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国内实践案例

2022-03-03 14:18吴晓悦胡银环朱西敏李得和张泽苗
中国医院 2022年2期
关键词:精益负荷途径

■ 吴晓悦 胡银环 朱西敏 李得和 张泽苗

目前国内医生工作负荷较重,但与此同时医生还在重复着许多可以避免的工作,如手写病历等。提高效率以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无论是对医生身心健康还是对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内部管理等都有着重大意义[1]。在这方面我国部分医院先试先行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其具体经验和措施值得借鉴。本研究将基于多个案例,从微观视角探索改善医生工作负荷的途径,总结其中经验,为我国改善医生工作负荷提供思路。

1 研究设计

1.1 改善医生工作负荷途径

本文中的途径,不仅涉及到医院各部门,还涉及到医生、护士、管理人员等多个主体,包括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力资源等管理,是指在改善医生工作负荷的实践里形成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总和。本文具体归纳为通过团队合作、增设岗位、引进信息技术、精益管理等途径。

1.2 资料与方法

以“主题:(医生工作负荷)&主题:(途径)”等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万方、医院网站公开信息、大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检索。选定为案例标准:(1)案例的完整性,即案例是否清晰地呈现案例背景,实践措施和实施效果等;(2)案例的可研究性,即是否存在借鉴意义,是否能够学习和推广。经过逐一阅读、筛选后,最终确定8个案例。

2 改善医生工作负荷主要途径

2.1 通过团队合作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任何一位病人的诊疗过程都不是由一名医生就可以完成的,有效的团队协作是利用不同医务人员的优势形成互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是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2]。目前国内有很多医院开展医生团队协作的实践,形式主要有医护合作、多学科合作、与药师合作、家庭医生团队、医生集团,以及和其他医务人员合作等。本文着重介绍医护合作、多学科合作途径。

2.1.1 医护合作。医护合作不是单纯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生和护士通过合理的分工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或者重复的工作;医护之间通过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可以快速获得对方所需信息,更加明确患者病情,提高诊疗效率;医护之间通过相互协作和相互补充,在相互尊重和信任对方的能力和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合作完成诊疗,达到共同的目标[3-4]。

2.1.2 多学科合作。传统的医疗模式大多由1名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可能会产生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弊端,同时由于患者所患疾病可能涉及多个科室,患者不仅需要多次往返于各个科室还会面临医生的诊治方案不同甚至矛盾的情况。多学科协作(MDT)是将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组建成组,定期对患者进行会诊定制医疗方案和执行治疗方案的一种小组协作、决策的医疗模式[5]。多学科合作目前在临床恶性肿瘤、代谢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耐药菌控制都有所应用[6]。多学科合作方式提供了不同学科之间学习交流机会,提高小组成员的医疗水平,节省了医生决策的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

2.2 通过增设岗位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涉及医学诊断专业知识,还会涉及病人护理、体格检查、病程记录、健康教育等环节。如果这些事情都由临床医生安排或负责,多角色的转换及工作内容会给其造成沉重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效率,无法专注于真正所需关注的诊疗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国内通过学习国外经验,采取增设岗位缓解医生工作压力。

2.2.1 增设医生助理。我国医生助理是指经过一定培训后,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辅助医生完成部分工作(如记录医嘱、录入病历、打印处方等)的人员[7]。医生助理能够减少医生工作内容,维持诊室秩序,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部分疑问,协助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从而减轻医生工作负荷[8]。

2.2.2 增设高级临床专科护士。高级专科护士(APN)是指受过某一领域的专业教育并拥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注册护士[9]。高级专科护士不仅能够对患者提供教育和护理工作,有时还可以充当医生的咨询者,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照顾和治疗解决部分临床问题,还参与质量改进工作,提高患者医疗质量的同时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荷。

2.3 通过信息技术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领域逐渐成熟,各医院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等智慧系统,在电子病历、辅助影像诊断、智能导诊、健康数据分析、跟踪随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0]。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医院反馈机制的建立和使用,整合医疗数据,为医生工作减轻了很多负荷。

2.3.1 人工智能。目前,在医疗中如诊断、管理、手术、病历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健康数据统计、录入病历、患者跟踪随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可以发挥充当医生的“超级助手”职能[11]。

