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其中,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陶冶国人情操、承载历史、相辅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中国的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乐器类、声乐类、曲艺类、戏曲音乐这几类,而《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一书则带领广大读者走进传统乐器的大家庭。
《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白雪)。白雪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活动策划人,即兴钢琴弹唱、编曲导师,作曲硕士学位,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北京市学校传统文化促进会成员。其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洛阳诚信日之歌》《青春有你》《Whenthebreeze》《夏》,戏曲音乐剧《潘金莲》《红色木棉花》《九鼎歌》等几十部,曾荣获文化部“梨园杯”音乐新作品奖等多种奖项;音乐、文学作品在 《教育家》《善卢新茅》“中国知网” 等书刊、媒介发表。《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将民族乐器分为弹拨类、拉弦类、吹管类、打击类和民乐合奏类5 大类、21 种。作者力求用简单优美,又略带风趣的语言对每一样乐器的起源、发展、特点、代表曲目做了描述。其中每种乐器再分别推荐1 至4 首具有代表性的弹奏乐曲,人们只需要拿起手机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便可聆听欣赏,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直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心情。该书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将民族乐器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读者可跟随书中文字,翻开尘封的礼乐华章,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聆听精选名曲打开穿越时间的大门,对话古今;了解民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出的火花,看古老的乐器如何发出新的嫩芽,重现生机。
我国众多形式的传统文化中,音乐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在早期已经发掘的文明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笛、哨等吹乐器以及钟、鼓等打击乐器的身影;从先秦时期到东汉时期,礼乐制度建立并进一步发展,也使乐器发展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编钟、编磬等一些大型乐器。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琴、瑟等多种弹弦乐器,并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魏晋到宋元时期,中原王朝和周边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器乐交流也进一步增多,中原地区许多演奏场合都能够看到胡琴、琵琶等乐器的身影。不仅如此,戏曲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得到发展,使乐器的使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马尾胡琴等弓弦乐器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明清时期的音乐形式更加多样化,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更多,乐器种类也是最多的。从我国乐器发展历程来看,其历史非常悠久,传统乐器则被视作我国传统音乐的根基。要多了解音乐,就要多了解传统乐器。《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一书的内容就是一场乐器盛宴,作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传统乐器的魅力。
当前已经是融媒体时代,融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媒体资源的通融、兼融、互融、共融”。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促使中国传统乐器在融媒体时代展现其魅力。笔者根据《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介绍的乐器特点,结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从五个方面提出扩大传统乐器影响力的建议。
一是利用融媒体平台大力传播我国传统乐器文化。年轻一代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市场经济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加上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已很难获得年轻群体的青睐。如要提升传统乐器的影响力,就要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创作年轻群体喜爱的音乐。演奏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录制自己演奏传统乐器的过程,进行技术处理后,再将视频上传至融媒体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传统乐器演奏的曲目。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受众群体的数量非常庞大,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传统乐器的影响力。如果利用融媒体直播平台展示传统乐器制作和演奏过程,则更加生动、直观地将传统乐器展示给了广大受众,便于受众了解乐器知识。此外,也可以搭建平台,借鉴网络中流行的宣传方式,并设置相应的奖励,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提升受众的参与度。
