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我们正处于读图时代,图像越来越多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文学阅读逐渐式微。从现实情况看,图像正在不断侵入文字占主导地位的教育领域,校外教育也注重图文的结合,图书和网文的图文化呈现成为潮流。图文共享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契合主体的感知方式,满足了人们审美多样化的追求。图文共享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拆解语图分裂的思维模式,复兴“诗画同源”的中国传统艺术观,但图像终究是文学阅读的辅助与补充。
关键词:读图时代;文学阅读;图文共享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3-0123-03
美学家、斯洛文尼亚学者艾尔雅维茨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1]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论断:“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读图时代”的概念先前已出现,但在当今图像愈来愈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已身处读图时代,图像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媒介传播的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性俘获人们的眼球,视觉文化因此成为当代文化的主导因素,它取代了印刷文化,使传统的文学阅读日渐式微。我国学者彭亚非在《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3]中指出,文学终结论甚嚣尘上,新的视觉文化的特点就是使文学本身走向图像化。在这样独特的时代环境中,图像对文学阅读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图文共享的现实
当我们低头看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时,一张张图片在指尖快速滑过;当我们抬头看着周围的摩天大厦时,一个个巨大的LED屏在上面缤纷闪烁;当我们在街头漫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抑或在室内休息时,一幅幅海报冲进视野……我们正不知不觉地受到读图时代的影响。图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一下子轰轰烈烈地出现,而是如辐射扩散般影响到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
比如,图像正在不断侵入文字占主导地位的教育领域。现代化电子设备进入教室被运用于课堂,如计算机、投影仪、希沃白板等。教师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各种音乐、图片以及视频影像的交叉播放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图像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以外,图像还静态地呈现在教科书中。从修订改版过程中不难发现,教科书中的插图数量愈来愈多,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作文教学中,出现了“童漫作文”,其以漫画作为学生习作的素材。作文素材除了来自现实生活,还在虚拟网络中被发现和捕捉。
除了学校教育,校外教育也注重图文的结合。各大博物馆与科技馆内不仅有文字的讲解,还采用液晶屏幕、电子触屏等载体,采用3D、VR等新技术为大众呈现更直观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将知识传授给广大民众,从而更有效地普及知识、传承文化。北京故宫、南京博物院、上海科技馆等展馆都使用新兴多媒体设备,给人们带来与科学、历史、艺术等“零距离”接触的神秘感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在文化领域,文学与影视互动频繁。文学作品成为影视剧的母本,使得影视剧在故事情节上更为精彩,拥有较高的收视率。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四大名著的影视化改编,《西游记》《红楼梦》等久播不衰,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如《哈利·波特》在文学与影视上的双赢,7部小说被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改拍成了8部电影,成为全球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系列之一,将哈利·波特从一个平面的文学人物变成一个可触可感的现实偶像,可谓家喻户晓。据不完全统计,《哈利·波特》的总票房收入已超过75亿美元。由此可见,文学与影像传播方式不同但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学与影视剧共读的方式为双方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活力,这种文学与影视剧“共同阅读”的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文化景观。
阅读中无可回避的文本形态是图书和“网文”的图文化呈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纸质的图书还是网页上的文章,我们总能看见穿插于其中的图片。出版商愈来愈注重书籍包装的精美,在每一篇或每一章的后面都会单独附有一页印上华丽的插图。这些插图有的与文本有关,互不可缺;有的则与文本毫无关联,徒增亮色。走进书店、图书馆可以发现,书架上纯文字的书籍已经少之又少了,少儿读物中有插图,成人读物中也有插图,不同种类的书籍中都可见图片的身影,如上述的教科書,还有漫画、科普读物、历史书籍、文学著作等。
二、图文共享的依据
图文共享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代生活中,存在即合理吗?在读图时代为何会出现图文共享的现象?其合理性何在?
(一)图文共享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商品市场影响巨大,“商品的生产从事伴随着各种形态的图像生产,从产品的外观设计到品牌标识再到广告策划等等”[4],商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logo、包装、广告等,每个环节都有图像的参与。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5]
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十分显著,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需求就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吃穿住,而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移,图像的生产性为消费创造出新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市场迅猛发展,享乐主义消费模式使人们在消费中需要获得快感,图像比文字更具意趣,更容易被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从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时间是宝贵的,面对大量而又纷杂的信息,人们在每个信息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图像以其特殊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构图,对读者产生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是作为印刷文本的文学作品很难做到的,图像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无疑适应了当今追求利益与高效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二)图文共享契合主体的感知方式
凯瑟琳·海尔斯在《过度注意力与深度注意力:认知模式的代沟》一文中指出:“认知方式的变化可见于两种注意力模式——深度注意力(deep attention)和过度注意力(hyper attention)的对比之中。”[6]当阅读一部小说或者一篇字数较多的文章时,人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都集中精神于文本之上,此时处于深度注意力中;当浏览大量的图像信息时,需要快速地从这张图转到那张图,此时便处于过度注意力中。读文与读图相结合,能促进这两种注意力间的相互转化,认知方式会在转化中得到优化。
