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笑,陈 敏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新媒体因其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等特点,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在重大疫情爆发时,新媒体提供了方便及时的工具和渠道,在抗疫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同时,媒介素养的提升并没有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尤其在网络环境管控相对松散的情况下,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短板日益显现。因此,如何在此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其认识、分辨、传递网络信息的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媒介素养”最早是英国于20 世纪30 年代提出,此后由不同学者进行整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2005 年美国发布的《全球性趋势:21 世纪素养峰会报告》将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以及再加工的能力[2]。
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各个学者有诸多观点。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更新,媒介素养也逐渐升级为“新媒介素养”。与传统媒介素养不同的是,新媒介素养更加强调如何用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的最前沿的物质载体,来对网络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并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修养。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被定义为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甄别能力、判断能力、怀疑能力、评价能力、二次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大学生在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由于网络的普及度不够,新媒体未蓬勃发展。大学生仍旧从传统媒体中获取信息,成为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即便二次传播信息也在狭小的朋友圈内进行,并未对媒体信息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媒介素养的培育以及相关课程的设置并未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即便有相关课程,也仅局限于专业学生学习,尚未普及。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更新换代以难以估量的速度进行。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的“前沿人物”,对新媒体的应用可谓“无师自通”。相比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再创者。在网络空间下,这种方便快捷的传播舆情的方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衍生出的道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紧张严格的网络氛围渐渐松散,媒体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下降,但仍然不可忽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舶来品,我国对其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道德观,也是高校思政课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思政课作为培育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也随着现实的要求不断更新,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道德问题,例如:传递虚假信息、散播不实言论、人身攻击等等,是网络道德出现短板的直接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未完全成熟定型时期,极易受到媒体情绪化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将自已的一腔热情投入到错误的舆论中,对自己、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高校思政课有义务和责任将培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纳入课程内容当中,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中教育,与其他内容进行科学有机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补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短板。
步入后疫情时代,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响应国家政策,人人足不出户,了解信息只能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途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往往不以真实的身份出现,发表言论也有明显的随意性、情绪化倾向。大学生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盲目发表言论,造成消极影响。在抗击疫情前期,也是网络舆情蓬勃发展的时期,网络舆情的管控和治理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向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发展,发挥政府的舆论主导作用。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和治理,引导主旋律,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输入病例,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关于疫情的相关报道不再占据新闻的头条,国民生活恢复正常,进入后疫情时代。在此期间,人们的关注点不再仅局限于疫情,因此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也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网络舆情仍然存在虚假信息、谣言等等。
疫情期间由于碎片化的舆情难以集中治理,部分信息并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这给部分有猎奇心理的大学生以可趁之机,仅因为好奇心来二次传播信息,并没有正确判断、鉴别网络信息,导致部分网络环境陷入混乱。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致使不可忽视每一位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营造良好、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每一位高校学生发挥作用。
使大学生在建设网络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整体提升其媒介素养是基本途径。建设网络安全环境不仅需要在主观上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道德观,更应从客观上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主流媒体的交互性日益显现。公众号、官方微博、APP 等新媒体端口层出不穷,但其受众范围并不广泛。由于权威性较高、专业性过强,难免枯燥乏味,并未吸引大学生通过主流媒体了解时事,反而八卦娱乐更受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用主流媒体来引导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收效甚微。因此在建设安全网络环境时,利用主流媒体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是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的重要手段。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互联网彰显出强大的舆论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到了关键作用。[3]疫情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 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 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作用凸显。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网络安全这一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着重论述了统筹治理互联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党长期执政所要面对的‘最大变量’”“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网络强国的建设关乎意识形态的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网络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多样性。不同人的价值理念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自由传播,特别是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信息技术的巨大规模和一些通信效益,网络霸权主义在某些平台上批评中国的政治模式和战略,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干预、控制和渗透。
