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正 中
(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部,北京 10008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天下胸怀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战略方向并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世界发展的新阶段,展现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学习、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通盘考虑中国与世界、历史与时代的重大关系。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把握好新时代人类发展的新使命、新变化、新特征和首要任务。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握好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1],这要求中国着力进行“三个中国”建设。
第一是“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发展全局中进行考虑,强调通过中国的发展推动解决更大的世界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开放是必由之路,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2013—202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当前,中国的新发展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关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当然,国内大循环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中国的新发展,不仅能够发展自己,也必将继续造福世界。
第二是“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工作,但国际组织中的中国籍职员数量与中国的财政贡献并不相称,同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在各类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中,中国籍职员较少。即使是有地域分配名额的职务,中国的实际使用名额也远远不足,缺口较大。而且中国人所担任的职务,绝大多数属于服务性和非决策性的基层职员,中高级职员更加缺乏,代表性严重不足。以联合国本部为例,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2022年联合国年度预算中,中国的会费量约为4.38亿美元,占比15.25%,在成员国中位列第二。然而,截至2021年10月,中国籍雇员只有1384人,在联合国雇员总数中只占比1.2%,排在第20名。联合国雇员人数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5459人、法国4364人、肯尼亚3687人[3]。相较之下,中国籍雇员的比重大幅滞后于中国贡献的会费比重。这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度不匹配,与中国缴纳的会费极其不相称。如果驾驭不了国际机构,则很难走进世界中央舞台。这导致中国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受到制约,国际事务主导权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难以有效彰显。
第三是“域外治理的中国”。中国的治理范围主要在境内,但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中资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海外政治风险时有发生,海外华人华侨的权益、中国的海外商业利益、海外资产和项目的安全都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美国在维护海外利益时,采取“长臂管辖”,国会立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形成了从国务院、商务部、司法部、财政部到国防部和驻外美军的政府行政管理框架,具有完备的海外利益维护机制。适应“走出去”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中国要切实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要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延伸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链。”[4]例如,在数字贸易中,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税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调配和转移利润,实现避税逃税,侵害我国经济利益。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Base Erosionand Profit Shifting)问题,指的就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利用国际税收规则的差异和监管漏洞,人为地把利润从高税率的地区转移到低税率的地区,从而实现最大可能的避税。这要求我国“以数治税”,通过改革完善税制,升级数字税收监管技术,发挥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管作用,从而加强对此类问题的域外治理,增加“数字税”收益,确保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流失[5]。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一种政府间明确的经济合作形式,是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一致的过程和彼此在政策执行上所遵守的承诺和约束[6]。典型代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制度基础,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固定汇率协调机制。这一体系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瓦解,但西方国家仍然以美国为中心,通过G7、IMF等组织机构,逐渐形成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当前,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下,美国仍然是国际宏观经济协调的主导者。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写入报告,就是强调我们要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更好地处理与美国之间的竞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实际强调了两条:第一条是“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7];第二条是“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8]!
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当前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演变过程,从长期来看,实际上要跨越“三个关键点”。我们已经成功跨越了第一个关键点,就是2016年中国的GDP达到了美国GDP的60%。在60%关键点上,苏联被搞散,日本被搞垮,德国被超越,而中国经济则展现了强大的韧性。美国越制裁中国,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越大。在2022年的1—7月,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总额为2.93万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8%。中国对美的GDP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达到77.1%。第二个关键点是人均收入3万美元。我国人均GDP在2021年达到了12556.3美元,世界排名第75位,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而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GDP要达到3万美元,同时,还要经历超大人口规模国家的社会转型。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超过5000万且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的国家只有7个。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要确保国家转型的时候,始终保持社会安定。第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节点是,中国的GDP达到美国GDP的130%~140%。在这之前,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遏制中国。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却奉行单边主义,采取霸权主义行径,在世界经济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这给全球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削弱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必须摒弃以邻为壑的政策选择,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协力应对经济与金融等方面的挑战,才能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重新恢复良好的增长动力。与某些西方国家的做法相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1]对“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强调,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有助于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有助于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的使命是解放全人类,指出“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9]14。“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9]50“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0]也就是说,无产阶级要解放一切受压迫的阶级,通过在世界各国联合能够促进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将推动世界的解放。这将是造福全人类全世界的伟大事业。
今天的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更重要的是还要“走上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展现了一种中国气度和世界胸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与各国共同面对战争、贫困、毒品犯罪、恐怖主义、全球变暖、能源资源短缺、核武器扩散、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蔓延等世界问题。中国要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中国共产党以世界眼光、天下胸怀,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在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高举起和平正义的大旗,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各国加深交往交流,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推动各国在普遍关切的共同问题上达成共识。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也将推动中国在国际社会不断走上去,走近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和世界舞台的中心点。
全球治理离不开世界各主要国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开辟世界航线,在殖民地修筑铁路、港口,以英镑为基础形成最早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在殖民掠夺资源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交流交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形容:“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依赖所代替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9]35可以说,西方列强在殖民地采取的通航、筑路等一些举措,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
