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

2022-03-02 11:09黄晓锋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中职评价

黄晓锋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2020年9月,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在专业建设中融入思政内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能够更好体现价值引领,使学生才德兼备、技精理正,能够更好发现、认知、发挥自身的价值[1]。中职专业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课程思政以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022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双碳”目标对我国绿色化工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带来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化工专业教学课程思政的时代特色。中职学校化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育人环节融入“双碳”目标,提升学生发展绿色化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机化学作为中职学校重要的化工专业基础课,需要以服务“双碳”目标为已任,将促进“双碳”目标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构思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与反思等诸多方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模块与路径。在“双碳”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结合课程思政融合渐进的改革过程,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一、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近年来,随着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招考等方式进入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应用本科就读,学生目标调整为充分结合专业课程标准,在中职学校就读期间,打下良好的政治觉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而言,思想与技术的提升是可以同步的,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都是德才兼修的。因此,在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下,促进绿色化工发展让中职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化学课程蕴含内容丰富的思政元素,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可以使课程教学变得富有内涵,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学情分析

(一)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化工类专业有八个班级开设有机化学课程。该课程开设在中职一年级,这一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中,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思政教学能力。[2]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识不够深入,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时效性[3],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尝试将其融入课程,但自身能力不足,出现对思政元素盲目选择、生搬硬套的现象,使个别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消极抵触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学情分析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学情分析是建立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学习兴趣、学习元认知等认识的基础。为保证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对接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诊断性测试,调查和分析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产生、应用的社会背景认识,以此判断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融入“双碳”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元素,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三、优化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路径

在“双碳”目标及课程思政教育变革大背景下,专业教师应该全面树立思政理念并有意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时政热点,寻找切入点,深挖思政元素,如国内外化学发展史、疫情防控、双碳战略、前沿科技及食品安全等内容,构建思政育人的大背景,使其自然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绿色化工共筑“绿水青山”,实现三全育人。

笔者设计了“双碳”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如图1所示,在培养目标上以“双碳”理念的工匠精神厚植爱国精神、敬业精神;以“双碳”理念的职业担当提升团队协作、文化自信;融入“双碳”战略的职业意识培养德技双馨,遵纪守法意识;融入“双碳”战略的职业追求,注重开拓创新、诚实守信;根据学生特点培养肩负“双碳”行动的生活理念和发展使命。

图1 “双碳”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重构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对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年版《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标准》,修订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调整教学设计,完善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充分挖掘和运用各章节蕴含的“思政”元素,注重德技兼修。

(二)搭建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双碳元素表

挖掘有机化学课程蕴藏的思政元素和“双碳”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并延伸至课堂外,实现育人效果[4],如表1所示。

表1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双碳元素表

1.以石油演变为例,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在讲解石油时,首先让学生掌握石油的演变过程,针对学生化学历史知识不足的现状,让学生阅读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投产,抛掉“中国贫油”帽子,回顾新中国石油开发的艰辛历程,感受“大庆精神”及王进喜“铁人”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双碳”背景下实现石油科学开采及绿色使用的紧迫任务、石化行业供给侧变革、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启迪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化工人必须立足于能源需求现状和变化趋势。

2.以烯烃的加成反应为例,树立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加成反应的机理后,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氢化植物油,认识其生产加工过程及其危害,引导学生并带动家人少用煎炸、少吃加工食品,养成绿色饮食、低碳生活习惯。教师通过氢化植物油的讲解,延伸拓展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3.以乙醇、苯酚为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疫情防控中应正确使用消毒剂,让学生了解在抗击疫情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英雄事迹等,将抗疫作为素材,把社会当作大课堂,共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告知学生疫情在全球肆虐,应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弘扬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

4.以合成纤维为例,感受前沿科技魅力。在讲解腈、己二胺等含氮有机化合物衍生产品合成纤维时,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高科技有机化学。教师结合“双碳”战略,向学生讲解北京冬奥会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碳排放全部中和,这其中化工高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不仅是运动健儿的竞技场,也是前沿化工产品的试验田。

