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 黄鸿斌
初 中 阶 段 是 学 生 个 人 发 展 的 黄 金 时期,也是知识 学习 承上启 下的 重要阶 段。在初中阶段学 习的过 程中 ,数学是 非常 重要的一门科目 ,它可以 更好 的训练 学生 的逻辑思维,对于 学生其 他学 科的学 习都 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围绕核心素养 的主要 内容,对 初中 数学课堂进行进一步的 革新 ,老师也 要认 真的把握好现代数学教 学的 主要问 题,构 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对教 学模 式 进行 进一步 的分析。老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在 课 堂 活 动 开 展 过 程 中 ,要 始 终 坚 持以学生为主 的基 本原则 ,结合 学生的 认知规律做好课 堂教 学活动 的革 新,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初 中 核 心 素 养 主 要 是 学 生 在 数 学 知识学习过程中所 形成 的综合 能力,由 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所组成。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一定 的数 学核心 素养 ,利用数 学思维来解决相 应的 问题,能 够极 大地保 障数学问题的解 决效 率 。综 合来说 ,数学 核心素养主要是 指学生 在 学 习 一定理 论 知 识并掌握相应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加以充分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有关问题的话,学生能够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来 转化问题 ,通过 数 学 方法来 解 决 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处理的习惯。
尽管在初 中数 学课堂 中,老 师会对 核心素养有充分 的认 识,但是 大多 数的老 师在实际教学的 过程 中,并没 有结合 核心 素养的主要内容 对课堂 内容 进行完 善,在 实际情况中,初中 数学课 堂还 存在着 很多 的问题,不能很 好地保 障课 堂 教学 的效果 。以下将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调查,我们可以知道 很多 老 师对于 教 学 目标的 设 置并不是特别的清晰,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为了更好地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老师首先就需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大部分的老师对教学目标这一任务认识不够清晰,甚至一些老师将教学目标笼统的定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并没有分阶段的来设置相应的目标。老师 对每节课堂 所 需 要 完成的 教 学 目标也没有作出划分,还是存在着很多老师开设教 学目标并没 有 很 好得符 合 现 代学生 发展的需求,从这些情况上我们可以认识到现在老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特别的完善和统一。
在实际 教学 的过程 中,老 师应用 科学合 理 的 方 法 , 可 以 进 一 步 保 障 教 学 的 质量,然而在目 前阶 段的初 中数 学教学 过程中,很多老师 所使 用的教 学方式 并不 合理和科学。有一些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 学, 教学方 式太过 于单 一,上课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没有呈现出一种生机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有学生提出反 对意见,学 生 长 期处在 老 师 的权威下,无法发表个人 的意见 看 法 ,由 此我们也可 以看出,在初中数 学 课 堂中,还是以老师为主导来进行教学的,学生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这种机械式的学习只会渐渐地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来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不能够很好的保障数学的效果,无法构建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我国 信息技 术不 断发展 的背 景 下,在初中数学教学的 过程中,也需 要利用 信息技术来做好 教学 模式的 完善 工作,充 分利 用 信 息 技 术 的 主 要 内 容 来 保 障 教 学 活动的顺利开展,虽然 老师对 多媒 体教学 比较重视,但是对 多媒 体教学 的主 要内容 认识有所偏差,很 多老 师 将对 媒体教学的 重点放在课 件的 制作和 选择 上面,而 忽视 了多媒体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老师 没 有 充 分 的 利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将 抽 象 难以理解的 数学 知识变 得更 加生动 直观 ,让课堂的气 氛得 到进一 步的 活跃,这 些内 容没有得到 充分 的 重视 ,从而使 得老 师所采用的教学 模式存 在严 重的滞 后性 ,没有给学生带来 一定的 新鲜 感,使得 学生 丧 失了对 数 学 学 习 的 热 情 。 在 实 际 的 教 学 过 程中,由于教 学模式 没有 结合学 生的 实际情况 ,使 得 教 学 活 动 脱 离 了 实 际 ,影 响 了 教学活动的 效果,同 时也 不利于 学生 养 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老 师要加 强对 教学模 式的改革,让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以上内容的认识,老师要充分了解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现 代初中 数 学 核心素 养 的 主要内容,对课堂教学模 式进 行进一 步的 改革,打造出一个高效的 数学 课堂,以 下将针 对具体的创新措施进行分析。
初中数学知识会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要想牢牢的把握住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如果老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或者在课堂教学时通过“一言堂”来确定老师的权威性,这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老师应该结合教材的主要内容来设置一些课堂提问,并保证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框架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
比如在讲解平方根有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平方根的深刻含义有全面的了解,老师可以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来让学生充分把握主要内容,首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正方形的边长是两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现在有一张桌子,它的面积是 144 平方厘米,那么边长又是多少?老师在学生解决第 1 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第 2 个问题,这样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于边长和面积 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渐渐的向学生引入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对平方根的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这种通过特殊到一般来让学生对基本的算法有了解,而且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实现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符合现代核心素养教学的主要要求。
