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越
近几年,我国的零工经济发展迅猛,从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零工经济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可知,2021年中国零工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零工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9780亿元。同时,随着斜杠职业、U盘式就业、分时就业等多样化就业形式层出不穷,职业跨界能力成为未来就业市场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教师队伍是教育第一资源,探索如何跨界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为应对未来就业市场新变化、培养零工经济所需的合格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提质培优”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探索,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均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升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国内双循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深化教育合作交流、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助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提供了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技术技能支撑”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更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职业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回应和满足多层次、多类型、多样性技术技能教育的需求,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国际供给能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由“跟跑”到“领跑”,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满足中国职业教育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期待的时代责任。
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的深度变革,各种新旧岗位、新旧职业更替速度加快,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以零工经济、共享用工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型就业方式也层出不穷。劳动者可以根据喜好、报酬和时间等个人因素选择直接与市场对接,在多个企业、多个项目中来回穿梭进行自我劳动分割,劳动者的个体价值得到深度的挖掘和最大化体现,雇佣与企业分离、岗位与企业分离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形态和用工模式,“劳动形态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富有自主性、智慧性和创造性”②。面对职业内涵、职业门类、岗位形态、岗位需求等不断发生的深刻变革,不仅需要教师个体主动或者被动自觉接受职前、职中和职后的全职业生涯培训与学习,进行知识技能改造或升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加需要依靠团队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更好地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迎接即将到来的就业大变迁时代,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后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不断深入融合,各类市场要素和资源不断被重组与聚合,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或突破,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跨界融合创新成为数字经济创新的典型特征,也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许多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数字链接能力,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跨界融合、转型升级,对跨界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兼具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跨界是其本质特征,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环境的熏陶、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以及优质的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帮扶,充分赋予培养对象跨界能力。同时,随着“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职业教育体系的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其他教育类型的衔接渠道越来越融通,也充分体现了培养体系的跨界性。这也就决定了必须组建跨越教育界与产业界、职业界与教育界等多主体融合、开放性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来共同提供职业教育所需要的资源,共同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内在规定,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团队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崇尚高尚师德师风,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六有”大学生和“四有”好老师,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坚持创新探索,扎根中国大地,辐射国际,通过理论性原创、变革性实践输出中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聚焦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共性因素,提炼总结团队建设探索中的有益要素,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和理论优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自我学术主张”,打造凸显中国特色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紧跟国际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产业变革,从全球视野,立足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对接,引入国际先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参考国际产业价值链的特征与需求,结合国情、省情、区情、校情和学情等进行本土化改造,在中国语境下凝练输出中国产业标准、发展路径、发展范式等,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国际产业转型发展,满足中国对外合作交流等的需要;针对尚未成形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要积极输出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和中国做法,把握中国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主动权,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支持我国在国际秩序调整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和先决权,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回应全球产业需求的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团队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媒介作用,打破学校、企业、产业、教育和创新的藩篱,推动“四链”在国家层面的科学布局、精准规划和深度对接;聚焦区域内产业形态、区域文化、专业特色等,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成为区域发展的“创新源”“人才 库”“领头雁”。