另外,人们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有追求愉悦感的天性,愉悦是情感神经接收到外界信息被触动时所生成的情感,它出于人类身体的本能。我们用眼睛这个器官观看图像,“读图”就与身体直接相连,借助视觉感官形成物性形象,这种审美收获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而产生愉悦感,所见即所悦。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当我们在能指中见到感知到所指,语言的审美愉悦就有产生的可能,索绪尔在解释能指概念时指出,它“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7]。在索绪尔看来,所指所发出的声音是所指的表象世界留下的“心理印迹”,所以语音并非任意的存在,保存着所指的“在场”,承载着融合着主体感知具象世界,当我们在声音中复活这个世界时,愉悦感就产生了。所以语言的所指承载的是一个可感知的世界,可以说图像内涵在语言的世界中。
(三)圖文共享满足人们审美多样化的追求
语言的形象直观一直是文学语言的美学追求之一,语图相结合更能满足人们审美多样化的追求。文学语言传达听觉信息,而图像则传播视觉信息。在读图时代,图像以其自身独有的线条和色彩、构图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德国色彩学家爱娃·海勒在其著作《色彩的性格》中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为我们介绍了人们对各种色彩不同的审美偏好。具有这些色彩和线条的图像在读图时代下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感,进一步丰富了受众的感受力。
比起文学语言来,图像则更具直观性。当今的新媒体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图像的盛行,文学语言需要人们去想象文字背后的形象,去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而图像在反映客体方面则更快速、更容易。通常情况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都能看懂图像,它能跨越语言的障碍,体现传播的直观性。直观的图像使得文化更易于在大众间传播,人们不必去花时间深究文字的内涵,一眼就能看明白,图像阅读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更快速、更便捷,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三、图文共享的意义与价值
(一)可以拆解语图分裂的思维模式
由于语言文字和图像二者不同的特点,在人们的认识中,语图一直处于“此盛彼衰”的状态,在过去,文字的地位高于图像,而在读图时代的当下,图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渐渐高过文字。人们的思维模式习惯性地将二者放在二元对立的位置,将语图分裂开,不是认为文学语言应高于图像、对图像嗤之以鼻,就是追捧新奇多彩的图像而抛弃旧有的文学语言,容易陷入“语言唯一论”或“图像唯上论”的桎梏。包兆会在《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语-图”关系》一文中说:“不能简单停留在通常所流行的谁好谁不好、谁控制谁、谁破坏谁的二元区分上,要看到图像与文字的关系是复杂的‘缝合’关系,它们各自既相互补充又相互赋予对方活力,并保持着各自的野性。”[8]图文共享能有效地拆解语图分裂的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字压抑图像或者图像压抑文字现象的出现。图与文的相互补充给双方都增添了活力,读者的思维也更加活跃,既发展了读文时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也发展了读图时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
(二)可以复兴“诗画同源”的中国传统艺术观
西方美学史上对诗画研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莱辛所著的《拉奥孔》了,它的扉页上引用了普鲁塔克的一句话:“它们在题材和摹仿方式上都有区别。”[9]莱辛认同普鲁塔克的观点,认为画和诗在摹仿对象和摹仿方式上都有区别。他在书的前言中指出,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反对从诗与画的一致性出发作论断。他用“诗”指一般文学,揭示出了诗与画各自特有的规律,严格区分了二者的界限。古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SIMONIDES)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莱辛则反对这样将诗画混为一谈的主张,他认为这样会让人无法明确了解诗与画这两种不同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文艺理论史上诗画同源的传统观念与西摩尼德斯所言相契合,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五千年悠久而璀璨的华夏文明长河中,诗歌与图画这两颗明珠光彩夺目,“诗意画”“题画诗”熠熠生辉。“诗画同源”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在我们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诗与画拥有共同的生存土壤和文化资源。中国古代文论较之西方文论缺少了严密的逻辑性,但却突出了“神思”和“意境”。司空图在《诗品·形容》里写道:“离形得似,庶几斯人。”郭绍虞解:“离形,不求貌同;得似,正由神合。”[10]意思是说,文艺创作要不受事物外形的束缚,才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赋予在物象之外的情感与思想,诗是如此,画亦然。在国画中讲究“写意”的画法,不追求逼真地描摹与刻画,而是为了凸显人为赋予物象的精神或寓意。我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意境也可谓绝妙,国画用水墨寥寥数笔简单勾勒出山水,人或动物粗略泼点于其间,且多用留白,借空白的画面扩大空间,给观看者带来大气磅礴、江河万里的整体感。图文共享使诗画境界合二为一、互补互成,诗境将画意推高,启人哲思;画境与哲思结合,又使诗歌的魅力永恒存在。图文共享唤醒了传统文化中诗画同源的审美意识,自觉追求意境之美,追求“意无穷”的智慧与哲思。
四、结语
在当代语境下,读图是对文学阅读的补充,能使阅读更具完整性。图文共享应用得当,图与文就不是对抗关系,图像对文学阅读就不再是起消解作用。图文共享促使个体活跃思维,不在某固定模式中僵化,促使读者追求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更全面地接收信息,在认识自己与了解世界的过程中走向人性的完善;图文共享有利于复兴中国传统艺术观,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接受程度,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然而,如果一味强调图像的作用而使图像铺天盖地得泛滥,忽视文学阅读,那么阅读将失去其生命活力,也不利于人们自身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2]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M]//孙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99.
[3]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5).
[4]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6).
[5]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0.
[6]凯瑟琳·海尔斯.过度注意力与深度注意力:认知模式的代沟[J].杨建国,译.文化研究,2014(19).
[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
[8]包兆会.当代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语-图”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7(9).
[9]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扉页.
[10]郭绍虞.诗品集解·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7.
作者简介:赵玉(1973—),女,汉族,江苏丹阳人,文学博士,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与媒介关系。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