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 霞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着力点、落脚点是育人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在城乡教育布局、办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解决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只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推进城乡集团化办学,只是解决办学体制机制问题。要解决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就要抵近“二元结构”的核心——解决城乡育人质量的不均衡问题。通过调研论证,我们确定以“五育融合”为高位引领,推进城乡育人质量一体化提高。
1.“五育融合”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教育的真谛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人。德是做人之本,智是立身之基,体是物质保障,美是人生境界,劳是奉献之道。德、智、体、美、劳集于一身,是高度融合的。把教育划分为“五育”,是对教育理念和育人领域的理论抽象。
2.“五育融合”是构建育人新格局的高阶要求
改革初期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中把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具体化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中把育人目标具体化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在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3]中把育人目标具体化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概括了立德树人的基本领域。构建“五育并举”新格局,更是提升了立德树人的品位和境界。
一是长清区长期致力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已在城乡教育布局均衡、办学设施均衡、师资均衡等方面打破了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约。构建城乡公共教育平台,推行城乡一体化集团办学,形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为推进城乡“五育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长清区长期致力于“学科多育融合”“跨学科多育融合”“以体育美”“以劳育德”等局部实验,初步探索路径,出现一批典型经验,为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奠定了实践基础。
“五育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灵动思维、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增强民族意识和担当意识;在观念上,培养与祖国共荣辱、同命运的态度;在劳动价值观方面,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和抗挫能力。
“五育融合”是指分属不同育人领域、相对独立、各具独特优势和功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在充分发挥其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将相互关联的教育功能或要素加以贯通整合、融合共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分属两个阶段或层次。“五育并举”主要解决的是各育发展不均衡、有主有次、有强有弱的问题。“五育并举”是指五育不分轻重主次、平等并列存在。“五育融合”主要促进各育之间的融合。“融合”是指“五育”相互内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五育并举”是“五育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的深化和升华。
“五育融合”机制建设是构建促进“五育融合”落地实施的工作系统和运作方式。
“五育融合”机制建设涉及重组教育资源、重构五育关系、重构五育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治理五育生态场域、选择恰当干预方式等重大问题,须从顶层设计、重点内容、路径策略、管理治理等方面整体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
一是在理念上,须摒弃五育分割、厚此薄彼、窄化矮化五育功能的旧观念,树立五育并重、并举、融合、共生的新观念。
二是在“五育融合”的把握上,须准确地把握“什么与什么融合”“在哪里融合”“融合到什么程度”“融合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等问题,做到融合有道、融合有度、融合有效。
三是在“五育融合”的治理上,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弄清症结,针对问题与症结采取精准治理措施,或疏导、或激励、或约束、或规制,为构建“五育融合”新格局优化环境,畅通渠道,助力导航。
四是在师资建设上,要加快培养一批“全科教师”。“五育融合”是一种集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型育人模式,要求教师具备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一专多能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实践证明,做什么,研究什么,围绕“研究什么”,回答“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
孔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授徒,蕴含“多育并举”的萌芽。孟子是提出“教育”概念的第一人。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戴圣高度概括了教与学的感受,他说:“学,然后知困;教,然后知不足。”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德教为先,因材施教,独立思考”的教育主张,触及教育的本质与精髓。及近代,“五育并举、融合”的思想日渐明晰。及现在,则日臻完善。
1.蔡元培的“新教育论”
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表达了作为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4]
2.中国教育政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五育并举新格局”,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5]
古今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五育并举、融合”的论述,党和国家关于“五育并举、融合”的政策法规,为我们开展城乡教育“五育融合”机制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1.在思想观念上弃旧图新
“五育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衍生于融合共生理念。它把各种教育主体、各育人领域、各种课程看作一个整体,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重新配置分布于各育人领域、各学科的教育要素,使其聚类、融合、共生,实现育人效益最大化。
“五育融合”是一种新的育人思维。它体现的是系统思维,包含“有机关联式思维”“整体融通式思维”“综合渗透式思维”等。五育分割、学科封闭的传统思维不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也无法产生系统教育力。
“五育融合”是一种新的育人格局。它不仅追求“五育并举”,而且在“五育并举”基础上继续推高层次,追求“五育融合”的新境界。“五育”在生命成长中是融为一体的,很难将生命体的某一项优秀品质与“五育”相对应。在人类文明早期,“五育”产生于劳动实践,音、体、美融为一体。我们的先祖“投足以歌八阕”,把劳动场景用形体动作表演出来就是舞蹈,唱出来就是音乐,写出来就是文学。当下,我们推进“五育融合”,也是教育的返璞归真。
2.在“五育融合”实际操作上要厘清若干关键点
“五育融合”并不意味着弱化各“育”的本体功能,而是将“五育”之间的相同或相近的要素加以融合,减少“五育”之间的重复交叉现象,追求“1+1>2”的“聚类效应”。
“五育融合”的类型按学科划分,可分为“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