二是利用各种媒体节目提升对传统乐器的关注度。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节目的形式、内容已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时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各类新式媒体的出现,电视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而要对电视媒体进行改革,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我们应利用这些电视媒体节目多展示传统乐器,将传统乐器和电视竞演等相结合,以提升传统乐器的影响力。如由山西卫视和广东卫视联合制作、深受受众喜爱的传统乐器节目《国乐大典》,多位国乐高手一起竞技,演奏了许多受众喜爱的国乐作品。这种创新的演奏形式给受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这类传播方式不仅深受受众的喜爱,也促进了我国传统乐器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为众多传统乐器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此外,还可以通过影视剧传播传统乐器文化,尤其是在一些古装剧、宫廷剧中,多加入传统乐器元素。如果在这方面进一步挖掘,使更多的传统乐器在电视或者电影节目中得到展示,不仅可以发扬传统乐器文化,也将提升影视剧的观赏度。
三是充分发挥音乐广播的作用。广播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大众媒体,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到了融媒体时代,广播在许多受众群体那里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要继续发挥广播的优势,使其成为传统乐器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优质的乐器音乐进行筛选与包装,借助新媒体技术,给广大听众带来更多新鲜感,获得他们的认同,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首先要利用好主持人资源。主持人在音乐广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融媒体时代,音乐广播主持人也需要重新定义角色。传统的音乐广播主持人都是以声音的形式和听众接触,而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人形象则发生了变化,对主持人个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外在形象要端庄得体,尤其要在听众心中形成饱满且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要深入挖掘主持人资源,使其成为开发传统乐器商业价值的重要突破口。其次要灵活运用粉丝经济。传统的音乐广播也和听众互动,其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丰富音乐节目的形式,但到了融媒体时代,广播更需要多和受众互动,需要借助和受众的互动进一步带动粉丝经济。这样既能够提升广大受众的忠诚度,也能够提升受众对音乐的参与度。在设置具体节目时,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描摹受众群体的画像,并在互动语言方面进行创新,使互动交流更具有针对性。
四是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这种模式已经在学校普遍应用,从当前网络公开课的现状来看,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有充足的师资,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网络传播课程。有互联网的地方,人们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的专业教育,广大受众都能享受到这一教育资源。传统乐器文化的传播普及,也可以借助网络公开课来具体实施。首先,音乐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提前录制演奏传统乐器的视频,再将视频分享到网上,从而使广大的网络用户能及时了解和学习乐器知识。此外,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有许多互联网平台陆续推出了一些音乐教学栏目,邀请相关人员分享音乐知识,并通过网络互动量与浏览量来获取相应的收益。相对来说,这种互联网平台分享的乐器知识,专业性并不强,但许多社交媒体采用了形式多样且诙谐幽默的宣传方式,因而也会吸引部分受众观看。如一些传统乐器演奏者或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经常会通过这种形式来传播乐器艺术。虽然有部分自媒体工作者是基于利益驱使来传播宣传乐器的视频,但这些做法客观上促进了传统乐器艺术在社会上的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乐器艺术,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学习传统乐器,促进传统乐器文化在融媒体时代大放异彩。
五是其他创新策略。首先要建立传统乐器数据库。传统乐器承载了传统文化遗产,有许多乐器现在已经非常罕见,因而可以收集相关资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再利用数字技术将其转化成为图像、视频等资源,通过媒体传播给广大受众。要加强传统乐器数据库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便于及时维护和更新数据库,重点是采用现代技术实现传统乐器的创新传承和保护。其次是移植曲目。所谓移植曲目,是指将原本非音乐领域的演奏技巧、方法都运用到音乐演奏中,从而推动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在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乐器也会得到继承和创新,而移植曲目策略也有利于传统乐器的发展,但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结合音乐界移植曲目的发展趋势,更多受众开始寻求视听感官刺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促进传统乐器的发展,则可以选择当前在受众群体中流行的音乐进行曲目移植,再通过综艺节目、微媒体这些载体推送给广大受众,从而提升各类传统乐器的表现力。
近几年来,敦煌的古乐、西安的鼓乐等传统乐器已经先后在奥地利这一“世界音乐之都”奏响,从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因此,随着文化部门对古乐器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传统乐器出现在人们面前,加上融媒体强大的宣传力,会使中国传统乐器声音的传播范围更广。白雪在《鼓瑟吹笙 中国乐器寻珍》一书中将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一一介绍给了广大读者,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乐器有了更多的了解。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许多乐器知识,并在介绍乐器的时候配了许多插图,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这对传统乐器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