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分制改革的价值、障碍与对策

2022-03-03 06:03陈镇罗统碧
教育与职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学分制中职改革

陈镇 罗统碧

2001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01〕3号)指出:“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是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之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实行学分制的基本思路。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浙江、上海、四川等省市陆续出台了省级试点意见,并选择了一部分试点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学分制实践探索。但由于部分院校管理人员尚未对中职学分制的特殊性有深刻认识,仅仅将现有课程折算为学分,没有从教学管理制度层面进行深入改革,导致学分制改革本质上并未脱离学年制的影响。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学分制要在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推行并产生实际效果,亟须从根本上明确其重要价值及改革障碍,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一、中职学分制的内涵及当前存在的局限

1.中职学分制的内涵。19世纪,在德国学术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学分制应运而生,随后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实践。从内涵上说,学分制是将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和学习成效的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大自由选择空间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传统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具有三个典型特征。首先,学分制的自由选修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学年制中,学生往往作为被动的教育对象,处于依附地位,很难完整地将自身的意愿和诉求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学分制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兴趣自由选修课程、教师和专业,这是一种建立在“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其次,弹性学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选课内容自定步调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的自由度。最后,目标管理解放了教师教学管理过程。传统学年制更加强调过程管理,如对学时、课时、考勤安排等部分都会做出明确的规定,这需要任课教师将注意力投放到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管理的难度。学分制以是否修满学分作为考核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根据考核成绩折算的绩点对学生进行评奖评优,很大程度上使教师开展过程管理的时间更自由。

2.当前中职学分制的局限。第一,中职课程体系的强制性要求造成学习空间受限。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深刻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发展与走向。因此,重构课程体系是中职学分制改革的根本切入点。从现实情况看,中职现行的课程体系整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处于支配主导地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设置6~8门专业核心课程和若干门专业课程,课程压缩空间很小。这种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强制性要求使得选修课尽可能在满足必修课课时学分的基础上开设,同时由于选修课知识多为专业课的补充,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小。此外,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基本实行完全学年制,学生以行政班为单位,所有学生都按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职学校采用学分制后难以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第二,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制约了自由学习空间。实行学分制在权力关系分配上是一种教师向学生“授权”的行为,而这一行为的实现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认知、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但是,中职学生并不能完全激发学分制的正面功能。一方面,中职学生多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年龄普遍较小,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在自主选课中无法判断自己真实的需求,进而出现盲目选择、从众选择的现象;另一方面,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自主能力和约束能力训练,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制订计划能力。即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也因为自主意识、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其在后续学习中出现问题。

二、中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由培养专门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转变,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培养能够直接就业的技能型人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中职教育的工作重点,而进行中职学分制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中职学分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突破了课程与专业的界限,提升了人才培养类型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具有自主性、灵活性的学分制更全面地考虑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及时跟进行业发展动态,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总体来说,中职学分制改革不仅能够发挥学分制本身的优势,而且能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引导中职教育理念转向,促进中高职教育阶段间的衔接。中职学分制改革通过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进而实现了彻底的课堂革命,大大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由中职学分制改革所带动的教育资源整合与重构有助于引导中职教育者养成“以教促学、以评促学、以管促学”的学习者中心教育理念,为未来的学校建设与制度改革奠定理念基础。此外,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渐发展,如何促进中职与高职两个职业教育阶段之间的合理衔接将成为短期内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中职学分制改革将学分管理、教师辅助、学生自主的理念引入中职教育阶段,既有利于学习者提前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又有利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更好地完成教师、课程、教材、评价与考核等教学要素的衔接和融合,进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3.有利于学习者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因为全面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在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中职学分制改革能够在开发与引进更全面的教育内容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学习自由,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思维特征角度来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在个体身上独立存在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不同的智能组合将呈现不同的智能结构,而不同的智能结构将从根本上决定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因此,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因材施教,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学分制为中职学生赋予了更大的选课自由和学习自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分制能够进一步发挥其聪明才智,突出其专长;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通过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能够以兴趣为导向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量更具挑战性的岗位出现,这就导致用人单位更强调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智慧。学分制以丰富多样的选修课为前提,以区域优势和学校特色为支撑,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学情和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一种适应不同人的课程体系,能够在实现学生知识结构最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三、中职学分制改革的障碍

