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 史成龙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理论、思想以及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条件,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信息化课堂的方向发展。而盲目开展语文信息化课堂的教学,不仅无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还会对语文教学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需要对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运用进行分析,不断研究和探索,找到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较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小学语文课程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但这种趣味性主要来源于各种教学内容文本本身,而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在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各种新思想、理论以及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为语文的教学创新创造了条件,让语文能从教师的“教”的层面上升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通过对部分教师的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对学生兴趣激发不足的情况,具体就表现在课程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方面。所以,对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而言,学生兴趣的激发不足仍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这是现代教师所达成的共识,而如何在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重点去思考的问题。但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显示,虽然教师能从理论的角度上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然以自身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未能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而这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不突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内容主体性不突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距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但部分教师并未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无法找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第二个层面,教学方式主体性不突出。为实现将课堂归还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但部分教师并未将此重视起来。
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而是要求教师要灵活地对各种先进信息化设备进行运用,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改革。其中的核心内容在于“创新”而不在于“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显示,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可以做到,但普遍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引入方式的创新不足,难以发挥出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价值。以多媒体技术为例,部分教师只是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停留在教学内容展示的层面,无法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运用,不仅局限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价值的发挥,更是将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沦为了传统教学改革的幌子,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培养。
为了让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和优化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先要确保学生对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具备较高的兴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学生兴趣的激发放在首要位置,逐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以语文课程《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在运用信息化课堂教学时,应当先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活动的创设,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比如,图像、声音、视频等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考虑在网络环境中找到《小蝌蚪找妈妈》的相关视频,利用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借助更加直观的方式去理解文本的含义。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课程内的字词,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要点,如果教师运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却并未实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则说明教师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存在问题。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显示,造成语文信息化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自身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足,导致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虽然具备较高的趣味性,但学生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先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小学课程《难忘的泼水节》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能会读、会写文本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引入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在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断创新和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小学语文课程《女娲补天》为例,该课程主要讲述的是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而该文本对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讲述方式与现代学生日常用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部分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提升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价值,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从网络空间中获取更多文本、图片、视频等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以微视频、微阅读的形式传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能借助这些有趣、丰富的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
信息化课堂教学能带给语文教学较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包含语文课堂教学的预习、学习、复习、测评等多个环节。为让语文信息化教学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应当基于实际的教学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培养。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为能科学、全面、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基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对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评价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完成教学评价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借助教学评价实现对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的引导,还可以降低学生对课程评价和语文考试的排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引导。为此在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以及课程创新等角度,从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效果、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需求等层面进行思考,不断创新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方式,为科学、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