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 100070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专业入门”性质。 作为导论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主旨在于勾勒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原则,帮助学生构建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管理思维和分析方法。 此外,鉴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决定了课程天然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管理基本概念与性质,理解管理过程各项职能的运作程序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最终能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概言之,《管理学原理》作为入门专业课,在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上的客观特点决定了其在基础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入门性和高阶性之间天然存在着张力。 如何平衡这三对张力对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基于这三对张力对课程教学带来的现实平衡难题,《管理学原理》课程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从五个维度深入推进了特色教学改革,力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
作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为保密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基础必修课,《管理学原理》课程起着引导学生专业入门及养成管理思维的作用。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管理工作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为以后学习其它管理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管理学原理》课程在教学层面存在如下三大亟待解决的平衡难题。
《管理学原理》作为研究组织管理一般问题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通常是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兴趣。 从学情层面分析,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绝大多数在校生在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之前大多没有社会工作经历,毕业后也大多加入公务员队伍从事密码保密岗位相关工作,因此,如果主要以宏观的管理理论或常规教材中的企业管理案例为主进行教学,往往会使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知难以深刻领会知识内涵。 此外,还会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刻板印象,认为管理类课程缺乏实用价值从而影响后续进一步深化学习的积极性。
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具体管理实践。课堂教学中习得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并不意味着在管理实践中能正确灵活的运用。 如果只凭机械式背诵原理来掌握理论、盲目依赖书本知识来诊断现实中的管理问题,仅仅凭借抽象的宏观管理原则来指导实践,注定难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概念之,管理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学校科班教育难以培养出“成品”管理者。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在于要求学生不仅要对管理原理与管理过程建立深刻的理解,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有机结合社会实践实现学以致用,能够分析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和难题。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入门先导课。 课程涉及的内容庞杂,对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管理思想史等专业细分领域均有涉及,这一方面增加了初学者入门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与后续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会产生知识点层面的重复或交叉。 如何平衡注重入门学习和后续深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既满足管理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的要求,又能为后续学习留有一定的深度空间,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此外,近年来在“金课”建设成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热点问题的背景下,如何紧扣金课建设“两性一度”评价标准针对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路径、评价进行结构性革新和创新,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变革要素。[1]
立足三对张力对课程教学带来的现实平衡难题,在积极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不断创新,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经不断摸索,课程逐渐形成了五大维度的特色教学改革模式。
通过精心遴选相关教材及教学资料,课程立足教学知识点的梳理,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精心构建了分级分类、专题递进的模块式教学体系。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的选择、优化、整合,课程设置了五大系统化专题模块:理论模块、案例模块、习题模块、拓展模块和应用模块。 理论模块主要侧重知识传授,涵盖课程相关基础概念、原理和理论;案例模块则围绕课程知识框架精心设计了章节导入案例、知识点案例和启发式综合案例,意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习题模块侧重于知识的巩固强化,在教学内容中有机嵌入雨课堂习题、课后思考题;拓展模块注重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指导和学术支持体系,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和自主性,配套提供了课后延申阅读材料、延申视频资料;应用模块则旨在强化知识迁移,设计了配套课后社会实践作业。 通过五大模块的紧密衔接,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力求通过两个理念转变实现三对张力的平衡:一是讲练结合,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二是活学活用,从“单一课堂被动接受知识为中心”转变到“知识迁移导向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具体教学内容模块设计情况详见图1)
图1 《管理学原理》课程专题模块化教学体系
为实现基础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平衡,课程注重通过启发式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具体而言,除了课上经常采用的事例型案例教学及每讲理论教学的导入案例设计之外,课程采用的其他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类。
首先,采用小视频案例教学模式,精心构建视频案例库。 课程灵活采用课堂小视频、课下延伸综合视频的方式增强课上的教学效果。 自2014 年以来,《管理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环节开始尝试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模式,经过多轮教学的储备,已精选了两百多个视频案例,配合知识点搭建了课程视频案例库。 这些案例的来源多为通过网络渠道精心挑选的新闻专题栏目、新闻访谈、成熟的纪录片,甚至也包含个别的电影和电视剧。 这些视频源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综合视频案例推荐给学生观看,但考虑课堂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多需要教师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视频的剪辑、整合和制作,去粗取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好的教学效果。[2]