现代国际社会,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APEC、G20等国际组织和国际平台,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构建起现代全球治理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现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成为提供物质性、制度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平台。但是,大多数国际公共产品是在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中提供的,实质是在维护和实现其霸权利益,旨在借此掠夺全球资源和财富[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坚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1]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代表性公共产品是“一带一路”。当前,一方面,在全球化发展受阻、全球经济发展减缓的情况下,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合作、全球安全治理等问题亟须世界各国共同应对。面对困扰世界的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中方已同世界上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还创建了亚投行、丝路基金,打造了最具广泛性和包容性以及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增加国际公共产品,做大世界市场,为参与国家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让沿线各国获取发展红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立足于“三个之变”的新的战略方位,应当直面“四个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四个之问”的重点在于解决理论创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12]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前进,经济社会实践已经远远走在理论的前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1]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3]毛泽东指出:“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14]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变和不变,与时俱进审视我们的理论,该坚持的坚持,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决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我们要坚持党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同时某一特定时期的具体理论论点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由其产生的具体方针政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比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事情都要看一百多年前是怎么说的、几十年前是怎么说的,不能越雷池一步,只能亦步亦趋,那还怎么前进?!那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5]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中国的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而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阐释,包括五大特征、九个本质要求、两步走战略安排、五个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从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开辟的崭新道路、承载的历史使命、形成的文明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势。从理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彰显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谱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9]42马克思所创建的科学理论正是为人民群众代言,为人民群众发声。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如恩格斯所言:“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16]列宁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7]“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这对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时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面对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工作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迅速进行理论升华。“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二十大以前,我们重点解决国际上对我们的“卡脖子”问题;以后,还要解决“卡脑子”的新的理论、新的话语的问题,还有“卡嗓子”的话语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应对发展新阶段、矛盾新转化、发展新目标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成为始终开放发展着的体系,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的问题,给整个人类的发展指出明确的正确的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构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增强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指导实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列宁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0]我们党每次取得重大理论突破,必然带来行动的自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和人民实践相结合,创新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融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高度契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性的生动体现。比如,中国文化发展史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能够兼容并蓄不同特色的优秀文化。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和合文化。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传入中国?因为马克思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解决的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早在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到“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22]“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3]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强调“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两个“时代”对全党发出新的号召。把握时代就是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引领时代就是要在时代浪潮中有所作为。这要求我们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时代大势中踏浪前行。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这要求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24]“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25]
保证安全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窗口期,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1]这里突出了一个新词,即“打赢能力”,其内涵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站之必胜。事实上,“打赢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人民军队的现代化上,还贯穿于许多其他方面,就是要不仅能够在军事战上打赢,还要能在经济战、金融战、信息战等各领域的风险挑战中打赢,确保我国能够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在党的文件中,并不是第一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但是这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面临着诸多躲不开也绕不过的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和达成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难度加大;改革越来越触及现有利益格局,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阻力较大;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压力,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碰撞,让深化改革的脚步面临新的重重羁绊。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敢于啃硬骨头和涉险滩。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要敢于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面对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4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随着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27]。这已经非常接近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全球创新指数前10名的国家,都比较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人才的重要性。例如,在瑞典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保持长期稳定投入科技创新,引导企业与大学教育对接,并且十分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研发专家和学者的待遇,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2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1]此外,科技创新绝不是仅依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干,而是让全世界的人才集聚到中国。着力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等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人才是基础,引进人才是途径,用好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另一方面,加快科学技术商业化应用。西方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上比较成熟,在这方面我国发展较为滞后,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互动关系的一般规律表明,科技创新要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才能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9]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火车铁路、石油提炼等新产品新技术,大都是由需求引致投资才推动了技术革新[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31]“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32]我们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实践当中,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要更加突出原创创新的重要性,鼓励自由探索,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从第一要务到首要任务,明确了发展的重点,指明了发展的目标,谋划了发展的道路。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那种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必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建立在现代市场体系上的更高级的形态。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特征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要素是现代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是衡量市场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土地、人力、资本、技术、数据等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能够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一是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二是要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着眼于释放人力资本活力,尤其是科研人员的活力,加快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释放巨大的创新潜能。三是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四是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五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突破现有要素配置的制度障碍,创新要素配置的制度,更好地结合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两者的边界,真正让政府收缩干预要素配置的同时,让市场在要素配置中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功能。