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婕妤 姜双双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生活语文是面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设的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该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与劳动教育目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且生活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生活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能进一步丰富课程的内容,还可以拓宽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本文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活语文(1—5年级)》(以下简称生活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从劳动要素、劳动类型、劳动目标三个角度分析生活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提出在生活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笔者分别从劳动要素、劳动类型、劳动目标三个角度对生活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现以一年级教材为例,分析结果见表1。
劳动要素指教科书中与劳动相关的内容,其载体为文本、图片中客观的劳动行为和劳动场景。例如,一年级上册目录中“刷牙”“挂灯笼”等图片,第6课“讲卫生”中“洗手”“洗脸”“刷牙”等与劳动相关的文字。笔者对生活语文10册教科书中的劳动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刷牙”“扫地”“擦桌子”“擦黑板”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四个劳动要素。生活语文教材中呈现劳动要素的方式主要有图片和文本两种。从整体上看,图片更符合智障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因此图片的载体数量比文本多;但逐步增加文字要素的数量、增加配套的音视频资源则是今后生活语文教材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
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编写的《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纲要》中提出根据劳动内容、劳动对象、劳动场域可将劳动教育划分为个人劳动、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职业劳动五种劳动类型。“个人劳动”指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照料自己,完成个人日常生活起居的劳动;“家庭劳动”指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适应家庭生活、从事家务的劳动;“学校劳动”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创造、环境维护等服务于学校的劳动;“社区劳动”指学生遵守社会劳动规则,积极参与、直接服务于社区的劳动;“职业劳动”指学生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从事一份社会工作的劳动。从五种劳动类型出发,笔者对生活语文10册教科书中的劳动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家庭劳动(33.3%)和个人劳动(30%)的占比率较高,这两种劳动类型与1—5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也符合劳动能力的发展顺序。同时,笔者分析的数据显示,生活语文教材中的社区劳动仅占3.3%。但社区作为学生的重要生活场所,是劳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大场域,建议编写者在六年级至九年级的教科书中提高社区劳动的占比率,结合学生的社区劳动需求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补充。在编写八、九年级的生活语文教材时,编写者也可适当地渗透职业劳动,帮助学生在进入职高学习前了解职业劳动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参与社区生活、过渡到职业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
笔者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四个方面对劳动要素进行归类,统计出这四类劳动目标在生活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其中劳动能力占52.9%,劳动观念占24%,劳动精神占13.6%,劳动品质占9.5%。劳动目标的分布趋势与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要求“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的课程理念相契合。低学段学生需先从基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开始培养,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身心的发展过渡到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这样安排既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又满足其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学科渗透时,生活语文的教学设计中应当有劳动目标的体现,某项教学活动可能涉及多项劳动目标,四种劳动目标并不是独立的、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师要在生活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首先需聚焦生活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师需对生活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进行全面解读,深度分析文本中包含的劳动要素,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找准劳动教育的切入点,使智障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习得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劳动精神与劳动品质。例如,教师在教授生活语文三年级下册第8课“悯农”时,通过展现真实的田间劳动景象和耕种劳动的实践体验,加深学生对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内涵理解,让学生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明白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品质与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其次,教师以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主导,在听、说、读、写等综合性活动中寻求劳动教育的渗透点。例如,四年级上册第3课“大扫除”中的顺序词“先……然后……”是这一课的学习重点,教师通过大扫除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加强对顺序词的理解,再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性活动巩固学生对顺序词“先……然后……”的掌握与运用。
综合性学习是生活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主题统整的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是在生活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先设计与智障学生生活相关的劳动教育主题,再根据主题将生活语文教材跨单元整合,形成对应劳动主题的共性文本,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以二年级下册中的课文《我的学校》《我是值日生》为例,这两篇课文与劳动教育课程中“校园劳动我在行”的主题高度契合。在语文教学中,智障学生通过学习《我的学校》了解学校,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的情感;通过学习《我是值日生》了解学校劳动的内容,初步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教师将这两篇课文有机整合,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应用为明线,以引导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为暗线展开综合性学习。再比如,以五年级上册为例,教师整合《热闹的街道》《常见的安全标志》两篇课文,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将社区概念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为之后的社区劳动学习奠定基础。
在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实践是一条重要的实施路径。由于智障学生较难理解抽象的概念,情境教学则可以充分利用形象,使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在学生学习含有劳动教育要素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体悟劳动精神的内涵。例如,在教授二年级下册第5课“毛巾”时,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洗脸、洗手、洗澡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劳动实践探究毛巾的作用,深化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再比如,教师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第2课“植树”时,带学生去学校农场体验植树,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文中的植树流程,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生活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人物、故事和插图,教师可以基于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智障学生参与劳动实践,通过口语交际、写作等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实践过程中的劳动体验,形成“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成果分享”的学习模式。此外,教师需在生活语文课堂学习中以文化人,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常识,了解劳动模范的事迹;在课外实践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成果分享中总结劳动经验,让学生在习得劳动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发挥生活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在对生活语文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教材中劳动教育的内容,重点对综合性学习进行研究,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分析如何科学应用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有机地渗透进生活语文教学中,提高智障学生的劳动素养与劳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