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

2022-03-02 13:39汤万松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修资源培训

汤万松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205)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职业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无论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国家对于教师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可以看到,国家对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1]。教师的持续发展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主要必须依靠继续教育来实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对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而言,网络研修作为一种新型的继续教育方式,以其时空延展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的优势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欢迎,并在国内得到了大力推广。国家教育部《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攻坚行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要求各省市要加大重视力度,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进体现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教学指导、教学资源,要充分运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2]。

经过多年调查和亲身体验,本人对湖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不仅看到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网络研修方式和手段的进步,看到了微课、慕课、大数据、互联网+、AI技术在网络研修平台上的合理运用,也发现当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网络研修平台发出的一些质疑和困惑,发现平台教育形式呆板,内容滞后等问题,由此形成了一些观点并进行了研究。

二、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的方式,面向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深入调研。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34份,有效问卷131份。调查组制作了访谈提纲,赴衡南县铁丝塘镇中心小学、湘潭县第九中学邀请8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形成了访谈纪要。通过以上调查,总结发现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存在以下典型问题。

(一)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问卷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前我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专业教学水平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网络研修则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原因包括:

1.教师对于自我能力提升的动机不强烈

很多教师非常认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明白继续教育对自身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有好处。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则缺乏主动参与继续教育网络研修提升自我能力的行为动机。其中的原因,一是当前我省对于普通教师继续教育并未形成稳定的激励和考评机制。教师是否参与,参与度深浅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也就使他们没有了参与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的紧迫感;二是部分教师观念落后。部分教师认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足以应付当前的教学需求,而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要求并不严格,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在网络研修上,不主动了解教学的新形势、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墨守成规、闭门造车,主动学习积极性差[3]。

2.网络研修学习过程过于简单

当前很多网络研修项目只有课时要求,只要修满课时即可合格,而播放课时视频时无法监测学习者学习状态,导致网络研修未取得理想效果。同时,部分网络研修平台功能单一,界面简单,使得教师在研修时对培训的多元化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对自身水平提升效果有限,导致教师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对待网络研修。

3.研修项目缺乏吸引力

目前来看,我省尚未有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平台,农村教师只能在大众化平台上参与继续教育。因此,研修项目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无法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由于管理的缺失,研修项目的更新速度慢,赶不上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使得内容陈旧,资源过时,进一步削减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能转向其他社会化的网络研修平台,如网易公开课和中国大学MOOC等[4]。

4.教师个人原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工作负荷重,教学压力大,富余时间少,没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参加网络研修,而部分网络研修课程形式呆板,仍然采取长课时讲解的方式开展培训。实际上,很多教师对于网络研修有需求,但由于无法抽出专门空闲时间参加网络研修,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二)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深入度不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够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中规定,“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周期为5年,在培训周期内,在职聘任教师必须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其中集中培训160学时、非集中培训200学时),方可结业。”湖南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包括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的比重不断增加,网络培训项目一般都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服务平台和湖南人事人才网组织开展。而非集中培训的形式一般有自主学习、教学研讨、课题论文、调研考察等,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这些方式获取继续教育学时[5]。然而,学时的获取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精力,但由于业务工作繁忙,教师实际投入的时间精力受限。

2.研讨交流形式化

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观看网络培训视频,还要与培训讲师、其他学员进行研讨交流,一般都会纳入评定是否合格的任务指标当中。实际上,通过深入研讨交流,教师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网络社区当中,分享心得体会、互通有无,可以集合智慧解决教学难题,可以获取新的资讯,可以得到一对一的启发帮助。作为一个研修平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也为平台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创造条件[6]。另外,通过研讨交流,教师可以广交朋友,充实人际关系,提升网络研修的获得感、归属感、充实感和趣味感。这些都可以通过研修平台的论坛发帖、点赞、评价、互相关注等功能实现。然而,在实际应用上,这些功能利用率较低,基本上都是为了完成研修任务的形式化行为。

3.学习资源利用率低

网络研修一般会配套共享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PPT、政策解析、案例分析、影音文件、习题等。但正是由于投入时间精力不够和研讨交流形式化的原因,导致这些资源利用率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为容易,因此对于信息化资源的珍视度降低,这些学习资源常常成为摆设。很多教师自始至终未下载和浏览,更不用谈消化吸收和应用。另外,学习资源的质量不高、良莠不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总而言之,学习资源利用率低进一步制约了网络研修的现实价值,消解了教师网络研修的实际效能[6]。

