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韩旭帆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五一”讲话和“五四”讲话中提到青少年劳动教育,他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希望广大青少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做出全面部署[3],这充分反映出国家层面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近现代时期,关于劳动教育问题的思考,可以追溯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陶行知所形成的劳动观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马克思认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关键途径,甚至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4],可见劳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来,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面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分离”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状况,陶行知辩证地分析教育和劳动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劳动观。陶行知劳动观的形成与其所受的家庭教育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而中国传统的劳动思想及西方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则为其劳动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由于家境贫寒,陶行知从小便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十一二岁时,他就成为家中的半个劳动力[5]22。小时候,陶行知常随祖母一起绩麻,跟母亲一起种菜,陪父亲上山砍柴,到集市售卖。通过参加家庭劳动,陶行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产生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刻同情,这为他日后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及确立奠定了基础。在陶行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对他的影响很大。陶行知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朴实、忠厚、爽朗且富有好学求真精神的劳动妇女。在陶行知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除种田务农、操持家务外,还替人缝补浆洗做佣人。陶母艰苦朴素,治家节俭,家中丈夫、儿子,后来又有孙子的理发,全由她一人包办。这种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精神给陶行知留下了深刻印象。陶母过世后,陶行知把母亲用过的剃头刀作为传家宝,并作诗一首:“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6]88可以说,艰苦的生活使陶行知过早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也锻炼了他坚韧而顽强的品格。由于家庭贫困,陶行知被迫同家人一起劳作,而这些实践活动成为日后陶行知劳动观形成的重要源头。
此外,陶行知的故乡歙县,旧属徽州府。徽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孕育了重诚信、求务实的徽商文化。徽州人善于经商,在从事商业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陶行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成长,自幼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其不畏艰险、乐于奋斗、敢为人先的品格无疑是受到徽州文化的影响。
陶行知早年接受过私塾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思想为其劳动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陶行知认为不管是“劳力者”还是“劳心者”都应接受劳动教育,只有在劳力的基础上劳心、在劳心的基础上劳力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这种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既受墨子的影响,也受颜李学派的影响。墨子曾明确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观点,他认为“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颜李学派的代表人物颜元、李塨也希望每个人都能“行一节,精一艺”,因为只有人人参加生产劳动,才能出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有所事,早夜勤劳”的美好景象,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此外,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说教,关键是要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一观点和墨子的知行观、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哲学观及永嘉学派、颜李学派注重实行、经世致用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比如,墨子提出了获取知识的三种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亲知”即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闻知”指的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知识,通过思考、推理获得的知识被称为“说知”。在这“三知”当中,墨子最为重视“亲知”,他认为“亲知”是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宋代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也强调实行,他曾说“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夫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这说明其非常重视感性经验在人的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王阳明在办学过程中时常教育学生要热爱生产劳动并告诫其“毋为轻稼穑”,他认为劳动不仅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更能使人获得新知,在实践中磨炼心性,强健体魄。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劳动思想为陶行知劳动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1914年6月,陶行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后在美籍校长包文的推荐下赴美留学。抵美后陶行知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
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大本营,聚集了一大批以改革传统教育为职志的教育家,如杜威、孟禄、克伯屈等人[6]43,其中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对陶行知影响最大。陶行知在校期间曾选修了由杜威亲自讲授的“学校与社会”这门课程,深受其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这种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经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思想源头的,但他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并没有盲目照搬照抄,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虽然这两种理论的具体内涵不同,但均强调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重在实行,只有在“劳力上劳心”,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劳动技能。可见当时兴起于美国而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陶行知劳动观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
