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起骏 颜宗成
正月里到了闹新春,我和我尕妹妹浪花灯。
花灯实在好啊!妹子,照红了你的心。
(青海社火小调“浪花灯”词)
青海的灯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序,蕴含丰富,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生活在河湟地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十分喜爱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他们既是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灯文化的传承人和受众,基础极为广泛。青海人把灯看作是光明的象征,喜庆的底色,祈福的神器,祭供的圣物,娱神娱人的载体。经千百年的演进,青海灯文化集灯艺、绘画、装饰、音乐、历史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成为青海文化殿堂中根深叶茂、花繁果硕的一朵奇葩。笔者世居青海,自小喜爱灯文化。而立之后,一直关注青海灯文化的发展,并曾参与某些灯文化的发掘和打造。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的灯文化与时俱进。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理念的指引下,青海灯文化欣欣向荣,在传承创新中发展壮大。一项文旅相融的灯文化产业正在兴起。
一、青海灯文化的历史记忆
水有源,树有根。青海人用灯的历史久远,距今3000年前的诺木洪文化遗址中,发现古羌人用灯的痕迹。到汉代,青海已有了十分精致的青铜灯具。其一,1980年在青海省互助高寨村汉墓中出土铜龟灯具一件。龟嘴衔灯盘,内置燃油灯芯。龟背盘蛇一条,正中有小筒,可注油。設计精巧,造型质朴庄重;其二,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彩陶灯具一件。灯柱为一坐熊,头顶灯盘,造型粗犷,寓意深厚;其三,贵德县出土铜鹿灯具一件,造型为一鹿昂首回望,悬一蹄,背负一瓶,瓶中伸出八杈鹿角一对,神态动人,寓意美好,有盛唐气象。这三件灯具都以动物造型。龟为古代四灵之一,平安的守护神;熊为黄帝一族“有熊氏”的图腾;鹿亦禄,福禄绵绵。通过此类造型,表达着灯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内在的精神诉求,表达了灯与青海人的渊源深邃久远。
说了文物说文献,《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乙甘泉,以昏至明而终。”说明祭祀要有灯火照之;东汉时,上元之夜要“燃灯敬佛”。汉开河湟,内地军人、军属、迁徙者不断进入“三河间”,也就将灯文化带入青海东部,就有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制的各种灯具和有关灯的民俗。到唐宋时,元宵节已成为盛大的民俗活动,即灯节。不少诗人都曾用诗词描绘过灯节的盛况。如辛弃疾的词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进入明清时代,随着朝廷几次移民政策的推行,还有大批山陕商人入青,河湟地区的灯文化也就繁盛了起来。灯文化的覆盖面不断拓展,内容、形制不断丰富,并且与当地原居民的宗教、民俗、人文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河湟灯文化。
二、气象万千的青海灯文化大观园
(一)社火灯