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联合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等,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共同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实验室等,以国家级“平台高地”为重要载体,以国内外重点项目、重大需求为引力,发挥团队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多方主体深度绑定和相互依存,吸引更多产业要素集聚,发挥人才聚集势能;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需要,根据区域自身优势产业、特色定位和发展规划,明确团队发展定位和发展特色,助力打造类型化、特色化区域平台,形成区域平台矩阵,以平台实现区域内多方资源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和多维联动,通过不同的要素组合、产业聚集和功能聚合,形成区域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发挥团队集群合作优势,围绕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展集产学研创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发挥团队制度先行优势和机制创新优势,以自身示范样本引领价值为依托,借助“平台高地”建设赋能,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
在宏观层面,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创新举措,发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国内国际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撑国家战略发展和服务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成果、方案和制度等,树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职业教育新理论、新范式、新模式、新生态,提高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教体系中的话语权,着力打造凸显类型教育本质特性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示范样板”;在中观层面,通过聚焦国内外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化国内外区域一体化合作,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挥团队示范带动作用,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式发展,提高团队的区域适应能力、响应能力和带动能力,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树立团队品牌和提升团队认可度,着力打造凸显特色性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区域示范样板”;在微观层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体系等,发挥团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成为行业企业标准、技术技能改造等方面的示范引领者,树立个体自身价值品牌,提高个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凸显先进性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个体示范样板”。
1.加强顶层设计,设置准入门槛。首先,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团队目标、使命等进行顶层设计;实施团队人力资源盘点,对所需要的人员地域结构、技能结构等进行全盘规划。其次,利用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提高入口的针对性,以满足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和校企深度融合要求为根本,树立团队所需技术技能要求和标准;利用职业共生提高入口的适切性,在保证选拔性的基础上,按照共益性、分享性原则,尊重个体自主选择权和发展权,进行团队定位和角色分工,提高团队外部吸引力;利用职业培训提高入口的终身性,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按照长期性、发展性等原则,提升团队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以个体发展提升促进团队整体实力发展。最后,明确团队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对团队章程制度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增强团队吸引力和向心力,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2.提升技能素养,提高协作水平。首先,梳理团队个体能力、技术领域、资源储备等,根据个体资源禀赋进行差异设计和分工,开展多元角色规划,实现成员多元发展。其次,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利用学徒制、“传帮带”等方式加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掌握企业技术开发所需的技能,提高个体技术技能水平和素养;利用“零工经济”“共享员工”等方式开展校企技术创新、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吸收、学习和掌握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个体关键技能改进、创新与升级,通过学、用、产、研逐层递进方式提升成员技术技能水平和素养,实现迭代优化和进阶提升。最后,以团队为纽带,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团团协作、校企协作、校校协作和国国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3.塑造共同愿景,实现互利共赢。首先,鼓励团队成员结合自身发展,形成清晰的、持久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个体愿景,引导个体愿景与个体现实对照分析,激发个体潜能,规划个人发展生涯;在正视、重视和尊重团队成员个体愿景的基础上,对个体愿景进行观照和统摄、凝练和提升,协调分歧、加强认同、同步整合,打造形成团队的共同愿景。其次,在充分尊重个体愿景的基础上,发挥团队愿景的聚合作用,缩小个体愿景与团队愿景的差距,增强个体愿景与团队愿景的趋同,提高个体愿景与团队愿景的相容性和契合度,最终实现个体愿景与团队共同愿景同频共振。最后,将团队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寻找团队各方共识点,凝聚各方共益点,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尊重各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按照参与主体对团队建设成果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划分和享有,实现团队利益表达制度化建设,利用利益整合更好地实现利益分享。
1.跨界组队,打造无边界柔性团队。首先,突破单一组织边界和范畴,跨越不同的职能部门、学校、企业和国家遴选团队成员,实现不同组织之间成员互兼、互派、互用;打破单一专业局限性和路径依赖性,实现成员之间知识、技能、职能背景等互补,打造异质性团队;打破单一用人方式,采用短期化、灵活化、项目制等多元化组合方式,以任务为中心实现人才快速聚合,实现人才在流动中成为优化配置的高价值资源。其次,突破成员单一角色边界和团队物理边界,以“零工”方式与多主体开展跨界链接,突破时间、空间、地域和组织的束缚,以多任务身份和多团队成员身份参与多个项目、多个任务和多个活动,提升成员的跨界能力。最后,减少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构建扁平化结构,实现去中心化的多节点互联,成员共享决策权和知情权,提高团队快速响应性和灵活应变能力。
2.跨界学习,打造价值共生自治团队。首先,团队成员不仅要通过自主学习、培训等方式开展横跨教育和行业的跨界学习,提升个体资源储备;成员之间还要通过交往互动、互惠配对、互帮互助和交流分享等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与外部团队、行业企业、学校等主体建立连接,促进成员共同提升,实现团队整体受益。其次,寻找价值共创契合点,了解各方价值诉求,明确各方角色作用,构建价值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协作、角色互换、边界渗透和快速匹配,通过多主体协同或合作共创价值,实现各方价值主张。最后,提高成员自主权和自觉性,形成自我驱动,实现个体自治,同时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围绕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协同发展,形成跨职能、互嵌入、多主体的赋能团队网络,构建起权责平衡、环节畅通、协同有序的高效团队治理局面,实现价值的共创、共享和共赢,促进团队的自驱动、自演进和自优化。
