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分析

2022-03-02 04:04:51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向阳校区沈志诚
学苑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组员美术交流

江苏省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向阳校区 沈志诚

随着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革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现实需求日益迫切,务求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基本美术素养,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收效不大,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后,课程教学的活力全面提振,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升。合作学习的典型特征即在于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一个或多个教学任务展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效地破除了“灌输式”教学的弊端,能够深化学生的互动体验,实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标。本文即由此入手,展开了对小学美术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探析。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背景之下,明确提出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而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中的合作学习,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相比传统教学来说,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有力的挑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同时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审美能力,不仅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还能弥补教师以往面对众多差异学生的教学弊端。

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小组中,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既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积极配合、支持,又要求学生在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而且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交流。

二、小学美术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价值意义

1.提振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对参与各类活动的热情较高,而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则不感兴趣,这也是小学美术课程在实践中流于形式化的症结所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高度契合了他们的心理特点,能够明显地提振其美术学习兴趣,同时在无形之中达到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通过分组形式进行学习,美术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美术课堂活动中的能动性大大强化,再辅之以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程式设计,学生能够在个性化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所在,进一步强化了其进行美术探究的内在驱动力。

2.培育小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往往诞生于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主旨之一在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美术课堂之中的交流探讨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小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不足,对美术意蕴的理解并不全面,合作学习模式下,他们便得到一种从不同角度审视美术作品的方式,即通过交流探讨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以此达到对美术作品的多方面理解。另外,合作学习模式下,美术专长不同的学生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即时地借鉴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实现综合美术素养的提升。

3.深化小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当代社会发展日益复杂化,社会分工亦日渐细化,需要人们具备较高的团队合作能力方可实现特定任务的高效完成,这也是教育所必须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小学美术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分工,学生能够明晰自身的任务以及其对小组整体的责任,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组员之间需要进行持续的交流探讨,明确主题、安排细节,这些活动都在无形之中培育着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作品完成后,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合作的价值所在,思考如何更好优化合作的途径与方法,为自己日后的合作能力提升奠定起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运用策略实践探析

1.遵循合理性原则配置高效合作学习小组。

小学美术教学开展合作学习,首要的一点便在于合理地配置好合作学习小组,从而实现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具体的创作细节,通过分工形式完成相对复杂作品的呈现,同时亦可持续交换自身对美术欣赏的体悟与审美体验,达到加深自己美术底蕴的目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配置需要按照层次性与差异性进行建构,这主要是基于最大程度发挥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优势的考量。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按照学生在美术知识、美术技能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同时还需要兼顾到性别比例、性格特点等因素,力求实现组员之间的相互促进。

以部编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对折剪纸》艺术课程的学习为例,实践过程中,首先以综合美术水平高中低三个层级将学生进行了分类,每级选择两名学生,三级共六名学生分为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与此同时,对小组成员的职责予以了明确,设有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组长组织全体组员对剪纸主题进行讨论,并分析目前小组内已掌握的剪纸技术,探究是否能够创新剪纸工艺。待此部分内容得到确定后,组长即根据组员的专长安排其负责的内容,副组长则对所安排的任务进行督查,将团队优势发挥到最大。合理配置的合作学习小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的积极性,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完成优质剪纸作品的创作,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还加深了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之中的美术创作体悟,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均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2.坚持综合美术素养培育导向制定教学目标。

当前,素质教育日益深化,具体到任何一个学科,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均是重中之重,小学美术教学亦然。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美术教学,即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其实践意义显著而深远。为此,教师应首先从观念层面深化自身对合作学习模式重要性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渗透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当中去。首先,应透彻分析教材的内容编排,不同模块的内容往往对应着学生不同美术素养的培育,有的是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有的则是美术实践技巧的阐述,有的却是美术情感意蕴的表达,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目标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其次,教学目标制定需根植学生美术基础素养,先期备课阶段,就应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防止脱离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现。