(三)教师获取研修资源的实用性不强

纵观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所经常使用的网络研修平台,学习资源质量和实用性缺乏的问题非常普遍。通过实际考察和调研分析,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时所获取的学习资源存在以下具体问题:

1.资源内容不优质,分享机制不健全

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无论是分享还是获取网络学习资源都非常容易,这就导致这些资源良莠不齐,简单重复情况一再出现。可以想见,如果教师获取的资源是陈旧劣质的,也就无法在此基础上有提炼和创新,从而生成更为优质的资源。在现今的资源分享与评审机制下,教师分享资源无论是优是劣,所获得的回报几乎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也就是说,教师大可以不必耗费太多精力和才华,即可制作和分享内容质量不高的学习资源,必然导致愿意花时间精力制作高质量资源的教师越来越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结果是,网络研修平台上将充斥大量劣质资源,教师获取和筛选优质资源越来越困难,而部分优质资源也将被埋没,得不到有效利用[7]。

2.资源形式僵化,不能与时俱进

传统学习资源的形式主要是教案、课件和教学视频等,其优点是完整、成体系、展示全面,缺点是学习时间较长,针对性不佳,时效性不强。众所周知,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很难抽出专门的整天或者数个小时时间来观摩一套完整的教学视频,或者研修一个完整的课程教案。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碎片化,教师一般只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研修,而传统学习资源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同时,正是由于传统学习资源的展现形式缺乏灵活性和便利性,所以其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感,其内容往往数年都没有变化,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性。

3.资源理念僵化,理论脱离实际

调查显示,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参加网络研修时非常注重立即可用性,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自己参加网络研修的收获能够马上转化到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但是,目前很多网络研修资源还比较呆板僵化,仍然是按照过去陈旧的思路来制作设计,理论化的和形而上的理念充斥各处,摆脱不了唱高调、说教式和理想化的套路。于是,网络研修与实际情况脱节,教师获得感缺失,教师无法将所学所得运用于工作实践当中,网络研修沦为一种镀金、形式主义和完成任务的手段[8]。

4.资源定位笼统,针对性不够强

由于学情不同,农村和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对于网络研修的需求和期待是不一样的,同时省内和省外教师的需求和期待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有明显针对性和方向性的平台资源非常少,大多都笼统抽象,教师无法获得对本学科本课程的实际指导。而教师在平台上交流沟通的内容也缺乏研讨性和学术性,基本上都是以研修评价为主,互动过程中无法形成智力聚变效应[9]。

(四)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平台管理与评价机制不完善

1.网络研修任务简单,可轻易完成

现在的网络研修项目的考核往往采取学时考核制,教师只需要在线观看完培训视频,再辅以一些简单的互动交流次数、学习心得提交等任务就可以结业,这些任务都非常简单,考评指标非常形式化,教师都可以轻易完成,无法对教师现实学习效果和收获进行量化考评。且我省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仅为5年360学时,教师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研修,使得整个培训性质发生改变。

2.教师完成网络研修后的结业证书用途有限

在目前的机制下,教师完成某继续教育项目的网络研修后所取得的结业证书,除了用于证明完成了继续教育学时外,并没有其他功用,尤其是对教育资质、参与项目资格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几乎没有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和主动通过网络研修获得成长的积极性。

3.网络研修平台良莠不齐,操作界面不友好

目前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平台非常多,监督审查机制不完善,使得教师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同时,很多平台界面不友好,操作繁复,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由于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慢,其培训过程的操作不清楚、不方便。由于收费高低不同,给教师增加了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三、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思路

(一)充实学习资源,丰富研修形式

1.充实资源,提炼精华

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设计应首重资源。要多方汲取本地区的优质、实用、有特色的学习资源,进行提炼和筛选,获取智慧精华,要分别设立面向各地区、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网络资源库,使其迎合不同类型的学习需求。当今的网络充斥着良莠不齐的各种资源,如何去芜存菁、去伪存真?这需要平台管理方加强资源管理力度,不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审查、筛选、分类,还要拓宽资源获取渠道,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分享优质资源,并通过网络交互的形式进行发布。可以借鉴江西、湖北等省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的专题资源分类发布形式,这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审核把关才能得以实现[10]。

