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黎明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了义务教育的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被排在首位,强调了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古诗文是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记载形式,选入教材中的古诗文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古诗文教学无疑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之重任。
培养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有三: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情感,实现立德树人;二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落实核心素养;三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用文化兴国,实现民族复兴。
1.自然文化。
(1)山水澄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祖国山河壮丽,历代文人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间,写下很多千古诗篇:《敕勒川》《望洞庭》《望天门山》《题西林壁》《望庐山瀑布》《忆江南》……景物在诗词中有了灵性,成了文化的象征。
(2)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皆有美景,四季景物被文人刻上了文化烙印:苏轼描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悄然的早春,朱熹笔下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热闹的阳春;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热烈之夏,范成大笔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是丰收在望;秋天是杜牧笔下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炽烈,也是王维笔下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之闲适;冬天有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孤寂,更有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之高洁。
2.物态文化。
(1)工具类。我们可以从古诗文中了解到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历程:《自相矛盾》中的“矛”和“盾”是古代战场上用的兵器;《守株待兔》中的“耒”是古代人民的劳动工具。《两小儿辩日》中小儿用车盖来形容日初出时的样子,可以了解到古代马车的样子。从《司马光》一儿跌入的“瓮”中,可以了解到宋朝以前制大瓮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请君入瓮”的典故就出自唐代。《囊萤夜读》让我们了解到:“油灯”是古代主要的照明工具,古人用“囊袋”装东西,车胤盛萤火的练囊是用白色薄绢做的;早在商周时,丝绸制作就已具备一定规模,中国的丝绸之路对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2)艺术类。《伯牙鼓琴》中弹琴技艺高超的伯牙有着高洁的气质;《弈秋》中善于下棋的“秋”被人尊称为“弈秋”;《书戴嵩画牛》中“好书画”的杜处士可谓是雅士、儒士。琴棋书画是中华传统的“雅人四好”,体现文化艺术之精妙。
(3)建筑类。《夜宿山寺》和《登鹳雀楼》《岳阳楼记》《黄鹤楼》等古诗文记述了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造就了建筑神奇,古诗名句又让这些建筑名传千古,充满文化味。
3.精神文化。
(1)习俗文化。
①节日风俗。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来历,都有故事,传统节日的背后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元日》《清明》《乞巧》等古诗记录了古老的节日习俗,这些节日习俗文化也得以代代传承。
②礼仪风范。《杨氏之子》中杨氏子和孔君平的对话体现了魏晋礼仪风度,可以了解到魏晋时期人们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特点。《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对牧童指出自己珍爱之画有误一事的态度是“笑而然之”,体现了文人的儒雅风度。
(2)人物情思。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古诗文的创作是情之所至,或是浓浓思乡意,或是依依送别情,或是苦苦孤愁绪,或是深深父母恩,有了“情”,诗文就有了灵气和活力。
“诗以言志。”古诗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人生哲理、思维方式等等,赋予了古诗文独有的价值,这是文化自信的关键内核。
1.家国情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使命。在国家兴亡面前,个人的苦痛不值一提。诗人们忧国忧民,个人的哀乐和国家命运系在一处。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愤;在得知收复蓟北的消息后喜极而泣,写下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王昌龄在《从军行》中立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无数志士仁人明知“古来征战几人回”也还要驰骋沙场,“粉骨碎身浑不怕”,只为“不教胡马度阴山”,牺牲自我,换来国家安定。厚重的家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屹立于世界东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2.人生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点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大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保持清新的思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会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乐观向上,执着向前,困境过后定是美好的希望……还有简短有趣的寓言故事,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如一盏盏明灯,指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前行。
