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风险:特征、成因及防范路径分析

2022-03-02 09:02俞诗婷唐洁孙洲龙
中国商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风险管理生长

俞诗婷 唐洁 孙洲龙

摘 要:移动支付方式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风险。种种乱象层出不穷,例如以“奖励”“赠送”为噱头的消费陷阱屡屡出现;社区团购利用大数据“杀熟”;消费金融领域交易规则复杂难懂等,这些无序与失范行为均是由于移动支付“野蛮”生长所致。因此,构建完善的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现状、潜在的金融风险,并探究各类风险的成因,最后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支付用户三方视角为构建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在风险尚未积聚成金融危机前“未雨绸缪”地进行规避,以期为移动支付行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移动支付;“野蛮”生长;风险管理;防范路径

本文索引:俞诗婷,唐洁,孙洲龙.<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4):-044.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2(b)--04

進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活跃有序的金融业也迈入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一系列开放措施纷纷落地。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5G时代悄然而至,5G商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在此大背景下,移动支付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推进自身创新与转型,迅速成为支付行业的中流砥柱,为服务实体经济夯实基础。但移动支付的火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是一次宝贵机遇,另一方面其迅猛发展也引发了信用违约、恶意欺诈、数据泄露等一系列乱象,使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靠性产生了质疑。以过度消耗消费者信赖为特征的“野蛮”生长,是部分金融机构只关注短期利益的表现,实际上不利于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的长远发展。只有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支付用户等多方视角解决问题、协同发力,才能有效降低移动支付行业的风险,使移动支付真正惠及大众,并发挥其对支付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1 移动支付概念

移动支付与互联网、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息息相关,它是指通过移动网络技术连接电子设备,从而使得用户可实时完成经济交易活动的支付方式,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近距离支付两种模式[1]。远程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网络终端等支付服务器完成支付行为,日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宝便是其典型应用。近距离支付通常是基于射频识别和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现场支付的行为,扫码支付就是其应用之一。

2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2.1 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

从201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在非现金支付业务模块中增加了有关电子支付的数据披露,2013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达到16.74亿笔,金额为9.64万亿元;而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达到1232.20亿笔,约为2013年业务规模的73.61倍;金额达到432.16万亿元,约为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金额的44.83倍。中国人民银行在其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指出,我国2021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网上支付业务达到225.34亿笔,金额为553.5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3%和13.54%;移动支付业务达到326.17亿笔,金额为130.1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94%和43.30%。由此可以看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2.2 移动支付的用户容量

作为中国支付清算服务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频率逐步增长,较2019年提高4.4个百分点;用户单笔金额100元以下的移动支付较2019年提高23.3个百分点。现阶段二维码支付仍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占比95.2%,较2019年提高2.6个百分点。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如图1所示),移动支付用户容量增长显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这种新兴支付方式正走进千家万户。

2.3 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

移动支付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深度融合,全方位布局覆盖居民生活场景,现阶段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大致可分为公共出行类、公共缴费、票务类、投资理财类等。需要提及的是,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指纹支付、人脸识别、声纹支付等,这些技术在传递交易信息和识别身份信息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未来移动支付有望涉猎更多场景,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3 移动支付用户面临的潜在风险

3.1 传统消费观念遭到冲击

移动支付用户群体遍布各个年龄段,其中作为消费主力军的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是90后、00后,对新兴事物接受程度高,敢于并乐于尝试新事物,最容易面临金融风险,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缺乏消费经验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状态下,更易被形式多样、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所打动[2],从而导致其冲动消费、过度负债。“卡奴”“月光族”“校园贷”等新名词的产生也印证了此类现象的屡见不鲜。相较于传统“钱货两讫”的购物方式,“先消费后还款”的购物模式门槛相对较低,金钱变成屏幕上的一串数字,没有实物感,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心理错觉,进而高估自身经济实力,盲目消费,严重的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因此,移动支付导致的不合理消费观念正“荼毒”着青年用户,使他们逐渐摒弃传统消费观念,个人金融风险与日俱增。

3.2 个人隐私保护受到挑战

万物互联时代,各大平台为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将许多产品与服务线上化,而这些产品服务的获取需要用户填写各种个人信息认证后才能运行[3]。例如各类APP在认证时需要填写的姓名、手机号、个人住址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难免会引发用户对个人隐私问题暴露的担忧。虽然大部分移动支付平台明确承诺保护个人信息,但剩余小部分平台则在协议文字和操作界面上“玩套路”,令人防不胜防。少部分企业和商家的恶劣行径已经给移动支付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带来了极大挑战,严重威胁移动支付行业的长效发展。