“五育融合”按领域划分,可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五育融合”的类型与领域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是本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融合所涉及领域的宽度与长度有所不同。各种形式的融合,必须尊重学科性质与特点,进行有意义而又合乎逻辑的融合,不可生硬拼凑。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是学科教学,每个学科均有课标、教材、课时组成的完备实施体系。“五育融合”的主体、主阵地主要在学科以内,适度进行跨学科、超学科融合,学科内多育融合,因不同学习内容而异。就学科整体而言,大体分为以下五种融合类型。
1.以思政课为代表的“德育+”类型
以思政课为代表的德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公民素质,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历史发展规律、社会进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认知和合乎逻辑的思考,它包括对已知领域的总结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求证。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智育。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就是德育与智育融合。
2.以数学课为代表的“智育+”类型
数学课等理科课程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定义、公式,演算习题,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智育。在学习过程中历练缜密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科学家发现未知、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就是德育。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
3.以语文课为代表的“美育+”类型
语文课程教学生识字与写字,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智育。引导学生欣赏汉字美、语言美、文章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这就是美育。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学习革命文化,从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和祖国的强大,立志担当重任、报效祖国。
4.以体育课为代表的“体育+”类型
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强壮体魄的课程。健康的身体是从事一切科学、生产、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体育活动是锻炼身体的过程,是挑战自身,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过程。个体的体育活动需要遵循锻炼的合理性和运动的规律性,这与智育有关;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的力量、合作的精神,这又是德育的要求;体育运动还能展现力量美、韵律美、协调美、精神面貌美。从这个角度看,体育与美育是相互融合的。
5.以劳动课为代表的“劳育+”类型
劳动课程更具有场域性、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通过引导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出力流汗,从中习得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并在劳动中养成劳动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就是劳育。健康的身体支撑劳动,在劳动中又进一步锻炼体魄,这就是体育。在劳动中丰富精神世界,感知劳动创造美,这就是美育。
以任务“驱动理论”为基础,开展“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借鉴2022年版语文、思政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形式呈现的要求,将“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调整为任务群式学习。
我们对“五育融合”学习任务群提出了如下设计思路和要求。
1.设计富有意义的主题
学习任务群要聚而不散、紧密联结,富有内在逻辑关系,必须首先设计富有意义的主题,发挥其凝聚、引领、带动任务实施的作用。
2.设计召唤性学习任务
所谓召唤性,是指任务的设计具有方向上的引领性、认知上的探究性、行动上的挑战性。有召唤性的任务设计可以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探究兴趣和成就动机。
3.设计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
总的要求是:创设情境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高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适合学习任务群特定主题和任务的需要,加强学科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结,情境与任务相契合。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日常生活情境指向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体验情境侧重强调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跨学科学习情境侧重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强化学习任务的实践性
总体要求是: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依托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实践活动,注重任务与交流实践、阅读与鉴赏实践、梳理与探究实践。实践活动的方式大体为现场观察、角色体验、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检测评价。
“全科教师”从广义上说,就是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综合素养和驾驭多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
参照关于“全科教师”的公共要求,立足“五育融合”课程的特殊要求,对我区“全科教师”提出如下目标和要求:
一是加深对“五育融合”课程的理论认知。
二是明确实施“五育融合”课程的实践支架。
三是掌握“五育融合”课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领。
四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由本学科向有关学科拓展。
为此,采取如下四项措施:
一是通过学习文献、论坛、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全体教师普及“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基本知识。明确“五育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五育融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实施“五育融合”课程需要新的课程执行力。
二是成立由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研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共同体,对照新课标的新导向、新要求,就各学科的多育融合进行类型划分和整体设计。对本学科、跨学科、超学科的“五育融合”学习任务群如何构建提出指导意见,提供学习任务群设计路线图。
三是指令各教育集团龙头校对“五育融合”课程先行先试,打造学习任务群,设计样板,打磨课例,举办集团校或全区学校参加的现场研讨会,“以案说法”,共同研讨如何破解重点和难点问题。其经验向集团校或全区学校辐射、推广。
四是利用线上各种平台,以播放教学录像、展示课例、执教人现身说法、专家解疑等方式,将局部资源、个人资源转化为公共资源,覆盖城乡学校,惠及全体教师。
“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的优化升级,是构建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更新观念、课程重构、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等问题,对其落地实施具有挑战性。我们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五育融合”的新探索,尚有诸多未知领域有待发现,诸多难题有待破解。我们将继续探索险途苦旅,实现美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