可以避免对此次教学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表1 受试对象基础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表1 受试对象基础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的干预前后比较分析

此次实验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普通高校的具体实施,拟定相对应的测试方案,并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其中,力量素质主要通过立定跳远反映下肢力量素质、掷实心球反映上肢力量素质;速度素质,通过50m跑测试来反映;耐力素质,通过1000m跑测试来反映;灵敏素质,通过T测试来反映;柔软素质,通过坐位体前屈测试来反映。

3.2.1 力量素质

(1)下肢力量素质

由表2可知,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均出现了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知,经过一学期的“专业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下肢力量,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由于足球项目的竞赛规则,要求参与者大部分时间使用下肢控制足球,不仅需要盘带、传控等方法控制足球,还有起跳争顶一系列动作,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结合表3发现,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幅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实验前后的差值来看,虽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实验组的差值均值达到23cm,略高于对照组成绩提高均值。由此可知,实验组通过技术学习后,进行大量技能训练,促使学生更多地置身于实际对抗和比赛状态,对下肢力量的提高略有帮助。

(2)上肢力量素质

从表2 中可知,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掷实心球测试成绩与学期初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均未出现显著性的提高(P>0.05);通过对两组数据学期末与学期初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实验组的测试成绩,略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专业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对上肢力量提升效果都不显著,两种教学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由于足球项目的特点以及对授课学生的整体水平的考虑,课堂中对其上肢力量的练习较少,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上肢力量素质方面未有提高。

3.2.2 速度素质

由表2可知,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实验组的50m 跑测试成绩提高非常显著(P<0.01),而对照组的50m跑测试成绩未发生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在50m 跑测试方面,采用“专业化”教学的实验组成绩的提高,非常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经过一学期的“专业化”教学,学生的速度素质提升效果显著,而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对学生速度素质的提升不明显。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专业化”教学中安排大量对抗练习与教学比赛,要求学生积极拼抢获得球权或是快速突破,摆脱对手,这显然对其速度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极大帮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差异。

3.2.3 耐力素质

由表2可知,经过一学期教学实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1000m跑测试成绩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结合表3 经过处理分析后的数据可知,实验组测试成绩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测试成绩提高幅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专业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均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耐力素质,且采用“专业化”教学对耐力素质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在实验组的课堂教学中,安排的教学比赛,能看到对抗双方进行大量攻防转换,这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运动技术学练,较少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比赛,这不仅很难让学生实际参与比赛,感受运动乐趣,还失去每节课中提高耐力素质的机会。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的干预前后差值分析

3.2.4 灵敏素质

从表2中可知,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干预后,实验组T测试的测试成绩的提高非常显著(P<0.01),而对照组T 测试的测试成绩的提高不存在显著性(P>0.05)。由此可知,“专业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灵敏素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灵敏素质。从教学实验的实际结果来看,“专业化”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灵敏素质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这显然与实验组每节课的准备部分有关。实验组采用具有足球专业元素的绳梯步伐练习进行热身活动,代替传统的跑步与热身操,能够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身体状态,对其生理、心理都有较好的激活作用。已有较多实验证明,绳梯训练对灵敏素质具有较好的提高作用,显然专项的热身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指标的干预前后分析

3.2.5 柔韧素质

由表2可知,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坐位体前屈测试方面的成绩提高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在公共体育五人制足球课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专业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均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柔韧素质。从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角度来说,柔韧素质的敏感期开始最早,最佳发展阶段为5~12 岁[8]。此次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在18.03±0.57岁的范围内,且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此方面的关注较少,仅通过将专业训练元素融入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很难引起质的改变。

4 结语

采用“专业化”教学模式,将专业的训练元素融入公共体育五人制足球课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同时,在五人制足球课中,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对大学生的速度素质与灵敏素质两方面难有显著提升的情况下,“专业化”教学模式却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两方面的素质。此外,将专业的训练元素融入五人制足球课中,对耐力素质的提升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实施的意义。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在今后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中,可对“专业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从教学模式的多个要素入手,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创新。不仅局限于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专业化”教学模式完善后,可尝试进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面向中小学生进行授课,以顺应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发展,真正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猜你喜欢
学期专业化实验组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