其次,以综合案例讨论为抓手打造立体化案例教学模式。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以致用的知识迁移能力,课程打造了立体化的案例教学模式。 一是在课堂教学每讲讲授内容中结合知识点优选典型综合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背景材料介绍、精心设计互动提问环节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二是注重课上讲授与课下学习的衔接,为学生提供课外延申学习材料和社会实践作业,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是通过案例实践作业合理增负,要求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作业时应切合选题,采用多维度综合分析、案例比较等多种方法拓宽作业深度和广度。 鼓励学生自主采用多种综合分析视角,如单个案例的多角度分析或多案例的议题式聚焦分析。
为了实现“金课”建设的“高阶性”标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延申,有机融入前沿理论内容,将一些前沿的业界实践、理论知识和相关著作论文介绍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加课程的挑战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引;二是促进任课教师不断丰富知识体系、提升科研能力反哺教学。 如课程在讲授“企业社会责任”知识点时,有机融入善因营销、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影响力债券等前沿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深入理解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经多轮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摸索,课程首创了一套操作规范可行、模式易复制推广的“研究型小组宣讲”考核方法。 其运行模式是按照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借鉴学年论文指导模式的基础上,由教师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若干研究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自主选题、开题答辩、文献阅读、课后调研等过程,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经多次修改打磨完成研究报告和主题微课,并最终通过主题微课的方式实现嵌入授课或以小组答辩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 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实现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入门性和高阶性之间的平衡。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学术训练,学生通过自主建立宣讲团队、自主选择或设计宣讲主题、自主选择团队合作方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思维。 指导教师则通过对学生选题的把控审核、PPT 制作、研究方法等细节的个性化反馈、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过程,积极探索学科新知。 由于允许学生修改完善作业,很多学生表示在探索前沿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可视化的见证自己在知识能力获取和思想观念上的进步,通过“自我教育”形成了团队学习和朋辈学习的良好氛围。 (研究型小组宣讲运行机制详见图2)
图2 研究型小组宣讲运行机制
课程要解决的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培养人,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3]《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定位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增强学生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管理伦理观念。
作为一个系统的体系,课程思政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实施紧密结合,目的在于把知识传授、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 《管理学原理》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尝试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课程基础性与应用型之间的平衡。 具体而言,《管理学原理》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可归纳为以下四大层面。
一是有机融入国学管理思想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不影响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和内在有机结构的前提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基于课程知识点框架体系精讲我国传统管理思想。 如在讲授“管理决策”知识内容时,为学生穿插介绍苏洵在契丹和北宋之间的情报斗争中严格控制知悉范围、善用“诡道”辅助保密、谨慎“用间”的保密思想。[4]在契合专业知识体系传授管理知识之余,让同学们领略中国传统国学管理思想和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形塑学生的保密思维。
二是讲好中国管理故事,厚植家国情怀。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出发,紧密对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案例教学为抓手,精选中国背景下的政府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课堂教学中着重介绍我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理念和企业家的“中国式”管理思想,将管理者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是契合现实管理问题,激发报国之志。 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设计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管理方法与工具关注、解决我国现实管理问题,教育学生立足现实需求,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注重对团队协作和科研能力的考核,激发学生提高课外自学能力和基础科研素质。
四是注重拓展能力考核,通过价值观引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方面,注重对拓展能力的考核,激发学生提高课外自学能力和基础科研素质;另一方面,引导、促进学生团队学习,通过团队协作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课程教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诸多工作维度。 聚焦于《管理学原理》课程特有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入门性与高阶性之间存有的平衡难题对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在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围绕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多元化案例教学模式、前沿理论及实践内容融入、研究型小组宣讲考核方式改革和课程思政五个维度深入推进了特色教学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综合性的改革模式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的同时,也对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深度和任课教师课下辅导的投入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概言之,课程高阶性和挑战度的增加需要师生共同增加投入和协作,一方面,学生在课上课下需要投入更多的深度学习才能实现科研素养的真正提升;另一方面,任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大量精力给予学生个性化的专业辅导,才能实现真正高质量的精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