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内涵与实施路径

2022-03-01 20:39王剑娜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语言

王剑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课程思政指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为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以各类专业课程实际教学作为载体,通过潜移默化渗透式教学,融合智育与德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课程思政具有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双重涵义。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本科院校,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其学生具有异质性强、可塑性强、思想意识多样化、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等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在本文中泛指英语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含英语类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属人文学科,传授人文理念,在教学主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手段等方面有诸多深度相似之处,具有互通性、互鉴性、共享性特点。英语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师生参与度高等特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应打破学科界限,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融合与互补英语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然渗透、浸润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英语课程得天独厚的思政育人功能和润物无声开展思政育人的先天优势。

一、英语课程思政内涵

(一)教学定位凸显思政理念

2018 年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制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英专指南》),着重突出了中国文化、中国影响力在外语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之门。《英专指南》强调了英语专业教学在传授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渗透[1],将专业学习与精神境界提升、正确价值观建立、德育思想教育有机统一。“中国元素”贯穿《英专指南》,提出的“素质要求”中明确指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1],足以说明英语专业人才应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并重。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除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之外,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2]。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的受教者至少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还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利用英语进行国际化交流,扩展自己学科领域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了解语言以外的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国家制度、风俗习惯,并能知晓中外文化差异,既有对异国文化的包容,又有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指南》中强调的人文学科属性指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全人教育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

从以上两个《指南》可见,英语在高等院校作为人文学科具有育人的潜在功能和属性,应将语言学习与大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道德情怀结合,以显性的语言教学体现出隐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领。从理念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营造道德教育氛围,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使受教主体自我感知、习得、学得思政理念,感悟真理,提升自我修养。

(二)教学内容融合思政元素

语言学习过程中侧重文化理念的传播,体现其作为载体的功能。以往高校英语课堂中,外语教师主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英语国家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容。不管是大纲还是实际教学中,都充分体现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目的语语用能力。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互的行为,要想实现真正有效的交流,不仅要了解、学习、研究目的语语言与文化,更要学会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实力的相关概念。只有平等的、互动的、对话式的交际才是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思政理念下的英语教师通过“分析—筛选—增补”三个步骤[3],挖掘与拓展英语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将目的语、目的语文化、中国文化同时展示,利用语言开展平等对话。思政元素具有隐性特征,学生有时未必能透彻领悟、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中西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通过结合思政元素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会影响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使他们通过理解文化知识,热爱专业学习,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课程思政强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软着陆”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多借助真实事例、经典实例进行讲解,而非理论说教,注重学生共情性,唤起情感共鸣,对教师讲解有认同感,以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与教材相关度较大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国际问题、价值观念等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提升跨文化敏感度,开展批判性讨论,实现对学生智育、德育等方面的核心素质培养。

(三)教学方法体现思政特点

“思想政治”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第一反应是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尤其对于应用型院校学生来说,其自身学习力、自控力、自知力较弱,因此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法,既需要适合课程本身特点,又要适合学生特点,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实效性[4],使学生既能够学习课程知识,又能够基于所学知识习得扩展性知识,实现应用型院校学生的全人发展。

课程思政首要特点是寓德于课[5]。只有“立德”,方能“树人”。德育是思想教育的核心,也就成了课程思政的重心。“寓德于课”是把德行、品德、道德等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课程当中,以“课”为载体,德育贯穿于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管理者,不仅言传,更要身教,不仅做语言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品德示范者、讲解者、引导者,以实现英语课堂中的“德育为主线、语言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体现“润物无声”的德育教学,高校英语课程可以采用载体式教学,即避免抽象、枯燥、说理式的育人方式,而以真实影像、实例为思政内容载体,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引入相关资料,实现思政内容“软着陆”于英语课堂,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讨论。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他人反馈、社会比较等方式,形成自我认知发展过程。