3.思维方式。
中国人喜欢用感性思维方式。寓言故事采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式,《弈秋》《书戴嵩画牛》采用的是以事说理的方式,孟子、韩愈等名家善于用类比论证方式来阐述观点。《自相矛盾》中的楚人刚夸完自己的盾天下第一坚,又夸耀自己的矛天下第一利,却忘记了盾与矛是相克的关系,暴露了思维的矛盾。杨氏子的智慧体现在他没有针锋相对地反驳孔君平的话,而是顺着孔君平的思维方式应声作答,其采用的是否定句式委婉作答。这样的应答既维护了自尊,又显得儒雅有礼。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判断太阳远近的两种思维都有自己的依据,单线看,都是可取的。但综合起来,却出现了矛盾,说明两个小儿的思维方式存在缺陷。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解决这一科学知识难题,而是通过孔子实事求是地作答,揭示人类确实存在未知的领域,这并不丢人,勇敢承认便是。这是中国“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文化自信的定义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可见,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理解、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领悟文化内涵,认识文化之美,认可文化,学生自然就会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从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一旦遇上合适的契机,就会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努力。
1.品词析句,追根溯源,认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体现在汉字文化上。每一个汉字都有来历,每一个汉字都有故事,每一个汉字都有着独特的生命。
古诗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触摸汉字文化。如学习《囊萤夜读》中的“恭”、《自相矛盾》中的“矛”和“盾”等生字时,可以从汉字起源、演变、说文解字等传统文化入手,了解汉字来历,了解汉字里的故事,了解汉字背后蕴藏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很多老师在执教《伯牙鼓琴》一课时,会抓住伯牙的“志在太山”“志在流水”进行拓展:还会“志在”何处?锺子期又会如何回应?这样的设计只是停留在“言”的表面,对训练语言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缺少文化层面的学习。文中“志”字应该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志”是什么?《毛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伯牙鼓琴时“志在太山”“志在流水”,这是伯牙把心中所念所感用琴即兴弹奏出来,并不是伯牙对锺子期弹奏了名为《太山》《流水》的曲子。然而锺子期却能从琴声中感受到伯牙心中之志,两颗心竟能如此相通、相知、相印,又怎不令人感动!
2.补充资料,触摸意象,感受文化。
由于古诗文的创作时间距今较远,表达又比较含蓄,光看表面意思,是无法真正理解、无法感受文化魅力的,需要借助资料理解。
《暮江吟》一诗中,白居易竟用了一整句来交代时间,这在惜字如金的古诗中是极其少见的,“九月初三夜”这一天究竟是什么重要日子呢?出示张培瑜主编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大象出版社)中的图片,了解到公元821年九月初三是寒露节。古时候,人们对时令节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在游子心中,每一个节气到来,情感都会有所波澜。然后出示其他诗人写节气的诗句,诵读体验,再出示白居易写这首诗的背景,再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月”的意象,从而体会白居易对国家的美好期望,以及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奋发向上的精神。
《伯牙鼓琴》中“太山”和“流水”并不是两个普通景物,“杨柳、夕阳、清风、翠竹”等是不能和它们相提并论的。“泰山”和“江河”不仅仅是指泰山、长江与黄河,中国文人还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意象,象征着伯牙高远的志向。《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清泉、松林”是淡泊、高洁的意象,表达了王维隐居山林的愿望。
相关资料的补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作背景,触摸文字背后的意象,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中国文化的深厚,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3.群文出示,立体关照,认同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目标,选择几篇古诗文设计成一个任务群。同一主题的古诗文可以组成群文,如表达羁旅情愁、济世安民、朋友送别、勤奋苦读和读书方法、修身治国、边塞诗情主题的相关古诗文。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既可以认识到不同文化的统一性,也可以认识到同一文化的多面性。
同一时代或同一背景的古诗文可以组成群文。我们可以把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和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起出示给学生读。先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从“遗民泪尽胡尘里”了解当时的形势背景,国家领土被金人占领,百姓日夜盼着派王师收复失地,可是盼了一年又一年,希望却屡屡落空。为什么朝廷不派兵出征呢?出示《题临安邸》,学生从这首诗了解到南宋偏居临安,皇帝臣子贪图眼前的享乐,沉溺于美景美色中,早已失去了振兴中原的斗志。从“直把杭州作汴州”,可体会到诗人林升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悲愤。所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呀!陆游一生都在渴望收复中原,渴望祖国统一。可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等到王师收复失地,陆游伤心地写下绝笔《示儿》。再引导学生诵读,体会陆游有生之年“不见九州同”之悲痛,但即使生命将息,仍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之夙愿。把三首古诗联系起来读,可以更立体地了解历史背景,更深入地体会诗人强烈的民族情。
同一作者的古诗文也可以组成群文。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大文豪一生创作很多,从他们不同年龄的作品可看出不同的心境历程、写作风格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发展演变。
