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班会在养成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1 23:06:33广东省深圳宝安西乡流塘小学邹小苑
学苑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待人班会微笑

广东省深圳宝安西乡流塘小学 邹小苑

在科技进步与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互联网+”德育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下的学生养成教育。那么应该如何变革?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我们计划创新班会课模式,开发微班会。通常情况下,往往上完一节班会课,这一个主题就结束了,其实后续的跟进对于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我们应关注学生是否真的从班会中获得感悟并真正执行,某些行为习惯是否有了改进,这次班会的意义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因此,关注学生后续的行为反馈意义非凡,微班会成为主题班会的重要补充。于是我们申请了《小学微班会在养成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微班会在养成教育实施中的具体做法。

一、微班会在养成教育实施中的意义

传统的主题班会,内容固定,主题较大,教育目标过大,缺乏整体规划,往往无法真正取得教育效果,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创新班会课模式,才能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短、快、小、灵”等特点的微班会,成为我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抓手,微班会在晨会、午读、课中、放学前等时段进行,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微班会在教育当中显现出积极效应和强大的功能。利用微班会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微班会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脚手架。微班会活动的开展,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微班会活动的开展,也是我校德育阵地的创新举措,俗话说:思想通,事事通;思想工作抓上手,各项工作都顺手。通过创新德育课程,将极大的提高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和影响力。

二、微班会在养成教育中实施的原则

班主任在运用微班会落实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正确的原则,班会活动才能够更有效、更积极、更富有艺术性。

1.针对性原则。

一个班集体的建立和成长,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集体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班级动态,及时发现班级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形势或学生实际情况,以引导学生思想,激发某种情感为目的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班会的主题要明确、有针对性,是为了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个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某种思想、养成某个习惯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烦恼,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参与性原则。

教育学认为:“只有让学生参与了知识与智慧产生的经历,才能产生至深的理解。”在微班会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参与性原则,认清自己的地位和角色。班主任是班会的设计师,学生是班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发动学生自主策划设计、自主主持实施、自主总结评价,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把教育思想内化为自我认识。

3.多样性原则。

开展班会还应特别注意形式多样化,传统的班会往往以说教为主,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班会课形式有:观看视频,聆听故事,阅读绘本、游戏体验、演情景剧、歌唱童谣等,可以将严肃的思想教育融入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体验活动远远超过了单纯的说教效果,各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各班的优势和长处,力求活动丰富多彩和具有鲜明特色。

4.跟进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往往上完一节班会课,这一个主题就结束了。其实后续的跟进对于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我们应关注学生是否真的从班会中获得感悟并真正执行,某些行为习惯是否有了改进,这次班会的意义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因此,关注学生后续的行为反馈意义非凡。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继续开展系列主题班会,进行巩固加深。比如,学习分类整理物品,我们上完有关分类整理的班会课之后,要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从而形成习惯。只有“反复抓、抓反复”,持续追踪和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形成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

班会是班主任开展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坚持针对性、多样性、参与性、跟进性等四方面相结合的原则,班会活动才能够更有效、更积极、更富有艺术性。这样的班会,才会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并为班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微班会在养成教育中实施的方法

1.科学规划微班会主题,实现养成教育内容系列化。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班会开得是否精彩,选取主题最为关键,在选取主题时要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养成教育形成发展规律,遵循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德育内容体系,实现内容规范化。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孩子们的入学适应期,如何帮助孩子们从幼儿园顺利、平稳地过渡到小学生活?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入学礼、宣誓礼、手印礼、开笔礼和幼小衔接课程。幼小衔接课程有参观校园、自我介绍、学习课前准备、整理书包、学会规则礼等,课程目的是让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尽快熟悉,快速记住同学的名字,相互了解;学会课前准备,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形成规则意识,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角色转换,全新的融入小学生活。

例如一年级下学期,少先队入队仪式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队员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新队员入队前进行“六知六会一做”学习,如何让入队教育既充满童趣、富有新意又扎实有效呢?根据一年级的少年儿童的感知、注意、思维特征,我设计了十节微班会:《认识队名》《认识队史》《认识少先队标志》《学习少先队的作风》《学会佩戴红领巾》《会敬队礼》《会唱队歌》《会背入队誓词》《会呼号》和《入队前做一件好事》,通过对红领巾、队礼、队标志象征物的解读,对少先队发展历程的介绍,激发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在日常生活中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通过情感体验走向价值升华。