青海的灯文化中,社火灯最为古老,是灯文化的源头所在。它起源于中原汉地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社火是祭祀这两位尊神时的礼仪歌舞,逐渐演变为社会广泛参与的盛大民俗活动。随着历代汉族的不断迁徙而来,社火之俗与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青海社火。而灯在青海社火中始终占据着核心位置,青海东部农业区各县、乡、村的社火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承,其中又以社火灯最为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相映生辉。总的来说社火灯有以下品类:龙灯、宫灯、伞灯、滚灯、太湖灯、手灯、胭脂马灯、八骏马灯、碗灯、顶灯、彩船灯、竹马灯等。各种灯创意奇妙,形制古朴,具有特定的造型,灯面饰以古老神秘的符号,绘以相应的画图,并有流苏、彩穗、花边作饰,五彩纷呈。白日登台,流光溢彩,赏心悦目;夜晚演出,灯舞契合,动人心魄。
灯舞分单人、双人、群舞。单人舞有彩船灯,一叶精巧玲珑,装饰绚丽的彩船,由一位活泼俊俏的船姑驾驭,随着曼妙的音乐声,似在溶溶月色中,万顷碧波上荡漾,何等自由自在。不过彩船灯也有由一位艄公伴舞的,舞风多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社火灯以群舞为主,舞风因内容不同而相异。如顶灯,舞者头顶一盏小巧的花灯,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异样的艺术感受;竹马灯是由扮相为赵子龙、张飞等英雄豪杰的“身子”,胸前腰后装马形灯。一般8人起舞,风格雄健豪放,舞步腾跃起伏,势如奔马追风。表达着西北地区各民族爱马、崇马的民风。其余滚灯、龙灯、碗灯等,表演内容和风格各有千秋,文化寓意各不相同。
(二)花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青海各地要做大量花灯展出,以示喜庆。灯的形制多种多样,有方灯、柱灯、西瓜灯、莲花灯、石榴灯、扇面灯、跑马灯、宫灯、挂谜灯等,这些灯做得玲珑精巧,色彩斑斓。灯面绘神仙山水,花鸟虫草,吉祥图纹,悬挂穗子。这些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彩灯悬挂在庭院、大门、铺面,街道和标志性的建筑物上。另外在中心广场、十字路口等处,还设置大型灯山、灯棚,用灯塑造出“普天同庆”“人寿年丰”等喜庆主题花灯群。一到夜晚,大放异彩,光照大千。用灯呈现出一派“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的神奇景象。
(三)排灯
排灯虽也是春节灯事之一,但它自成品类,其功能、制作,传承与其他灯类有着较大的差别。青海省湟源县排灯是青海排灯的原创和传承地。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湟源县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临羌县,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岁月。是古丝绸南道唐蕃古道的要冲。自唐到清,湟源为西北茶马名市之一,也是从中原入藏乡的重要关口,故有“海藏咽喉”之称。自清代雍正始,清廷大力治理环湖和西藏地区,并以湟源县为朝廷祭海大典的行营,因此湟源逐渐成为清代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最繁华的民族贸易市场,享有“环海商都”之称。到清末民初,美、英、法、日、德、俄等十三国在此地设洋行,商贸通达四海三江,地沃民富,物华天宝,使古丹噶尔以“小北京”的美誉名传四方。其间,便有大批山西、陕西商人来到湟源安家立业,祖辈经商。他们不但带来了大批资金,而且还将内地先进文化,带到了日月山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致在乾隆年间,山西商人首先将属于中原文化的排灯移植到湟源,并且有机地融入了当地汉、藏、蒙古、回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融合的完美结晶,成为丹噶尔古城一道特色独具的文化风景线,再显了“小北京”昔日的辉煌。这也是中华古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体现。