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1]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常规做法在应对冲击时能够发挥稳定器作用,但却只在短期内发挥作用,调控效率显著下降,同时还带来了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等副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要实现“L”型增长的换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进行改革调整。”[33]“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3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逐渐形成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和外部新环境的宏观调控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目标更加多元,工具手段更加多样,治理成效更加显著,始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十四五”规划纲要又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24],全面阐释了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可以说,经过实践探索,我国构建起了“发展规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位一体框架与各领域事业的具体政策相配合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国家发展规划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战略导向作用。传统的宏观调控以短期的经济目标为导向,通常以保证短期内经济增速或通胀水平稳定作为核心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宏观经济实践中,我国已经接续制定和实施了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设立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宏观经济治理的阶段性任务。这实现了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步伐与目标相适应,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准确地把握新发展阶段,更加突出强调了经济短期运行与中长期发展有效衔接,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实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在具体领域,我国编制出台了科技、人口、城镇化、区域、生态保护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形成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为各领域发展谋划了战略方向,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行。突出发展规划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明更加注重宏观经济治理的全局性、系统性,要保证总体目标与各项事业的协调配合,在战略导向下寻求动态平衡。增强国家发展规划对公共预算、国土开发、资源配置等政策的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更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并释放经济发展潜力。
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关于财政政策,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预算关系到政府的治理绩效,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税制关系到政府的汲取能力,要优化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部门间的权利。转移支付关系到政府的区域间统筹协调能力,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转移支付项目。财政制度的优化完善,将推动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更有力保障,提高财政资金和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绩效,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功能性,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要求强化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其中的关键在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第一家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最初是为英国政府提供贷款以支持战争的商业银行,逐渐演化为成熟的、具有支持和管理金融制度及管理法定货币责任的中央银行。现代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在应对金融危机,完善金融监管的实践探索中,现代中央银行又拓展了制定宏观审慎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新职责[35]。在我国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实践中形成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国际金融协调合作治理机制的总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目标是建立有助于实现币值稳定、充分就业、金融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中央银行体制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提供高质量金融基础设施服务,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控外部溢出效应,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治理格局。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构建起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货币投放机制、新型监管机制,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这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聚焦聚力实体经济,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优质高效的服务业、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出了具体发展要求。这将发挥我国制造业规模体量大、配套体系全、发展空间广等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很重要的一项是应当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6]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新内涵的塑造、文化新消费点的出现,将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场景和价值意蕴,从而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例如,汽车、房地产、文化的产业联动历史演化,典型代表是美国的“郊区梦”文化。可以说,郊区化是美国当代文化完整的、充分的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了美国社会基本特征,有舒适宽敞的独栋房屋,优美安静的社区环境,休闲欢快的消费娱乐,以及对私家车的依赖[37]。郊区文化带来了职住分离,拉动了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发展,衍生出消费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刺激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产业业态。这种在文化引导下出现的产业联动,有力促进了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成为美国梦、中产阶级和黄金年代的注脚。
当今历史正在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财富载体的根本性改变。财富过去主要是物质载体,将来会变成以精神文化为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38]。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在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更多地出现于互联网空间,逐渐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虚拟的数字资源正在变得可定价、可交易,发展成为一种现实的数字资产。适应和融入这一发展趋势,中国提出了“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发掘数字化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加强数字化文化数据的产权保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发挥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创新链效能,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将促进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为数字产业、房地产业、汽车产业等提供应用场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典型代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最大的改革是结构性改革。这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供需结构,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是空间结构。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空间结构的改革和现代化,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我国的城乡结构是二元结构。城市以现代工业、集聚产业、商贸服务业为主,而农村以分散、独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更为完善,而农村则较为落后。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要平衡城乡关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以此逐步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城乡空间结构优化。
我国区域结构大的板块划分主要是东、中、西和东北这四大地区。各地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发展基础都各有特点,同时也存在很大差距,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9]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划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逐步形成了从东到西、自南向北、沿边沿海的不同区域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1]新思路新战略从多方面进一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疫情蔓延,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频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面临新的技术突破难题,比如全球的芯片问题、“卡脖子”问题;疫情带来的贫富分化、就业减少导致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已有“裂缝”加大加深,全球治理体系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和重构期,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面临冲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1]。
制度型开放的提出,表明我国要加快开放、扩大开放、引领开放。一方面,我国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制度协调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且形成促进改革发展的倒逼机制。另一方面,更多的中国规则、中国标准将走向世界,为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提供制度供给,中国对外合作必将采取更积极也更主动的姿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在未来的对外开放中,中国将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以及融通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多有利于加强对外合作、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积极举措,向产业、经贸、科技、人才等更广泛的领域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将促进加快培育制度所有者、制度供给者,让中国的制度规则标准得到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接受和认可,对现行国际制度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也使中国成为国际交往交流规则规范的制定者和主导者。这能够增进国际互联互通和交流合作,增强中国的国际威望和话语权,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层次。
扩大制度型开放,培育制度所有者,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吸引力,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人才对外开放是双向的,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要采取多种方式开辟人才走出去培养的新路子,使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储备更多人才。我们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