数学知识有着 较强 的逻辑 性,对 于初中数学来说,如果直 接理 解新的 数学 知识会有一定的困难,老 师可 以通过 新知 和 旧知之间的联系,让学 生对新知识 充分的 了解 和 认 识 , 能 够 让 学 生 有 一 定 的 逻 辑 思维。老师以旧知识 为基 础,渐渐 地引 出 新知识的 主要内 容,能 够进一 步的 完善学 生的数学 知识体 系,而且 能够 让学生 认识 到新知和旧 知之 间的紧 密联 系,从而 帮助 学生更好地 学习 更多的 知识 ,拓展学 生的 逻辑思维。 比如 在学习 多边形 内角 和时,为了 更 好 地 让 学 生 理 解 多 边 形 内 角 和 的 公式,老师可 以以 学生 们 比较 熟悉的 三角 形内 角 和 为 研 究 对 象 , 让 学 生 对 三 角 形 的边、内角 、顶角 、内角和 之间 的含义 有进 一步的认识 ,再过 渡到四 边形 的内角 和让学生对四边形的 边、内 角、顶角 、内角 和之间的 联 系 ,有 了 深 刻 的 认 识 ,渐 渐 的 学 生 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学生们通过类比,发现 各边形 内角 和和边 数之 间有一定的数量 关系,从 而更 好地理 解了 多边形内角和的 公 式,通 过新 知 和旧 知之间 的紧密联系,能够 更好 的让学 生对 新知有 深刻的认识和理 解,同 时也拓 展了 学生的 知识体系。
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模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老师在建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一些情景,帮助学生对数学模型有深刻的了解,建模能力是初中生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建模可以更好的方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以实际生活为例,并将其运用到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具体的情景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理解建模的主要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建模核 心素养。 比 如 在学习 二 元 一次方 程 组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有进一步的了解,体会方程来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老师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的 例子,让学生 对具体 情 景 来分析 ,提 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小明一家一起去公 园玩,一 共有 8 个人 ,买 门 票 一共花 了34 块 ,其中儿 童票是 三 元 ,成人 票 是 5元,那么其中有几个成人,几个儿童?通过来分析实际生活情景的问题,这样学生们能够对方程式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这种情境中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设两个 未知数 , 建 立二元 一 次 方程组 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了数学问题。
在初中 数 学 中会涉 及 到 很 多 几 何 的内容,直观想象是学生通过感受事物的变化和形态,利用一些形象思维来形成认知的过程。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几何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利用几何核心素养来解决数学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几何认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生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更 好 地 帮助学 生 将 抽象的 图形 变得更生 动 , 学生理 解 起 来 也会更 轻松 ,进一步 强 化 了学生 直 观 想象的 核 心素养。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变化时,如果直接给学生 讲 解 轴对称 变 化 的形式 并 让 学生思 考轴 对 称变化 之 后 的图形 , 学 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那么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 让学 生 对轴对 称 变 化之后 图 形 和未变化的图形的对比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多媒体中展示直角坐标系,在第一和第二 象 限 各 有 一 个 正 方 形 并 提 出 问 题 :这两个图形 之间有 什 么 位置关 系 ? 对应点之间有 什么特点 ? 让 学生进 一 步 的思考和总结 ,学生 通 过 总结和 对 比 可以深 刻地理解图形位置变化,大小,形状,从而更好地掌握了轴对称变化的基本特点,能够建立一定的空间概念,提高了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对 数 据进行 分 析 是帮助 学 生 认 识 数据,了解 数据的基 础,通过分 析 数 据能够进一步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更好的方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比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统计班级内的身高,并计算班级同学的身高平均数,让学生来自己收集班级同学身高的数据,并将女生和男生的身高区别开来,从而计算出班级同学平均身高以及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并引导学生来思考,通过这些数据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在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这个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深 了 数据的 了 解 和认识 , 而 且也能够让学 生对数 据 背 后所蕴 含 的 信息有充分的了 解,慢 慢 的 提高了 学 生 数据分析的能力。
老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上来进行检验和评价,构建有效的评价策略,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初中学段的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质量充分结合起来,有效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比如学 生在学习 一元二 次 方 程 根与系 数 的关系时,对于学生出现没有正确理解根与系数关系的情况,要采用科学化的评价教学方式,发挥出老师指导性的评价作用。老师展示 一些 具 有代表 性 的 错误解 题 过程,首先让学 生独 立思 考 ,了 解到学 生 在解答问题时所采用的错误方法,通过学生的思考认识到错用了韦达定理,紧接着老师再总结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评价,能够进一步的落实核心素养,中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其次,可以通过师生互评的形式来加强学生 的核 心素养,在 师 生互评 时 ,要 充分落实核心素养的参与能力,老师要坚持全方面培养 学 生 为核心 , 充 分的落 实 与学生参 与为 主 ,教师 指 导 为辅的 评 价 策略 ,通过有效的 评价 方 式,保障学 生 的 学习质量。既要对学生书面作业进行评价,同 时也 要通过提问 ,交 流,观察等 多 种 方式来保障学生的动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校的评价 方式 ,让学生 在课 堂 上得到 成 长 ,促 进学 生的全方 面发展 为 高 效课堂 的 构 建 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 ,初中 数学老 师要 结合数 学核心素养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老师要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下,构建一个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加强对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视优化,对教学方法改革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