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紧锁的大门,他们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特权,疯狂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使得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民国初年,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必须要培养出既会读书又能做工的时代新人。也就是说,当时的社会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政治方面,都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中国传统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当时的教育是“少爷的手杖,小姐的钻戒,政客升官的梯子,书呆子的轮回麻醉的乌烟”,学生被圈套在狭小的范围内,学习的内容与人民的生活实际毫无关系[6]202-203。鉴于这种情况,陶行知猛烈批判传统教育的弊端,他认为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要想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就必须要“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以使民众掌握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为他人生利,为国家生利,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总之,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织,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造就了陶行知特色鲜明的劳动观。虽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兴起的教育思潮给陶行知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滋养,但陶行知并没有盲目照抄,而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去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陶行知劳动观的形成不仅和中国传统劳动思想及西方教育思潮的传播有关,更与中国的现实环境及他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有关。
陶行知的劳动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倡导“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通过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场域中育人,以达到“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的目的。陶行知劳动观的内涵包括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场域四个方面,其特征表现为生活性、实践性与融通性。
1.劳动教育的目的:涵养品性,增进自立
陶行知非常重视劳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价值。从个体层面来看,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7]115。从中可以看出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增智、树德、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等多重功效。通过劳动学生可以增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劳动学生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性。
通过劳动还可以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从社会层面来说,陶行知认为只有通过劳动教育,才能使广大民众掌握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而广大民众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才能自立,从而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从而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2.劳动教育的内容:围绕生活,展开教育
陶行知认为凡是社会生活需要的,都应该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8]490,“过什么样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7]634。又如其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提到的“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恋爱,我们就得过恋爱生活,也就是受恋爱教育”[8]491。因此,陶行知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围绕生活、教育而展开的各种具体劳动。
例如,陶行知等人在南京晓庄建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建校后,他带领学生建校舍、修厕所、盖礼堂、造图书馆、开荒种地、挑粪施肥,号召大家“和马牛鸡羊做朋友,对稻粱菽麦下功夫”。劳动教育不仅包括建设校园等活动,还包括文牍、会计、庶务、烹饪、洒扫、缮写、招待工作等事务。这些内容均由师生共同完成。
又如,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工学团要以“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为宗旨,将工厂、学校和社会连成一片。工学团里设有木工、袜工、藤工三个手工工场,由学校聘请工匠作技术指导,师生学习手工并动手制作桌椅、教具、玩具及实验器具。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在生物老师指导下,学习养蜂、养兔和种菜[6]296-297。使以往“教劳心者不劳力,不教劳力者劳心”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
3.劳动教育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躬行践履,力图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比如,在晓庄师范,学生要参加田园劳动,种植瓜果蔬菜来解决学校粮食短缺的问题。在工学团,学生要跟着木工师傅进行手工劳动,学习谋生本领,加深劳动体验。不仅是学生要劳动,老师也要劳动。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没有系统的课堂教学,教务、会计、庶务、扫地、放哨等均由师生自己来干,陶行知也亲自参加各项劳动[6]83。如他曾亲自领导学生开垦荒地、修建校舍。为了改善学生的生活状况,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他还和学生一起种地。
虽然陶行知一贯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9]105,强调劳动教育要以“做”为中心,但他也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8]19。所以,陶行知一方面通过开设系统的劳动课程,帮助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也主张学生要在生活实践中促进劳动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也就是说,他所提倡的是一种以“做”为核心的“教学做合一”的劳动教育体系。
4.劳动教育的场域:家校社合一
陶行知一方面通过学校的劳动课程及组织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家庭生活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陶行知早年家境贫寒,他常随家中长辈从事生产劳动,父母亲坚毅的品格和勤劳的品性深刻地影响了陶行知,使他对劳动多了一份尊重和热爱。在陶行知组建家庭之后,他也特别注重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1927年2月11日,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桃红、小桃在家,自己的事要自己干。衣服要学洗,破了要学缝。烧菜弄饭都要学。还要扫地抹桌。有益的事都要做。”[6]91同年3月17日,他又给儿子写信,希望他们多学做事,成为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可见,陶行知非常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他希望儿子通过从事家务劳动能养成独立自强的良好品质。正如他在《自立立人歌》中写道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此外,陶行知还提倡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他说:“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7]634针对教育与生活相脱节的现实问题,陶行知组织发起“会朋友去”的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到农民当中,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民做朋友,不计报酬地帮助农民[10]。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向农民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更能体验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懂得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病来源于传统社会把人分为劳力者和劳心者的结构,造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陶行知所在社会的风气是人人都想成为劳心者,看不起劳力者。受这种社会风气影响,学生们整日苦读,毫无活力和创造力可言。陶行知的劳动观具有三种明显的特征:生活性、实践性、融通性。
1.生活性
陶行知的劳动观具有明显的生活性特点,他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就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陶行知在办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从晓庄师范学校到山海工学团再到育才学校,处处可以看到学生劳动的场景。虽然学校的劳动项目多种多样,但这些项目都同现实生活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烹饪、洒扫属于个人生活劳动;养蜂、养兔、种地属于物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则属于社会公益劳动。这些都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陶行知所指的,这种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内容极为广泛,与整个生活密切相连,对于解决学校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具有启示性。