2.政治引领,推陈出新

网络学习资源也是一种思想导向工具,要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要根据时事政治的风向标及时推陈出新,让资源时刻契合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课程视频,还是一些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文章评论、智慧结晶,都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服务平台曾多次发布征集公告,号召广大优秀教师和专家学者积极提交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并根据审查评比的结果给与一定的奖励和奖金,这也明显激发了大家贡献优质资源的积极性。湖南人事人才网近年来多次邀请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定期授课,这也使得学习资源时刻保持先进性,非常值得提倡和鼓励。

3.丰富种类,化整为零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时间趋于碎片化,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网络研修要顺应这种时代要求,打破原来的资源体系,将资源化整为零,让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其一,视频要碎片化。将原来的长视频化为短视频或者微视频,如完整的一节授课视频,可以根据知识点和技术点剪辑为短小精悍的小视频,将整节课分段处理,学习者每次只需要利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就可以学习一两个知识点,对于部分不感兴趣或者对自身帮助意义不大的小视频甚至可以跳过学习;其二,录制微课。运用翻转课堂等全新教学理念,专门录制微课视频,对接移动互联网,学习者的学习精准度和关注度将明显提升;其三,图文资源碎片化。短教案、电子书、思维导图,甚至是AR、VR技术合理运用,分批次展示到学习者的移动终端,将大大便利于教师的随时、随地、随意学习。

4.创新理念,丰富形式

网络研修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运用时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多元化教育教学形式。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如“案例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真实/模拟场景式教学”“O2O教学”“研讨互动式教学”等都可以加以融会贯通,有机整合。如案例式教学,就是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对新型授课技巧、方法进行印证和展示,让学习者更为方便的理解和接受。再如项目驱动式教学,就是以实际项目为引导,充分考虑学习者现实需求而采取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武汉淘师湾研修网,诸如“中小学创客教育课堂”“影视英语素材应用专题培训”“打造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等项目,其项目现实性强,切合教师真实需求,且内容新颖富有特色,对学习者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和实用性。还有研讨互动式教学,就是淡化授课者的主体地位,以教师学员为主体,通过有目标、有主题的集体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自发形成有价值的学习成果为大家所接受。另外,O2O教学,即线上+线下的教学,也能够使网络研修更为立体化和生动化,一般来说就是线上授课+线下观摩,让学习者获得感更大,对学习成果印象更为深刻。

(二)以学员为主体,拓展服务维度

作为我省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网络研修平台,平台管理方要进一步开拓思维,深入了解教师网络研修的个性化需求,以学员为主体,不断拓宽培训服务的维度,以促进教师在受训时参与研修的深度交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搭建培训项目自选平台

受训教师的层次不同、学科不同、兴趣不同、业余时间不同,决定了对不同培训项目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可以自由选择培训项目的平台,让他们的培训更为灵活有益,满足期望。因此,研修平台要搭建一个自选平台,将不同主题、不同时长、不同形式的培训项目分类陈列,供受训教师自主选择。例如武汉人事人才培训网,他们将教师每年必修的20学时培训项目和选修的70学时培训项目分别展示,必修项目可36选1,选修项目可在29项中自由选择,这就极大拓展了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自主性。

2.构建学习资源兑换平台

针对学习资源良莠不齐的情况,平台管理方可在充分筛选和确定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将学习资源进行分级展示,并构建学习资源兑换平台,将不同等级的学习资源赋予不同的积分价值,供教师进行自主兑换。而兑换所需积分则来自于教师在参与研修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完成任务、资源共享和交流研讨等。这种积分兑换模式一旦运行起来,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教师为了获取更优质的资源,会通过积极参与研修活动主动赚取积分,而为了赚取积分,他们又会努力制作出可以标注更高积分价值的优质资源,供别人兑换,如此对于供需双方都有着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也使得平台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整体质量提升。目前,武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引入了积分兑换机制,但积分用途是兑换数码产品而非学习资源,且兑换要求高、难度大,对教师几乎没有激励作用。

3.鼓励教师自建个人学习空间

除了构建公共平台外,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建设也是共享资源的一个有效方式。湖南省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优秀教师、名师们自己拥有大量优质学习资源,完全可以通过自建的个人学习空间进行发布和分享。首先,组织大量教师的个人学习空间群,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社区,形成研讨互动的学习氛围;其次,优秀教师也可以通过个人学习空间的外宣效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个人发展添砖加瓦;再次,个人学习空间的集群效应,不仅构建出健康实用的网络生态,还可提升研修平台的品牌效应,形成平台发展的软实力。