1.理念制约:标准化教学思想制约了学分制整体环境的构建。教育在文化层面上可以被视作一种主体性文化参与,思想理念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中职学分制改革,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学分制的核心思想,对如何实施形成正确的认知理念。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标准化教学思想影响,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始终难以构建。具体来说,在传统学年制教学中,教师主导了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在每一环节都有固定的学生群体、具体的课时安排、统一的考核标准。这种标准化、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具有可复制、易重复的特点。引入学分制,将完全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突破原有理念的束缚,转变教育理念,养成新的教育智慧,从而形成适应中职学分制改革的文化氛围、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

2.制度制约:相关制度不健全束缚了学分制的整体发展。中职学分制改革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是一项系统性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具体涉及学费收取、学籍管理、教职工人事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变革。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与普通教育并无太大区别,大部分地区仍按照普通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导致在学籍管理、生均经费拨款等方面对学分制改革形成了障碍。学籍管理方面,如果学生在三年的学习后没有修满学分,在为该生延期后办理毕业证等手续时往往与现行制度之间发生冲突,导致学生难以顺利毕业和就业。教育经费方面,如果学生提前修满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学校注册人数和对应财政拨款将会随之减少;而当学生三年结束后未能修满学分,则需要延长教学时限,增加教育成本。由此可见,与中职学分制相对应的经费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总的来说,由于中职学分制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真正实现学分制改革困难重重。

3.机制制约:缺乏支持学习者自由选课的整体运行机制。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参照高等院校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通常设置专业部作为二级学院,将管理重心下放,专业部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学生、教师均按部划分。随着中职学分制的推行,这一问题逐渐凸显。首先,由于实行学分制的选修课程需要覆盖更宽的课程门类,而单一专业基础的专业部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其次,由于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学校从降低意外事故、保障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多采用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约束。最后,学分制下的走班教学形式,使原有的行政班概念逐步弱化甚至取消,学生管理工作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各专业部在管理学生方面权责划分不清。可以看出,虽然中职学分制改革从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运行机制与学习者自由选课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4.平台制约:中职学校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实施空间受限。在传统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下,教学预设计是以学年为大单位、课时为小单位提前准备好的教学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流程。在学分制教学管理状态下,受教育者个性化学习计划和分散化选课的双重影响使得学校无法准确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同时,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条件,教学管理过程更加复杂。面对学生信息日益复杂化问题,学校需要通过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将教育者从繁杂的信息管理中解放出来。然而,由于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办学经费只能维持基本运转,无法大幅增加经费投入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导致其在学分制改革中的实施空间受到限制。

5.教师制约:缺乏足够多的能吸引学习者的教师资源。教师资源紧缺是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在中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中,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难以适应学分制要求。首先,中职学校教师已经习惯于长期采用学科型教育模式,多数教师只研究某个具体方向的课程或研究问题,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无法开展相关专业的关联课程教学。其次,中职学校教师较少开展科研工作,对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反应迟缓,因而无法开发出高质量的选修课,使得学分制无法真正落实。最后,中职专业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系统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往往凭借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展教学,而学分制要求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这与中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相适应。可以看出,中职学分制改革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做支撑,将难以开设能调动学习兴趣、吸引学习者的选修课程,更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四、中职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对策

1.局部渐进:通过局部试点实现部分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从思想观念到管理过程再到具体实践的一系列改革。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更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但对中职学校来说,学分制还是一个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的新生事物,需要经历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逐步完善和探索过程。因此,尽管中职学分制改革具有理论上的诸多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探索。为避免学分制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过程中难以开展、难以落实的问题,学校要配合地方教育部门以系统性思维进行设计,以局部试点逐渐推进,即可以在某个专业率先开展试点并以成功案例为参考经验稳步实施。

在选择学分制试点学校后,中职学分制改革还需要从三方面实现过渡:首先,在课程层面,优先从通识课程入手进行学分制管理,在引进与开发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后,逐步建立以学分绩点为核心的学生信息管理方式,为后期学生的选修课程和学籍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在教学组织层面,保留原有年级和行政班的概念,减少在改革初期因试点工作与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日常管理冲突问题,并以行政班为单位在每周固定的选课日组织开展选课走班作为补充。最后,在教师团队建设层面,选拔和引进一批兼具职业指导与学业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为学分制改革提供师资保障。总之,中职试点学校应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式,逐步完善选修机制,不断丰富选修课程,扩大自主选择范围,赋予学生在专业中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权利。