2.丰富微班会组织形式,实现养成教育要求具体化。

利用微班会的力量,我们应根据教育目的、活动内容、活动需要、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形式要新颖,方法要多样,不能长期采用单一的形式,让学生失去兴趣。可以采用图片、视频、故事、绘本、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大化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疫情后的复学,班主任工作迎来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复学,我们制作和安排了系列微班会,采用视频的形式,分别录制了《疫情防控之入校测温路线指引》《疫情防控一日常规之上课篇、课间篇、放学篇、就餐篇》,视频有其独特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互动性和现场感,视频资源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丰富的画面、精炼的文字、跌宕的音响、变幻的光亮,符合学生思维和年龄特点,利用放学前、早午读和课间呈现,学生反复观看,还可以发送到班级学习群,全体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发送到微信视频号,推送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校园动态,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针对视频内容,亲子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如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创建安全班级,确保学生平安、健康地成长呢?学校安全教育除了可以用文字、图画这些传统方式表现,也可以用真人情景剧,让学生融入到沉浸式与体验式安全教育当中来,如情景剧《奶奶别怕,有我呢》,学生扮演祖孙俩遇到地震的真实故事,介绍了人们在高楼遇到地震时的紧急避险知识。《淡定的我》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普及了电梯遇险自救知识。《距离产生美》学习抗击新冠病毒卫生防疫知识……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了各种安全知识,意外伤害、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校园安全事件,使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

3.改进微班会的实施和评价方式,促进养成教育过程规范化。

对于主题班会活动来说,教师需要在把握德育主题的同时,对班会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评价进行准确把握,从而达成学校内部教育一致,家庭与学校教育一致,学校、家庭和和社会教育一致。那么如何改进微班会的实施和评价方式,促进养成教育过程规范化?

比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友谊关系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性。因此同学间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矛盾甚至打架等现象,如何养成二年级孩子微笑待人的习惯,设计了以下系列活动:

(1)微调查,了解微笑待人。

通过问卷调查孩子们对微笑待人的现状:问卷内容如下:

你喜欢微笑吗?

你常常微笑吗?

在学校,见到老师或同学,你会主动说一声“老师好”或“您好”,同时报以微笑吗?

见到保安叔叔、学校的保洁人员、午餐时分餐的阿姨,你也能同样微笑面对吗?

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你会微笑着向别人致谢吗?

在别人不小心冒犯了自己时,会用微笑表示自己的谅解吗?

微笑的时候你会真诚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吗?

你能微笑着给陌生人和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吗?

通过调查了解到孩子们对微笑待人只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如何养成微笑待人的习惯,有了调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微班会,学习微笑待人。

设计系列微班会:《今天,你微笑了吗?》,通过班会认识微笑、读懂微笑、体验微笑,让孩子们懂得微笑是一个人,一个学校,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挂在脸上甜甜的微笑更是人与人交流的通行证,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3)微交流,感悟微笑待人。

同学们上网查找有关微笑的名人名言。同学们把查找到的名言分享到班级学习群。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雨果说:“生活就是面对真实的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卡尔·施皮特勒说:“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最后,同学们独立进行创作,有感而发:A同学说:微笑是美丽的心情,微笑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心态。B同学说:世界上最美的人是带着微笑的人。C同学说: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他……

(4)微视频,巩固微笑待人。

故事欣赏《存款》《看不见的爱》《微笑改变自己》,从故事中感悟微笑能让人更快乐。微笑也代表尊重、自信、友善、鼓励、包容、谅解……微笑是一种内涵最丰富的语言,它比世界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力量。微笑是亲近他人的重要媒介。微笑着承受,苦难也会减半。

(5)21天训练计划,内化微笑待人。

21天训练要点: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笑。真正的微笑并不单属于嘴唇,它同时意味着眼睛的闪烁、鼻子的皱纹和面颊的收缩,是整个身体在笑,是整个心灵在笑,因为他的内心充满对他人的尊重、友善、鼓励和包容,而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化身。让孩子常与他人分享快乐,微笑会蔓延,快乐也一样。讨论乐观的事,永远保持阳光。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快乐,快乐其实无处不在。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是往好的方向想就会发现快乐。

步骤和方法: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传播自己的坏情绪。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用跑步、散步、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使情绪好起来,鼓励孩子对自己微笑。

(6)制定评估表格,评价微笑待人。

表格中包括达成目标、自我检测、父母评测、班主任评估。达成目标包括真诚的笑、全身心的笑、用微笑表达尊重、友善、谅解、自信等,将微笑传递给他人,在困境中微笑。

通过调查、学习、感悟、训练和评估,逐步引导孩子们养成微笑待人的习惯。从学习和体验中感悟微笑对人是礼物,对己是财富。微笑,是开在人们脸上的一朵花,不分四季,不分南北,时刻散发着芬芳。微笑,能赶走忧愁,能治愈人心,是对抗沮丧最有力的武器。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请记得把微笑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养成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是一种动力定型。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微班会就这样慢慢走进我们的班级,改变学生的品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微班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班会,微而有德。

猜你喜欢
待人班会微笑
日子
读者(2022年6期)2022-03-07 00:18:58
日子
日子
北方人(2021年23期)2021-02-26 08:40:22
日子
北方人(2021年12期)2021-01-13 00:41:27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6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2
若想念,微笑吧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8
种微笑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08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中小学德育(2014年4期)2014-04-22 23: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