4.完善信息发布的个性化推送机制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使用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作为网络研修平台而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长处,建立个性化信息发布推送机制。平台通过收集不同学员的性别、年龄、学科、层次、地区、参与培训情况、兴趣爱好、信息浏览记录等信息,并通过后台算法的优化,确定学员的继续教育的需求痛点和关注点,将适合他们的最新资源和信息进行及时推送,并及时更新大数据反馈情况,以此形成个性化的信息发布体系,使研修平台时刻切合教师的需求,赢得他们的使用粘性。对于教师而言,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机制,可以省去他们在繁多的数据中心搜寻、筛选自身所需资源的时间,便利了教师的使用。

5.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理论学习应该与线下教学实际相结合,鼓励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网络研修效率。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终身事业,教师网络研修也应形成常态化,而不是呈现阶段性或者与教学实际相脱离,改善这些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这里的活动不仅指教师的学习,也包括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都可以从网络平台延伸到教师的生活工作中,通过研修平台的移动客户端或者建立已有社交软件的群组,如QQ群、微信群等,学员教师之间可以随时互动,交流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或者单纯的认识联络,都可以提升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归属感,从而提高网络研修效率。

(三)优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机制

1.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提升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研修的服务效能,必须要争取教育单位的政策支持。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将网络研修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当中,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的常态化和普遍化;其次,要为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提供激励和支持,尤其是在时间和费用方面,要为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留下充足的空闲时间,如在寒暑假专门固定一个月的继续教育时间,并通过精神、物质激励,鼓励教师参与其中,按质按量完成研修任务的教师将获得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并且在年度考评、职称评审、职位晋升和项目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

2.优化研修过程的行为管理

教师参加网络研修过程中的行为痕迹,包括个人信息修改情况、浏览情况、发言互动情况、答题情况、发表资源情况等,既是证明教师学习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支撑证据,也可以作为大数据对教师的研修需求、研修偏好进行测算。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让教师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尽可能的追求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学习效果。

3.数据互通,学分互认

目前省内外研修平台众多,但都处于各自为政,甚至是相互竞争的状态,这就不利于教师研修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我们急需创立一个全新的研修平台,在多方联络,形成合作机制的前提下,将各平台上教师的研修数据贯通起来,形成共享模式,由此生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研修社群,教师只要在其中一个平台有研修记录和学分,其他平台都予以展示和互认,教师的归属感和粘性将会大大增加。

4.完善评价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拓展评价维度。不仅包含教师观看学习视频的个数和答题情况,还要包括在线时长、互动情况、上传下载和浏览资源情况、成果分享情况、研讨展示情况等。另外,要进一步扩大评价的时间段,将教师在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平台登录和活动频次、教师的成长进步情况,乃至于专家评价、学院互评、教师自评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

(四)运用前沿科技,打破体系壁垒

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VR技术、AR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和发展利器。而我省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更应该重视这些前沿科技的充分运用,为平台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充分运用前沿科技,打造新型研修平台

第一,切合移动互联网+趋势,将研修平台移植到移动终端上,通过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延展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方式;第二,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科技,提升研修项目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切合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第三,运用AI技术,无论是在操作层面还是内容层面,提升平台人工智能水平。如在操作层面,支持语音、手势、动作习惯的智能化操作,在内容层面,通过定制个性化的智能化研修助手,帮助学习者分类整理资源、提炼有用信息记录、协助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进度;第四,运用VR、AR技术,使研修过程进一步场景化、生动化,增加研修的现实感和参与感。

2.美化平台界面,优化操作性能

在平台界面设计上,可以更为个性化和灵动化,避免过于严肃死板。要让研修学员产生亲切感而非距离感。可以在平台布局、色彩运用、模块设置以及图片、音频、视频的构架方面多学习市场化平台的做法,以理解学员、吸引学员、服务学员为理念,创造一个更为优美的研修软环境。另外,要进一步优化平台的操作性能,提升相应速度,使操作界面更为友好方便,以此让研修教师对平台产生欣赏感和信任感。

3.打破体系壁垒,促成与社会平台接轨

在未来,教师研修平台应不仅是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场地,还应成为教师网络社交和休闲娱乐的新场地。因此,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的建设,要进一步开放理念,勇于打破自身壁垒,以包容合作的心态,促成平台与社会平台如微信、QQ、微博、抖音、腾讯会议、喜马拉雅听书、爱奇艺、网易云音乐等接轨和嵌入,让平台真正成为满足教师全方位、立体化需求的多功能社区,为平台的发展引入更为充沛的活力和动力。

猜你喜欢
研修资源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