湟源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汉文化和蒙藏文化交汇之地。境内各世居民族在文化上各自具有独特性和不同的传承,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十分密切,形成了一种牢固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因此,文化上的融合就成了必然,各民族在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心态。而排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各族人民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清平盛世的赞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天人相应,和谐相处的共同诉求和一种乐观向上的地域精神风貌。
排灯在每年元宵节时展出,成为湟源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元宵节来临,华灯初上,三街六巷,四乡八里的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蜂拥而至观灯赏灯,享受美景。节日的气氛,通过排灯长廊的艺术渲染和飘荡在夜空中的河湟名曲“满天星”等悠扬旋律的衬托而浑然天成,一排春满乾坤的喜盛景象。春的气息弥漫在华灯如昼之中,散落在灯火阑珊处,浸透在每一位观灯者的心灵深处,像春天的细雨,无声无息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田,置身其中仿佛漫步在天街小市,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的情趣油然而生。
2007年元宵节,湟源排灯在省会西宁新宁广场展出,由201件、31种形制各异的排灯和1000余幅画面,组成了一座灯的方城。由灯组成的街巷纵横,灯城辉煌,气势非凡,古老的排灯震撼了古老的西宁城。省市领导莅临观展,给湟源排灯以很高的赞许和肯定,各族人民和不少外国友人在这座灯的不夜城中流连忘返,尽情享受着人间天上,穿越时空的美景。3天中共有18万人次参观,盛况空前,各大媒体作了详尽报道。中央一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国际华语广播电台向全球华人播放了实况录像,各大网站有数万条评论文章,点赞有加,湟源排灯跨出了省门和国门。
(四)九曲黄河灯
青海省乐都区七里店九曲黄河灯是一份秉赋奇特,意向玄秘,万人举办,以灯为城,河湟独一的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每年正月初九,以七里店村为中心,联合周边马家台、水磨湾等四村的人们就忙活起来,在项目传承人的指导下,全村总动员,按户人丁出灯,各户划出场地,相互间以插松枝为界;开设临时茶铺食堂,为数万观灯者提供饮水饭食;各家各户按领受的任务开始做各式各样的灯。灯笼用纸糊,纸色有讲究,由内到外配色。中为黄色、次为红色,外为绿色,点灯之后,状如出水芙蓉,黄蕊红瓣绿叶,流光溢彩,分外醒目。而安置在灯城外壕之灯,要求做得花色纷繁,造型各异,有飞禽、走兽、虫鸟、仙山、天宫、人间、千姿百态。
灯城方圆4公里,摆灯3600盏,各灯之间由绳连接。灯城设总城,再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城九宫布置;东西两个仪门,东进西出,象征两仪。东进门的对联:“入此灯城,满眼光明世界;来斯花海,万物化雨春风”,西出门的对联:“月到天心,月灯交辉人增寿;各族和谐,风调雨顺五谷丰。” 四方四正四处城壕象征四象。九座子城,中间为紫金城即太极城。另八座按八卦的8个方位,艮、震、巽等布置。城中还有用灯组成的“卍”字图案。城中构成纵横街巷,供游客进出观灯城。另外,城中还按方位挂28盏巨型高灯,象征银河在天。又设五方五色佛幡、祭坛等,并巧妙借用城内的赐福观等古建筑布灯,延伸纵深,以增灯城之气势。
