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培智教育教学改革

2022-03-02 02:44:54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智建构主义学校

邓 猛

如果要问我国培智教育教学中体现最多的学习理论是什么,最缺的学习理论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多的是行为主义,缺的是建构主义。行为主义重视训练与重复,往往从教师“中心”出发,通过规训或者干预的方式改变学生行为习惯。即使是知识的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灌输和训练。而行为的背后是知识与情感。培智学校学生往往在知识学习和概念形成方面最为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促进其认知发展,以及主动性的发挥。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出发,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也是培智教育教学改革应重视的发展方向。

当前培智教育领域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课程及教学实践并不少见。例如,综合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就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从经验出发、知行合一、体验探究等具有高度一致性。惜乎当前我国许多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实践新瓶装旧酒,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范式变革,仍然脱离不了灌输说教的窠臼。当前培智教育综合课程实施中常出现两个误区。其一,综合课程被当作“综合生活”。误以为从儿童经验出发,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就是在课堂上再现现实生活中吃穿拉撒睡的家居生活;误以为将学生的日常家居生活片段糅合在一起就是综合课程了。其二,综合课程被当作“综合训练”。误以为机械地将任务的层层分解、小步子教学等做法合到一起就是综合课程了。

因此,综合课程的实施需要建构主义的范式变革,建构主义理论则需要具体的方法转化与实践。项目式学习就是一种体现建构主义的具体教学方式。项目式学习主张教师基于真实的问题或挑战设计一系列的体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多学科知识与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合作、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可促进培智学校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迁移。项目式学习独有的两个特征能为培智教育教学方式变革作出贡献。其一,项目式学习有着“科学”的元素,重视科学知识与思维。而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因此,学科知识与概念的学习,是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目标。对科学的重视有助于克服培智教育综合课程实施中重生活轻学科的不足,赋予综合课程改革新的内涵。项目式学习中通过项目实施的程序,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逻辑和过程,有助于学生挑战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形成。其二,项目式学习有着“动手”的特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意味着从做中学,意味着学生要主动发起行为,主动探究知识。项目式学习通过模拟科学研究项目的思路与流程,强调创设情境、团队合作,能使学生在行动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开展探究,在作品中展示成果,给培智教育教学带来真正的方法革命。项目式学习能为学生提供真实、富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早和更深入地面对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一思路与培智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如出一辙。同时,项目式学习天然具备的“科学”基因,能使培智教育中生活化教学与“知识学习”重新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有人也许会说,项目式学习,是不是太难了?项目式学习所言的“项目”,要么与科学研究相关,要么与社会民生工程相关,学生能够做得到吗?培智学校学生能够做得到吗?但儿童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教师往往会低估儿童的能力与想象力。培智教育领域中对学生期待过低的情况更是远远多于期待过高的情况。让学生从小学会仰望星空,带其遨游浩瀚宇宙,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才是教育的真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而非让学生去做超出其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科学实验或工程。它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们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面对挑战,使学生们通过弄清概念、定义问题、头脑风暴、构建与假设、合作学习和概括总结来领会更深刻的知识及技能,而非脱离儿童现实经验纸上谈兵。项目式学习并不强调一定要找到某种解决问题的特定方法,它更强调学生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包括如何获取知识、计划项目、控制项目的实施,以及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教师的作用则是通过支持、建议和指导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因此,项目式学习适合不同年龄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有效设计和指导。

本期专题的四篇论文围绕培智学校中如何运用项目式学习进行讨论。张玲的论文探讨了项目式学习与培智学校概念教学的关系,认为概念教学是培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能扩展、统整培智学校学生的经验,使其在参与过程中形成概念,进而调节认知、行为与情感的关系,促进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许家靓论述了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促进培智学校综合课程的实施,并指出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具有项目思维的课程设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目标驱动的多元评价三个特征。梁寿雯就项目式学习在培智学校劳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认为两者的结合具有深化培智学校学生劳动体验、促进培智学校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培智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的作用。王欣柔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培智学校项目式学习成效的问题,倡导将“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创客空间等应用于项目式学习,提高培智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四篇论文着眼于培智课堂教学改革,从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分析着手,层层深入探讨其在培智教育课程与教学各方面的适宜性及具体运用。希望这些论文能够带动我国培智学校大力开展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实验与探索,推动教育范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共同创建生态良好的培智教育课堂。

猜你喜欢
培智建构主义学校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1:10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8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1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