2.3.2 医院反馈机制。医院不仅需要对患者诊疗、住院、检验等基础信息进行准确、及时地记录,还需要对各科室的执行信息等进行汇报和协调。因此建立一个完整和及时的医院反馈机制非常必要。它可以及时显示医患互动消息,如向医生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能使医生能够快速了解患者;还可以及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减少浪费时间;还可以辅助医院相关部门实时监控,减少医生错误等[12]。

2.4 通过精益管理改善医生工作负荷

精益思想强调运用高效方法论改进医疗服务的安全、质量和成本,不断消除浪费,与此同时避免服务延迟、连接流程孤岛和提升员工满意度。通过精益思想构建精益医院,成为当前医疗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医院采取精益管理优化医疗流程,加强医疗服务人员的效率,如过程管理、精实系统、5S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价值流分析等。

2.4.1 精实系统。精实管理是管理方法、技术工具与管理哲学的整合系统。精实管理是为了让有价值的流程顺利进行,消除没有价值的步骤或者造成浪费的步骤,并通过持续的改善来追求完美[13]。目前,将精实管理运用到医疗质量管理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

2.4.2 5s管理。5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包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素养5个阶段。近年来逐渐将其应用于医学临床及护理管理,在工作量大或人员分配不足的情况下其管理效果更加明显[15]。

3 改善医生工作负荷途径案例比较分析

国内医生工作负荷的改善可以从多个途径进行,案例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改善医生工作负荷案例介绍

将改善医生工作负荷的方式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从实践成本来看,多学科团队合作等团队配合方式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互补,是基于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加以协调,成本较低;而医生助理等岗位的增设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引入成本较高;精益管理重在管理工具的使用,成本居中。

表2 国内改善临床医生工作负荷途径比较

从实践过程来看,团队配合强调合作的理念和制度;医生助理、APN等岗位的设置则需要教育体系、执业规范等明确和完善,周期较长,难度较大;医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医疗则主要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的汇集和整合;精益管理重在理念的植入和工具的使用,需要整个医院协调配合。

从实践效果来看,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相互配合,产生更多的认同感,提高沟通效率,团队中每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临床医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断和治疗中;医师助理、APN等岗位的增设可以有效减少临床医生的工作范围;信息技术的使用则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病情诊断率,实现高效率的健康管理;精益管理工具的使用消除了组织内部浪费,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优化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流程,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改善医疗服务效率,从而减轻医生工作负荷。

改善医生工作负荷的多种途径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局限,不能通过单一方法来实现,其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人员众多、覆盖面广,需要医院各部门的配合和协调,因此要从多个途径共同推进。

4 启示和建议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面临着临床医生工作负荷过重的困境。结合上述案例,现就改善医生工作负荷提出建议。

一是强化医生团队合作理念,建立完整协调的医生团队。医生工作负荷的来源很多时候是由于信息不通畅、沟通不及时导致。加强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有助于减少医生的负荷,与此同时其他医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治疗专长,相互配合可以与医生协作提高效率。因此建议基于现有的资源,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以制度化的形式建立高效的医生团队,明确岗位职责、服务内容和范围。

二是增加医务人员队伍岗位设置,减轻临床医生工作负担。增设岗位可以减少医生的服务内容和范围,辅助临床医生工作。增设医师助理、APN等人员岗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岗位职责、服务内容和权限,在试行初期可以赋予其较小的职责权限,后期逐步扩大职责范围,提高自主性[16];同时需要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以调动其积极性[17]。其次需要完善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体系,确保充足的后续人才储备。同时完善资格认证的程序和要求,保证其岗位胜任力。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打造智慧医院。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质量。此外,多个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充当医生的“超级助手”提高医生效率。因此建议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环节中实现人与机器的协同和配合,加强疾病预防、疾病诊断和疾病研究。

四是合理利用管理工具,关注精益管理。改善医生负荷是一个复杂的管理问题,覆盖面广,涉及科室和人员众多。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精准识别出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从系统上改善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建议医院合理利用管理工具,关注价值医疗,杜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用好工具处理好繁杂的系统关系,以最少的资源、最高的质量,产出正确结果。

猜你喜欢
精益负荷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精益生产VS精益研发:精益之辩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