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2016-12-20 15:49鲁丽莎
价值工程 2016年32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就业导向高职

鲁丽莎

摘要: 本文将针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深刻分析其成因,进而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方面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应用要求,以解决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岗位相互脱节的问题。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 the causes deeply, and propose a set of reasonable teaching reform thoughts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based on employment guidance, focusing on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Management in teach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solve the disjunc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and the social position.

关键词: 就业导向;高职;《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体系

Key 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inciples of Management;teaching refor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34-03

0 引言

作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当中的重点课程,《管理学原理》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广的应用广泛性。而在现今我国经济形势飞速变化、企业改革实践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管理学原理》课程由于教学方式落后以及实践环节缺失,在人才教育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该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对该门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积极的改革,以此有效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效果发挥。

本文将针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深刻分析其成因,进而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方面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应用要求,以解决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岗位相互脱节的问题。

1 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缺乏实践环节

在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类管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且需要能够在实际应用当中实现实践同理论的积极结合,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更好的实现管理问题的解决。而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却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缺乏现场实践以及案例教学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得学生很难将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现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在对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同时使其不能够满足现今市场发展需求。在现今管理学课程中,对于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普遍存在不懂得如何实现两者结合的情况,难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而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使得院校在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使学生缺少实践性环节的基础上不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角度领会管理本质,无论是对于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学习效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2 教学方式落后

近年来,在信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普及的情况下,不同类别教学手段也被引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而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当中,还是以粉笔以及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且在教学当中也更多的倾向于抽象理论,缺少科学启发教育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在对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同时降低教学效果。该部分情况的存在,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较大的阻碍,且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

2 管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管理学是现今社会当中较为热门的一项专业,市场当中对该类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在学生毕业之后,一般所担任的岗位有销售、企业人员、质管、财物以及人事工作当中。而无论哪一个岗位,目前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实现《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要求

3.1 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的转变是实现《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内容有:第一,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后,要做好学生能力形成情况的观察;第二,教学内容方面,要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围绕任务以及项目的实训,在实训过程当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补充,避免出现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情况;第三,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做、教师讲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生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追求;第四,教学手段方面,要从以往简单的书面、板书方式逐渐向着网络、多媒体等方向发展,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2 具有综合项目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技能点以及知识点都以分散的方式分布在课程教学当中,在具体教学当中,如果教师不能够实现这部分知识点的串联,学生就往往感觉雾里看花,很难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更不能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此时,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思考以及探索,通过综合项目的建设保证能够实现重点技能点的涵盖,在项目的基础上穿针引线,在做好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做好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需能力的锻炼。

3.3 做好实地考察

按照能力诉求进行课改,前提条件是找准技能培养目标。技能目标既非从天而降,也非想当然,而是应当根据学生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设定。因此不能闭门造车,要做大量的调研,对有关岗位的直接主管、人力资源专家采用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等,收集第一手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工作岗位做彻底全面的分析,得出一套全面、真实的基于工作技能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4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4.1 课程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方面,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就业岗位分析。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这部分分析内容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对工商管理专业体系的整体把握。对于《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而言,其需要能够服从整个专业教学以及培养体系。对此,就需要在课前做好重点内容的分析,包括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可能从事岗位等等,经过分析之后,则能够根据岗位情况下做好需要做好工作类型的分析,进而获得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型。

第二,课程技能分析。

在做好岗位能力分析的同时,需要联系岗位技能需求做好学生能力情况的分析。在教学活动当中,要通过专家意见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实现三级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建设:第一级目标,即通过教学做好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培养;第二级目标,即通过教学以及实训方式的应用做好学生组织、计划、管理基础、控制以及领导能力的提升;第三级目标,即在经过科学分解之后做好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包括有目标管理能力、组织结构设计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团队激励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以及计划控制能力等。

第三,综合项目设计。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将保证综合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周期当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前后连贯将其应用在教学训练、理论提升以及知识归纳等方面。对于综合项目模式而言,其可以说是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学生在参与到项目之后,则需要在项目当中实现对应“岗位”的寻找。

第四,单元任务设计。

在完成综合项目确定之后,则可以根据目标体系实现项目任务的分解,以此形成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体系。在做好三级能力培养目标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不同的训练单元,将单一能力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建设,通过针对性实训任务的设计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打造。之后,可以通过若干训练单元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训练,在不断完成二级目标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教学。

第五,课时安排。

在实训课程中,具有三种时间运用模式,包括有全程实训模式、对等课时模式以及辅助实训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其中,全程实训模式即将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训课程,对等课时模式即在管理学基础课程当中,用50%时间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半课时应用于实训。辅助实训模式即仅仅使用1/3时间实训,选择部分项目在外开展。

4.2 课程单元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第一堂课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课程。在该课程设计当中,要保证学生能够对课程形成强烈的重视以及兴趣,以此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生简单自我介绍之后,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之后再号召大家开展一次角色扮演:即如果你是一项活动的负责人,你会怎样做?在学生积极讨论的情况下,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引导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并不神秘,实质上,其正是组织、控制、计划以及领导的循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之后,则可以做好学习方式的介绍,包括即将开展的单元任务以及综合项目等。

在普通单元设计当中,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入环节的把握,在课程开始之后就联系训练目标直接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气氛的良好营造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顺利的方式进入到角色当中。之后,则进入到演练环节,即通过部分基本思路的提示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在充分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做好“沙盘推演”,从感性角度进行自我体验。之后,则是重点的归纳环节,在该环节当中,由不同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结论的汇报,说出相应的依据以及理论。之后,由教师在做好学生答案指点的基础上归纳任务完成所需步骤以及技能。最后,再以任务形式进行重复训练,不断加强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

5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在充分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做好实训项目成绩比例的加大,在实训教学大纲制定当中,做好实训项目考核标准的明确。在改革之后,成绩核算方式为课堂考核占据总比重的30%,内容包括课堂中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讨论情况以及教师提问情况等。课后作业占据40%,内容包括有将课堂中学生实训报告、课外作业以及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考试占据30%,即对管理理论以及实践知识的考验。该种考核标准的设定,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当中学习能动性的增强,并帮助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5.1 考核内容

考虑到学科的特殊性,本课程的考核情况应该以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为主,为此本文在考核部分分别设计了4个与管理学相关的真实情境(如表1所示),实行分组考核,每组5人。

5.2 评分标准

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由专业课教师根据小组对情境项目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单个考核项目满分100分。单个考核项目中小组实践设计方案占30分,实践报告占60分,实践结果汇报占10分,如表2所示。

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级别,要求4个考核项目全部在“及格”或“及格”以上才算通过考核。考核完毕后统一登记到期末总成绩单上。

6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能够做好重点把握,以教学体系的科学建立保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耀中.《管理学原理》课程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11-12.

[2]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88-89.

[3]海力且木·斯依提.《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谈[J].才智,2013(17):111-112.

[4]陈小锋,冯菊香.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理念反思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9):66-68.

[5]邱海燕.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55.

[6]曾芳芳,朱朝枝.独立学院教材《管理学原理》开发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9):144-145.

猜你喜欢
管理学原理就业导向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安院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