朗读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读书方法,诵读才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古诗文是中华经典文化,当然要用传统的读书方式来读。
用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读古诗文,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情感。比如《登鹳雀楼》一诗,人们往往用非常豪迈高昂的语气朗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读得气势磅礴,尤其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感到极其振奋。这首诗也被今人作为励志名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这些,当然是诗中积极的一面,但这样的解读是片面的,没有体会到诗人真实的情感。早在西汉辞赋《楚辞·九怀》中就有了“登楼”的意象,三国时期王璨的《登楼赋》之后,“登楼”就成了“消愁”的意象。王之涣登鹳雀楼,不是去欣赏美景的,而是为了解除心中的愁绪。古人写诗先定韵,韵决定了诗的情感基调。这首诗压的是“ou”韵,韵字“流”“楼”吟诵时是悠长、舒缓的,表达出无尽的忧思。
古诗文中入声字在吟诵时有短促决绝的特点,作者常把情感秘密藏诸其中。《登鹳雀楼》首句连用两个入声字“白、日”,表达出对生命灿烂的惊讶之感;“入海流”的“入”字吟诵时表现了黄河之水流动的速度极快,而且有一去不还的感叹;后两句中“欲”“目”“一”三个入声字的决绝,表达自己想继续向上攀登的志向,可是发现只剩下一层楼可登,流露出无限的失落与哀伤。吟诵全诗,你会感受到王之涣在吟此诗时,几度哽咽,悲伤失落溢于声中。而这些情感密码,用现代朗读是无法破译的。
《司马光》中“足跌/没水中”是最为危险的时刻,诵读时语速应加快,但是现代汉语中“足”是第二声,“跌”是第一声,后面是停顿,用现代朗读方式读,必然会把“跌”的声音拉长,读成“足跌——没水中”。试问:这样朗读还能表现出孩子跌没水中的那种惊险吗?我们再来试试传统的诵读方法:“足、跌、没”都是入声字,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三个入声字连读的急促,学生一听,就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特别特别危急、紧张。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的古诗文如浩瀚大海,教材中的古诗文只是大海中的几朵浪花而已,仅凭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
比如,四下《文言二则》选了关于古人勤奋学习的两则文言文,“囊萤映雪”和“铁杵成针”也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成语。可以继续拓展其他与古人求学苦读相关的成语,如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韦编三绝、孙康映雪……让学生课外阅读这些成语故事,再把相应的文言版原文推荐给学生读,了解背后的历史典故。
三下第三单元学完传统节日的三首古诗后,可以布置学生继续诵读其他传统节日的古诗,如《乞巧》《端午日赐衣》《十五夜观灯》《寒食》《七夕》等,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
在学习了韩非子的寓言故事后,继续推荐韩非子的其他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讳疾忌医》《郑人买履》等,也可以推荐其他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狐与葡萄》《纪昌学射》等。学习了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后,再推荐《山海经》中其他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这些故事学生比较熟悉,白话文版已经看过,再阅读文言文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而且,阅读文言文时会很自然地和白话文相比较,了解到文言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推荐整本书,如《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明清笑话集》《意拾喻言》等。
文化自信是隐性的,需要在教学中润物无声式地渗透培养,但是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文化自信得以凸显。
如三下第三单元在传统节日组诗后,安排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其他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学生展示的成果很丰富,有传统节日的来历,有和节日有关的古诗和对联,还有相关的图画等。但是,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展示信息,仍停留在触摸文化阶段,没有深入感悟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活动,针对“有的同学对西方的圣诞节很感兴趣,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太老土”展开辩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辩论会上同学们的辩驳十分精彩。生1 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很多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们过节就是要铭记他们,学习他们的精神气节。生2 说: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是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西方国家是没有的,我们应该感到骄傲!生3 说:我们传统节日的习俗是从古代就传下来的,很多习俗对我们身体有好处。比如清明时节经常下雨,天气潮湿,气温变化较大,一会冷一会热,很容易感冒。清明团是用艾草做的,吃清明团可以祛除身体里的湿气。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呢!……
你瞧,在辩论中,学生把搜集到的信息巧妙地运用起来了,理解了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辩论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我们可以看见文化自信正在凸显。
还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诗词大会”、课本剧表演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升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让文化自信渐渐流淌进学生的身体,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