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陈建楷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的变化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出现如教学过程僵化,技术融合生硬,教学设计呆板等现象将逐步克服,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比百度更多的知识,运算速度是否快如计算机,而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是否会学了,而不是教师自己是否教到。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深度教学,让学生深度学习,以达到深度育人,个人认为,教师应研读教材,用好教材,创设教材中的数学探究“实验”情景,进行深度教与学,以学定教,让思维发生,让学习可见,让学科素养落地课堂。
所谓数学探究实验,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等) ,教师提出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究问题,创设数学实验教学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协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以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维为基点,在实验观察、猜想、试错、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中,自己发现数学的验证或探究过程,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研究性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的数学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体验数学建构,逐步理解数学,发现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
2019年11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指出,要着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数学探究性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试错、分析、归纳等方法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逐步建构和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的过程。数学探究实验不同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它涉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材料,学生通过这些材料进行探究、观察、猜想、讨论、验证、总结等活动与体验,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相遇。本文是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教材中的数学探究“实验”情景的几点做法及思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借助学生身边的一些几何模型,如触手可及的笔、纸、文具盒、水杯、书桌、教室等,从具体模型中抽象出直线、平面、棱柱、圆柱、长方体等模型,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探究学习情境,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达成对数学概念、法则、原理的概念建构和内化,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变得更接地气,让课堂教学有较低的起点又能有较高立意,
案例1: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立体几何初步》,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材料,创设空间几何模型演绎的实验情境。
实验材料:笔,纸、书桌、教室。
实验主题一:探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实验步骤:
(1)观察、分析:学生借助具体的模型如笔、纸、书桌、教室等,观察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猜想、试误:提出问题,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除了相交、平行,还有吗?两条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是什么位置关系?
(3)动手、探究、讨论:学生独立操作或者学习小组内学生与同伴一起合作,想象一下,笔抽象为直线,桌面抽象为平面,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演示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其他同学提问或者纠正。
(4)合作、归纳,填写实验报告: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才能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共面直线。同样,两条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直线,无论它们如何改变位置,都不能放在同一平面上,学生们一起抽象出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概念,叫做异面直线。
(5)迁移与应用: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数学对象的研究路径,先概括直线研究的问题、线索和基本方法:定义(组成元素、分类)→直线的性质(变化中的不变性、规律性,从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入手)→共面直线(平行、相交),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直线特殊位置的研究(平行直线、垂直直线)……类似地,拓展为空间立体几何基本研究路径:背景→概念→判定、性质→联系(结构)→应用。师生共同总结数学对象研究路径使学生知道研究问题的基本套路,类比的方法,再让学生继续动手做第二个实验主题:探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联结数学的结构本源。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身边的实验素材,创设空间几何模型实验情情景,给出富有挑战性的实验主题,学生动手、猜想、试错、探索、分析、归纳等活动与体验,视觉展示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直观的位置关系及变化,从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入手,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异面直线的概念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该实验过程利用学生现有的平面几何知识,即联想和结构,进行转化,并重新建构为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异面直线的概念就有了更深度的学习体验。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但抽象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实践,因此,在概念数学中,通常借助于感觉和想象来描述,即回归到直观和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创设适合学情的实验探究情景,利用实物模型或演示实验,使数学的抽象回归到具体,让数学概念更好理解,回归到数学的生活本源,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触发深度学习,渗透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
教材是我们教好数学的根本,很多教师往往只是教教材,围绕着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教学填鸭或者灌输,更多地运用死记硬背等学习方式,使课堂技术大多徘徊在低阶思维水平上,而高阶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出来的。因而,读好教材,教好教材,活用教材,比如设计实地考察与测量活动,创设体验性的实验情景,把教师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让深度学习发生,让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会发生。
案例2:探究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是不是椭圆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圆锥曲线的方程》的椭圆,教师可以设计与实地考察测量实验情境,并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创设直观、可视化的实验情境。
实验材料:笔,纸、尺规、几何画板教学课件。
实验主题: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是不是椭圆。
实验步骤:
(1)观察、猜想: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椭圆形曲线,椭圆有何形与数的性质,能否探究一下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是不是椭圆。
(2)分析、试误:有人说,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看起来像椭圆型曲线,请问:这些曲线是如何曲?是不是椭圆?为什么是椭圆?如何验证?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焦点去哪儿了?椭圆的圆与扁即形状如何数量化?能说明一下吗?
