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沿 朱桂英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習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成就,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非遗工作坚持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为龙头,奋力推动全省3个国家级(占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保护实验区的近1/8)、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保护方式多元化的青海非遗保护机制已在全省初步建立,广阔的文化生态保护空间已在青海这片高天厚土悄然形成,维护了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文化生态保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非遗传承环境不断优化。一是非遗保护理念不断深化。始终坚持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尊重传承人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礼敬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文创等相衔接,使非遗活态保护、活态传承融入当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二是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结合“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等非遗品牌活动及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热贡六月会、玉树传统赛马节、土族纳顿节、那达慕民俗节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宣传展示活动。成功举办了三届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青绣”大赛暨大展、“黄河流域刺绣艺术大展”“青绣”服饰秀、“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等系列活动,各级各类媒体通过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广泛深入参与非遗宣传,非遗保护逐渐成为全民参与、惠益群众的民生工程,其中2020年开展的青海非遗“云上·影像展”,累计访问量达211.5万人次。
(二)非遗保护支撑体系逐步健全。一是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等系列制度规范和专项政策,依法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二是非遗保护机构不断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政府协调、专门机构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的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模式。比如,黄南州成立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使保护区建设由过去的文化部门单一管理上升为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属全国首创。三是非遗保护保障条件更加充分。“十三五”期间,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累计投入1.74亿元支持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国家发改委安排近1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青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从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8000元。玉树州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生产基地建设、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举办展示展览活动等重点工作。四是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显著增强。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青海文化记忆工程”及“薪火传人”记录工程等项目,对全省24名国家级传承人和26项省级非遗项目开展了记录工作,累计形成了200部数字文献资料,抢救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非遗传承体系日益完善。一是扩大了传承人群。热贡唐卡传习活动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省内乃至甘肃、四川等地慕名前来学习的艺人不断增多。目前,热贡艺术从业人员多达3万人,比2011年翻了近两倍。黄南藏戏团体由上世纪末的5家增加至16家,藏戏艺人500余名,演出剧目37台,年均演出100余场,重新焕发了活力。二是健全完善了四级名录体系。完成全省非遗资源普查,摸清了非遗“家底”,截至目前,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8项、省级非遗项目238项、市州级非遗项目782项、县(区)级非遗项目1253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3人、市州级传承人1163人、县区级传承人1566人,形成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布局较为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传承人队伍。三是完善非遗设施网络体系。大力开展非遗特色场馆建设,设立了328家非遗传习基地(传习中心、传习所)等,为非遗传习、展示、演出、培训、研究和交流提供更多载体和平台。黄南州发挥已有的99个非遗传习中心、42个非遗宣传展示点以及158个非遗示范户在传习、培训等方面的功能,开展唐卡、堆绣、和日石刻等专项非遗技艺培训2000人次,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技艺水平。
(四)“青绣”产业快速发展。“青绣”作为青海省参与人数最多、应用最广泛、影响最长久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已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弘扬核心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一是刺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等12项先后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成立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全省有青绣从业人员30万人。二是刺绣企业初具规模、形成特色。西宁湟中马莲花、互助素隆姑和金盘绣、贵南五彩藏绣、循化圣驼民族刺绣等企业,形成公司+农户+基地、刺绣协会+农户等发展业态,呈现出相融互动、相得益彰的发展新局面。三是“青绣”产业助推脱贫效能显现。2019年以来,设立省级“青绣”就业工坊31家,培育“青绣”企业60家,带动就业约15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30万绣娘用老手艺绣出了新生活。
(五)文化品牌效应越来越大。黄南州支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夏吾角在国家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个人非遗精品展。通过政府引导与唐卡传承人引领,艺人们的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绘制的唐卡线条更加精细,构图更加严谨,题材更加丰富,矿物质颜料使用更加规范,唐卡品质在热贡地区实现了整体性提升,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在唐卡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堆繡、泥塑、石刻、银器等艺术门类,呈现题材多样化、产品个性化的特点,融入现代生活取得新突破。
以祭祀二郎神、诸山神为主要内容的“热贡六月会”,民俗活动仪式更加规范完整,演出服装艳丽整齐,“拉什则”“勒什则”等舞蹈的表演性、观赏性更强了。民间藏剧团从传承场地、服装道具、艺人队伍到演出质量都发生了新变化,各团都有了多功能的小型舞台,所演剧目的艺术水准明显提高。201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热贡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国唯一的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通过连续三届举办“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刺绣大赛暨精品大展系列活动,展示了“青绣”的独特价值与无穷魅力,彰显了“青绣”艺术价值,提升了青海刺绣产品的知名度,青绣产品已打开国外市场,远销一些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外友人关注欢迎。