3.3 用户正当权益无法保障

当前金融市场越来越活跃,金融机构数目繁多,可供用户选择的金融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面对这些新兴金融产品,用户一方面缺乏相应的金融理财知识,另一方面又受到市场上真假难辨的消息影响,很容易轻信营销人员的推荐[4]。有些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用户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难以立即甄别这一弱点,大量募集资金后就卷款而逃、杳无音信;还有一些机构自身整体实力较弱,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导致用户蒙受损失。近日ofo小黄车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其关联公司已无资产可供执行来偿还用户押金,可见用户权益保护问题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4 移动支付行业现存的风险问题

4.1 操作风险

在尚未实现“流量自由”的情况下,移动支付用户进行电子交易操作时,更倾向于连接无线网络,部分黑客会通过设置钓鱼无线网络来直接监控用户移动设备,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贩卖或资金盗刷,而部分用戶往往会忽略网络的潜在操作风险[5]。

此外,用户在进行网上缴费时,存在输错手机号码和误缴金额等信息错配的可能性,这是由于用户自身疏忽造成的操作风险;用户想要设法追回已缴资金时可能没有官方渠道进行保障,或面临运行手续繁琐、等待时间较长等非用户自身直接导致的操作风险。因用户自身知识水平限制、操作失误引致的内部操作风险,以及错缴资金追偿较难实现带来的外部操作风险,都需要进行防范,目前类似的操作风险尚未得到重视。

实际上,移动支付较为常见的应用是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流程中的一环,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互相依存,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引起更大操作风险。

4.2 法律风险

数字时代的到来导致隐私权地位衰落。对于移动支付机构来说,个人信息不仅仅是信息数据融合分析刻画用户形象的样本,更是其获取财富与市场机遇的关键;对于移动支付用户来说,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权益的重要体现,它不应被商业化[6]。企业和用户这两者的目标是天然不同的,所以在个人信息的价值取向和实现意志条件上存在较大分歧。而移动支付机构与用户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划分往往依靠服务合同,现有服务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往往使机构占据强势地位,用户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存在未授权交易发生后损失承担责任划分不清晰的法律风险,用户应有的权益不能得到百分百的保障。

4.3 信用风险

鉴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借贷双方的信用信息没有官方保障,不法分子利用移动支付的网络漏洞进行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最为典型的就是“二维码支付诈骗”。纵观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借助“水军”刷好评提高信用的案例并不少见,众筹领域也存在恶性欺诈行为,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不实宣传信息引人关注;抓住消费者想要增加财富的心理;用虚假信息过度包装项目;向公众非法集资,然后跑路或宣布项目“死亡”,“改头换面”之后再重新进入行业继续欺诈投资者。参与者往往追逐利益,忽视信用,信用风险便难以降低,反向阴暗面滋长。

5 移动支付市场存在风险的原因

5.1 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相比于其他市场,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较为明显,再加之其载体互联网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这种情况就愈发突出了。移动支付平台为了增加自身的信息优势,在披露产品和自身信息时隐瞒对自身不利的消息,通过一系列假象进行套利,从而让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承担高额的利息负担引发违约。在利益的追逐下,处于对立面的双方均有可能做出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会助长移动支付领域的不良风气,引发更多失范问题,这与移动支付发展的初衷相悖。

5.2 市场主体的过度逐利性

种种风险和失范问题的发生,其背后都是利益追逐的后果。在金融活动中,市场参与者(用户、金融机构)作为理性经济人,都想用最低的成本谋取更高的收益。因此,在移动支付领域,参与主体“经济人”属性在缺乏行之有效的伦理道德约束和法律法规的规范监管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唯利是图、损人不利己的经济行为。对普通移动支付用户来说,过分追求收益率,不考虑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忽视高收益背后潜藏的高风险,也终将会为自己的盲目行为承担相应代价。

5.3 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的缺乏

在金融活动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缔结契约的关键在于交易双方的供需互补和相互信任[7]。反思种种乱象,其产生的原因均可归结于参与主体缺乏基础的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常常以“平整的游戏市场”的概念表达出来,不仅要求每个人都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而且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同样的训练和准备[8]。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缺乏契约精神、诚信精神,意味着无法多渠道、多层面获取必要信息,被代理人无法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只能被图谋者“牵着鼻子走”。

6 移动支付风险的防范路径

6.1 监管部门发挥外部约束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监管制度是衡量各金融市场主体参与金融活动行为的重要标尺。通过有关部门强制执行,建立外部机制约束移动支付行业内可能存在的各类违规行为,是规范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有力方式。从立法角度看,要根据不同的参与主体,制定严格细化的行为规范,完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弥补我国监管制度在移动支付领域的空白,确保有法可依。监管方式可以进行创新,采用数字可视化等方法进行监管。从执法角度看,可采用不定期抽查和定期信息披露真实性核验等方式保证执法效力。只有立法和执法、计划和执行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这些移动支付乱象。