人文立课是主要特点[6]。英语课程的人文学科属性毋庸置疑,如何在英语课程中,体现出全面的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真正让学生理解全人类生存意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所在?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以“人文”作为课程之本,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学生思维与言行中的价值取向,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体现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将英语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理念”、“人文价值”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深度思考,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从更客观、科学的角度进行评判。教师通过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还可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布置的英语任务中,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上或课下将学生分组,根据话题探讨观点,小组则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进行讲解,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点评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这样就将抽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转化为现实具体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拓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价值引领是核心特点[7]。“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根本区别。前者授课者为从事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侧重传授思想政治概念性知识内容;后者则在高校开设的任何课程中可以实现,因为每门课程都含有隐性思政元素,而从事思政的教育者也扩展到各个科目教师。因此,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操作性,受益面更广、形式更多样、引领性更强。英语课程思政更不是向学生“硬性”灌输理论性思政内容,而是要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以语言学习为切入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西方价值观念,通过教师讲解与引导,深刻剖析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异同点,达到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走出课堂”的学习或实践机会,面向课堂外的真实世界、真实人生,以“主人公”第一视角去体验生活、感悟世界、见证奋斗拼搏,可以非常契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实践法指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特点,引领学生深入课堂以外、校园以外的真实环境,既运用了英语语言,又让学生通过实践切身体验,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和问题展开深入调查与分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干精神,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和人文素质[8]。

(四)教学评价反映思政成果

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评价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应基于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发展的价值观改造,注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有效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获得感方面的理性维度,也要关注发展持续性方面的实践维度[9]。

首先,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学习能力测评体系应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教师为学生自评、互评提供标准,从宏观上把握好评价的准确性。评价获得感的理性维度,要从学生真实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考察,可以从“学习到成果”和“感受到感悟”评价学生的收获。学生从英语课程学习到课程思政内容学习,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职业发展知识等,既学习职业技能也要从中奠定良好的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多元化,使教学主体“学生”与教学引导者“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思政建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产生火花,既是教师对思政建设的规范、反思、完善过程,也对学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第二,评价手段多样化。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手段,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堂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中设计融入中西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或讨论,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将拓展性的思政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战评价,课堂测试结合学期终考。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评价,提升形成性评价的权重值,评估学生的预习阶段、课堂学习过程、课后学习任务中展现的思政成果。通过课程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结合考试进行综合评价,考试要整合“思政”与“课程”的内容,而非以往单纯考查课程内容。所以,课程思政的推进是否有效,在学生层面来说尤其应该根据其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延伸、形成的职业道德观以及树立的正确价值观进行评价。

二、以《综合英语》为例的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综合英语》课程既是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各高校公共必修课。笔者既是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主讲教师,又是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授课教师。两类《综合英语》课程都是集语言、交际、文化、历史、观念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目,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上。融入课程思政之后,两门课程同时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意识地以“立德”作为教学主线,将语言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育人双管齐下,旨在提高学生语言基本素养、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文化知识;以语言作为载体,训练学生分析、运用、归纳、总结、思辨、创新能力;以语言作为视角,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扩大交流范围,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设计德育目标,树立正确意识形态导向,把握中国立场

《综合英语》课程在德育理念下,确立教学目标,使学生面对各种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内容时,不忘中华文化知识,学会比较中外语言差异,客观对待不同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把握家国立场,确定中国文化立场。[7]因此在修订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增加了思政教育要素,并着手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单元主题,建立思政案例库,将相同主题的思政素材进行融合加工,按学生能力水平分层拓展,融入文化、道德、品行、观念、情感等主题的课堂讨论,通过课堂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语用能力、道德品格、思想修养、综合素养同行发展、同向提高。例如,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一)第二单元课文“Whatever Happened to Manners?”和大学英语《综合英语》(二)第一单元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从教学单元主题划分,都属于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意义、原则与艺术。在确立德育目标后,项目组深度探讨、分析、挖掘、筛选相关主题思政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例如,从China daily 上摘选了文章“China could benefit from kindness day” ;“Foreign reporter experiences Chinese Kindness”;“Kindness is all we need”,以及与good manners相关的中英著名习语谚语表达。视频含有用英语讲解中国礼仪(etiquette)、中西方礼貌(politeness)、餐桌礼仪(table manners)等不同话题、题材的素材,来落实寓德于课、人文立课、价值引领的德育目标[5],使学生通过辩证思考,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深远影响,从而把握中国立场。