(六)区域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扩大。通过保护区建设,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内容更加丰厚,外延更加拓展,保护区建设成果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依托国家级项目建设,热贡文化、热贡艺术品牌基本形成,热贡艺术逐渐走出了省门、走向了世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对外传播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同仁市隆务镇(热贡唐卡)、年都乎乡(热贡堆绣)、同仁市(热贡艺术)、尖扎县(五彩神箭)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仁市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唐卡之乡”。“热贡”“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热贡唐卡”“土族於菟”等在各大搜索引擎网站的检索结果逐年大幅提升。
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高度重视、强力推动是前提。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州县三级均建立了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保护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协调解决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各项任务。二是实施整体规划。2017年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各保护区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是基础。一是营造良好传承环境。黄南州按照“双带动”的思路,以代表性传承人带动传承群体,以传承群体带动社区民众,营造了人人参与保护区建设的传承环境,形成了“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局面,让民众受教育、得实惠成为保护实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果洛州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开展演出活动,相继成立了阿尼玛卿青少年艺术团、年保玉则艺术团和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组建了格萨尔民间艺术团等,在格萨尔文化传承、挖掘、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整体推进、活态传承是重点。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黄南州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州的决定》《关于推动热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并制定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暂行)》等管理制度,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大资金投入。黄南州政府设立2000万元文化发展基金,支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果洛州共安排项目资金4170万元,组织实施了格萨尔文化保护设施(狮龙官殿)建设、传习所建设、马背藏戏展演、文化宣传展示等项目。三是强化活态传承。玉树州加强非遗博物馆、保护传承基地建设,以精品文艺创作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推动“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海西州、果洛州,海东市互助县、循化县等地依托文化阵地,组织非遗保护与展演,使保护区建设整体推进。
(四)分类保护、融合发展是抓手。一是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保护。加强传承人群研培和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非遗基础性数据汇总、“青绣”资源调查,摸清非遗保护工作家底,实施《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深入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加强记录成果利用。二是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传统“非遗”项目。玉树州陆续开展香达藏纸、玉树卓舞、仲达伊舞等非遗项目数字化档案记录工作,玉树武士舞(锅哇)入选中国民族舞蹈学术资源库。互助县初步建成文化馆非遗档案馆,8项国家级项目书籍、6大类30余项土族文化研究成果全部完成。三是推动开展“非遗+扶贫”工作。指导做好全国重点支持地区同仁市的“非遗+扶贫”工作。组织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互助县实施“土族盘绣”产业扶贫项目,五十镇班彦村成为互助县盘绣产业助力扶贫产业发展的典型。四是积极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非遗产品进景区、乡村旅游点,精心打造格萨尔史诗非遗之旅等10条青海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着力推出黄南热贡、河湟民俗及德都蒙古非遗旅游精品线路3条,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五)融入时代、传承精髓是关键。一是建立传承人奖励监督机制。黄南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奖励与监督机制,开展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娘本等7人入选热贡文化人才培育领军人才。组织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州职业技术学校设立三年制热贡艺术中专专业,编写非遗教材,开展职业教育,打破了热贡艺术传承“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传男不传女”的旧有观念。二是完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各市州县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体系,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展示、传播和交流活动。三是厚植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土壤。循化县组织农村绣娘、口弦技艺爱好者等人员,组织开展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人群能力提升、撒拉族口弦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等活动。互助县引入安昭、“花儿”、盘绣等非遗项目6项,将非遗项目土族轮子秋、婚礼、“花儿”、梆梆、安昭等编排为歌舞作品搬上舞台。
(六)打造品牌、强化宣传是手段。一是提升国际宣传影响力。黄南州相继出版《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热贡唐卡》等学术著作,举办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热贡唐卡绘画大赛”活动,全国热贡艺术巡回展、热贡艺术精品展等,热贡唐卡相继在法、德、美、英、日、泰、蒙古等国家亮相,引起轰动,国际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和平台。果洛州举办了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阿尼玛卿雪山文化旅游节、德尔文格萨尔史诗文化旅游节、年保玉则文化旅游节、黄河源文化旅游节、古村藏家风情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为果洛文化活起来、走出去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三是推动传承与宣传有机结合。玉树州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全州13所中小学均成立了玉树卓舞、伊舞、武士舞等舞蹈队,中小学课间操全部由民族舞蹈改编,实现校内传承和校外宣传有机结合。互助县组织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搜集和整理《拉仁布与吉门索》 《祁家延西》 《布柔哟》等非遗项目融入景区旅游活动,实现文旅融合,丰富文旅品牌,充实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和旅游名省,助力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品牌,让青海大地上的民间艺术瑰宝生机盎然,绽放光彩。
(作者简介:杨自沿,中共青海省委党校一级巡视员。朱桂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