2.资源引导:构建学分制改革环境。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利用是中职学分制实现顺利改革的前提条件。中等职业学校从学年制向学分制转轨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以人、财、物为核心的资源环境和以政策规范为核心的制度环境构建,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环境配套改革,在学校各个层面、各个方面推进各种资源整合,重新调整和架构整个教学运行组织与管理系统。从资源环境建设方面来说,首先,可以吸引更多拥有行业企业经历的高水平技术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共同建立一支理念先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的同时丰富课程内容。其次,允许中等职业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开展指导和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改造,建设数量足够、规格各异的教室和实训室,配备足够的实训设备和信息化终端,增加图书馆藏书数量。最后,依托教师资源和信息化平台进行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引进,精简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从制度环境建设方面来说,需要建立起一整套支撑中职学分制实行的制度体系,内容不仅要涉及学生选修、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还要对中职学分制改革中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和整合统筹考虑,使得中职学分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具有向内的指导性和向外的适应性。

3.课程重构:保障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分制的基础是选课制,课程的质量与数量是影响学分制能否发挥优势的关键。课程作为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整体计划和具体安排,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价值导向、内容引领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学分制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程方面的自由选择性,但“选”往往只是形式,“课”才是核心。中职学分制改革如果仅仅在计算方法上把学年转换为学分,将学年制课程体系完整移植过来而不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将无法发挥其优势。因此,中职学分制改革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构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结构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优势,与学分制所要求的自由选修具有内在耦合性。首先,从设计思路上说,中职学分制改革可以秉持“底层共享、中层互通、高层自选”的理念,即不局限单一专业方向,打破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固化形态,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知识点和能力单元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模块化课程。其次,从具体操作上说,中职学分制改革进行模块化课程建设,可以在尊重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及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相关主题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重构。最后,从质量管理上说,在中职学分制改革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中,要夯实必修课的质量管理,开发具备灵活“抽离”和“嵌入”功能的选修课程模块,使得不同性质和功能的课程模块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合,更好地满足学生兴趣多样化需求和教师教学灵活性需求。

4.行为塑造:从外围到内部促使学分制的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必定是一场长期性改革。严格来说,学分制与学时制不同,前者源自近代高等教育率先取得发展的欧美国家。我国作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型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学年制或以学年制为主体、学分制为辅助的学年学分制。因此,要实现学分制改革需要从学校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投入、教学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切入进行配合性调整,即需要从外部切入,最终在内部引起改变。这为中职学分制改革从外围到内部的形式推进提供了思路,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对于整个中职学分制改革来说,是从外部环境到内部体系的渐推式改变。中职学分制改革是在政策导向下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根本性变革。落实到每一个相关单位,必须要在接受国家号召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真正将中职学分制改革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从外部行为到内部理念的递进式改变。由于受完全学年制教育体系的长期影响,中职学生对学分制也需要适应过程。可以从学生更感兴趣、更便于接受的第二课堂开始,将学生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比赛、校园文化活动等所获得的成果与学分结合,让学生逐渐习惯自由选择课堂并量化为学分予以保存,教职工逐渐掌握各类学分认证、转化流程和标准,进而适应学分制的各种运行,并形成自主选课、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总之,中职学分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需要以外部力量进行赋能,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形成内部认知,使得中职学分制改革具有持久的动力。

五、结语

职业教育的生命在于质量,如何通过对教师、教材、教学等教育要素进行改革以建设有质量、有成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职业教育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从教学制度中的教学管理制度入手,通过对学分的赋予、交叉、加权、积累等措施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多层次、多维度管理。它是一种人才培养观念变革,有助于中职院校认识和理解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它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具体涉及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环节的调整与优化,需要系统考虑各个相关环节,解决相关制度之间的匹配和协调问题。尽管中职学分制存在一定局限,当前也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发展障碍,但随着对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改革的逐步推进,必然真正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分制中职改革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改革之路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改革备忘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改革创新(二)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