以部编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花儿寄深情》花朵造型设计课程的学习为例,花朵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东西,该课程涉及到学生对鲜花知识的储备,以及通过模仿进行塑性的能力,需要学生能够体会到花朵的美感,并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之中诠释美感,这部分内容即为教师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体系的大方向。具体到细节层面,教师在学生美术基本素养的全面摸排后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均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模仿能力,但是其塑性能力较为缺乏,美的情感体悟与表达诠释尚处在朴素的阶段,故而需要在合作学习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强化这部分内容。

3.建立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动态联动机制。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自主学习为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美术素养基础;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则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予以深化发展。故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务求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内在联动,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加以保障,从而切实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具体而言,自主探究主要目标是美术基本知识及原理等方面的基础性内容,教师先对其进行集体性的讲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美术基本技能训练,为其美术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去奠定初步的基础;合作学习则是在一定的任务导向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小组分工、协作、交流,完成对应美术作品的呈现,在此过程之中应尤为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相关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在持续的交流探讨中提升自身美术综合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线条的动与静》绘画课程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课程的初始环节先对学生进行肌理绘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的内容讲授,随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每种工具绘制图画肌理,以蜡笔绘画为例,让学生在蜡笔粗细选择不同、笔触不同的情形下绘制肌理,从而发现效果呈现的不同,总结相应的规律,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交流探讨如何在前述蜡笔、油画棒勾勒肌理的基础上进行素描作品肌理塑造,组员们分工协作,绘制不同情形、不同主题下的图画肌理,并将其聚在一起展开规律总结,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讲授阶段学习的内容与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4.秉持过程性原则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创意能力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旨所在,有别于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结果导向评价标准,合作学习模式更为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务求实现对小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表现的评价。过程性导向下的评价体系遵循下述三个标准:其一,小组分工的合理性评价,组员的综合美术水平存在差异,各有所长,能否合理地利用好各个组员的优势,从而形成合力高效地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是过程性评价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二,小组协作的密切性评价,合作学习模式的要义在于协作,脱离了协作的个人能力展示并不能够推进整体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故而需要对组员之间协作的密切性进行评估,既要涉及到美术知识的应用层面,同时也要覆盖到创意合作层面;其三,小组交流的有效性评价,人是交流的产物,组间交流是凝聚团体智慧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故而应将其列为合作学习评价标准之中。

以部编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美丽的植物》主题教学为例,该课程的目标在于教授学生运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常见的植物、花朵,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在实践中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扩充,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分组形式构建一个“植物乐园”,最后会进行评比,获胜的小组会得到一定的奖励。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根据作品完成耗时、作品美感呈现以及作品意蕴阐述三个层面对学生小组作品进行评价,分别对应着分工合理性、协作密切性以及交流有效性三个方面的评价标准,最终评选出了兼具效率性与美感呈现的小组。此外,教师还鼓励其进行了合作经验的宣讲,其他小组获益匪浅,明晰自身小组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加深了组员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四、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虽然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推动学生的进步,来营造出和谐的合作与交流氛围,达到学生的共同发展目的。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重视让不善言辞、内向的学生,能够真正打开“话匣子”。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很多教师习惯以组内异质的原则,为学生进行组队,结果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善于交流更加愿意表达,而有的学生则是反应较慢,不仅表达跟不上节奏,还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出现只听不言,像一名观众的现象,这便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与作用。为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拥有大胆表达、独立思考的空间,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后,不需要学生立刻讨论,而是让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当有了自身的想法时进行讨论,从而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又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其次,教师要强调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助推剂。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应相互尊重、学会认真的聆听他人的表达,而这便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一种素质,避免学生只顾自己的意见,出现唯我独尊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之中,彼此理解、尊重,促使合作更加的融洽,在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会合作,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评价,来鼓励学生的合作,在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评选出“最和谐小组”“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集体智慧奖”等等,从而确保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的积极、向上,由此乐于参与其中收获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结束语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巨大,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教师应遵循合理性原则配置高效合作学习小组;坚持综合美术素养培育导向制定教学目标;建立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动态联动机制;秉持过程性原则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深化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为其综合美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组员美术交流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心理与健康(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组落幕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