自2020 年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以新冠肺炎为借口肆意抹黑中国,谣言层出不穷。西方国家以及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的各个方面对中国青年进行渗透,传播不正当的价值观,妄图通过意识形态来分裂人心。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直接接收者,易受此类消极信息的干扰,容易在这种环境中迷失自我。即便政府及相关部门能较及时地处理好这些信息,但总难免百密一疏。再加之网络的宽泛性,对舆情的管控和治理更难以面面俱到。青年学生是网络信息接受和再传播的主力军,只有通过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才能很大程度上解决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能力,是关乎国家网络安全发展大局的重中之重。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价值观的发展更受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90 后”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游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自己的青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即便是大学生未能参与到抗疫一线,但在其所属街道、乡镇、村庄也能看到他们作为志愿者服务的最美模样,青年学生渐渐挑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梁。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欣欣向荣,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互联网有力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支撑。网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体现,也越来越需要青年学生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网络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相对其他社会群体,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比较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会展示出一个国家真实的实力,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群体、主力军,能够影响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趋势[4]。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在网络发展中有更大的发言权,与此相应,大学生在处理网络信息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趋向也会更多的受其影响。
进入后疫情时代,不难发现在疫苗的推出以及号召全体公民积极接种疫苗的过程中,网络舆情并未停止,再一次掀起了舆论的小浪潮。相伴而生的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仍旧充斥其中。网络舆情的作用不容小觑,小到个人价值观,大到国家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在其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对青年学生来说便是从自身做起,利用外部客体提供的各种途径,结合自身发展,不断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再创造。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来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国家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的更新发展,网络信息逐渐成为纷繁复杂的万花筒,由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有限,很多学生容易迷失在其中。部分学生难以树立网络信息的主体意识,短暂、快捷的“信息盛宴”使其目不暇接,难免对网络舆情产生依赖、狂热的心理。步入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陷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其自身优势得到充分显现,海量的网络信息,飞快的传播速度,以及由此营造的轻松便捷、生动活泼的网络环境深深的吸引了青年大学生的视线。在信息多样的舆情浪潮中,不同方向、不同站位的价值理念和舆论呼声,使得互联网成为多方的巨大的“信息加工厂”。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始终站在最新消息的前沿。大学生习惯于在网络中搜索和查询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信息。一方面,利用这种便捷的渠道可以获取海量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极易迷失在这些信息里。由于青年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较匮乏,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难免会丧失辨别能力,被信息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误导。尤其容易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渗透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中迷失自我,对党和国家产生怀疑情绪,步入歧途。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类自媒体平台也在不断涌现。“三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媒介载体的出现,在服务大众、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这些新媒体一旦出现错误的价值导向,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媒体的运营归根结底是逐利行为,青年学生在一些商业行为面前仍然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在疫情期间,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短视频格外受大众青睐。由于自媒体自身管控能力较差,相关监督体系不完善,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以至于大学生深陷其中,发生较多恶性事件。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5]网上的海量信息使得大学生在寻求“答案”时有了更快速便捷的渠道,正是这种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大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主要载体,网络媒体是其发声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在以立体多维的交互模式打破时空概念,带给受众无限延伸的虚拟世界的同时,也逐步固化了受众的行为习惯,以不断满足受众体验需求的方式俘获了受众的信任乃至产生崇拜倾向。进入后疫情时代,关于疫情的信息在逐步减少,不再占据主要地位。在寻找疫情相关信息时仍然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这使得大学生对网络媒体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因为只有通过网络,才能快速的获取最新消息,无论这些消息是否全部属实。过度依赖网络媒介不仅表现在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更体现于沉迷网络环境带来的危害当中。新媒体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五花八门的娱乐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平台中满足自己多样化的需求。由于管控不当,某些娱乐方式出现了低俗的趋向,而这类低俗、魅惑的信息却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甚至乐于二次传播。最近几年“网瘾少年”的事件屡见不鲜,部分青年学生沉溺于网络而无法自拔,耽误学业,造成无法挽回的身心损害。这种过度依赖网络媒体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究其根源,仍然是青年学生自身媒介素养较低,鉴别、判断、传播信息的能力亟待提高。
在利用网络媒体获取信息寻求满足感的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随之出现。“媒介制造和提供了让人应接不暇的快感,往往是一种快感刚刚呈现,无数的新快感又纷至沓来,快感成了媒介产品最重要的交换价值,也构成了媒介文化最大的诱惑,它极大地刺激了精神领域的消费享乐主义。”[6]对于积极的媒介受众大学生而言,其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判断以至再传播、再创造都受到媒体的影响。媒体给青年大学生带来的这种“快感”,使部分学生产生在网络中可以“无法无天”的错觉,进而出现了“键盘侠”这类社会热词。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互联网不仅改善了我国的信息传播条件、提升了信息流动效率,而且相应的也出现了负面信息滋长的问题,这种信息污染与信息爆炸问题很容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观念与价值观念,越来越多的网络负能量出现在网络平台中,容易误导学生错误认知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疫情期间,在网络上出现了污蔑抗疫英雄的言论,令人震愤。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从侧面反映出了在使用网络媒介中广泛存在的“从众心理”,往往由一个话题的发出者开始,诱导其他人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推动话题热点不断上升,进而引发社会矛盾,这是媒介素养有待提高的直接表现。在二次及多次传播网络信息时,信息传递者并未正确认识、辨别信息真伪,单纯的人云亦云,再加上主观臆想,使得信息传递产生“异化”,引发严重影响。这类网络失德行为不胜枚举,外部环境的催化使得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将“青春热血”投入到错误领域,轻者伤及自身,重者违反法律,造成终生遗憾。因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使其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有明确的人生方向至关重要。
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短板日益显现,重点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需要一整套完备的课程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需要以及新媒体发展态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形成贴近学生实际、现实实际的系统理论。理论的推进离不开实践导向,要将媒介素养的理论寓于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并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成果。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需要多方协调,联合共促。此外,合理的监督机制有利于巩固媒介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切实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效性。
