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0)
英语隶属于语言学科,其综合性、实践性较强,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存在一定难度。但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教师的备课状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教师通常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但备课是一种假设,是基于教师的主观想法进行的,所以实际教学与备课内容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专业能力较差的教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会不知从何下手,导致课堂教学变得一团乱,使得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了直接影响。
2.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不当。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组织、管理作用,而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走神、窃窃私语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为:教师在教学组织管理方面采用了错误方法。
3.互动积极性较差。
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活动的有效路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互动积极性较差。具体表现为: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愿举手回答,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部分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心不在焉。
4.课堂评价不足。
课堂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使学生了解自身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确保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在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课堂评价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仅是说“好”“继续努力”,并未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评价,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直接影响。
1.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通常会基于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活动,并适当给予学生引导,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记忆知识。但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教师采用适合手段进行处理。而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部分专业能力较差的教师在看到这种情况后会不知道从何下手,导致教学效率受到直接影响。
2.组织管理存在问题。
组织、管理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听讲,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管理能力不足,课堂教学秩序常常受到干扰,导致教师不得不分出课堂教学时间处理问题,自身教学作用发挥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
3.师生之间互动不足。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当前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教学效率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
4.课堂评价不足。
课堂评价的作用是使学生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使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反馈,并因此获得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缺少课堂评价,学生不愿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学效率受到了直接影响。
1.游戏化课堂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双减”过后,学生的课外生活无疑会轻松自由、丰富多彩很多,但也对校园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减负”的基础上实现“增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提质”上加大功夫。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课上学不好,也无法通过课下来弥补,这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减负”,也无法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游戏化课堂则为英语课堂的质量提升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以游戏的方式营造更符合少儿身心特点的课堂,塑造轻松、愉悦、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活动,更有利于少年儿童从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游戏化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小学生绝大多数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在枯燥的背诵、朗读、语法学习中,学生专注力不足,好奇心较重,可能会导致学习兴趣低下。而游戏则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正如著名教育家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
3.游戏化课堂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小学英语的考察主要以考试为主,为了取得好成绩,课堂教学主要是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全面发展成为考量学生能力的新标准。游戏化课堂,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思维和感情可以投入其中,所学即所得,所得及所用,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展开频繁且积极地互动,让不爱开口的学生也爱上英语交流,感受沟通的魅力,增强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4.游戏化课堂有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育不单独局限于教师讲和学生听,还可以发散到学生们喜欢的英语文化的方方面面:英文歌曲、英语历史、英语童话、英语电影等等。这也让游戏化课堂的实现载体更加丰富多彩。教师通过游戏化课堂设计,采用辩论对抗、歌曲表演、模仿秀、脱口秀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听多想多创新尝试,能够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小组之间建立学习目标,共同出谋划策,通过有限游戏,如学习一首英文歌曲、看一部英文电影或漫画,更容易实现目标,取得学习上的小小胜利。伴随着知识的积累,有限游戏会变的简单,学习效率也会不知不觉提升,知识也会不断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游戏化教学设计要有差异性,“因材施教”。在游戏设计中应看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同一个游戏的难度不会所有学生都合适,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觉得游戏太简单,没有意义,而对于部分起步晚的学生则可能觉得游戏太难,失去参与的激情。因此,在游戏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做到每个游戏都是有难易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能都在游戏中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2.游戏化教学设计要有目的性,“有的放矢”。
游戏化课堂是基于小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而设计的教学形式,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而不是为了玩游戏。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明确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理解、学习和记忆知识,实现对词汇、语句等知识的积累,对语调、语感的培养,从而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性的科学合理地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英语教学游戏。
3.游戏化教学设计要有实用性,“学以致用”。教师在游戏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融入一些贴近生活情境、表达人物情感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不仅会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有用之处,还会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找到成就感,从而更乐于学习这门学科,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语音语调方面也更方便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4.游戏化教学设计要有多样性,“丰富多彩”。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无论是哪一种游戏,一成不变,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游戏化教学也将失去意义。因此,教师要发散思维,揣摩学习,运用游戏教学时多创新,总结往期游戏设计与实施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游戏化教学设计进行推陈出新,不断反思总结,优化游戏化教学形式与内容,为提升教学质量而服务。做游戏的时候,教师还需要灵活处理游戏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辩证掌握课程内容与游戏的关系,注意游戏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专业能力对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所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首先,教师需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的角色,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教学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要对相关知识做到了然于心,确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再次,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教师需做到从容不迫。因为自己是课堂中年纪最大、生活经验最丰富的人,如果自己都慌了,教学活动自然会受到影响。同时,教师需进行深入思考,将自己学习到的各种教学技巧利用起来,使突发事件变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课堂上。最后,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保障教学秩序顺利开展。
2.通过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提升教学效率
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与教学效率提升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其重视起来,并采用有效手段进行引导。
例如在教学Unit1 Hello时,部分调皮捣蛋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与他人进行了交谈,导致课堂秩序受到了影响。教师可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英语介绍自己。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这么说:“Some students are very active.It seems that we have mastered the knowledge,let’s invite him to the podium to introduce him-self in English!You can choose your favorite method!”在学生介绍完自己后,教师可给予其鼓励,使其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活动中。课后,教师可邀请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办公室,以交流沟通的方式了解其为什么要扰乱课堂秩序,并给予相应指导。比如,有的学生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便可多给予其一些机会和关注,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其利用学习到的知识与他人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可有效解决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的问题,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获奠定良好基础,真正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3.通过优化内容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发挥着一定优势。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其重视起来,并借助其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Unit1 Hello时,教师可先明确教学目标,并基于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学目标是这样的:①Master the words and grammar to greet others.②Learn to use what you have learned to say hello to others.虽然教学目标看似简单,但却涉及了较多内容,如:理论知识教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英语素养的提高等。而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教师需对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明确什么是教学重难点。
4.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是否合理对教学效率将产生直接影响。在实践中发现,教师选用了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手段,便会轻而易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如果教师选用了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受到影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教师需优化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利用英语歌曲开展教学活动。兴趣是学生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学有所获的前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英语歌曲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Unit 8 Happy New Year!时,教师可引入同名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有所获提供保障。②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游戏没有抵抗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Unit 8 Happy New Year!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以这部分内容的单词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游戏活动。如:单词识别、单词对接。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和掌握。③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上述提到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且多数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Unit 8 Happy New Year!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过年的图片,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What is in the picture?What are we going to do on a holiday like this again?在学生回答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其进行探究。如此一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5.通过优化课后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课后活动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也有着一定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课后活动。
首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明确英语作业与其他作业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逐渐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Find English words in life,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make up stories,make up dialogues,etc.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双减”不是在教学质量上做减法,而是让学习重归校园,向课堂要质量。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且持之以恒。比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避免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需明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需对课后活动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还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