3.跨界融合,打造兼容并蓄团队文化。首先,尊重和包容个体异质性,增强信息沟通,促进情感交流,协调相互关系,提高团队成员交流合作强度和频率,提高彼此的信任度,营造民主、宽容的团队氛围,实现团队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促使参与主体具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契合度。其次,建立常态化的团队交流平台和常态化交流机制,维持团队冲突水平,鼓励建设性冲突,激发个体自主性和团队创造力,实现从个体竞争和自利到团队共生互助。最后,进行团队文化适应性重构,整合文化资源,将行业、产业、企业特色文化和地方区域特色文化融入团队文化中,挖掘团队文化因子,打造特色团队文化,利用学习培训、媒体宣传等方式,不间断地同化与顺应,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以文赋能。
1.遵循创新规律,实施开放式创新。首先,发挥成员个体才能和创造力,尊重个体创新行为,认可个体创新劳动价值,鼓励个体自动、自发、自觉、自为创新行为,营造宽容、自由、容错和活跃的团队创新氛围,协调好个体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行为的关系,实现个体创新行为与团队创新活动协同共进;鼓励成员以项目或任务为中心,组建与其相适应的小型柔性项目或任务小组,以多元角色身份,采用迭代创新模式,进行个体创新能力迭代,形成多个小团队并行发展,实现创新的多点突破和整体迸发;坚持创新式学习,遵循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以成员个体创新为支点,进行校企教师、团队教师相互学习,减少知识缺口和知识势差,实现创新知识融汇、共享和迸发,开展团队螺旋式上升的渐近式创新能力培育,提高团队再创能力,以学习导向提升团队整体持续创新的能力。其次,寻求资源能力互补合作主体,提高多元主体的互动和整合水平,根据参与主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配创新资源,通过多主体在线协作、多角色协同实现创新活动由“单一生产”到“多元耦合”,最终达到“群体创造”。最后,构建创新网络,破除组织边界、行业边界、地域边界和国家边界,构建去中心化的多节点分布式创新网络,通过互为主体性联结与分析、跨界与协同及同构与异构,实现创新网络整体增长力重塑,形成多方共赢且自我增强的创新自循环网络,最终实现由“创造性模仿”向“突破式创新”迈进。
2.开展精准激励,提升服务能力。首先,针对个体需求差异,制订个性化激励方案,并根据个体角色定位、职业发展阶段等动态调整。建立激励菜单,采用分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方法,创新绩效评估、角色激励等定制化激励策略,加强激励的针对性、精细化和精准化,实现激励的最优解。其次,整合个体激励要素,优化激励要素序位结构、类型结构,创新激励组合方案,打造包含多角度、多类型、全方位及多要素的立体化团队激励制度,创设团队激励氛围,实现成员分类、分层、分阶段、分方向的激励需求与团队整体激励在共享、补充和交互中达到激励帕累托最优。再次,团队成员要将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追求,提高社会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团队要明确各方职责和行动指向,鼓励成员通过跨界性社会交往来加强团队和外部的链接、交互与调适,提高团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双向共赢。最后,将社会服务内化成为团队的一种常态化、内生性价值追求,与团队其他职能对接与耦合,以提供实质性社会生产力回馈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多向度的、伙伴式的合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变革,增进社会福祉。
3.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命运共同体。首先,依托专业,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利用订单班、产业学院等多样化形式开展人才培养,缩短校企磨合期和减少培训投入成本,提升人才培养效能;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将企业技术需求与团队成员专业方向和优势进行关联匹配,利用兼职、长期派驻等形式进行企业技术服务咨询,助力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活动,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其次,瞄准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与企业联合积极开发新职业标准、新技术标准,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共同培育新技术人才,服务新产业发展。再次,建立校企利益互偿分配制度,通过内部合伙人、订单培养等方式将团队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扩大双方共同利益,尊重双方核心利益,弥合双方利益差距,以利益互偿促进双方合作良性循环,实现企业与团队共同发展。最后,积极引入优秀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与团队文化相适应、相融合,通过打造器物环境、文化沙龙等方式,畅通人文交流渠道,加强人文互动,通过制度化互动及内化机制,将优秀文化内植、内化到成员职业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实现双方心理和文化上认同与融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探索建立校企融合的职业教育类型性文化。
1.打造专业品牌,发掘溢出价值。首先,团队成员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地累积、深耕,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形成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个性化的标签和品牌,如企业名师、技能名师等,提升个人价值;打造团队专业能力矩阵池和专业品牌矩阵池,塑造团队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定位,提升团队品牌影响力,避免团队品牌形象的同质化。其次,立足并深化成员个人品牌效应,清理个人能力边界,通过开展创新创造、进行社会服务等方式发挥个体优势资源,提升个人影响力,实现个人价值溢出;以社会服务为价值依托,通过横向跨界拓展和纵向延伸渗透,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换与扩散、流动与积累、创造与分享,通过价值链分工与产业传导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在占领或引领产业头部领域发展变革中实现团队价值;以高品质的价值提供者、分享者、引领者的角色身份,通过有效的群体连接,构建起个人或团队私域流量池,在价值互动、价值分享、价值共创和价值转化中,提高服务对象对团队的粘连性、认可度和认同感,打造多方协同互动发展,实现多方价值共赢。最后,寻找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平衡点。以个人发展支撑团队发展,以团队发展增加个人发展的附加值,实现两者相契合和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2.输出标准方案,提升辐射引领力。首先,在结合自身专业(群)特点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不断践行、落实和完善国家标准和国家方案,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担当及更高的站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急需领域,提高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具有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中国方案;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凝练区域发展特色和发展需求,通过与国内外的区域联合体的协作,形成区域地方标准和地方方案,发挥地方标准和方案技术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国内外区域之间全方面、立体化、标准化合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区域样板;在坚持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国内外校际合作,推动校本标准和方案与不同团队、专业和院校的对接、互选、互认。其次,在总结、凝练、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带动周边团队、学校、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通过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迁移、适用与转化,产生深度的引领价值;以自身示范成果为基础,以示范对象的需求为起点,采用示范试点、工坊等多样化组织形式,提高对外联结的组织化程度,打破组织边界,推动资源聚集和共享,以点带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团队成为职业教师团队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拓展辐射引领范围,提高团队的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后,对示范辐射工作的内容、标准、工作流程等进行规划和设计,构建示范辐射工作常态化机制,着眼于示范引领能级和效能提升,构建由单方引领到多方参与进而大众认同的示范辐射体系,体现团队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与独特价值,实现示范引领的价值彰显。