学校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基于思政课的定位和功能,习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高校思政课在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好高校思政课堂,提升培育媒介素养的实效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明确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与高校思政课堂的目标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高校思政课堂的目的是“培育人”,培育“四有”新人,而媒介素养的培育则是总目标的具体要求,旨在培育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能力和修养。目标的一致性使得将媒介素养纳入高校思政课堂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包罗万象的宏大理论体系,这要求教师要深入挖掘媒介素养与思政课的密切关系,将媒介素养内容有机地融入到课堂当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丰富、完善媒介素养的内容,借此形成整套的媒介素养理论。其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有意识地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打破和学生之间的“壁垒”,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将优秀的媒介素养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在此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进入后疫情时代,由于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学生在其中极易被“热点”吸引,成为舆论诱导和牵引的对象。如果教师不及时掌握这些动态,即便学生表现出不良倾向,也难以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应当具有控制性和前瞻性。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没有设置明确的培育媒介素养的公共课程,仅有部分专业学生学习相关理论,普及度不高。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理论的学习不能再仅局限于专业学生,而应成为基础性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科学合理的设置相关课程,配备基础设施,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坚实基础。
让学生走出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现今“以学生为主”的新式教学模式,都难免存在局限于课堂的不足。这种教学方式有其优势,但也存在较多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仅仅靠课堂向学生传达媒介素养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习理论过程中,学生对新媒体及其他新鲜事物的了解仅局限于“定义”等固有概念,落实到实践中具体如何做课本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就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即便是学生已经了解基础理论,没有实践的巩固这种了解只会是暂时性的,在实践中也起不到有用的指导作用。
使学生走出课堂并在实践中验证已有理论,是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网络、新媒体虽有其自身的“虚拟性”,但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新鲜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学生身边。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使用广泛,甚至部分高校已有自己官方的抖音账号,这些平台的运营大都依靠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媒体账号的管理,更加直观的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新媒体的“强大力量”。例如进入后疫情时代,部分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逐渐松散,高校就可以让学生选择并利用这些平台推送相关文章、视频,在学生当中起到警醒作用,使学生有参与的快感。提醒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认知、分析、判断网络信息的能力,始终坚持正能量的导向,在自行管理账号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使用网络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即便是每天使用,青年学生也难有机会切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此时,高校当地的科技馆、文化馆等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充分利用科技馆这些物质载体,使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用外部环境的影响推动大学生内在提升媒介素养的需要,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了解”,成为学习媒介素养相关理论的积极接受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走出传统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建设培育媒介素养的“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仅凭学校一方努力是不够的,需国家、高校、学界、业界、大学生五位一体,构建围绕媒介素养教育为中心相互关联的多主体参与育人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稳步、明显、有效地得到提升,才能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做好优质的人才储备。
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外部因素。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作为一个外部大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使用率也日益凸显,例如“裸眼3D”大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繁华的街道上,引得青年学生纷纷拍照打卡,这种吸引力不是刻意为之,却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将传统的宣传标语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使正确的价值观“打在公屏上”,不仅让青年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其他社会群体也会从其中获益,对提高社会整体媒介素养大有裨益。
其次,家校联合是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童还是正值青年的大学生,家庭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对于父母、长辈等中年人来讲,接触新媒体虽不如青年学生那般广泛,但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也会出现媒介素养短板的情况。因此,家长要首先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在网络上也做一名“守法公民”,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最后,媒体是影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关键因素。加强媒体行业自律,杜绝假新闻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能力以及政治素养两方面。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所编辑报道的内容才能够迎合观众的心理,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来展开工作,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工作失误。[7]只有媒体加强行业自律,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大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交互性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后已经逐渐增强,较多媒体已开设新媒体客户端,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账号等,但其主要功能是对原有媒介信息的转发和与大众的互动,涉及专业知识的文章还比较少,在对受众媒介素养的引导上很难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应当紧紧握在政府的手中,在重大疫情爆发时,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在疫情前期网络舆情的管控并未有足够的重视。伴随着疫情的有效管控,网络舆情的治理也渐渐步入正轨,但由于其他媒体错综复杂的影响力,使得主流媒体并未完全掌握舆论的主阵地,进而也并未完全占据媒介素养培育的主导性地位。网络意见领袖也是引导青年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角色,在互联网中的作用也不能小觑。他们经常在网络中为其他网民提供信息和意见,能够对其他网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网络媒体中的意见领袖进行媒介素养培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自觉中践行对其他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效果会事半功倍。主流媒体不仅要从内部对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整治,建设完善的监督机制也是规范网络媒体的重要手段。部分网络媒体之所以猖獗,无视法律,一方面是自身建设有不正当的利益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缺少完备的法律道德监督机制。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监管网络媒体的法律法规,使得不法之徒有机可趁,捞取利益,污染网络环境,对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网络监督机制,从源头断绝虚假、低俗、违反法律的网络信息的出现和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夺回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效性。