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儒
(太原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在积极预防和及时控制新型冠状病毒高发和持续流行的严峻形势下,教育部多次提出各种政策建议,积极倡议开展“停课不停学”的远程教育教学活动。教育部要求其下属各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网络教育资源,面向广大学生,适时为学生们提供满足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信息支持。在确保常态化防控防疫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学习教育的正常进行,正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互联网教学迅速发展起来,各种远程教育应用(APP、小程序)和计算机应用(网站、网页或计算机软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弊端也逐渐凸显,远程教育应用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难以界定、学生自主性无法控制等,这些问题与学生们对远程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形成鲜明对比。
古往今来,艺术设计往往离不开“趣味”。在古代的绘画、诗歌和歌曲中,乐趣往往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趣味”和“内容”与作品的内在本质息息相关,是艺术内在生命力的表现。趣味设计更注重受众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受众感觉更加生动和有趣。
趣味教学法一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丰富创新的教学方法,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富有视觉感染力的教学激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趣味性分为内容趣味性和形式趣味性,而教学首先要满足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感官美的需求。
从提升学习者体验的角度来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给受众带来愉悦的感受越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越高。通过研究,ACSI(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是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与实际接收的产品或服务体验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小,满意度越高。软件或网页等交互产品主要是信息服务,这些交互产品受众的目的是通过完成一定的操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以满足需求。受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体验,按降序排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是否完成了预期的任务,是否有完成过程的良好体验以及意外收获的快感。
功能和设计可以通过课件、视频等方面更好地表达,比如将一些传统的文字和图片与流行元素进行结合,让学习在更有趣的学习过程中顺利实现学习目标。从功能使用的角度来看,可以更自然、更高效地使用APP 软件。比如很受学生欢迎的APP “背单词”,上百个单词,当你在一个单词后向后滑动手势可以用来切到一个已经记住的单词,下次不用反复固化,切换下一个单词的操作其实很简单,传统的动作是点击“下一个”按钮,但是切字的手势更高效有趣,搭配炫酷的动画,学习者可以更自然、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有备课、导入、热身、学习、练习、强化、评价、作业等过程。教师需要增加学习者对这些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兴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1]。例如,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场景、视频、音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借助相关性逐渐过渡到课堂需要的知识点,同时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增加教学过程兴趣的重要途径。合理运用教具、图片、视频、音频、游戏等多媒体手段,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虽然远程教育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毕竟学生们面对的是一台静态的机器,没有情感上的互动,没有与一个人面对面的交流那么真实流畅自然,而良好的情感交流往往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接触来实现。
很多科目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老师的“手把手”教学,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往往会长期跟踪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帮助学生们解决个性化问题[2]。但是在线教育的特殊性无法让老师们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而学生们的个性化问题也无法得到充分解决;同时远程教育的快节奏和便捷往往导致教师流动性大,无法全面、长期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全方面成长。
人类活动离不开人际交往与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在线教育仍不能满足实际的合作学习场景。网络上的思想碰撞再激烈,也无法代替学生们聚在一起热火朝天的讨论和头脑风暴。在线教育将学生与学生彼此分开,缺乏合作学习模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小组讨论、团队竞赛等力量往往必不可少,线上模拟团队小组合作,远不能达到学生间面对面真实交流所带来的激情和快乐。
在优化在线教育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体验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开放教育的学生而言,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会使得学习时受到干扰专注力的下降,那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更多地把趣味性和交互性相结合[3],做到沉浸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会更加容易接受。
完整的感官体验:当我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时,我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五种感官中得到反馈,随着感官的增加,沉浸感也会随之增强。
强烈的情绪波动:我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的情绪起伏比我们在聊天或听音乐等活动中感受到的更多,正是这些情绪波动吸引着玩家参与并投入到游戏中。教与学的方式也可以借鉴情绪强烈的波动反馈,比如在参与的过程中,输了会被扣分、赢得冠军会得到一些称号、奖励积分,奖惩机制和反馈结果让参与者对获胜产生强烈的情绪,通过类似沉浸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沉浸在课堂和学习的游戏之中。
移情与交互:“交互设计”是一门新的学科,其核心思想是提高用户效率,改善个体体验。但是在沉浸式学习交互设计时,更要考虑学生们的情感需求。为了使学生产生共情,考虑使用恰当的交互形式来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所以交互设计师在设计在线教育相关时,交互理念需要更加感性,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洞察他们在交互过程中的情感需求[5]。
增强身体感觉器官的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使人能够对自己有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意识。教育心理学表明,人在获取外部信息的过程中83%来自于视觉感觉,被认为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感觉。而听力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占据了11%,声音往往可以迅速地将人带入固定情景,身临其境,渲染气氛,表达情绪(悲伤、快乐、愤怒、激动等情绪都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和音调来传达)。因此,目前大多数媒体都结合了听觉和视觉。嗅觉在5D 电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观众创造了良好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根据莫尼尔中心心理学家赫兹的研究,气味比视觉更容易引起身体反应,在交互设计中使用气味可以全面提升人们对设计的感知,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效果。味觉是目前在很多沉浸式交互设计中很难用到的感觉。人们的各种感官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生活经验中的联觉。如果在交互体验中能够加入人们的味觉感觉,那一定会使得受众更好的代入其中。极致的五种感官让大脑感受到极致的美感,这让我们对于远程教育的改革有了新的方向。
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学生更是对新兴物质文化更加感兴趣,新媒体时代下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需要新的课程体系设计来满足,而这种新的课程设计需要专业的教师团队开辟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6]。学习是一个综合了复杂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行为过程。因此,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深刻而简洁,又要保证课程的划分和结构,遵循学科体系固有的学科性和系统性,符合人脑的学习习惯。记忆是由知识的反复、再反复、逐步深入内化而形成的,在新课程体系的设计中,要注重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帮助学习者逐步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形成长时记忆,灵活扩展知识并应用到学习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预习、复习等一系列旨在巩固知识的课程补充环节,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重复消化吸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沉浸式仿真虚拟技术是以数字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虚拟现实。虚拟仿真技术主要包括众所周知的VR技术和A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VR 技术从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出发,通过大量的数字信息为人类构建一个高度模拟的虚幻环境,可以有效地调动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物理和知识系统。AR 技术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对用户产生虚拟的影响,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无论是用来构建虚拟世界还是增强现实情感,无论VR 技术还是AR 技术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帮助用户完全沉浸在预设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相应的交互操作。在虚拟环境中的各种互动和真实的感官满足中,学生们可以在虚拟互动学习的信息状态下将所见所闻与真实场景联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也符合学生们的认知习惯。这种通过VR 技术虚拟环境与AR 技术的融合与复制,立足大学生远程教育资源,探索其精神内涵,是以真实信息、感官刺激、触手可及的教学方式构建学生学习资源[7]。
虚拟仿真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VR 技术和AR 技术的整合和使用,集成在H5 页面中。H5的页面形式可以将各种传播媒介的内容整合到一个传播媒介中,从而在网络上形成一种全新的整合传播媒介内容,更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通过这种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在H5 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实现了两种技术的良好融合,而且呈现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交互效果也会更加直观。
远程教育的成熟为当前的教育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利用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为有经验的教师打造第二课堂教育的形式,推动开放大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更贴近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应积极探索开放大学学生教育如何在教育信息化内容中创造出更具互动性和创意性的高效学习方法。
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教育部门要积极鼓励教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技术和教育广泛深入的交叉融合。远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焦点。趣味性交互设计在开放教育中的价值和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不再是机械的教育模式,而是可以借助新媒体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把趣味性的课堂融入到学生们的学习中,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被动的事件,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