3.加强国际交流,构建合作生态。首先,建立国际交流联络点、办事处等窗口部门,合理分配国际交流合作多方主体利益,通过分步骤、分阶段的有序合理推进,实现国际交流合作常态化;依托所在专业和院校,发挥团队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咨询、中介等窗口作用,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技术合作等,推动校际深度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引入和实施国际化教学,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海外学习交流,开阔师生国际视野,提高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其次,通过人员互访、文化交流以及开发国际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等方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和全面性的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国际交流合作从追求数量增长到追求质量实效、从单方吸引借鉴到双向平等互学互鉴,探索一条高端化、精品化和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最后,对接国际行业岗位标准,提高课程资源、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通用性和公认度,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标准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互通互选,推动职业教育在减贫脱贫、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公平正义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不同国家之间互联互通,构建职业教育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生态。
1.加强科学管理,实施多维度综合评价。首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团队成员的个体成长发展规律,在个体持续性成长发展中实现个体需求的差序化满足;将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等外部劳动力市场纳入管理视角,探索平等的、多中心、非标准化和网络化的自治自主管理模式,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层次、分类型、多元化的跨组织管理。其次,构建以增值评价为主体,以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为辅助的平衡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形成类型化、层次化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团队评价标准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团队教师有序进出、均衡发展;结合团队工作情景和项目要求,重视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均衡性赋值,灵活采用“净”效能评价、项目打包评价等评价方式,引导个体发展评价体系与项目建设成效、团队建设整体效能评价体系相互补充和互相印证,实现个体发展与项目建设成效、团队发展深入协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收集包括学生、同行、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在内的评价数据信息,形成“政府—高校—团队—企业—社会”多方评价格局,捕捉团队和个体真实境况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对数据的内在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发挥数据预测、反馈和决策功能,形成个性化专业发展测量与评估改进方案,为团队和个体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最后,重视结果反馈,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个体大胆创新,将短期行动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克服短期性、投机性倾向,引导个体安心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为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2.尊重个体诉求,探索多通道职业发展。首先,尊重个体比较优势、实现职业生涯层级跃迁等合理诉求,提升其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注重个体“自主意识”的觉醒,提高个体自主决策权和团队管理参与度,使其在职业发展建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反哺团队协同合作;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制定团队收益激励管理办法,引导、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社会兼职、知识产权转让等获得合法报酬,实现优绩优酬。其次,结合1+X证书制度,形成横纵结合的教师职业发展通路,建立分类型、多层次的任职资格体系;围绕师德师风、协作共同体、国际交流合作等基本任务,形成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发展类型的教师专业标准,引导教师从外显性增长转向关注软实力的内在能力提升,具备更高的“双师素养”。最后,根植教师职业情怀,坚定教师职业理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构建道德素养模型,形成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
3.制定发展规划,设计培养路径。首先,根据能力图谱和教师画像,结合个体发展倾向,理清职业发展阶段性目标,形成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不同角色、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教师胜任素质或任职标准进行梳理,形成教师职业发展路径能力发展图谱,为教师个体准确定位自身发展层级和明晰发展目标提供阶段与层次的发展指引;利用数字技术,结合教师专业技能、科研成果、性格特征等构建教师画像,形成个体标签化体系,为进行自我诊断与分析、教师团队预测、表征和分析教师行为以及开展循证管理提供依据。其次,设计类型化职业教师培养路径。坚持校企协同、德技并修的原则,突破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式方法,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逻辑、专业特色和团队特点分类别、分层次和分方向系统设计类型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培养路径,助力教师素质养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专业背景、职业背景等设计进阶式、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开展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实现资源精准配置,助力教师道德情操、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跨越式提升,形成团队常态化学习培训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培训实质效能,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终身成长的良性循环。最后,凝练团队培养特色,构建区域教师培养协作体,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国内和国际合作,引进和输出国内外职业教育培养培训新理念、新方法,形成教师培养培训新高地,引领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化发展方向。
[注释]
①任佳萍,倪好.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与路径探索——2020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21(10):18.
②纪付荣,王建良,李海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背景下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评论版,2021(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