正月十四拂晓套灯,并举行降香、献供、煨桑等仪式。黄昏时点灯。霎时,灯城放彩,满城辉煌,闪闪烁烁,照彻数里。从远处看,灯城是一片漫漫无垠的灯的海洋,给天宇和大地染上了一层圣洁的色彩。与天上的星星相伴辉映,分不清哪是灯哪是星星。似觉得这灯城已融入九天银河,或如九曲黄河,浩荡东去,蔚为壮观!乡贤勋臣先生有诗赞曰“九城烛光翻银海,四壕鳞羽聚花街。”
每年有近17万人观灯城。在灯城中跑城转壕,拜祭坛,祈福禳灾,习称:“转了黄河灯,年年交红运”。无儿女者,还行“偷灯”之古俗。灯城开三昼夜,正月十七日鸡叫回神,主事人行散福受胙仪式,灯城始关闭。
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据传始于明代,代代相袭,延续至今,成为蕴含独特,万千人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考其渊源与道教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关系密切。根深则叶茂,历百余年而弥新,名闻四域,在青海的灯文化中占独特的地位。
(五)塔尔寺观灯节
始建于公元1560年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驰名中外。塔尔寺的观灯节历史悠久,传到青海塔尔寺后,每年正月十五的观灯节上,寺院把上下花院艺僧精心制成的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酥油花灯,展示在特别制作的灯棚、灯架上,数千盏大小酥油灯在悠扬飘渺的梵音伴奏下顿显灵动、绚丽、奇秘、圣洁,给人以恍入仙界,身处佛天福地之感,流连忘返。历代文人墨客著文作诗盛赞酥油灯的绝妙神奇。清代诗人靳昂一口气写了24首诗,写出了酥油灯的神韵,现将前言录之如下:
“寺在湟郡西南五十里。四山环迎,殿宇宏丽。住持番僧三千余众,为前、后藏总汇之所。岁于上元日,搏五色酥油作佛像、楼阁、花鸟、虫鱼,炳耀陆离,备极工巧。层累丈,矗若锦屏。下列铜盏酥油灯,参差星布。屏凡二十四,燈以万计。笳鼓动地,幡幢幕天。外藩蒙古及番汉顶礼,有不远数千里来者。附近游人、商贾,蜂屯蚁集。戊午试灯后一日,友人相约,联骑往观而返。爰成长律二十四韵”。
民国初年,青海乡土诗人基香斋作词一首:
“月当空,耳边箫鼓丁东。彩棚间安排灯架,年年花样不同,放光明,庄严灿烂,肖人物,楼阁玲琳。怪怪奇奇,形形色色,番僧巧妙夺天工。”
两位诗人都极力称赞酥油花的“备极工巧”和“妙夺天工”,塔尔寺酥油花工艺经数百年的磨砺,经一代代艺僧的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工艺流程,文化底蕴深厚,民族地域特色显著的灯文化。塔尔寺有专做酥油花的上下两处花院。各自精心设计和制作酥油花,造型相互保密,直到正月十五之夜,方拿出各自的绝活,达到一展惊人的艺术效果。
灯节展出的酥油花“年年花样不同”,每年展出都有一个背景深厚的主题。如“西游记”“格萨尔”“文成公主进藏”“国庆大典”等,无不彰显藏文化的精深博大,藏汉民族一家亲的历史渊源。根据美国友人柏大卫捐献给湟源档案馆的影像资料可知1940年塔尔寺观灯节的展出主题是“刘琦护法神”。刘琦是明永乐九年的进士,甘肃河州人,善牧骑,美丰姿。永乐皇帝任命他为朝廷驻西藏的联络官,他恪尽职守,很好地完成了沟通朝廷与西藏间的军政要务。其后,刘琦辞官皈依佛门,精研藏汉佛典,誉满雪域。在西藏生活了20年,受到藏族僧俗一致爱戴。去世后,藏地各寺院奉他为护法神。但他终生着汉服以示不忘故土之意。乾隆年间,六世班禅入京为乾隆皇帝祝寿,途中夜梦一位身穿明代官服的白须老人,向他敬献酸奶,并恳求六世班禅在塔尔寺为他专修一寺栖身。是年冬六世班禅驻塔尔寺,巡礼各经堂佛殿时,在花寺见到三世赛多活佛从西藏请来的刘琦绘像,立即想起此人就是托梦给他的白须汉官,当即指示四世赛多活佛专修一佛殿供奉刘琦。第二年,刘琦拉康就在湟中莲花山建成。至此,刘琦就成了这一方土地的护法神。汉、藏、土各族群众按节令奉香火供“神饮”,成为了汉藏文化交融的象征。1940年塔尔寺的酥油花就以刘琦神魂归故乡为主题,上下花院各做一组,以刘琦为主的人物山水仙苑的酥油花,美轮美奂。美国友人现场拍摄的这幅照片中,刘琦着汉服,白须如雪,慈眉善目,悠闲愉悦,似有佛在心中,乃酥油花的绝世精品!