第二,明确监管主体,加强联合合作。我国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多样化导致监管主体不明确,而此类主体权责不清,监管界限不明进一步影响了整个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状态。所以必须加强监管部门内部的沟通交流,明确划分监管事权,通过联合合作助力移动支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普及移动支付用户的投资者宣传教育。相关宣传部门可通过线上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线下讲座、社区课堂等方式,多渠道为移动支付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和防骗课程;对于潜在风险大的投资活动进行风险提示,做好移动支付用户权益保护的预警工作[9]。

6.2 移动支付机构加强自身建设

外部监管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专项整顿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问题的发生。解决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乱象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充分发挥移动支付行业自律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必要的制度是基础保障,行业自律则是保障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守门员”。移动支付机构乃至整个行业加强支付风险管理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布局:

第一,加快对移动支付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明确我国移动支付风险管理的范畴,界定风险管理边界,从多维度提出体系化理论[10]。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理论支撑尚显单薄,更多的理论研究能为我国移动支付风险管理秩序构建带来新思路。

第二,重视对移动支付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培训。从业者作为参与移动支付活动的主要人员,其自身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对金融活动的健康开展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还要关注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一方面组织现有职工集中学习,加强其从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入行门槛,在招聘时对应聘者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加强移动支付主体自律机制的构建。外部监管机制能否有效实施本质上依赖于移动支付机构、企业平台和个体的配合程度,因此移动支付主体自觉进行道德建设,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关键。

6.3 移动支付用户提升防范意识

移动支付作为未来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转变,这对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面对复杂难懂的新兴金融产品与创新业务时,用户需要更加主动地了解相关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时刻谨记高额的回报背后必然是巨大的风险,不要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从而失去经济人应有的理性。具体来说,移动支付用户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防骗意识:

第一,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改善移动设备使用习惯。想要有效地降低移动支付的风险,自我保护是第一道防线。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不熟悉的人发来的陌生链接不要轻易打开,公共场合的无线网络谨慎连接;移动设备一旦丢失,及时锁定个人账户,第一时间更新或修改相关支付密码。

第二,坚决远离网络赌博,一旦发现及时举报。用户在日常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如果发现不法分子将赌局搬上互联网平台,应当远离并坚决抵制,同时提醒身边人提高警惕,并通过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进行举报。

第三,切莫贪图小利,严防新型骗局。首先,在投资理财前做好功课,了解资金流向、机构资质等,选择信赖的机构投入部分资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其次,不小心落入陷阱后先不要急于责备自己,而是保持冷靜,及时止损;最后,发生实际经济损失时,不要惊慌,保留好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及时向相关客服、部门、警方寻求帮助。只有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加强防范,才能有效遏制风险的发生,而不是等到损失真正发生后才追悔莫及。

7 结语

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和5G商用给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移动支付正经历“野蛮”生长期,原有监管体系和风控制度没有同步更新,导致移动支付暴露出许多尚未解决的风险问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推进移动支付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促进移动支付行业的有序发展必定是一个多方联动的长期过程。只有汲取更多经验进行实践,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用户自身协同发力,才能使移动支付体系在自我革新、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吴芍希.移动支付的发展、支付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商论,2021(5):29-31.

范斯琪.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9(18): 99-100.

林芳.5G时代下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监管策略[J].中国市场,2021(15):192-193.

张珊珊.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探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24-26.

王倩.金融伦理视角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10-15.

樊书钰.移动支付未授权交易风险治理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21(8):104-107+109.

蔡学英.论互联网金融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9(26): 22-24.

范渊凯.我国互联网金融伦理研究评述[J].道德与文明,2018(3): 155-158.

肖翔,丁洋洋,王龙.数字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金融与经济,2021(5):92-96.

李承宗.伦理学视野下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125-128.

Research on the Risk of Mobile Payment:

Analysis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Prevention Paths

Business School,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YU Shiting TANG Jie SUN Zhoulong

Abstract: While the mobile payment brings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people, it also exposes a series of risks in reality. All kinds of chaos emerge constantly, such as the frequent appearance of consumption traps with “rewards” and “gifts” as gimmicks, the phenomenon of big data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community group purchases, the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transaction rules to understand in the field of consumer finance, etc. These disorderly and misconducted behaviors are the result of the “savage” growth of mobile payment. Therefore, building a sound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mobile payment has become a focus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otential financial risk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pay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 and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various risks,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payment user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building a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mobile pay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precaution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avoid risks before they accumulate into a financial crisis, in order to boost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payment.

Keywords: mobile payment; “savage” growth; risk management; prevention paths

猜你喜欢
移动支付风险管理生长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