2.实践性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首先,陶行知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因少年时期崇拜王阳明,改名为“知行”。但是,他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所以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陶行知没有空谈劳动知识,大讲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掌握劳动的技能。在陶行知的提倡和鼓励之下,学生们纷纷投身于工农业生产的浪潮当中,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陶行知还以身作则,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再次,陶行知很注重社会实践。在育才学校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陶行知不但组织师生种地分工,包干到人,还组织学生分批进行社会调查,开展群众工作,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
3.融通性
所谓“融通性”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合、贯通,也就是说不仅要通过学校来开展劳动教育,更要在家庭生活及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要求师生上午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政治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了自己的劳动体验,实现了知识学习和实践历练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劳动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双向融通。陶行知认为学校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唯一场所,家庭、社会也是一个人接受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的重要场域,这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融通性”。陶行知主张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作用,通过三者的教育合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进步意义。
陶行知在长期的实践中提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当代的劳动教育更多地指向劳动技能的训练,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与陶行知提倡的劳动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陶行知的劳动观强调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生活力”“创造力”的思想,以及生活性、实践性、融通性的特点,对于构建起我国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劳动教育,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家长及社会对劳动教育还不足够重视,劳动教育存在“缺位”现象。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齐开足劳动课程,同时要根据本地及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多种劳动形式。要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及公益性劳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指标和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确保各校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总之,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努力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地生根。
从我国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存在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学校教授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并不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时真正需要的。此外,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强调专业教师的作用,忽视了人民大众的力量。再者,学生被禁锢在学校之中,很少有到社会中实践锻炼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劳动课程,要敞开大门,邀请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如农民、医生、消防员)进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了解基层劳动者的生活。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劳动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校要紧跟时代潮流,面向现实生活,创造新的劳动形式,以便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劳动教育偏重于劳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实际的劳动体验。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各级各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要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确保劳动教育稳步推进。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教育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学生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中学生则要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要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11]。再者,要鼓励学生到田地、到农场、到工厂、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学习。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叠被铺床、洗衣刷鞋、洗碗做饭中接受劳动教育的洗礼。在倡导学生进行劳动的同时,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自觉参加劳动锻炼,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的影响。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忽视了家庭及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转变观念,意识到自己在劳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要在家庭教育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其提供合适的劳动项目,让孩子在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庭集体劳动中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研究发现:1小时以内的家庭劳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且家庭劳动对初中生开放性、外倾型、宜人性等非认知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12],这说明家庭劳动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3]。此外,要依托媒体的力量加强对劳模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气。总之,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
综上所述,陶行知劳动观的形成既受个人出身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劳动思想的熏陶和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洗礼,饱含着他对时代情况及社会问题的反思。陶行知的劳动育人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劳动观内涵丰富,在劳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场域等方面均有论述。陶行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劳动观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开展极具借鉴意义,但因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应该秉持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才能从其思想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