(六)冰灯及琼瑶冰山
冰灯,是以前农村过年时用的灯,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用水桶和小水缸盛满水,待到周边冻实中心还有水时取出,用红纸剪一圈富贵不断头或喜鹊探梅等纹饰贴在上面,就算完工。到除夕晚上,用粗面作一灯,添上青油,放在灯中,点燃面灯。这冰灯立马焕发出奇光异彩。放置在院内中宫或庄廓墙上,能坚持几日不消融,为庄稼人平添几分喜庆之气。冰灯,朴实孤高,自知是灯中的“下里巴人”,从不与其他华灯争宠,却催生了一种“阳春白雪”的灯种。
湟源宗家沟景区近年来声名鹊起,以《史记》所记西王母故事和青海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洞窟群为依托,打造西王母文化。经数年的努力,宗家沟已成为一处以西王母文化为主题,幽静奇秘的旅游胜地。每年春夏季,游人如织,收入丰厚。我们应该景区所邀而充顾问。遂发现景区发展存在一个难题,即每年只兴旺四五个月,其他时间因气候关系,游人寥寥,景区闲置。几经思考,我们提出冬季搞冰灯展,除古老的冰灯外,还可充分利用景区内的悬崖绝壁、松林灌木、秘洞幽谷,用夏日做人造瀑布的水喷洒其上,造成冰山,则效果可能不错。景区工作人员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将山坡喷水成冰,并配以各色彩灯,其效果大大超出预期。一座由冰和峭壁、松柏、枣木、枯草组成的琼瑶仙山,呈现在人们眼前。亭台楼阁、断桥秘洞、冰瀑百尺、灵物怪兽,万千景象,在冰灯的辉映下,变幻无定,似是而非,因观者不同而“景由心生”。自2019年试运行以来,西宁、湟源、湟中的观众络绎不绝。有不少观众是举家而来,为的是让古稀的父母也来一睹这人间奇景。这灯的名称暂定为“西王母琼瑶冰山”。从此,在青海灯文化中又增添了一个全新的品种。
青海灯文化中还有不少品类及有关灯的民俗,如燃灯节、提灯会、点百、千灯。有关灯的民间故事、民歌、“花儿”、方言、格言、绘画、诗词歌赋等,因篇幅关系,不再一一评说。
三、青海灯文化的人文价值
青海的灯文化是一份浓浓的乡愁,生活在青海的各族群众爱灯的情怀千古不移,这是因为灯文化的人文价值所在。
(一)灯文化有着最广泛深厚的人文基础
青海灯文化是由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其主体是由农牧民、民间艺人、能工巧匠、艺僧等担纲制造,还有剪纸、皮绣、灯影、书法、民间乐舞艺人的参与助力。他们中有不少是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演出都是由村社组织承担,全村人以各种方式参与。有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相关乡规和民选的执事班子,或当演员,或为后勤,各司其职,只讲义务,不计报酬。
各种灯文化的展出和演出,是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或欢乐的节日,是各族人民祈盼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的文化载体。是各族人民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如塔尔寺灯节,每年有数十万来自全省各民族的游客和海内外人士观光参观,其盛况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二)“寓教于乐”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青海的文化与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通过灯文化表达的艺术景象,激活深藏在人们心底的真善美情感。追求美好,向往未来,惩恶扬善,寓教于乐是灯文化传统的表达主题。但内容也随着时代在变化,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在保留了一些优秀的传统题材的同时,增添了不少贴近现实,接地气的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灯文化守正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增添了歌颂党的恩情、民族团结、勤劳致富、大美青海、生态保护、英雄楷模、家庭和睦、邻里守望等新内容。将传统的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多种美汇聚于灯文化中,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
(三)灯文化能为文旅融合凝心聚力,培育地域文脉,提升地方经济发展
如今,青海的文旅事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其中灯文化的活力方兴未艾。塔尔寺的灯节有力地提升了塔尔寺和湟中区的文化品位,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旅游工艺产业的兴起,一大批人由此而有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四、青海灯文化有待整体提升
