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 霞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除了具有评价的共性和评价改革的一般趋势之外,还理应有本课程的特质和特殊要求: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知行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供多种学习经历,通过课堂观察、成长记录、成果展示、综合活动报告、项目评价、书面测试等多种方法开展评价。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重视对“双基”的落实,以纸笔测试的方式评价教学质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极大地影响学校的管理和教师课堂的价值取向,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在方式、内容、标准、功能上仍有不适应新课程的地方;同时,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关注,对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则远远不够。这是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自2016 年以来,笔者带领骨干教师进行了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的评价研究,不断完善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方法,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建立起对学生学习质量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多元评价体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坚持评价过程的多元化,通过定量测量和质性分析,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及效果的综合价值进行评定。从评价主体看,由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教师、同伴、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从评价内容看,既关注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评价,又关注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评价方式看,由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转变为阶段性测试、课堂观察、成长记录、成果展示、综合活动报告、项目评价等多种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旨在让学生呈现出“不同起点,自我超越;不同跑道,异步同行;不同色彩,交相辉映”的美好情景,真实地反映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 理论核心是对人的行为与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普遍性、差异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这些智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以可由个体或文化以多种适合的方式加以制作与组合”[1]。根据这一理论,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独特的智能组合方式,不同个体所具备的优势智能各不相同,智能的发展过程也存在差异。如果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所有的人,显然是不公平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获取的知识,更要突出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思考研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在行为习惯中展现学习成果。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全方位的,时间与空间不同,人的发展状况与质量也不一样[2]。人的个性发展、素质提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启示我以:在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中,要把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其个性化的发展;同时,将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品质培育、行为养成等多种素养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积淀得到发展的,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构建是人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四大要素”[3]。建构主义认为,相较于学习结果,评价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4]。这也就要求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让评价融入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长的全时段,突出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标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基本遵循。无论是评价内容的确定还是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符合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为此,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评价,更要突出正确价值导向,坚持以德为先,关注学生的道德践行,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法治观念,增强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学科素养;在评价方式上,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供多种学习经历,运用课堂观察、成长记录、成果展示、综合活动报告、项目评价、书面测试等多种方法开展学习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以依据课程标准制定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实施方案,以课堂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时间上向前后辐射,空间上向课外延展,将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习品质、身心健康等多个元素纳入其中。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行为表现评价、课堂评价、实践活动评价、期未考试评价四部分。各项内容评价均使用量表的形式进行,由学生、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共同参与评价,按照评价项目所占比例汇总计入成绩。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形成性评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缩小差距的机会,许多形成性评价策略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在行为上及时做出调整。”“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评价‘脚手架’,如易于理解的评价标准、基于真实情境的评价任务、可供参考的评价样例……让学生参与的课堂评价真正实现其功效,指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5]
1.制定课堂学习评价方案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我以以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突破口,运用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来指导、探索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在继承原有的、可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手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新方式,融入形成性评价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对课堂教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打破传统教学中评价和教学分离的现状,将形成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发挥其改进教与学的功能,这是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6]”在评价中,加强了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课堂学习评价方案改变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存在的评价主体“特定化”问题,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使得评价过程更为客观、真实、全面,让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好地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确定日常行为评价指标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现实生活中,我以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一好遮百丑”的现象。课堂上头头是道地说“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回到家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试卷上条理清晰地写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校园里随手丢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以制定了七至九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指标,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每学期评价两次,真正将“关于道德的知识”转化为“道德知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日常行为评价标准中的诸多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倡导和实践的内容,将学生日常行为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评价中,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稳步发展。
3.探索实践活动评价方式
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之一,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表现,运用量规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能力、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既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注意评价学生的活动结果。
纸笔测试作为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以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坚持思想性、人文性与综合性相统一,坚持生活情景、能力立意与素养考查相统一,坚持考试评价、导向教学与引领成长相统一。同时,命题评价体现“三个特性”。背景材料要凸显德育性,问题设计突出一体性,考查内容突出整合性。努力使每一次测试都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阶段性测试后,我以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找准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出错原因,并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调整课堂教学策略,真正减负提质,促进“双减”政策要求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