(二)改革教学模式,正确理解西方人文理念,树立中国价值观

《综合英语》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围绕英语国家中家庭观念、自我成长、人生态度、亲情友情、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主题。利用这些主题中蕴含的西方人文理念,有机融合中国价值观理念,实现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产生群体共情,学生之间彼此影响,可以形成持续发展的中国价值观。教师改革传统《综合英语》课堂上讲解语言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为主的方式,强调学生为受益主体,注重教学模式灵活化、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元化趋势发展。例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移动数据终端等泛在化学习模式、产出为导向等教学模式或结合使用,多方位、立体化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课程中涉及的人文理念和价值观念。例如,课前教师通过网络发布本单元学习材料,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的本单元handout 和拓展性文本或视频资料,要求学生分组合作,阅读文本或观看视频资料,针对该话题开展课前线上讨论,抓住现代学生乐于运用网络、多媒体交流的特点,鼓励他们结合现代媒体技术,录制短视频,将话题讨论结果以视频方式呈现,公布到班级QQ 群或微信群,要求其他学生观看视频、开展评价,并针对他们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感想感悟。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确保学生阐述思想积极、富有正能量、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言论。经过课前的激烈讨论,在线下的教学课堂,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和讨论加以评价、引导、反馈,教师可将学生的讨论过程纳入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当中。课堂上,教师依然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学生思考作为教学主要目的,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观点,开展语言的运用训练,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将语言与价值观引领并行,实现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功能。课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扩展语言运用、提高交流能力、践行价值观,布置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或校外实践,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布置切实可行、深入人心的热议话题,唤起学生积极情感,提高思辨意识,帮助学生心理上的成长和发展。例如,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二)第三单元“My Stroke of Luck”与大学英语《综合英语》(二)第五单元“Three Days to See”话题相似,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校园、街头采访人们对于“幸运”、“运气”、“好运”的看法。学生在采访中进行录像、后期制作、字幕配音,实现团队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又在实际与人交流中,理解了课文话题内涵,通过采访路人,反思自我、修正自我、发展自我,使其自然而然地树立价值观,而非说教式的“讲道理”。

(三)熟练运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综合英语》课程不管是在英语专业还是在大学英语中都是学分最高、课时最多、分量最重的科目之一。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堂,可以增加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创造更多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契机。在国际交往中,双向平等交流是开启正确跨文化交际的方式,中国学生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例如,在翻译环节讲解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了解中英文语言学角度的差异,更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英语表达中国思想。例如,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一)第二单元“The Fun They Had”和大学英语《综合英语》(一)第一单元“Secrets of Straight-A Students”都提出了“教育”这一话题。项目组教师甄选经典典籍中涉及育人名句的名家翻译,又挑选了西方教育家的名言警句。鉴于英语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差异性,将这些名句按难易度分类,再分配给不同专业,教师对其讲解、对比分析,既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运用的精美之处,又提供素材,帮助学生储备适合自己能力且比较丰富的含有“中国元素”的外文知识[10],为讲好中国故事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采用产出导向教学法,即学生在产出时是否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是否能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以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髓。

三、结语

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探讨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实质,奠定了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的理论基础。结合应用型院校实际情况,以英语和思政学科资源为依托,挖掘英语教学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以及适用于应用型院校学生特点的思政素材,探索英语与思政融合的有效路径,构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语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以促进应用型院校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思政建设,实现英语课程既能保证语言能力培养的质量、夯实人文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达到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首次将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思路、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共享,对未来具有共性的英语类课程如何协同开展思政建设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语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语言是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