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学院(530000)陆云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第一次提出了学业质量评价的标准,为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业情况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及其结果为对象,对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产生的发展变化做出综合性评价。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激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增强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表现的全面考察,要坚持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几个部分,并根据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日常语文生活等方面,安排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因此,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全面而综合地进行。语文学习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养成,而且要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文化观念等各方面,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程评价需要根据新的要求,在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依据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从课堂关键表现、典型作业和阶段性测试等方面综合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的学业水平考试。在小学阶段应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
1.课堂学习评价
课堂学习评价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要融合统一。课堂学习评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评价: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教师应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分工方式、讨论程序和对不同意见的处理情况,关注学生在发言和倾听时的规则意识和交际修养,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2)课堂提问: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学习进度、语文素养掌握的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用提问的方法评价学生,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适切性,提问的对象应注意针对性和差异性。
2.作业评价
通过作业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等,并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巩固性作业与预习性作业、知识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等。作业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性评价。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形象性特点,教师可在作业评价中画上某种有代表意义的事物,以刺激儿童的感官,引起儿童的注意。如用小红花、红苹果、星星、笑脸、大拇指代表赞赏,用哭脸、橡皮擦等代表需要努力等。
(2)定量性评价。一般用百分制进行评价。
(3)等级性评价。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明确各个等级的基本标准,依次对作业进行评价。
(4)对话性评价。教师通过语言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具体认识到作业的达标情况。在评价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肯定性、征求性、指导性、欣赏性、交流性的语言,以利于学生接受并引起共鸣,真正发挥评价的效能。
3.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旨在考察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质量,是回顾、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1)纸笔形式:通过试卷、习作等纸面的形式进行测试。
(2)非纸笔测试: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诵读、演讲、书写展示、读书交流、戏剧表演、调查访谈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另外,教师应关注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可釆用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读书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可通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评价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重要理念,确定主题内容,对语文课程内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既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更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评价的改革,将引导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更好地落实减负的目标。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描述不多,但是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年段要求以及评价改革的经验等,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1.评价的主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由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五个部分组成。建立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教师本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信赖”“自我认同”应该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1)领导、同行评价。领导评价是由学校领导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做出的评价。同行评价即由教研组(学科组)同行或学校的其他教师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由于同行之间比较了解,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意图、内容、方法以及对师生的背景情况(如教师的专业水平、责任心、工作习惯,学生的基本学力、总体水平、学习热情等)较为熟悉,因此,同行评价易于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领导和同行评价,既要注重鼓励,又要切实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又称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授课效果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体会等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学生评教的意义在于:一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与发展;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小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乃至人格、品质感受最深,因此,他们在教师评价中最有发言权。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受欢迎程度、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等,都可以通过学生评价反映出来。
学生评价一般采用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评价虽然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但由于年龄较小,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还不能完全理解,缺乏对教学意图、内容和方法上的总体了解,他们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评价教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实施学生评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学校应当客观地分析、看待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将学生评价当作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提高的手段,不宜将学生评价与教师的奖惩直接挂钩。
②学校应当综合评价每位教师,学生评价应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使用。
③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使学生的评价更公正、客观,以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④教师应该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并善于从学生提供的信息中分析自己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有助于营造民主氛围,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一方面,它能改变教师被动的评价地位,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使教师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重视自己行为的转变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注重教育教学观念和技巧的内化,促进自己向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使自我评价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课堂教学自评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是利用对比和分析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照系来评价自己,也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同时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来评价自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发现自己被思维定式和习惯遮掩的“盲点”,从而更好地、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是教师自我评价应该达到的效果。二是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记、课堂教学笔记、教学录音录像、调查表、事件记录表、自我反思表、教学档案袋等方式,比较系统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自己的成绩、优势、长处,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三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自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激励与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策略影响着评价理念的落实、评价方法的实施和评价效果的达成。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值评价。增值评价关注数据前后的变化,从数据的变化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准确判断、精准施策。例如,以一个学年为评价周期,每个周期做两次评价,即每个学期做一次评价测试。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教学质量增值情况。运用阶段性数据对课堂教学、综合素养等进行精准分析,能为下阶段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充分提高教学质量。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这包括以下含义:一是学生必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二是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者记录学业成果。
(3)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能为教师提供及时反馈,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过程性评价可以分为整体评价和专题评价。
①整体评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节课)进行整体的评价,可以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进行定量评价。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价,以判断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主体意识、语言运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情况。
②专题评价。专题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制订、教材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指导、迁移运用等进行分项评价。
A.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堂质量的主要尺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B.教材理解评价。对教材的理解,主要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一篇课文需要讲解的东西很多,教师一定要有所取舍。第二,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一是教材本身的重点、难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是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第三,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
C.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推进,学生学习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导。因此,教师的提问、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层次的推进、课堂练习的运用、学习的反馈与矫正等,都是教学过程评价的内容。
D.教学效果评价。第一,看学习效率。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轻松愉快地学习。第二,看学生受益面。大多数学生参与积极,受益面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进步。第三,看目标达成。不仅要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其主要变化之一,就是对学业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明确的新的要求,引导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创造性地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