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探究

2022-03-03 00:43董晓鑫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语文课程双减

董晓鑫

(江苏省泗洪县衡山路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900)

前言

“双减”政策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但如何创建高质量的语文素养课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将语文课堂内容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从形而下的知识、技术层面,升华为形而上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深刻领悟,已是如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无法逃避的现实困境。

一、基本内涵与类型的介绍

(一)基本内涵

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从八个方面、含三十个要点对“双减”政策进行详细部署,有思想、有原则、有目标地减少学生作业,整顿校外学科培训机构,为群众构建良好生态,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传统文化是前人所创造的东西,传统文化随着历史推演而逐渐积累,最终沉淀表现为不同文化成果和各类文化形态。对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甚至是更早。语文课程资源在广义上是指在所有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语文课程资源仅指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学习要素。这些要素不仅与语文课程教育相关,而且是实施语文课程教育的必要且直接的条件。

(二)运用的类型

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核心课程,扮演着文化传承的载体,语文教科书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部编版语文教科书更加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主要表现在文章编排和内容选择上。本文针对语文教科书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分成以下三类,以便开发和应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1.精神内核类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优质的华夏民族精神内核,该部分从爱国精神、人文情怀、仁礼美德方面分类阐释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1)精忠报国、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在语文课程教育中最核心的文化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从初中六本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早期文化作品《诗经》、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新时代下的现当代作品,从没有绕开过培养学生爱国精神这个情感目标,其中流淌出千年来中华民族先贤们精忠报国、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已然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直前的坚实信仰。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君子之气。真正的君子,既有像天那般的广博胸襟,喷射出坚劲与强健,又能像地一样淳厚仁德,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体认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章节弘扬这种文化精神,例如《秋天的怀念》《白杨礼赞》《愚公移山》等文章,都强调中华儿女应秉持刚毅坚卓、发奋图强的品质,这对于当今一些抗压受挫能力较差的初中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3)孝亲敬长,由己及人的仁礼美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学习如何做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教会如何做人为基本核心,初中语文课文中《论语十二章》《背影》《送东阳马生序》《藤野先生》等篇目,都强调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传统道德规范。2.地域文化类型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特色,不同地理区域的建筑风格也各有不同。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各地域地理特点及其名胜古迹,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不同时期的景色变化进行描绘,展现出琅琊山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出作者与民同乐、寄情山水的乐观旷达;而世界桥梁史的奇迹——《中国石拱桥》、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记》等文章有利于初中生掌握相关的古代建筑知识。3.社会习俗类型中国的社会习俗,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成分,也囊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要素,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特性。比较常见于中华民族习俗的饮酒文化,也承载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功能。例如九年级上册课文中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的意象承载着苏轼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刘禹锡所做《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用酒以解诗人与故友的壮志未酬之忧。

二、开发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要求

语文课程是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核心课程,语文课程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天然优势,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使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其应用策略,都应融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以达到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一)对彰显其民族性的要求

语文的工具性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侧重于体现在民族语言形式层面,不仅主张学生热爱民族语言文字,而且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创作与学习,在生活中也要运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人文性侧重于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传统文化内涵层面,发挥语文课程丰富的精神内核作用,让学生透过汉语言文字的浅层,深层领悟其背后所饱含的民族情感、民族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理思辨能力与思维的全面性不断得到完善。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点。没有脱离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脱离人文性的工具性,在语文的学科基础性地位上,既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又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但目前的语文课程学习现状就是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过多注重语文基础运用的工具性,刻板单一地剖析字、词、句、篇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不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核。其实只有二者和谐统一,将思想内容与语言和文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中开发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旨归。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中尤其应该协调好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应当做到在指引学生把握基本文学常识及文章理法的前提下,让学生真切体悟到作者的品格与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高洁积极的人生信念的目标。

(二)对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信。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离不开汉语言文字自信,汉语言文字自信的提升程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每个中华儿女体内都流淌着家国血脉,其根源所指,就是先辈们艰难竭蹶五千年缔造的文化传统和流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汉语言文字,对本民族文字自信,是对先辈们艰苦卓绝精神的敬意,也是对中华民族百年来受尽外族怨恨指责、侮辱糟蹋的铭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会让今天的学子发自内心地爱国,从而提升民族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在提升初中生的汉语言文字自信的基础上,提升初中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进而完成初中语文课程目标。

(三)对开阔学生文化视野的要求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选取上要有大文化、大语文的观念,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历法、科技、医药和民俗艺术等传统文化要素和基因都应有所涉猎。语文课程内容的系统编排,需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入点的深度及范围的广度,引导学生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双管齐下,真正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改变对中华传统文化零散、肤浅且模糊的认知,上升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系统、全面且深入的领悟,实现开阔文化视野的最终目的。