(三)利用信息、媒体技术植入思政基因

利用信息化和多媒体技术,将课程知识点和思政知识点融会贯通,制作系列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MOODLE等教学平台进行微课学习,课中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境教学等将思政元素自然融于课程中,避免了生硬植入。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标准重构、思政元素挖掘、微课课件制作等过程中对“双碳”理念、课程思政认识不断提高,建设教学典型课例,以典型课例带动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提升,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四)提炼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完善顶层设计[5]

1.多形式提升思政能力。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并未单独设计课程思政评价模式或是尚处于探索过程,教师缺乏参与教学实践的动力。学校可以建立促进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机制,一方面,可以采取随堂听课制,让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以随堂的形式进入教室,对教师上课时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融合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举办各级各类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方法和教育新理念,增进校内教师的跨学科教学交流。

2.多渠道拓展学习途径。2020年以来,教师队伍在经历多轮线上教学后,已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熟悉在线教学工作的使用,如MOODLE、腾讯课堂、蓝墨云等线上教学平台,发布问卷或者预习资源,让学生事先查阅相关的“双碳”理念、前沿科技等,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另外,教师借助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沙龙等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有机化学专业知识。例如,在化工类专业中设立“调香用香工作室”“闽南香道传承工作室”“德化白瓷工作室”等,适应行业“绿色化工”发展需求,用绿色低碳破解专业发展瓶颈,内容涉及分析检测、精馏提纯、制香工艺、烧制工艺等,在功能上承接学生的课外兴趣社团活动,发展选修课,引发学生“抢课”热潮。

3.多角度总结思政成效。教师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切实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分析及应用能力也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培养,教学效果明显进步。[6]该专业学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双创大赛获得银奖、铜奖各一项,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一项。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考核内容、方式中进行相应调整,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思政前后考核成绩占比(%)

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考核成绩,考察学生新思想、新理念、价值观、职业素养等,平时成绩融入学生参与社团、工作室等完成任务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在各级各类双创大赛、技能大赛的成绩,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对2020和2021级有机化学课程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发现2021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后,及格率提高了5%,80分以上的比例提高了6%。

(五)创新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1.构建“六位一体”的“苯环状”多元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应从多元视角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笔者结合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设计制定教学评价表,构建教师、专家、学生、企业、家长、社区等“六位一体”的“苯环状”多元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教师评价占60%、专家评价、企业评价、家长评价各占10%、学生评价、社区评价各占5%。

图2 “六位一体”的“苯环状”多元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突出了学科专家、企业、家长和社区的参与,这样的设计是对广义课程思政的大胆尝试。广义的课程思政中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需要从学校扩展到其他社会、经济领域。该评价体系将单一考试转向六维评价,全面拓宽评价维度,从不同视角收集评价信息,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变化、发展和进步,专家、企业、社区激励性的点评提升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家长、学生多维度的交流汇聚成学生成长的源泉。实践证明“六位一体”多元评价体系,有效避免了单一评价局限性,拓展了视角和思路,更加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效,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2.拓展课程思政外延,实现三全育人。2022年全国两会多份议案提案聚焦“双碳”目标,涉及在教育实践中融入“双碳”理念。目前,有机化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7]。任课教师探寻依托化工、质检等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带领学生对学校CO2排放量进行核算;邀请专家、学者走进班级,讲授“双碳”知识,普及绿色发展理念;在班级组建“低碳环保”志愿服务队,引导全校师生健康可持续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组织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室研究实现废水、废弃物集中处理,污水A类标准处理,产生的生化污泥专项存储、定期外运。师生用热情传播“双碳”理念,用行动肩负落实“双碳”重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研究展望

“双碳”背景下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是一种改革,也是一种创新[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背景下,对教师而言,需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融入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中职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对该课程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对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双碳”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与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观[9]。

猜你喜欢
思政中职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