(3)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探究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究竟是不是椭圆,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制定探究方案。
(4)讨论、归纳,得出实验报告: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同学用直接排除法,有同学求助专业,有同学用反证法,有同学回归定义,得出了不同方案,并进行操作,形成实验报告。
方案一:操场两旁有一百米跑道是直线段不是曲线,故不是椭圆。
方案二:求助他人,如体育老师或者上网查找,得出操场曲线是由两线段和两半圆组合,故不是椭圆。
方案三:假设椭圆形操场的跑道是椭圆,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尺规和a,b,c 之间的勾股定理,定位椭圆的焦点位置,测量后发现不满足椭圆的定义,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定点距离相等。
(5)提升拓展:学生归纳出研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背景(现实需要、数学发展的需要)→概念(研究对象)→要素(对象、表示、分类)→性质(要素特征、要素、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等)→结构(相关知识的联系)→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校的椭圆形操场的跑道是不是椭圆”实验问题情境,重现了椭圆的发现、验证、证明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椭圆形跑道曲线是不是椭圆,动手测量动脑分析,以“做”实验为支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活动,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体验,让学生可个性化地自主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试误、验证推理、反思等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整个课堂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讨论、参与质疑,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点拨、释疑的作用,学生在合作讨论、交流碰撞中沉浸式学习,体验学习数学之乐,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同时,课堂中,学生有机会和一定的时间进行展示自我,其他学生也可找出疑难,再进行合作探究,讨论释疑,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疑难以及展示如何解决困难,小组其他同学也能够进行补充、归纳解题策略,教师加以启发,教学过程就是理解数学知识、验证数学结论的思维活动,课堂翻转成学堂,课堂有思辨就有了深度,数学学习过程也变得有趣有料有效,教与学就有了深度。
随着课堂技术的发展,中学数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借助易学易用的第三方软件如几何画板、超级画板、3D 数学教学平台、GeoGebra(动态数学软件)等学科软件,创设直观、可视化的实验情景,除了图文并茂地幻灯片展示,还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环境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可视化,让隐性思维变得显性化。以几何画板为例,其作图方法步骤和教师在黑板上尺规作图基本相同,能快速、准确、便捷地在屏幕上完成尺规作图,且图形可变大小可移动且保持几何性质和图形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在图形上轻松地测算出图形对象的相应数值(如点的坐标、线段的长度、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以及函数表达式等),并能把数和形的隐性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动态地显现出来,呈现形与数的同步化和几何图形的动态化,更形象生动的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无论在学习还是教学中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态课堂,拓展学生对知识认知水平,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脉络和所处层次有更清楚的了解,让学习深度发生。
案例3: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变换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三角函数》,函数y=Asin(ωx+φ)图象及变换,图像变换,如何变,如何换?若采用传统的黑板,作图量大,耗时耗力,因而专门设计了一节数学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几何画板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课件,计算机教室。
实验步骤:
(1)分组,各组设计方案。设置恰当的实验探究起点,由于函数y=Asin(ωx+φ),(A>0、ω>0)受到三个参数A、ω、φ 的影响,将问题分解为各个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2)学生确立实验探究方向,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有必要技术支持和图像变换指导。
(3)动手操作计算机,观察,分析参数A、ω、φ 对函数图像的影响。
(4)小组讨论、归纳形成实验报告,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实验探究氛围
(5)迁移与应用,能否推广到一般函数如y=Af(ωx+φ) 的图像变换。
【设计意图】:当函数图像变换遇见几何画板软件,深度的学习从遇见到预见,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计算机中几何画板软件探究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借助其强大的作图和分析功能,操作改变三个参数A、ω、φ 进行数学实验,观察各个参数对图象的影响,独立探究,动脑分析,小组合作,把图形的直观感受与已知的经验相互转化,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当完成函数图像变换的学习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引导学生对各个函数的关系与图象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整理上述探究所得的信息,使学生全面认识与理解函数图象的变换关系,从而升华实验探索,学习更有深度。
创设教材中的数学探究“实验”情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验探究,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猜想、试错、探究、分析、归纳等活动与体验中,让思维发生,让学生与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相遇,达到深度的教与学,让深度学习变得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