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党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高度,中央相继出台多个文件,为新时代建好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做出了科学部署,也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通过狠抓“三个关键”,扎实有效推动马院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发展,努力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
狠抓“关键主体”培养,锻造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动马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郑州商学院马院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贯穿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将借助外力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全力构建思政课教师“学院—教研室—教学小组”三级培养培训体系,强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注重思想引领,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教学和研究水平。通过开展《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围读研讨,强化理论武装,夯实马院教师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通过举办“名师工作坊”,与教学名师面对面交流、请教学名师手把手指导。马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学术研讨和实践研修,加强同行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扩展视野;马院通过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实现以赛代训、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教研室搭建备课平台,拓宽路径,为教师深刻把握教材、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提供有力支持。以课程为单位,严格落实“三五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加强“周末理论大讲堂”“同课异构”——全国集体备课,形成系统化、立体化、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体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用团队协作之力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扎实抓好三个层面的公开课和听评课,即定期开展新聘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观摩课、老教授说课活动,为师资培养设平台、帮青年教师打擂台,最终实现每位教师站稳讲台。加强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开课前人人过课,课堂授课情况随时掌握,有问题能及时反馈整改。
教学小组精准帮扶,夯实基础,助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学院严格落实“青年导师助教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持续对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和帮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导师的指导下为每位新聘教师量身定做发展规划,实现自身发展与教学技能提升的良性互动。
通过思政课教师三级培养培训体系的构建,切实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认同感和获得感,锻造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铁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狠抓“關键渠道”革命,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堂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马院狠抓课堂革命,积极开展课堂革命大讨论,直面思政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对症下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一、二、三课堂融合联动起来,综合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情景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上“活”、上“火”思政课。
创新第一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讲台”,点燃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例如,根据教学目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每学期精心组织三次主题活动:一是“大学生活规划”交流会,二是“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演说会,三是“以案学法,以案普法”课堂实践活动。另外,学校思政课多年来坚持的“读懂中国,拥抱世界——课前十分钟,学生上讲台”系列活动(如“德法”课的新闻播报、“概论”课的时政聚焦、“纲要”课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原理”课的用原理点评热点以及“形势与政策”课的热点纵横等)各具特色。通过教师课外精心指导、学生课余认真研讨、各组依次展示和师生共同点评的互动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团队协作中加深了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掌握,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
丰富第二课堂: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为统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进”工作,马院先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知识竞赛和“学习贯彻十九大,坚定信念跟党走”大学生集中宣讲活动;为庆祝建党百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学四史、铸信念、担使命”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等活动,以演讲、朗诵、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为全校师生奉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作用,学校充分挖掘创办人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元素,将郑州商学院创办人教育思想与思政课堂深入融合,每学期开展创办人教育思想进思政课堂——“行走的课堂”特色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充实思政课教育内容、拓展思政课教育方法、丰富思政课教育载体、营造思政课育人环境,深化、细化、活化思政课教学,使思政课教学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取实效。
夯实第三课堂:有效延伸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语为思政课的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郑州商学院马院历来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2学分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覆盖,有力保障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马院立足巩义,坚持做到一课一基地,课课有重点,地地有特色,先后与全国文明村镇竹林镇、红色教育基地豫西抗日纪念馆、巩义市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海上桥村等教学基地开展广泛合作,把实践基地打造成了“教师深度参与、学生深受教育”的第三课堂。
通过三课堂联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励了大学生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狠抓“关键平台”建设,做实有特色的思政课程
在信息化时代,线上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成为马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有效地将思政教育延伸到网络阵地和实践基地,郑州商学院马院大力加强线上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
一方面以“精彩一课”“精彩微课”比赛为依托,鼓励教师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视频。为深化“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凝聚师生价值认同,使抗击疫情和防汛救灾成为最厚重的思政大课,马院通过集体备课、反复推敲和精细打磨,高质量完成了《防汛抗疫大考中的“中国答卷”》等教学视频,第一时间投放到学习通平台让学生观阅,有效提升了开学第一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和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打造特色实践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围绕校本资源,进一步深挖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元素,对建校纪念碑上的《治家格言》进行精心打磨,形成完备的案例、讲稿和教案,丰富了校园实践教学资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围绕巩义市竹林镇新建博物馆做文章,根据博物馆不同展览主题做了四个主题特色鲜明的教学专题,分别是竹林党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基层社会治理,夯实了深入竹林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郑州商学院马院将立足“两个大局”,不断强化党的领导,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马院建设成为教学育人基地、理论研究高地、思想宣传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向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