青海的灯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资源。经多年的培植打造,已在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省委提出的创建文化名省,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角度看,青海的灯文化尚需做更多的发掘、打造、提升、宣传推介工作。
(一)鉴于青海灯文化独特的禀赋和它有待开发的潜力,应在提高对灯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把灯文化定位为青海优秀主打文化产品之一,在政策扶持、资金投放、宣传推介、产业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各类灯文化产品自身品位需提升。青海的灯文化来自民间,原本是以自娱自乐为主,在进入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灯文化要为更多人服务,要努力形成一种文化产业,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类灯文化品种在内容、形制、展示、方式、规模、效益、服务对象等方面多加研究,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品位,拓展市场、创新发展。湟源排灯在这一方面先走了一步。在省文旅厅和省非遗保护协会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成立了“湟源排灯传承保护基地”,由国家级排灯非遗传承人张永福先生负责,在他的团队努力及顾问程起骏、井石、冶存荣、颜宗成等的指导下,更新理念、瞄准文化市场需求,在排灯的内容形制上下功夫。仅一年多的努力工作,使古老的排灯焕然一新,其成果在丹噶尔古城老街观展中,得到省市有关领导赞许和鼓励,各乡镇前来观灯的群众有数万人之多,人们在新颖绚丽的排灯长街中流连忘返,尽情享受了久违的文化大餐。
湟源排灯以全新的面貌又回来了,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如何做实“排灯之乡”,打造一年一度的“丹噶尔排灯节”等方面需精心谋划,全面落实,扎实推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湟源排灯会在未来的文化市场上更加璀璨夺目、光照大千。
(三)应加强青海灯文化的宣传,力争走出省门。凡有潜质的文化资源,在打造成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加强宣传是不可或缺的功课。青海灯文化打开市场,关键是要有自信,也需做好宣传,并积极推动走出省门,一展芳华。1987年,在省对外友协的大力运作和联络下,青海灯文化系列之一——“塔尔寺酥油灯”在深圳举办了一次展出,笔者之一的程起骏应邀作为展出顾问,全程参与,目睹了酥油花灯在改革开放的头雁城市大放异彩,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虽已时过30余年,但那些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观众,在酥油花灯前惊喜莫名的神情,至今历历在目。写在留言簿上的赞颂词更是傾慕有加,礼赞再三。现将程起骏为这次展出写的导言及简短论述文录如下:
1987年8月,青海省塔尔寺在深圳特区,举办了首届藏传佛教“三绝”艺术展。展期三天,特区各界人士踊跃参观,还有港、澳、台及东南亚、欧美等国的游客、信徒前来观光、顶礼。是日,观者摩肩接踵,冠盖如云,盛况空前。深圳、香港的媒体都以大版面盛赞这次展出。《深圳晚报》以“中华艺苑开奇葩,古刹三绝动天地”为通栏标题,作了四个版面的报道,文图并茂,轰动特区。这是青海地方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尝试。
笔者程起骏奉命参与了展出的有关工作,并为展出大厅撰写导言300余字,现录如下:
深圳塔尔寺艺术三绝展导言
善哉!奉献在您面前的是青海省塔尔寺藏传佛教艺术三绝之精品:
酥油花 堆绣 壁画
这些艺术珍品从青藏高原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经六百余年的磨砺锤炼,终于炉火纯青,灵光乍现。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圣殿中,以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精妙独到的表现手法,充满玄秘神奇的感染力量,成为高标一帜的藏传佛教艺术瑰宝。构思精妙,造型奇绝,意境恢浑的酥油雕塑、刺绣与浮雕浑然一体。美轮美奂的堆绣,重彩工笔绘就的佛天乐土,善恶相搏的壁画,披雪山圣湖之祥光,挟江河源头的雄风,在咫尺方寸之间,唯见云蒸霞蔚,万千气象。凸现了佛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博大蕴含。表达的是千百年来,世居雪域的藏民族对美好事物的坚守;对善必胜恶的不二信念;对生死轮回的哲理思考。
这些出之藏族民间艺人的作品,仅仅是藏传佛教艺术大千世界中的几粒沙,彼岸净土智慧海中的一滴水。愿您慧眼竞展,见智见仁,福田早生菩提常绿之宝树;人生旅途,广结善缘,多收吉祥如意之妙果。
扎西德勒
青海省塔尔寺管委会
198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