(四)对重构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要求

文化教育是以实现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提升与重构为最终目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层的教育内容,指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字里行间浅显易懂的基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层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哲理内容和思辨思维。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常识基础,更要引导初中生用心体会文言古语的隽永深刻。初中生浸润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会不断内化、积淀为高尚的精神品格,形成受益终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对我国节日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有的学生认为过洋节是一种光荣的事情,而对我国传统节日不够重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融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蕴含着感人的故事,体现了人物的优良品质。比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义士介子推。相传,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仍不愿为官,躲避到山里。晋文公命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讲解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人物的优良品质,以此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四、开发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思维,合理定位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功能

“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要求使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旨在培育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点、鲜活民族之魂的中国人,这就决定了必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纳养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力量之源,为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应以语文教材为切入点,语文教材是承担语文教学活动至关重要的载体,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必须优先利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牢牢把握初中语文教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常知识,深度探寻初中语文教材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规范语文教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编排。

(二)以古鉴今,吸纳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精华

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不断发展,最终形成适应华夏民族身心发展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的精华浩如烟海,囊括了古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制度、教育习俗和教育行为方式等一系列教育理论。蒙学、初中和大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循序渐进,且“知行合一”的教育内容贯穿其始终,具有科学性。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关注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传承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总结提炼的教育原则、思想、方式方法。阅读本质上就是一种“感知”,将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通过审美鉴赏显现名著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经典名著的鉴赏重点应放在揣摩人物形象、作品语言、行文结构与文本风格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与发现文本的美。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都需要运用审美鉴赏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中的审美意境。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学生的审美鉴赏需要掌握这样一些知识:内容理解与概括、主旨情感把握、行文线索梳理、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手法活用、描写方法作用等。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标准后,就能与作者达成更高层次的心灵默契,运用语言鉴赏美感元素,可以给名著阅读带来综合、开放、多元的体验。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发挥其独特意义和示范价值,将课内阅读的鉴赏技能合理迁移到名著阅读中来,在阅读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教师在由浅入深的步步引导中教会学生分析、梳理、综合、提炼、概括。如在导读《朝花夕拾》时,教师可以勾连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精读课文,梳理鲁迅先生成长及求学经历,认识其思想转变历程,思考促使他成长的因素,这样有助于疏解学生对于鲁迅作品的畏难情绪。鲁迅笔下的寿镜吾、长妈妈、藤野先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综合描写语句,分析学习人物刻画方法,进而提炼人物评价的方法。这几篇作品还涉及教育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相关内容,思考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会激发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兴趣,进而产生阅读动力,训练思维能力,提升审美修养。

(三)观照现实,完善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

内容的评价通过分析历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课标中推荐了大量的古诗文篇目,但并没有被全部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标中的一些古诗文篇目旁标注着“不必都编成课文”,这直接导致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中,更多只是考查初中生对教材背诵篇目的掌握情况,忽略了课标里其他优秀古诗文篇目的学习。结合当下中考制度的改革,同时发挥中考的指挥棒作用,建议中考语文卷的命题范围囊括课标里其他优秀古诗文篇目的考查,真正落实初中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教师可以“中西方节日文化知多少”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首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社区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资料;其次,教师按搜集到的资料内容将学生分为传统节日小组和西方节日小组,在班里进行演讲比赛;最后,小组成员列出自己知道的、喜欢的节日,然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每一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发言,陈述自己小组的观点,对喜欢的节日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掘出很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继而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活动。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举行诗歌比赛来纪念屈原。学生可以创作诗歌,也可以搜集一些自己认为优秀的诗歌。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这些诗歌汇编成册,作为班级诗集存档。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鼓励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四)创新发展,促进传统与现代实际的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思想道德观念——仁礼美德、爱国精神等,在中国农耕文化时期发挥了凝聚力量、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作用。在信息高速发展、思潮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核与当下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其不断迸发出蓬勃的道德感染力和民族感召力,这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创新发展,促进传统与现代实际的理性结合。针对当下有的初中生缺乏责任感,追求“躺平”生活的不良现象,初中语文课堂应多融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让初中生浸润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受益终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为了更好地与课内单篇阅读形成互补渗透之势,教师需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立体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是一种泛在能力,对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都有不小的意义。阅读能力的培养,既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又需要从局部到整体,所以教师既要能够站在宏观角度,又要能够聚焦微观,在转换与整合之间,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肩负起的一种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语文课程双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